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墓地轴的再认识
——兼谈唐代镇墓俑组合

2022-08-29张永珍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四川文物 2022年4期
关键词:双人考古

张永珍(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葬礼是我国古代最重要的礼仪之一,包含诸多内容。唐代对不同品官的葬制、葬式、葬具及明器等均有具体规定。镇墓俑是唐墓中最具特色的明器之一,用以压胜辟邪、护佑亡魂,因其形象夸张、造型多样、内涵丰富等,备受学界关注。唐墓出土的镇墓俑以武士天王俑、镇墓兽最为常见,另外还有十二生肖俑、双首蛇身俑、人首鸟身俑、人首鱼身俑及其它神怪俑。镇墓俑的名称、形制与功能一直是学界讨论的重点,本文以前人研究为基础,通过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对比分析,探讨对唐墓出土双首蛇身俑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 “地轴”与“四神”考辨

唐代典籍对随葬明器的记载摘录如下:

《通典》收录的《大唐开元礼》:“三品以上九十事,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四神驼马及人不得尺余,音乐卤簿不过七寸。”[1]

《唐六典》中“甄官署”条:“三品以上九十事,五品以上六十事,九品已上四十事。当圹、当野、祖明、地轴、 马、偶人,其高各一尺;其余音声队与僮仆之属,威仪、服玩,各视生之品秩所有,以瓦、木为之,其长率七寸。”[2]

《唐会要》:“(元和)六年十二月,条流文武官及庶人丧葬:‘三品以上,明器九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园宅……。五品以上,明器六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园宅……。九品以上,明器四十事,四神、十二时在内,园宅……。’”[3]

以上记载中,唐代镇墓类明器有“四神” “当圹、当野、祖明、地轴”“四神、十二时”等。学界公认“十二时”为唐墓出土的十二生肖俑,故学者讨论主要集中于前两者。关于“四神”,王去非曾作考证,认为四神即一般唐墓出土的两个镇墓兽和两个镇墓俑,其中镇墓兽一作兽首,一作人首,镇墓俑作天王形,此四件明器为一组,即《唐六典》所载“当圹、当野、祖明、地轴”四神[4]。徐苹芳通过对比《大汉原陵秘葬经》与出土文物,证实当圹、当野为两个镇墓俑的推测正确,但“祖司、祖明、天关、地轴在宋元墓中究系何种明器,则未敢臆测”[5]。祖明为汉代大傩驱鬼逐疫仪式中所扮演的十二神兽之一[6]。北齐宫廷傩礼仍有“又作穷奇、祖明之类,凡十二兽,皆有毛角”[7],与汉代大致相同。据此可推测四神中祖明应为兽形。1986年,河南巩义康店镇砖厂唐墓出土两件镇墓兽,其中兽面镇墓兽背后墨书“祖明”二字;1991年,巩义黄冶村南岭唐墓也出土一件背部墨书“祖明”的镇墓兽[8]。以上发现充分证明“祖明”为二镇墓兽之一的论断是正确的。之后,程义提出《唐六典》在传抄过程中可能有讹误,极有可能在“祖明”之后脱去了“祖思”。唐墓里的四神应该是“当圹、当野、祖思、祖明”,分别是武士天王俑和镇墓兽。“天关、地轴”可能是宋代新兴的镇墓神物[9]。李阿能就唐章怀太子墓四神俑进行讨论,认为前述学者的观点接近事实本身,镇墓四神极有可能由“当圹、当野、祖思、祖明”组成,“地轴”与“天关”相对,可能是宋墓中新兴的龟蛇类镇墓神 物[10]。“四神”指两件镇墓武士(天王)俑和两件镇墓兽,这一认识基本得到学界的认可,“当圹”“当野”“祖明”的名称应无疑,唯“地轴”和“祖思”尚存争议。

本文赞同程义“当圹、当野、祖明、祖思”即四神的观点。地轴并非四神之一,而是有别于四神的另一种神煞,唐代以前就已存在。唐墓出土的镇墓俑除四神外,还有地轴俑、十二生肖俑及其它神怪俑。

“地轴”在唐代以前的文献中多指大地之轴。晋代张华《博物志》:“地下有四柱,四柱广十万里。地有三千六百轴,犬牙相举。”[11]其作用是维系大地安稳。到唐代,地轴被赋予新的功能涵义,作为明器用于墓葬中以护佑墓主。

从唐代文献来看,除上述《唐六典》的相关记载,《通典·凶礼》也有“地轴”出现:“三品以上九十事,五品以上七十事,九品以上四十事。当野祖明地轴 马,偶人,其高各一尺。”[12]《通典》成书略晚于《唐六典》,且部分记载参照了《唐六典》等典籍,所载明器制度与《唐六典》相似,但明器种类略有不同:《通典·凶礼》缺失“当圹”,保留“地轴”一说。从《唐六典》成书到《通典》编撰,短短几十年,传抄出错的可能性很小。二书编撰者都将“地轴”这一明器记录在案,并非偶然,可见编撰者对地轴是有明确认识的,因此地轴应是当时丧葬中较为常见的明器,与“当圹、当野、祖明”等并存,故单列一名。《通典·凶礼》隐去“当圹”“祖思”,大概是因“当圹”和“当野”,“祖明”和“祖思”本就为同一种明器的不同类型,所以仅用“当野”“祖明”代表镇墓武士(天王)俑和镇墓兽。

从唐以后的文献看,五代后晋天福十二年(947年)葬故魏王、后周广顺元年(951年)葬故枢密使杨邠、侍卫使史弘肇、三司使王章等,葬制有“……,明器九十事,石作六事,音身队二十人,当圹、当野、祖明、祖思、地轴、十二时神、蚊厨帐、暖帐各一,轜车一,挽歌三十六人;……”[13]。宋太祖建国之初宣祖改葬,陵墓中随葬“十二神、当圹、当野、祖明、祖思、地轴及留陵刻漏等”已成定制[14]。《宋史》还有“入坟有当圹、当野、祖思、祖明、地轴、十二时神、志石、券石、铁券各一”[15]。五代及宋多承唐制,当圹、当野、祖明、祖思、地轴、十二时神在五代及宋初已构成丧葬中的常见组合,这六种明器的产生还可往前追溯,应早于五代。因而祖思出现于唐代是极有可能的,从当圹和当野,祖明和祖思的文字对应来看也是合理的。前述学者提出当圹、当野、祖明、祖思即四神的观点应无疑。同样可证,《唐六典》和《通典》中地轴也应无误,唐代明器中确实存在地轴。

二 考古发现的“地轴”题名

迄今为止,考古发现“地轴”题名两处。学界多援引1976年广东海康元墓出土的“地轴”刻砖,砖上阴线刻两人首共一蛇身,上方刻题名“地轴”(图一)[16]。由此证实五代至两宋时期四川、江西、江苏、湖北等地发现的双人首蛇身、蛇身平卧的明器应是“地轴”[17]。地轴为五代、宋元时期的常见神煞,与《宋史》《大汉原陵秘葬经》等文献记载相符,这一认识应无疑。然而唐代墓葬出土双人首蛇身俑,形制与海康元墓“地轴”形象有所不同,除身体平卧者,还有弯曲、盘卷者,且多有四足,是否为“地轴”无法据此定论。

另一处“地轴”题名,发现于高句丽广开土王永乐十八年(408年)的朝鲜德兴里壁画 墓[18],该墓位于朝鲜南浦市江西区德兴洞,前室北侧藻井绘一幅双人首蛇身的神煞像,身体呈U形,四足,身体两端各一人首,均面向前,旁边墨书“地轴一身两头”(图二∶1)。这是目前所见最早的“地轴”题名。相关研究表明,德兴里壁画墓主人本是中原人,出生于长乐郡(今河北中部地区),曾任辽东太守、幽州刺史等职,后因故逃亡高句丽[19]。壁画内容更多表现汉晋以来汉贵族的活动,据此可推测,早在东晋后期北方地区已有名为“地轴”的神煞。此外,朝鲜平安南道顺川市北仓里的天王地神墓发现墨书“地神”的图像[20],形象是两人首共用一蛇身,四足,身体向上拱起成扁圆形,两人首在下,向内弯曲相对(图二∶2)。该墓年代为5世纪中期,晚于德兴里壁画墓。地神与地轴具有相同特征,即“一身两头”,身体为蛇,有四足。从名称来看,二者都表示与大地有关的神,与蛇的穴居特性相符,内涵应相同。“地神”可能是“地轴”别称,与同墓“天王”题名相对应。

从5世纪高句丽壁画到广东元墓砖刻,历经九百余年,地轴外形有所变化,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一身两头”和蛇身的主要特征没有改变。这为唐代双人首蛇身俑定名为“地轴”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 考古出土的双首蛇身俑

双人首蛇身俑最早的出土实物应是山东临淄北齐武平四年(573年)崔博墓的连体俑,俑左右各一人,人首及上身向前,下身共用一蛇 身[21]。此后,各地唐墓相继发现双人首蛇身俑,并有“墓龙”“双头兽”“镇墓兽”“双首人面蛇”“双人首蛇”“双人首兽身俑”“双人首龙身俑”等不同名称。其中个别为双兽首,与双人首蛇身俑除头部造型不同,形制特点、伴出器物、墓葬年代和发现地域均一致。我们将其统称为双首蛇身俑,并根据其具体形制分为三型(表一):

A型 蛇身平卧,多有四足,两端各有一人首(或兽首)。分为两式:

Ⅰ式 11件。两端人首下有兽形半身及前肢,头戴尖顶帽或束高髻,多背向。蛇身较短,俯卧于底座上(图三∶1)。发现于河北、山西、辽宁、河南、天津等地。

Ⅱ式 11件。两端人首颈部接蛇身,头顶多有独角或戴尖顶帽,人首背向或侧向。蛇身细长弯曲,平卧于地(图三∶2)。发现于山西长治、辽宁朝阳等地。长治北石槽王义墓出土的双兽首蛇身俑也属于此型。

B型 蛇身向上拱起,有四足,两端各有一人首(或兽首)。分为三式:

Ⅰ式 2件。蛇身中部拱起,两端人首在下,向内弯曲于蛇身下方,人首相对(图三∶3)。形制接近朝鲜天王地神墓壁画所绘“地神”。见于江苏扬州、湖北武昌等地。

Ⅱ式 8件。蛇身中部拱起,两端人首向外昂起,人首背向(图三∶4)。发现于山西长治、湖南长沙、河北、广西等地。长沙黄土岭唐墓、烈士公园唐墓出土的双兽首蛇身俑也属于 此型。

Ⅲ式 7件。蛇身拱起呈圆环状,两端盘卷于底座上,两人首交错相背(图三∶5)。发现于河北、河南、辽宁等地。

C型 2件。左右各一侏儒形人俑,并列向前,身后蛇尾相连(图三∶6)。整体形制与北齐崔博墓相似。2件C型俑均出土于山西太原金胜村唐墓,出土情况不明。

图三 唐墓出土双首蛇身俑

从考古发现可见,双首蛇身俑流行时间较短,目前所见多属唐代早期,以高宗武周时期最为集中。分布地域较广,南北各地均有,以山西长治、辽宁朝阳、河北中南部及湖南长沙出土最多。从唐初行政区划来看,双首蛇身俑分布占贞观十道中的河东、河北、河南、江南、淮南、岭南六道,两京的长安地区暂未见出土,仅在洛阳周边的巩义、安阳有少量发现。

续表:

关于双首蛇身俑的名称,学界观点不一。徐苹芳、郝红星等认为两人首共一龙身的俑可能是“墓龙”[22]。白彬等认为双人首蛇身且蛇身平卧的明器是“地轴”,蛇身相互缠绕的明器是“勾陈”[23]。王琼认为海康元墓“地轴”刻砖、宋元道教文献及金元时期成书的《大汉原陵秘葬经》不足以证明北齐、唐代的双首蛇身俑是“地轴”或“墓龙”[24]。卢亚辉认为双人首(或兽首)由拱起的蛇身连接、人面(兽面)相背的是“墓龙”;两人首共一龙(蛇)身且龙(蛇)身平卧的是“地轴”[25]。

综合前文所述唐宋文献记载,地轴作为仅次于四神的明器,必然在较大地域范围内广泛使用。从唐墓发现的各类明器看,除四神和十二生肖俑外,双首蛇身俑发现数量最多,分布地域最广;通常一墓出土一件,无固定埋葬位置,与前述《宋史》“当圹、当野、祖明、祖思、地轴……各一”记载相符;所见都具有“一身两头”特征,多有四足,非常接近高句丽壁画中的“地轴”“地神”。因此,本文认为唐墓双首蛇身俑应就是“地轴”。唐代地轴形象丰富,形制多样,是其发展的鼎盛期,对后世地轴形象也有一定影响。河南巩义孝西村M1、二纸厂M1出土的B型Ⅲ式地轴,两人首为男女像各一,与四川彭山后蜀宋琳墓出土地轴具有相同特征[26]。发展到宋代,地轴形象未知,但尺寸和埋葬位置固定,即《大汉原陵秘葬经》中“地轴二个,长一尺二寸,安堂东西界上”[27]。

墓龙未见于宋元以前的文献记载,勾陈在宋元以前多指星宿。二者作明器在宋代以前的文献及考古发掘中均无明确证据,与太阳、太阴、五虎将、二十八宿、蒿里老翁等可能是随着宋元时期神煞制度发展完善而新出现的明器。二者或由唐代地轴发展演化而来,可备一说,有待更多的考古研究予以证明。

四 唐代镇墓俑组合

关于唐墓出土的镇墓俑,白彬《隋唐五代宋元墓葬出土的神怪俑与道教》一文搜集了2002年以前的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分期[28]。本文以此为基础,结合近年的新发现,根据伴出关系将镇墓俑分为四种组合:

第一组是武士(天王)俑和镇墓兽,即四神。唐代初期,主要流行武士俑,镇墓兽均兽身,一件人首、一件兽首。高宗时期开始出现脚踩小鬼、怪物等的天王俑,镇墓兽形象与表情较之前更加狰狞凶恶。之后天王俑和镇墓兽的组合逐渐替代武士俑和镇墓兽的组合。宪宗元和以后陶俑急剧衰落,天王俑和镇墓兽等逐渐消失。四神俑流行时间约从初唐到中唐时期,发现地域以两京为主,其它地区有少量发现。

第二组包括四神俑、地轴俑、人面鱼身俑、人首鸟身俑及其它神怪俑。本组镇墓俑种类最为丰富,通常一墓中几类镇墓俑伴出,组合不固定,具有明显地域性特征。两京地区仍以四神为主,其它俑类很少发现。北方山西、辽宁、河北、河南等地除四神、地轴俑外,伴出人面鱼身俑、人首鸟身俑及其它神怪俑。南方地区除四神外,还发现十二生肖俑、地轴俑和少量人首鸟身俑等。本组镇墓俑除四神外,以地轴俑发现最多、分布最广,流行时间约从初唐到玄宗开元之前,开元之后偶有发现。

第三组是武士(天王)俑、镇墓兽和十二生肖俑,即四神十二时,未伴出其它神怪俑。以两京地区发现最多,其它地区有少量发现,部分墓葬仅随葬生肖俑。四神十二时俑大致流行于玄宗开元到宪宗元和时期。

第四组是铁猪、铁牛。元和以后,陶俑数量减少,四神、地轴、十二时等明器几乎消失,两京地区开始随葬铁猪、铁牛。本组镇墓俑在唐代典籍未见记载,仅《大唐新语》有“铸铁为牛豕之状像”一说,其作用仍是压胜[29]。铁猪、铁牛出现于晚唐,流行则在五代、宋元时期,应是《大汉原陵秘葬经》所载的“金牛铁猪”[30]。

从上述俑类组合与发现情况来看,唐墓镇墓俑大致可分为三期:第一期初唐到玄宗开元之前,镇墓俑组合见第一、二组,其中第一组主要流行于两京地区;第二组则流行于两京之外的南北各地。第二期玄宗开元到宪宗元和时期,镇墓俑组合主要是第一、三组,其中两京地区两种组合并行;其它地区主要见第三组镇墓俑。第三期元和以后到唐末,流行第四组镇墓俑,前三组仅在个别墓葬有零星发现。

将镇墓俑组合和流行时间与前述唐代典籍进行对比。《大唐开元礼》于开元二十年(732年)颁行,《唐六典》成书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内容分别为成书时间以前的礼制和官制。《通典》成书在贞元十七年(801年),主要记载天宝以前各朝典章制度。以上典籍中镇墓明器有两种组合形式:一为“四神”,一为“当圹、当野、祖明(祖思)、地轴”。这些明器流行时间应不晚于开元年间,与前述第一、二组镇墓俑组合及流行时间一致。《唐会要》元和六年“四神、十二时”的记载,流行时间应在元和以前,也与前述第三组镇墓俑吻合。

地轴并非四神之一,从镇墓俑组合和流行时间中也可找到佐证。从“四神、十二时”的记载可见,四神与十二时应有较长时间的共存关系,且在一定地域分布。考古发掘中,地轴和十二生肖俑伴出的情况却很少。因此可以确信,地轴是不同于四神的另一种明器。四神和地轴这一组合的流行时间早于四神十二时。

综上,通过解读相关文献记载,可推知唐代四神即“当圹、当野、祖明、祖思”,“地轴”是与四神并存的明器。结合考古发现的“地轴”题名和唐墓出土的双首蛇身俑,可以明确地轴的形制特点、流行时间及分布地域。唐代镇墓俑包括四神、地轴、十二生肖及其它神怪俑。唐初到玄宗开元之前,唐墓主要流行四神以及四神和地轴等镇墓俑组合;玄宗开元到宪宗元和时期,四神和十二生肖俑都是唐墓中最为常见的镇墓明器;元和以后陶俑逐渐衰落。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互相印证,为认识四神与地轴提供了可靠依据。

注释:

[1]〔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一八〇《杂制》,第2812页,中华书局,1988年。

[2]〔唐〕李林甫等撰,陈仲夫点校:《唐六典》卷二三《将作都水监》,第597页,中华书局,1992年。

[3]〔宋〕王溥撰:《唐会要》卷三八《葬》,第81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4]王去非:《四神、巾子、高髻》,《考古通讯》1956年第5期。

[5]徐苹芳:《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读〈大汉原陵秘葬经〉札记》,《考古》1963年第2期。

[6]《后汉书》志五《礼仪中》,第3128页,中华书局,1965年。

[7]《隋书》卷八《礼仪志》,第169页,中华书局,1973年。

[8]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古代镇墓神物》,第24页,文物出版社,2004年。

[9]程义:《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大众考古》2015年第6期。

[10]李阿能:《唐章怀太子墓镇墓四神俑浅说》,《文博》2011年第6期。

[11]〔晋〕张华等撰,王根林等校点:《博物志(外七种)》,第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12]〔唐〕杜佑撰,王文锦等点校:《通典》卷八六《凶礼八》,第2328页。

[13]《宋史》卷一二四《凶礼三》,第2910页,中华书局,1977年。

[14]《宋史》卷一二二《凶礼一》,第2848页。

[15]《宋史》卷一二四《凶礼三》,第2910页。

[16]曹腾騑等:《广东海康元墓出土的阴线刻砖》,《考古》编辑部编辑:《考古学集刊》第2集,第175、179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原文为“两人首共一龙身”,从图像看地轴无足,描述为两人首共一蛇身更准确。

[17]张勋燎、白彬著:《中国道教考古》,第1705页,线装书局,2006年。

[18][韩]全虎兑著,潘博星译,郑春颖校:《德兴里壁画墓》,《地域文化研究》2017年第2期。

[19]耿铁华著:《高句丽壁画研究》,第263~266页,吉林大学出版社,2017年。

[20][韩]朴雅林:《高句丽墓葬建筑与装饰所体现的祖先崇拜》,巫鸿等主编:《古代墓葬美术研究》第3辑,第179页,湖南美术出版社,2015年。

[21]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北朝崔氏墓》,《考古学报》1984年第2期。

[22]a.同[5];

b.郝红星等:《中原唐墓中的明器神煞制度》,《华夏考古》2000年第4期。

[23]张勋燎、白彬著:《中国道教考古》,第1705、1711页。

[24]王琼:《双人首蛇身俑考》,《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第21期。

[25]a.卢亚辉:《唐五代墓葬所见墓龙》,《文物春秋》2020年第3期;

b.卢亚辉:《北朝至宋代墓葬出土地轴的考古学研究》,《四川文物》2020年第5期。

[26]a.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河南省巩义市孝西村唐墓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第11期;

b.许昌市博物馆、巩义市博物馆:《河南巩义二纸厂唐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9年第3期;

c.四川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四川彭山后蜀宋琳墓清理简报》,《考古通讯》1958年第5期。

[27]《大汉原陵秘葬经》,《永乐大典》卷八一九 九,第3829页,中华书局,1986年。

[28]张勋燎、白彬著:《中国道教考古》,第1611~ 1637页。

[29]a.〔唐〕刘肃撰,许德楠、李鼎霞点校:《大唐新语》卷一三《记异》,第195页,中华书局,1984年;

b.孙宇:《偃师杏园晚唐墓出土铁牛铁猪研究》,《文博》2018年第3期。

[30]同[5]。

猜你喜欢

双人考古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是否意味着对Fairies所示的神仙不应小觑?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考古简史
中国第一个双人滑冰世界冠军
———申雪、赵宏博
“考古”测一测
事实上考古不是挖恐龙
双人脱困
沙发双人床
“双人运球”乐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