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新发展:创设职业大学制度

2022-08-29胡建华

关键词:文部大学职业

胡建华

“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这是国务院在2019年初发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中关于职业教育的地位、意义等所做出的言简意赅的重要判断。该《实施方案》指出,虽然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具备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工作基础”,“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体系建设不够完善、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办学的动力不足、有利于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尚待完善、办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到了必须下大力气抓好的时候”。(1)胡建华:《战后日本大学史》,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49页。在《实施方案》列出的上述问题中,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不完善首当其冲。近年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政府、学界、职业教育实践领域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中,与高中层次、专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相比,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存在着认识模糊、分类不清、制度不全、经验缺少等诸多问题。因此,《实施方案》提出了“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的任务,教育部也已经批准新设了若干所本科职业技术大学。毫无疑问,本科职业技术大学的设立对我国本科职业教育发展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教育体系发达国家,长期以来高等职业教育一直颇受关注,如德国应用技术大学在高水平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适应经济高速增长的需要,以“深入传授专门学艺,培养职业所必要的能力为目的”(2)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9-02/13/content_5365341.htm.设立了实施职业教育的新型高等教育机构——高等专门学校。2019年,又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机构——职业大学(日语:専門職大学)问世,当年成立了2所,职业大学制度正式开始实施,标志着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一、 职业大学制度创设的背景与影响因素

在现代社会,大学与社会的关系、尤其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愈来愈紧密。一方面,大学通过知识的传承、创造与应用为社会培养所需各类人才,在科学进步、文化繁荣、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提出新的需要,促使大学在教育、研究及办学的理念、制度、方法等各个领域持续更新。2019年日本职业大学制度的创设正是以社会经济变化为主要背景的。

1. 第四次产业革命对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影响

近年来,日本以及全球经济变化的主要趋向之一是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已经经历了三次产业革命。第一次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为特征,它使生产活动获得了新的动力,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大大提高了产量与速度。第二次产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显著特征,发电机取代蒸汽机成为新的动力来源,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第三次产业革命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为核心特征,人类在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进入了“自动化时代”。21世纪,人类社会迎来了第四次产业革命。第四次产业革命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特征。物联网技术使所有行业、所有信息通过数字化和互联网自由联通成为可能,大数据技术使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产生新的数据价值成为可能,人工智能技术使机器通过自身学习形成超越人类判断的能力成为可能,机器人技术使复杂多样的操作流程完全自动化成为可能。(3)经济产业省产业构造审议会新产业构造部会:《「新産業構造ビジョン」~第4次産業革命をリードする日本の戦略~》(2016年4月27日),https://www.meti.go.jp/shingikai/sankoshin/sokai/pdf/018_02_00.pdf.产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产业结构以及与其紧密相连的职业结构受到的影响更为直接。那么,第四次产业革命将会给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带来哪些影响呢?

第四次产业革命给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首先是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高新技术相关联的行业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它们在产业结构中的比例将有很大的提高。日本经济产业省产业构造审议会的新产业构造部会在分析第四次产业革命促使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上,预测出不同经济领域和行业从业人数的变化趋向(见表1)。由于全国总人口与劳动力人口长期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在2015年到2030年间日本社会从业人数整体上呈减少的趋向。但是与大多数社会经济领域和行业从业人数逐渐减少相反,信息服务行业的人数显著增加,2030年预计比2015年增长11.2%。

第四次产业革命对产业结构及职业结构的影响还表现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一些职业由于其工作可以被机器替代而逐渐消失。有学者研究推测,在5—15年后很大可能性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替代的劳动人口占劳动总人口的比重,日本约49%,美国约47%,英国约35%(这种替代主要指技术上的可能性,现实中是否实现替代还要为社会其他因素所决定)。(4)文部科学省:《専門職大学等の制度化に関する説明資料》(2017年11月6日),https://www.mext.go.jp/a_menu/koutou/senmon/__icsFiles/afieldfile/2018/03/02/1397422_1_1.pdf.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替代可能性较高的主要是那些不太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以及按照固定程序操作的职业。根据新产业构造部会的预测,由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日本一些行业的从业人数2030年比2015年将会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如制造业的生产线操作工、产品检验员、采购人员等减少297万,企业的会计、工资管理、数据录入人员等减少143万,销售业的固定型保险商品的销售员、超市的收银员等减少68万,服务业的餐饮店店员、中低档酒店的客房工作人员、银行窗口工作人员、仓库工作人员等减少51万等。与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替代可能性较高的职业从业人数减少相反,替代可能性较低以及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高新技术紧密相关的职业从业人数则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如高附加值服务业的高档饭店工作人员、精细护理人员等增加179万,销售业的定制高额保险商品销售担当人员等增加114万,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人员、研究开发人员等增加96万,IT行业的物联网商务开发人员、IT安全担当人员等增加45万等。(5)经济产业省产业构造审议会新产业构造部会:《「新産業構造ビジョン」~第4次産業革命をリードする日本の戦略~》(2016年4月27日),https://www.meti.go.jp/shingikai/sankoshin/sokai/pdf/018_02_00.pdf.第四次产业革命影响下产业结构及职业结构的这些变化必然传导到人才培养机构——大学,促使大学在人才培养制度方面进行改革,这也成为日本创设职业大学制度的重要诱因。

表1 日本主要社会经济领域从业人数变化趋向(6)经济产业省产业构造审议会新产业构造部会:《「新産業構造ビジョン」~第4次産業革命をリードする日本の戦略~》(2016年4月27日)。 单位:万人

2. 社会经济变化之下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不适应

第四次产业革命在影响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变化的同时,也对社会所实施的职业教育(训练)提出了新要求。如何适应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的变化改革职业教育尤其是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成为近年来日本政府、经济界关注的重要课题。说其重要,是因为一方面第四次产业革命带来的变化已经初见端倪,另一方面日本的职业教育(训练)制度及现状存在着不太适应的问题。长期以来,日本企业尤其是大企业有着对员工实施职业培训的传统,企业的职业培训成为学校职业教育的重要补充。也可以说,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职业培训共同支撑了日本社会职业人的成长。20世纪90年代之后,由于“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经济发展陷入长期低迷的状况,许多企业经营不良影响到企业对包括职工职业培训在内的人力资本投入。据统计,日本企业支出的人均教育培训费占人均劳动费用(劳动费用主要指除工资之外的人员费用,包括福利费、退职金、教育培训费等)的比例呈逐渐减少的趋势,1988年2.4%,1998年1.6%,2011年1.4%,2021年0.9%。(7)劳动省:《賃金労働時間制度等総合調査報告·第25表 企業規模別現金給与以外の労働費用(1998年)》,https://www.jil.go.jp/jil/kisya/daijin/991004_01_d/991004_01_d_hyou25.html;厚生劳动省:《就労条件総合調査報告·4 労働費用》(2011年),https://www.mhlw.go.jp/toukei/itiran/roudou/jikan/syurou/21/dl/gaiyou03.pdf;厚生劳动省:《就労条件総合調査報告·3 労働費用》(2021年),https://www.mhlw.go.jp/toukei/itiran/roudou/jikan/syurou/21/dl/gaiyou03.pdf.人均教育培训费占人均劳动费用的比例在不同规模企业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大企业高于中小企业,如2016年的人均教育培训费比例,拥有员工1000人以上企业、300—999人企业、100—299人企业、30—99人企业依次为1.4%、1.3%、1.1%、0.8%。(8)厚生劳动省:《就労条件総合調査報告·4 労働費用》(2016年),https://www.mhlw.go.jp/toukei/itiran/roudou/jikan/syurou/21/dl/gaiyou03.pdf.而中小企业在日本产业结构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016年的统计表明,日本第二、 三产业的民营企业中,中小企业的企业数占359万企业总数的99.7%,中小企业的员工人数占4679万员工总数的68.8%(9)中小企业厅:《中小企業白書 小規模企業白書·付属統計資料》(2021年),https://www.chusho.meti.go.jp/pamflet/hakusyo/2021/PDF/chusho/08Hakusyo_fuzokutoukei_web.pdf.)。企业教育培训费过低势必影响职业培训作用的正常发挥。

与企业职业培训相比,毫无疑问学校职业教育在职业人培养过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二战结束之后,以美国大学制度为蓝本,日本政府对战前高等教育体制进行了比较大的改造,建立了新的大学制度。新大学制度的主要特征是将二战前层次类型多样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专门学校、高等师范学校、高等学校等)合并、组建为四年制大学与短期大学(两年或三年制)两类。由于短期大学文科偏重的基本特征(10)[日]细谷俊夫,等:《新教育学大事典》(8),日本东京:第一法规出版株式会社,1990年,第60—61页。,产业界一直对其办学定位与功能以及新大学制度人才培养问题有诸多疑问。譬如,日本经营者团体联盟教育委员会要求在教育制度改革中加强职业专门教育,1956年11月发表的《关于适应新时代需要的技术教育报告》指出:“产业界至今仍痛感对战前旧制工业专门学校培养的中级技术者之需要,可是现在的两年制短期大学无法满足这一要求。因此,教育部门必须进行短期大学与高中合并组建专门大学、纠正高中与大学教育中的重复低效现象、加强实习与专门学科学习等方面的改革以回应产业界的需求。”(11)[日]海后宗臣,等:《大学教育》,日本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69年,第235页。产业界的批评实际上指出了战后日本大学制度忽视职业技术教育的问题。1961年,为适应经济高速增长对技术职业人才的需求,日本政府决定设立区别于短期大学的高等专门学校。《学校教育法》增加了有关高等专门学校的条文,其中对高等专门学校的规定是:“高等专门学校以深入传授专门学艺,培养职业所必要的能力为目的”。(12)[日]新井隆一,等:《解説教育六法》,日本东京:三省堂,1992年,第61页。高等专门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5年,后两年实施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高等专门学校设立至今已有60余年,但是其数量仍然有限。2020年的统计表明,高等专门学校有57所,仅占高等教育机构(包括大学与短期大学)总数1175所的4.9%。(13)文部科学省:《文部科学統計要覧(令和3年版)·学校教育総括》,https://www.mext.go.jp/b_menu/toukei/002/002b/1417059_00006.htm.作为正规学校教育的补充,日本政府于1975年建立了专修学校制度。专修学校主要设有两个学段的课程,招收初中毕业生的称为“高等课程”,招收高中毕业生的为“专门课程”,在学时间至少一年。2020年开设专门课程的专修学校有2779所,学生60.4万人。(14)文部科学省:《文部科学統計要覧(令和3年版)専修学校》,https://www.mext.go.jp/b_menu/toukei/002/002b/1417059_00006.htm.开设专门课程的专修学校(又称专门学校)实际上实施的是职业教育,所涉职业领域包括工业、农业、医疗、卫生、教育与社会福利、商业实务等,发展至今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总的来讲,即使算上正规高等教育体系外的专修学校,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在数量上、层次上都还存在着与第四次产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不相适应的问题,这为职业大学制度创设提出了现实的必要性。

二、 职业大学制度化过程及其办学实践

由上可知,创设职业大学制度是日本政府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近年来职业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一种必然延续。

1. 政府咨询机构在职业大学制度设计中的作用

重视咨询机构在制定法律与政策中的基础作用是战后日本国家行政制度的主要特点之一。早在1948年,日本政府就根据《国家行政组织法》,在所有涉及公共问题的领域设立了相关的咨询审议会,以致有人将战后日本国家行政制度称作为“审议会行政制度”。(15)胡建华:《大学审议会与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第12期。在20世纪中叶以来的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中,可以清楚地看到由改革政策的制定到实施的基本路线,即:政府咨询机构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咨询报告→政府根据咨询报告的建议修改或制定法律与政策→实施改革。这种基本路线也反映在职业大学的制度化过程中。

日本文部科学省的主要咨询机构中央教育审议会在2011年初应政府要求提交了一份题为《今后学校生涯教育、职业教育的应有态势》的咨询报告,该咨询报告在近年来的日本职业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咨询报告贯穿初等、中等、高等教育各阶段,覆盖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高等专门学校、特殊学校、专修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地论述了实施生涯教育、职业教育的必要性与途径。“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这样全过程地讨论生涯教育、职业教育的咨询报告,是前所未有的。其重要意义还在于超越过去学校教育分阶段、教育界与产业界分领域思考的局限,从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了生涯教育、职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策略。”(16)中央教育审议会:《今後の学校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職業教育の在り方について(答申)》,https://warp.ndl.go.jp/info:ndljp/pid/11293659/www.mext.go.jp/component/b_menu/shingi/toushin/__icsFiles/afieldfile/2011/02/01/1301878_1_1.pdf.咨询报告在第四部分专门讨论了高等教育阶段的职业教育问题。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要求现有高等教育机构(大学、短期大学、高等专门学校等)充实职业教育的同时,提出了建立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设想。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办学目的是:“在卓越、练达的实务知识与经验基础之上传授高度专门且实用的知识与技术,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17)中央教育审议会:《今後の学校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職業教育の在り方について(答申)》。

2012年末,日本新一届政府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深入推动教育改革,决定将“教育再生”作为教育领域改革的基本政策方向。2013年1月15日,为推动“教育再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政府内阁会议决定设立“教育再生实行会议”。“教育再生实行会议”成立之后多次召开会议研讨教育改革问题,到2019年5月的6年多时间里共提出建议书11份,内容涉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教师培养、教育经费、学校制度等诸方面。以这些建议书为出发点,日本政府先后制定了多项“教育再生”政策,全面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18)胡建华:《“教育再生”政策下的日本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外国教育研究》2021年第2期。2014年的第五份建议书《关于今后的学制改革》提出要构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学校制度。其中,就高等职业教育问题指出:“虽然社会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培养高质量的职业人才,但是现有的大学与短期大学实施以学术研究为基础的教育,没有形成与企业联合开展实践性职业教育的机制;高等专门学校招收初中毕业生实施有特色的五年一贯制教育,很少进行以高中毕业为起点的职业教育;专修学校专门课程(专门学校)的教育质量缺少制度上的保障,社会评价不高。因此,在大学、高等专门学校、专修学校等加强职业教育的同时,需要在制度上设立实施高质量实践性职业教育的新的高等教育机构。”(19)《关于实施实践性职业教育新高等教育机构制度化的专家会议》,《実践的な職業教育を行う新たな高等教育機関の在り方について審議のまとめ》(平成27年3月27日),https://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ousa/koutou/061/gaiyou/__icsFiles/afieldfile/2015/04/15/1356314_1.pdf.这是日本政府的重要咨询机构第一次明确提出创设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建议,同时也体现了政府的政策意向。

为落实“教育再生实行会议”第五份建议书的上述建议,2014年9月文部科学省高等教育局成立了专门研究设立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临时咨询机构——“关于实施实践性职业教育新高等教育机构制度化的专家会议”。该“专家会议”成员18人,包括企业负责人、大学校长和相关领域的学者。“专家会议”经过12次讨论于2015年3月形成题为《实施实践性职业教育新高等教育机构的应有态势》的咨询建议。在上述有关政策提议、咨询建议的基础上,2016年5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应政府要求提交咨询报告《在充分发挥个人能力与发展的可能性、全员参与解决问题的社会建设中教育多样化与质量保证的应有态势》,就设立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即创设职业大学制度)做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论述。该咨询报告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是讨论为培养高素质的职业人才如何创设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制度问题。咨询报告在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素质职业人才的需求和现有高等教育机构实施职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之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定位与制度设计。高等教育机构的定位说到底就是培养的人才的定位。咨询报告提出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应该“培养拥有专门职业所需要的高度实践技能、能够适应产业结构与职业结构变化的人才”,这样的职业人才需要具有“在变化的社会中将知识、技能、素养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宽广、职业素养深厚、适应职业高度化发展持续进行生涯学习的基础能力”。(20)中央教育审议会:《個人の能力と可能性を開花させ、全員参加による課題解決社会を実現するための教育の多様化と質保証の在り方について(答申)》(平成28年5月30日),https://www.mext.go.jp/b_menu/shingi/chukyo/chukyo0/toushin/__icsFiles/afieldfile/2016/10/24/1371833_1_1_1.pdf.就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制度设计,咨询报告认为必须重视以下四点。(1)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职业教育。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应该“实施包括深化理论学习和强化实践技能训练的教育,培养能够将知识与技能结合、具有解决真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创造力的人才”。(2)充分反映产业界与地区发展的需要,推进与产业界和地区结合的教育。“明确各类职业所需要的能力和地区的人才需求,在此基础上编制大学课程内容,与产业界、地区相结合实施课程教学”。(3)积极应对社会的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多样化学习样态制定灵活的学习制度,以便于在职人员的进修学习,应对每个学习者的不同需要。(4)确保质量与国际适用,充实与实践性职业教育相适应的必要条件。(21)中央教育审议会:《個人の能力と可能性を開花させ、全員参加による課題解決社会を実現するための教育の多様化と質保証の在り方について(答申)》(平成28年5月30日)。咨询报告特别强调:“对于新的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来说,形成与产业界等的联合体制、充实全面支持职业教育的环境条件是重要基础。这一基础的构建加上制度设计关系到新的高等教育机构所实施的职业教育能否成功。”(22)中央教育审议会:《個人の能力と可能性を開花させ、全員参加による課題解決社会を実現するための教育の多様化と質保証の在り方について(答申)》(平成28年5月30日)。

2. 法制化基础上职业大学制度的主要特征

制度改革需要立法先行,这是20世纪中叶以来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与特征。中央教育审议会等咨询机构在充分调查研究基础上所形成的咨询报告与建议为创设职业大学制度的立法提供了有力的依据。2017年5月,日本国会通过了《学校教育法》修正案,形成《学校教育法的部分内容修正法律》,奠定了创设职业大学制度的法律基础。《学校教育法的部分内容修正法律》明确了新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的名称及制度定位。“第八十三条之二 在前条规定的大学中,以传授与研究高深专门学艺、培养适任专门性职业需要的实践与应用能力为目的的称职业大学(日语:専門職大学)。职业大学根据文部大臣的规定,在专门性职业的从业者及其相关人员的协力下,制定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教学,提高教师资质与水平。”(23)《学校教育法の一部を改正する法律》,https://www.mext.go.jp/b_menu/houan/kakutei/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7/06/30/1387551_02_1.pdf.该法律还规定自2019年4月1日开始实施。

法律的条文规定十分原则、简洁,具体的制度设计还需要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在日本文部科学省有关大学制度的政策法规中,大学设置基准是最为基础且重要的。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战后新一轮大学改革就是以文部科学省(当时称文部省)修订大学设置基准为开端的。因此,创设职业大学制度的法律通过之后,文部科学省于2017年9月颁布了《职业大学设置基准》(文部科学省省令第33号)。《职业大学设置基准》共12章,从内部组织、招生、课程设置、毕业要求、教师组织、教师资格、校舍设备、事务管理组织等全方位对职业大学办学做了明确的规定,完成了职业大学的制度化。《职业大学设置基准》开宗明义,阐明了该基准作为法规的地位与作用。“第一条 职业大学的设立除依照学校教育法等法律的规定之外,还须依据本省令的规定。本省令规定的设置基准是职业大学设立所必要的最低标准”。(24)文部科学省:《専門職大学設置基準》,https://www.mext.go.jp/component/a_menu/education/detail/__icsFiles/afieldfile/2018/08/03/1407694_01.pdf.《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规定体现出来的职业大学区别于普通大学的主要特征可以从课程设置、教师构成、教学实施3个方面加以归纳概括。

第一,课程设置突出职业导向。大学的课程体系是在培养目标指引下制定的,培养目标中有关人才的规格、水平的要求需通过课程体系及依据课程体系实施的教学活动去实现。职业大学的课程体系区别于普通大学的显著特征毫无疑问就是其职业导向。《职业大学设置基准》对职业大学课程体系的总体要求是,传授专门学艺,培养从事专门性职业和开展创造性活动所需要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同时养成丰富的个性与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了达到这一要求,《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规定职业大学设置的课程包括4大类,即基础课程、职业专门课程、拓展课程和综合课程。这4类课程的比例体现在毕业要求上。《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规定职业大学的在学年限为4年以上,修满124学分方能毕业。在124学分中基础课程不少于20学分,职业专门课程不少于60学分,拓展课程不少于20学分,综合课程不少于4学分。职业专门课程的学分占毕业要求总学分的一半以上。(25)文部科学省:《専門職大学設置基準》。

第二,教师构成突出实务导向。教师在大学中的作用毋庸赘言。职业大学培养人才的特殊要求决定了职业大学的教师构成不同于普通大学,其主要差异在于有职业实务经验的人员成为教师构成的重要部分。《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规定职业大学的教师总数中具有5年以上职业实务经验且有丰富实践能力的教师(又称“实务家教师”)须占40%以上。“实务家教师”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研究能力较强的教师,其任职资格要求是或有大学从教的经历、或获得硕士以上学位、或在企业工作时有一定的研究成果,这类教师须占“实务家教师”总数的50%以上;另一类是主要从事教学的教师,一年承担不少于6学分的教学工作,这类教师的数量不能超过“实务家教师”总数的50%。(26)文部科学省高等教育局专门教育科:《専門職大学等の設置構想のポイント(令和3年5月改訂版)》,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10331-mxt_senmon01-100001394_02.pdf.

第三,教学实施突出实践导向。所谓“实践导向”主要指实践性贯穿于职业大学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首先,职业大学课程体系的编制须有来自职业实践的人员参与。为此《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规定:“为了与产业界和地域社会协作编制课程并且顺畅、有效的实施,职业大学设立课程合作协议会。”(27)文部科学省:《専門職大学設置基準》。课程合作协议会的成员包括职业大学教师、与课程相关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职业从业者、地方政府的有关行政管理人员、实习课程的现场指导者等。课程合作协议会的主要职能是审议与产业界和地域社会合作的课程开设、实施及评价等事项。其次,实践性教学环节、方法等在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职业大学设置基准》规定在毕业要求的124学分中,实践性课程(包括实验、实习以及培养实践技能的课程等)不低于40学分,其中企业等现场实习课程20学分。现场实习作为正式课程是职业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与特征。为了保证与提高现场实习课程的质量,文部科学省要求职业大学必须就实习的目的、内容、学生通过实习应该获得的知识与技能、实习效果评价、实习单位准备、实习现场指导教师配置等做出必要的设计与计划。(28)文部科学省高等教育局专门教育科:《専門職大学等の臨地実務実習の手引き(平成31年1月)》,https://www.mext.go.jp/a_menu/koutou/senmon/__icsFiles/afieldfile/2019/01/11/1412538_001.pdf.

3. 职业大学办学特点与意义

2019年4月,随着两所职业大学的建校开学,日本职业大学制度开始正式实施,目前职业大学已经发展到15所(见表2)。从15所大学的建校来看,职业大学的主要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单科型。这些新成立的职业大学基本上由专门学校发展而来,其所设科类建立在专门学校大都单科办学的基础之上。15所职业大学除了开志专门职大学内设3个学部,包含了工科类与艺术类之外,其余14所职业大学都只内设了1个学部,单一科类。其中医科类最多,有6所大学,工科类4所,艺术类2所,农林类1所,经济管理类1所。第二,小规模。职业大学的小规模不仅体现为科类单一,而且师生人数也偏少。小规模同样源于专门学校的办学影响。专门学校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学生人数少,2020年2779所专门学校拥有学生60.4万人,平均每校人数200多人。因此专门学校发展为职业大学时,规模的迅速扩大是不现实的。目前职业大学每年的招生名额少则几十人,多也只有200人左右。如开志专门职大学的招生名额240人,信息经营创新专门职大学的招生名额200人(包括留学生30人),东京保健医疗专门职大学的招生名额160人,高知康复专门职大学的招生名额150人等。(29)开志专门职大学:https://kaishi-pu.ac.jp/;信息经营创新专门职大学:https://www.i-u.ac.jp/;东京保健医疗专门职大学:https://www.tpu.ac.jp/;高知康复专门职大学:https://kpur.ac.jp/.相应的职业大学的专任教师基本上也都是几十人,如开志专门职大学59人,东京保健医疗专门职大学52人,东京国际工科专门职大学37人,信息经营创新专门职大学31人等。(30)开志专门职大学;东京保健医疗专门职大学;东京国际工科专门职大学;信息经营创新专门职大学,https://www.i-u.ac.jp/.第三,私立为主。从表2中可以得知,15所职业大学中私立13所,公立2所,私立职业大学占总数的86.7%。私立职业大学的高比例与日本大学结构基本一致。日本2020年795所大学中,私立大学615所,占77.4%。(31)文部科学省:《文部科学統計要覧(令和3年版)·大学》,https://www.mext.go.jp/b_menu/toukei/002/002b/1417059_00006.htm.长期以来,“日本采取的是国家举办少数高水平的大学,依靠私立大学实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方式,因此形成数量上以私立大学为主的高等教育体制”。(32)胡建华:《百年回顾:20世纪的日本高等教育》,《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表2 日本职业大学一览表(33)文部科学省:《専門職大学等一覧》,https://www.mext.go.jp/a_menu/koutou/senmon/1414446.htm.

总之,职业大学作为一种新型高等教育机构及制度在日本高等教育体制内正式确立起来了。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与政策明确了职业大学在大学结构中的地位以及区别于普通大学的办学路径和特色。虽然职业大学办学才刚刚起步,培养的人才能否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会得到什么样的社会评价尚不得而知,但是职业大学制度的创设对于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其意义之一在于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日本高等教育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就进入了普及化阶段,2020年高等教育入学率达到了83.5%(34)文部科学省:《文部科学統計要覧(令和3年版)·学校教育総括》,https://www.mext.go.jp/b_menu/toukei/002/002b/1417059_00006.htm.,高入学率意味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群在入学目的、学习样态等多方面的差异性,需要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中央教育审议会在2018年11月26日完成的咨询报告《面向2040年的高等教育大构想》中,将促进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化发展作为未来20年日本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35)中央教育审议会:《2040年に向けた高等教育のグランドデザイン(答申)》,https://www.mext.go.jp/content/20200312-mxt_koutou01-100006282_1.pdf.职业大学的设立增加了大学的类型,正是高等教育体系多样化发展的具体体现。其意义之二在于拓展了本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形成了以职业高中、高等专门学校、职业大学为主体的多层次职业教育体系,为适应第四次产业革命引起的社会经济变化进一步提升了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与重要性。如前所述,开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日本创设职业大学制度的实践或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

猜你喜欢

文部大学职业
“留白”是个大学问
秋日美景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职业写作
日本:推进免费幼儿教育
西藏当惹雍措地区旅游地质资源评价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