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视域下测量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路径探索

2022-08-30曹佳萍张黎明骆社周

大学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农科测量资源

马 丹 曹佳萍 张黎明 骆社周

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在新时代,中国高等农业教育处于一个重要发展的机遇期,新农科建设之路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偏重服务产业经济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从单学科割裂独立发展向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转变。测量学是农林类高等院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等农科类专业的基础课,与农科类专业交叉且融合性强,是支撑传统农科类专业建设转型与升级改造的重要信息技术之一,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等方面作用突出,而且测量学课程容易在实践中激发学生科技兴农与科技强农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然而,农林类高等院校的测量学课程多是采用以测量学科发展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较大程度上限制了测量学课程在新时代农林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因此,农林类高等院校的测量学课程建设与改革迫在眉睫。

一、新时代农科建设赋予测量学课程建设的新要求

2019年教育部提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注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的创新性、示范引领性和推广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注重解决本地区高校长期存在的教育教学问题,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建设一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学科、专业、课程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在“双一流”背景下开展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课程目标优化方向应该注重多学科思维融合和多学科实践项目的融合。多学科交叉融合已在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中进行了探索与实践,然而,其在农科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探索较少。在农科类专业广为应用的测量学课程教学中,长期存在与核心课程之间缺乏交叉融合,导致学生解决农林领域中测量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差的现象;而且由于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导致学时一直被大幅度压缩而无法更新技术。鉴于测量学课程在农林类高等院校农科专业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结合课程自身的特点,测量学课程必须要满足提升高阶性、增加挑战度和服务新时代农科专业建设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测量学课程建设的优势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教育部目前推动的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主要模式之一,是全面提升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结合在线课程学习和课堂面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做到优势互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首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测量学课程建设中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通过线上资源拓展教学容量,与时俱进地更新测量新技术,既可有效缓解学时不足引起的教学矛盾,又可提高课程学习的广度。其次,线下翻转课堂可以针对线上学习的共性疑难问题和重难点内容进行讲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课程学习的深度与挑战度,以响应新时代建设一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的号召。最后,通过互联网资源可以建立学生与行业动态、科研机构的联系,通过互联网热点案例事件的线上讨论,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规范意识与职业道德精神。

三、测量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路径与实践

基于新时代地方农林类高等院校对测量学课程提出的新要求,针对如何将测量学课程建设成农科类专业一流本科课程,教师团队在福建农林大学农业与资源环境专业实施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实践,课程共24个学时,具体教学设计见图1。

基于慕课平台和慕课堂APP 对测量学课程进行教学设计,形成完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学习链,具体课程流程可分为课前学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学习三个部分。

(一)课前学习

以建设培养应用测量技术服务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的一流本科课程为目标,以让学生掌握测量技能与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按照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地形图测绘和应用四个模块制作了省级在线精品课程资源并在慕课平台上线,课前学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线上资源学习

课前线上资源的学习包括教学视频、预习材料、课前练习、课前讨论和拓展资源等。拓展资源包括课程资源、行业动态、测量法规和拓展案例,内容包括全球卫星导航系统、4D 产品、无人机测量等。行业动态包括测量主管部门与行业生产动态。学生根据教师线上发布的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进行理论知识的自主学习,完成线上小测与线上作业,并形成学习笔记,同时教师通过平台统计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通过社交平台如QQ 群督促学生及时学习并进行线上一对一的辅导。

2.线下工程实践项目

教师提前在QQ 群和慕课平台上发布测量工程实践任务指南,学生在实施项目前根据在线学习整理工程任务的相关总结,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辅导下完成测量工程项目并制作项目汇报PPT,教师在线下辅导小组进行汇报。测量学课程实践共设置了六个测量工程项目,包括单一测站的水准测量、闭合水准路线测量、单一水平角观测、全圆测回法、全站仪建站、大比例尺的地形图应用。

(二)课堂学习

课堂学习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基于学生为中心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测量学课程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化课程目标。在翻转课堂中教师搭建测量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多学科交叉融合项目场景见表1,以工程项目为中心展开知识探究、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见表2。首先,运用慕课堂APP发布问卷调查或讨论引出主题,赋予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领域中的测量场景,接着以小组报告答辩的形式展开,引导学生分析并解决专业领域中出现的测量问题;然后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并通过慕课堂APP 发布重难点习题库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指引学生探索测量学和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学科的交叉前沿技术,最后教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并布置下次课的教学任务。

(三)课后学习

以测量学课程相关的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的科研方向与就业为学习目标,课后学生通过在线资源的再学习和线上拓展案例的分析来强化对理论的理解,实现自我提升与完善,形成课前学习、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的闭合环。同时,教师通过在课外引导学生参与耕地质量评价专题资源调查项目等行业生产实践、“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测量技能竞赛等活动,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测量学前沿技术和进行创新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解决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领域中复杂测量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以科技兴农报效家乡的责任感。

四、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

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积极性起着重要作用。与传统学习评价相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采用动态学习过程评价的方式,形成涵盖线上、线下和课堂内、课堂外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具体评价包括线上学习评价、小组报告答辩和期末考试等。其中,线上学习评价采用线上讨论、线上作业和线上考试的形式。对视频教学资源对应的知识点,通过试题库中随机组合的试题考核学生线上学习的整体效果;线上作业主要考核学生的文献查阅能力与阅读能力;通过测量违法事件、热点案例的讨论增加学习的趣味性,通过测量观测误差影响因素的线上讨论提高学习深度。小组报告答辩是通过确定工程项目原理、施测程序、数据记录与处理、误差分析及减弱措施等考查学生对工程实践项目的整体掌控能力,以及考核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期末考试采用传统线下卷面测试的方式对学生的课程内容掌握情况进行综合性测试。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比传统单一化的考试方式更加公正,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可以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五、结束语

课题组面向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探索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测量学课程建设路径,在拓展教学容量与更新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解决农业资源与专业领域中测量问题的综合能力。然而,地方农林类高等院校农科类专业测量学一流本科课程建设任重道远,还需要根据农科的新业态和新产业不断地优化课程目标,继续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项目案例与场景,进一步优化混合式教学组织,这样才能打造适合地方农林类高等院校农科类专业的测量学一流本科课程。

猜你喜欢

农科测量资源
以新农科理念为导向的生物农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新农科背景下“线性代数”融合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守百年强农初心 育一流农科人才
我给资源分分类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农科种猪
二十四节气简易测量
日出日落的观察与测量
你所不知道的测量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