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州市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2022-08-29左坤锋任慧玲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2年5期
关键词:常州市常州企业

左坤锋 ,任慧玲 ,黄 勃

(1.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2.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智能制造产业经济研究院,江苏 常州 213000)

近年来,在中央和江苏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常州市敢为人先,秉承城市精神,在政策层面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传承、创新、发展协调一致,在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脚踏实地练苦功,成功地走出了一条既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又和常州实际吻合的快速发展之路,取得了积极成效。

1 常州市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1.1 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

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缺失,作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中的阵痛,也不可避免地制约着常州市的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常州市围绕这一命题,努力实现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新突破,构筑产业创新新态势下的新动力、新空间、新体制。一是加强高能级产业重大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常州市政府出台了《常州市关于支持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将主导产业聚焦在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前沿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智慧能源等方面,布局建设一批专业化、公益化、开放化、能力突出的重大技术创新平台,着力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二是高水平产业重大科技项目的成功实施。结合国家、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向中高端攀升的总体布局,协同推进111个重大科技项目,其中包括25个新实施的投资超5 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项目,已完成新增投入2.9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9.77亿元,纳税0.69亿元,获得利润1.68亿元,新申请专利75件,授权29件。三是高层次产业领军人才的引育工作。坚持建造产业与人才两个高地相互融合的人才工作方针,积极推广“柔性引才”“离岸创新”等创新模式,吸引集聚一批行业“金字塔”顶尖人才精英团队来常州创业,催生一批新业态领域的有亮点的高科技新产业。组织申报“龙城英才计划”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育项目62个,立项45个;新增省科技创新团队5个,新增省创新类双创人才24名。在《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报告(2021)》中,常州市位列地级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第4位。

1.2 高新技术企业实现高速增长

常州市不断优化企业创新发展环境,突出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企业在科技研发上加大投入,接连出台多项加快高企发展的政策措施,促使全市高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和质量得以迅速发展。自2008年国家修订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以来,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规模和数量呈稳步增长态势,数量从2008年的198家增至2021年的2 915家(如图1所示),年均增长率超20%,名列江苏省前茅。2021年,全市共1 273家企业申报市培育库,最终成功入库1 192家。全市科技创新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和风向标。

图1 2008—2021年常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单位:家)

1.3 产业创新平台取得新进展

产业创新平台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组织保障。常州市大力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建设和提升企业创新平台研发能力,先后制定《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相关配套政策。全市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创业载体288家,包括科技企业加速器44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28家、众创空间116家。市级以上“三中心”1 846家,其中国家级15家,省级726家,在设立海外创新研发机构的企业有59家。

1.4 大力开展企业技术改造

以“智造名城”建设为目标,常州市陆续出台了《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落实“中国制造2025”常州行动纲要》《深化“三位一体”发展战略促进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若干意见》《关于塑造高质量工业明星城市的实施意见》《常州市工业智造明星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关于推进高质量工业智造明星城建设的若干政策》《常州市推动老工业城市制造业竞争优势重构、打造“产业名城”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引导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传统优势产业开展技术改造,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常州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先进制造业已经成为常州第一支柱产业,超过500家企业亩均税收超1 000万元。近年来,常州产生了200多家国内外“隐形冠军”企业,100多个产品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新兴制造业如轨道交通、智能输变电、机器人、光伏、石墨烯、传感器等领域常州都在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在智能手机中,从扬声器、散热板到内饰件,几乎都使用着常州的产品;高铁的内饰70%~80%产自常州;而作为未来产业发展趋势代名词的石墨烯产业,常州更是占得一半市场份额;机器人生产占全国25%的份额;常州的光伏产业,销售总量居全国第一,国内市场占1/6份额。与此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迅速,以2021 年1~8月为例,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达737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13.4%;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1.4%,高出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19.7%,对常州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达21.8%,贡献率比2021年上半年提高1.9%,拉动全市规上工业产值增长6.9%。电子及通信设备、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两大制造业是引领全市高技术制造业发展的重点产业,两大产业现有规上企业623家,占全市高技术制造业的84.5%。

1.5 产业技术创新环境不断优化

全市各级政府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引导企业广泛参与和投入创新活动。设立400亿元科创基金,利用杠杆原理5年形成2 000亿元创新投入,全方位地激发了社会的创新活力,打造出独属于自己的、有鲜明特色的智能制造、科技创新模式。围绕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出台一系列科技人才扶持和引进政策,引入了一批高端产业项目,重点建设了一批在国内有一定竞争力的科研平台和创新载体。“十三五”期间,常州市的省级重大产业项目占江苏省的13.6%;新增各类专业人才35万人、引进国内外2 000多名领军型人才,2021年引进各类人才10.5万人。

2021年,根据常发〔2021〕9号文中关于人口集聚的工作内容及《常州市人口集聚推进专班工作方案》,常州市专门成立人口集聚工作推进专班,从高端引进、创新政策、服务配套等多个方面促进人口集聚工作顺利开展。常州市完成《关于进一步促进人力资源集聚的实施意见》起草工作,重点扶持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升级;发布《“青春留常”行动实施细则》,根据毕业生留在常州就业成效给予不同程度奖励等;打造“2021年十万人才汇常工程”,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5.8万个。住建部门通过新建或旧房改造提供青年人保障性租赁住房1.6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上报至国家发展改革委,申报资金共1.8亿元,涉及5个项目6 035套。公安、人社部门共同为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先落户后就业”等特色服务。

2 常州市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面临的困难

2.1 产业技术创新层次有待提高

近年来,常州市采取一系列措施开展产业核心技术攻关突破,然而关键基础核心技术突破具有研发周期长、投入大的特点,欧美国家严格的技术封锁给产业技术创新带来了巨大挑战。以工业机器人为例,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宝石,常州市武进区的机器人产业在产业生产规模、龙头企业数量、产品销售种类、研发创新能力等方面都趋于全国第一方阵,是全国较有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基地之一,2020年武进区产业规模已经突破60亿元,在2021年2月发布的《关于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提到,到2025年武进全区机器人产业销售收入力争达300亿元,其中武进国家高新区作为江苏省唯一获批的机器人集群试点,集聚了各类机器人企业60余家,机器人本体产量已占江苏省的70%,有力带动武进区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机生产再到系统集成的完整产业链。虽然常州市机器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在一些核心零部件制造方面还相对落后,在自主研发方面依然进展缓慢。

2.2 产业链技术配套能力有待加强

产业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单项关键技术的突破,而且需要整个产业链技术配套和支撑。常州市产业技术创新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从整体上来看,产业链技术配套能力明显不足,部分领域缺失、空白,一些行业共性问题尚未得到突破。技术创新必须是产业链的协同创新进步。但是,企业之间尚未建立起良好的竞合关系,缺乏对解决产业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关键技术的研发积极性,而受到高校科研机构评价导向的制约,使得高校、科研机构的研发成果无法从实验室转化到具体产业,没有建立长久合作的机制,协同创新模式不够活跃。

2.3 产业技术创新环境需进一步优化

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往往面临一系列难题,比如融资环境不够宽松、政策扶持力度不大等。资金仍然是制约企业开展技术创新的核心问题,金融机构更愿意将资金投给头部企业,而整体体量偏小的民营企业通常很难得到融资。调研发现,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资金,市场应用过程中又遇到资金质押问题,而中小微企业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支持,融资租赁年化较高也让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剧增。偏重于供给端的政策,很难真正激发企业创造行为,再加上政策通常存在连续性不足、协调性不够等弊端,增大了产业创新融资困难。

2.4 产业技术转化中试平台欠缺

一项成果要成为能在市场流通的产品之前,需要经过从技术研发到中试再到规模生产一系列环节。中试环节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环节,然而平台建设的缺失制约了常州市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和质量。据中国科技产业化研究会的调查研究证实,科技成果未经中试产业化成功率仅有30%,而经过中试后成功率高达80%。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通常直接参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科技成果的研发和产业化一般都在企业或企业联盟等同一个组织内完成,科技成果、中试、产业化研究3个环节衔接密切,成果转化率高。而在国内,科技成果产生的创新主体是高校和科研院所,通常远离生产现场,其以追求学术价值为目标,选题缺乏市场信息,研究活动一般止步于小试的产品,很少涉及中试,所以基本不会考虑和研究到对后期放大生产的技术细节;而亟须科技成果的企业方通常技术力量较为薄弱,尤其是对广大中小微企业,自身技术积累难以完成从小试到量产过程中的技术攻关,并且由于中试平台投资大、风险高,一般企业都没有中试平台,中试环节常被忽略,其结果就导致成果转化率低。由于政策体系的不完善,平台建设各主体没有形成相应的动力机制,并且存在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道德诚信风险等不利因素,因此导致常州市中试平台建设一直处于滞后的现状。

2.5 一线熟练技工紧缺

当前,常州市在新技术大规模应用过程中面临忽视一线熟练技工的培训问题。调研发现,在某些行业中一线熟练技工配套跟不上,实用型工人需求强烈。由于一线工人文化程度不高,对先进的生产线使用能力有限,所以不能操作机器的现象普遍;企业基本不具备培训工人的能力,设备商提供了培训但不够深入,因此员工不具备基本的维修维护设备的能力;企业人员流失严重,新招的工人需继续接受培训,导致后期培训投入过大;设备商售后人员远不能满足产业的需求,售后服务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包袱”,“蓝领”工人培养不足是制约整个常州市产业技术创新落实的突出问题。

3 常州市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工作建议

根据常州市在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方面的发展现状,本文试图分析当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借鉴苏州市、东莞市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提出如下工作建议。

3.1 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增强开展产业技术创新动力

3.1.1 支持企业建立研发机构

切实完善和落实鼓励支持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政策措施,引导各类技术创新因素靠拢创新企业;积极鼓励和引导企业,让企业愿意在研发上加大投入,不断完善企业技术研发扶持政策,大力培育引导企业向创新型转变,建立一批企业研发中心和创新中心实体;积极推进科研项目后补助工作,引导企业按照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在研发项目上先行投入;鼓励科技创新人员进入企业,以制度引导企业家转变创新理念,开展工艺改进和产品创新。

3.1.2 支持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

以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契机,全面实施创新发展战略,汇聚各类创新元素,在“一城两区多园”一体化创新发展格局引领下,依托省级石墨烯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中心、信息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平台和载体,引进一批国内外技术先进型企业,带动常州市产业技术创新活力,最终汇聚一批能研发、善转化、高成长的优秀创新型技术企业。

3.1.3 打造培育行业“隐形冠军”

扶持中小企业通过科技创新选择自己擅长的领域进行“专注”和“深度”的研发,使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在行业内做到“专、精、特、新”,放大技术优势,争当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

3.1.4 加强“产学研用”合作

引导“产学研用”加强合作,依托科教城、各级高新区、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载体和平台,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与高校及研究机构联合进行技术开发、中试孵化,促进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3.2 建立共建共享机制,重点突破产业关键共性技术

3.2.1 制订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计划

对准常州制造业重大战略转型升级需求和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选择先行先试的行业,发掘电子信息、高端制造装备等产业中的前沿技术、成套技术、适用技术以符合节能降耗绿色发展的专业化工艺技术的需求,积极争取将常州重点发展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列入江苏省科技计划项目。

3.2.2 支持龙头企业带头组织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按照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攻克一批关系到行业主攻方向及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点。加快基础零部件、工艺及配套产品的研制及产业化,发展专用生产和检测装备,解决关键技术领域的基础共性问题,建立健全面向企业的基础数据库,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和试验验证条件,构筑重大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及工艺设备配套供给体系。

3.2.3 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开展行业共性技术研发服务

要充分发挥常州市现有的创新创业平台作用,整合高校及企业研发力量,以各行业龙头企业共性需求为导向,汇聚政府、高校、科研平台、企业资源优势,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工程化、产业化和公共服务平台示范项目,组织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一条龙”攻关,努力解决行业共性技术研发难题[1],平台的研发成果可以通过技术共享的形式在共建单位进行示范应用,组建一个涉及用户、工程设计到设备成套再到研发、制造等多单位共同参与的示范应用联盟,推动工业基础能力迈上新台阶。

3.2.4 加大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投入

在现有政策支持的基础上,加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力度,以此调动企业解决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的能动性。在企业申请各级技术中心、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及“产学研”推进等工作中,向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倾斜。

3.3 推进工业互联网发展,建设大数据平台

信息化是加快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努力提高信息化和工业化相互融合的水平,在各领域广泛深入应用信息技术,建设现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3.3.1 拓展工博会影响力

树立精品意识,利用好首届世界工业和能源互联网博览会(简称工博会)的影响力,练好内功,努力将常州打造成有广泛影响力、辐射力的工业和能源互联网交流平台。

3.3.2 支持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

工业化4.0的到来,迫切需要产业创新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常州市需要积极引导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智能制造企业合作,通过平台收集到的各种信息数据,为企业生产实现数字化提供有力支撑。

3.3.3 完善两化融合生态体系

完善“网+云+端”(工业宽带、工业云、工业智能终端)的工业信息基础设施,优化信息化综合服务、研发设计、集成制造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开展大中型企业宽带“企企通”工程[2]。加快电子商务应用集成创新,促进以电子商务平台为核心的新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壮大。进一步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完善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水平评估机制,推进区域和中小企业“两化”融合能力提升。

3.4 加快国际融合发展,建设产业科技创新国际服务平台

3.4.1 携手国际产业龙头企业,共建高水平、高起点、高标准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共建世界科技前沿技术研发体系

加大面向细分领域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投入,围绕常州市产业技术短板方向,以政府为主导,引导本地大型企业开展跨国攻关合作,旨在解决企业亟须的关键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支持世界500强企业、国际知名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共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增强基础研究科技力量。

3.4.2 依托“一带一路”沿线参与实体,布局全球,构建全球化技术创新网络,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契机,鼓励和引导一批沿线跨国跨境实体的参与,深化与沿线国家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交流,在共享、共商、共建原则基础上,以常州为中心,构建全球技术创新资源流动网络,打造一批无形的与常州紧密联系的国际化的资源聚集分支机构,鼓励并支持国际创新资源落地常州,拓展对外资源对接通道。

3.4.3 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国际化发展战略,强化国际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集聚能力

提高全球创新资源汇聚速度,加强与国际孵化器组织的合作交流,引导境外机构通过各种形式在常州市设立国际企业孵化器,支持各类孵化机构建立渠道,引进国外服务模式先进的孵化机构或投资基金;鼓励并支持孵化机构在海外建设分支机构,提升其吸纳高端创业项目和团队的能力,搭建国际化发展平台,加快常州市国际创新资源和创新要素集聚步伐。

3.5 聚焦产业一线应用型人才培养,解决产业发展人才需求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3.5.1 瞄准产业一线人才需求,由企业主导、职业院校参与,共建一批人才培养基地

加大对一线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扶持力度,推动职业院校(技工学校)与制造业服务商对接合作,共建育人平台、共组教学团队、共享设备资源、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实施教学,与技术服务客户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关系,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优质资源环境,建立协同培养、共同发展的新体制[3]。

3.5.2 积极推进高校转型发展,延伸高校教育体系至产业链的末端

大力支持常州高校构建多元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围绕全市产业布局,着力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夯实制造业应用型人才服务支撑,实施订单式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针对性开设相关专业对口重点制造业基地(园区),落实高校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年度指标,全面提升劳动力素质[4]。

3.5.3 广泛开展有针对性的继续教育,提升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技能

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大产业一线人才队伍培养投入,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更多倾斜,研究制定加强一线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规划和政策,鼓励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参加培训,试点推行产业一线“持证上岗”“双轨制”职业技术培训模式。支持建立工业4.0学习工厂,融入德国AHK全球培训网络,引进一批现代职业技术技能培训机构,培养区域创新发展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5]。

3.6 加强工业设计创新,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

3.6.1 打造“常州设计”品牌

以创新工业设计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工业设计的积极作用,使产品设计、技术交流、知识产权保护、形象展示等方面都能留有“常州设计”的痕迹。重点推进常州市工业设计产业联盟平台建设,使得更多专业化、开放型的工业设计企业得以成长[6]。以制造业重点需求为导向,提升外观、结构及功能设计等环节,大力开展产品系列设计、产业链系统化设计,重点开发一批“专、特、精、高”工业新产品。

3.6.2 创新工业设计模式

积极培育包括众包、众筹和工业网络协同设计等新型工业设计模式及3D打印。材料研发与创新设计协同发展,最后形成从工艺到技术再到材料的升级。

3.6.3 强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推进全市工业设计融合发展载体建设,着力打造工业设计合作服务平台,建设一批具有智能化的管理调度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口岸、监控与感知引导平台等物流载体的智慧物流示范基地。围绕重点产业、产业集聚区,打造一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3.7 加大政府政策扶持力度,持续优化产业创新环境

3.7.1 制定普惠性政策

在政策引导方面,需要加强风险补偿机制,释放金融资金活力,以普惠型政策带动更多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推进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

3.7.2 优化创新资金投入方式

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以股权投资等方式激活“双创”基金活力,为初创企业提供融资渠道,推进企业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3.7.3 积极营造鼓励自主创新的良好氛围

政府要继续大力宣传自主创新理念,在企业开展一系列推动自主创新的活动,带动小微企业开展自主创新。要尽快完善并实施相关的科技创新条例,保证各创新主体有据可依。要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引进,营造一种重视、尊重创新和人才的社会氛围[7]。

3.7.4 完善小微企业自主创新服务平台

相关管理部门利用信息优势,建立有关知识产权的信息库,方便企业、个人等进行查询。要引入并扶持一些中介机构,对创新主体申报专利进行指导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专利技术所有者和需求者搭建沟通、谈判的平台,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生产力。

4 结束语

常州市科技创新氛围活跃,创新基础良好,“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科技创新“常州模式”全国闻名,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平台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体系日益完善。但是,与先进发达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还存在规模科技企业少、科技园区规模小及高水平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不多等问题,所以“十四五”时期是常州市全面深度转型、迈向现代化、建设“国际化智造名城、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关键5年。全市上下要把握“十四五”期间总体思路及发展目标,突破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社会事业、科技服务业等关键核心技术,实施科技创新重点工程建设,重点打造创新企业培育工程、创新平台支撑工程、创新人才集聚工程、创新园区提升工程、创新服务提质工程、创新合作攀升工程等一系列和产业技术创新密切相关的平台。同时,加强组织协调,优化相关政策体系,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早日进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前列。

猜你喜欢

常州市常州企业
教师作品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企业
常州的早晨
企业
企业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初级中学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常州梳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