APP下载

龙喜水乡创“农文旅养”融合新天地

2022-08-30车光斗

中国名牌 2022年8期
关键词:浏阳河水乡养老

文/车光斗

【案例一】

发源于湖南大围山的浏阳河,九曲回折,汇入湘江,滋养着楚汉名城——长沙,一曲《浏阳河》民歌,更是唱响中外。“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十里水路到湘江……”在浏阳河第五道弯处,有座秀美乡村——鹿芝岭村。

2017年,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的鹿芝岭村和龙喜文旅公司正式签约,运作龙喜水乡项目。如今的龙喜水乡不负天赐之美,不负时代使命,正努力打造“农文旅养”多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样板。

多方激活乡村资源

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长沙县鹿芝岭村深入推动“党建聚合力书记领航行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鹿芝岭村党总支、黄兴青商会党支部、龙喜文旅公司党支部联合成立党建共同体,共建鹿芝岭乡村振兴的阵地,鹿芝岭村党总支主要负责统一群众思想,组织群众参与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黄兴青商会党支部主要负责搭建蚂蚁筑梦农创空间,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商会企业、乡贤、学生等各群体引入乡村,加快推动乡村人才振兴。龙喜文旅公司党支部主要负责多元产业的投资、开发、运营,带动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和百姓增收致富。

多方的支持和运作,加速多元产业的落地发展。让龙喜水乡的项目红红火火。

长沙县人大代表刘洋将永润食品的蔬菜配送分拣中心落户到鹿芝岭都市农场,与周边农户形成订单农业;县政协委员刘一成看中近郊乡村的亲子研学前景,将研学基地选址在鹿芝岭村,与周边农家一起共建学生宿舍。

多产业融合发展

鹿芝岭村位于浏阳河畔,虽然有月亮山遗址、龙喜古城文化以及浏阳河、杨梅湖等自然生态,但是资源禀赋的独特性不足,与浏阳河沿线的其他村庄相差无几。如何培育特色产业,形成发展新动能?龙喜文旅公司董事长黄建平有着自己的答案。

“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覆盖度,区域的便利性决定了融合度,我们发挥项目所处长沙市绕城高速与鹿芝岭互通的交通之便,长株潭融城前沿的区位之利,结合都市人的消费需求,激活乡村资源,发展农业、文化、旅游、康养等主体产业,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黄建平表示。

龙喜水乡整体规划4800亩,总投资约70亿元,有关方面通过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的市场投资、开发、运营,对片区“生态、生产、生活”进行统筹规划,原创性地把人民公社的生产生活组织和现代幸福产业相融合,以“文旅、康养”消费需求为引擎,挖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度假、农业生产、健康养生”三大主题功能区,构建旅游、文化、农业、教育、康养“5+N”的产业矩阵,五大产业相辅相成,不同业态相互赋能,形成“多业聚合,多元融合”的发展内生动力。

养老产业的创新之处在于突破现阶段养老产品和养老服务的单方面消费导向,发挥老年人群在阅历、智力、说服力、修养、社会资源等各方面优势,组织大家自愿参与产业生产活动,劳动成果以“美好工分”计入平台,通过企业平台的规模化、市场化操作转化为经济效益,补贴养老支出,实现中国特色的低成本养老,解决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痛点。同时发挥养老与旅游产业的天然耦合性,借助并发挥养老人群的补充平衡功能解决旅游产业非节假日人气低的痛点;解决养老产业缺乏综合生活配套的痛点,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实现养老产业与旅游产业协调发展。

文化产业的创新,重在挖掘地方能人资源。龙喜水乡与湖北美术院前院长合作,建成8800平米中国文星阁艺术馆,共同打造文化产品平台。通过开展画家驻地创作,艺术论坛,作品拍卖、文创商品开发等创新经营方式,聚集发展要素,为乡村持续导入文化源泉。同时与龙喜水乡一期“休闲农业、旅游街区、养老公寓”互补互动,为项目的产业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农业产业的创新,重在挖掘地方特色农产品。当地积极孵化老种子。当地积极开发地方地理标志性产品——东山光皮辣椒。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实现规模化种植,一方面,公司负责生产计划、技术服务、品牌包装、销售回购;另一方面,农户投入人力,负责种植及日常管理维护。不管是否发生自然灾害,农户每亩可获得1万元保底价回购。在保底收购带动下,镇域光皮辣椒的特色种植规模不断增加,由过去的不到30亩,扩大到如今的近1000亩,种植合作社、辣椒协会应用而生。

龙喜水乡通过创新经营业态,实现了资源增值和资产变现,以及项目可持续发展,最终带动乡村经济多元化转变。

左图:中式建筑风格的文星阁艺术馆

上图:龙喜度假酒店全景

多渠道增收致富

今年,鹿芝岭村四顺堂组村民黄新民算了一笔账,自家5亩地流转给企业,可获得6500元每年的租金收入,自己在龙喜公司上班,月薪3500元,空余的房子出租做员工宿舍,年租金4万余元。黄新民笑呵呵说:“一个地方只有发展了,赚钱的门路才多,自家做的手工红薯粉、干豆角也能卖钱了,一年收入十来万元,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龙喜水乡自2017年运作以来,企业已累计投资5.5亿元,搭建了产业发展平台,建成了龙喜度假酒店、杨梅湖生态园、文星阁艺术馆、长沙市中小学研学基地、农耕基地、灵芝园、烧烤基地、萌宠园等产业内容及配套工程,成为乡村会客厅、城市后花园,周末假日游客量可达3000人次。

除此之外,龙喜水乡的发展带动当地劳动力就业80余人,其中固定岗位35人,吸引当地农户参与餐饮、游乐等多个业态项目经营。

乡村振兴,需要久久为功;多产业融合发展,需要长远打算。通过多方位共建夯实平台基础,多产业融合筑牢发展动能,多渠道增收实现共同富裕,龙喜水乡集各种有利之机,把握时代机遇,带动周边片区奋力迈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猜你喜欢

浏阳河水乡养老
钢琴作品《浏阳河》的演奏版本研究
唱不尽水乡幸福多
梦里水乡画里藏
水乡哪里美
水乡的美,最美在人
浏阳河的气质与灵魂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