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德昌县罗家坡遗址2018年度发掘简报
2022-08-29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重庆师范大学山地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
德昌县文物管理所
罗家坡遗址位于四川德昌县麻栗镇阿月村9~13组,地处安宁河中游西岸的二级台地上,距安宁河约500米。地理坐标北纬28°04′40″,东经102°09′11.2″,海拔1450米。遗址面积约16万平方米。所处地形属山间扇形坡地,西高东低,老成昆线从遗址东部南北向穿过,遗址南面是名为“大沟”的冲沟,西为从西往东汇入安宁河的阿月沟(图一、图二)。
图二 罗家坡遗址地理环境(北→南)
图一 罗家坡遗址位置示意图
2017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成昆铁路(峨米段)工程对铁路沿线进行考古调查时发现该遗址。采集遗物有石器、早期夹砂褐陶片和晚期釉陶、瓷片等,推断遗址堆积年代为商周及唐宋时期。2018年7—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重庆师范大学山地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原重庆师范大学西南考古与文物研究中心)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由于遗址中部已被成昆铁路工程施工占压,仅南北两端还有遗存分布,故本次发掘分为南北两区,区域间距离约650米。北区(I区)、南区(II区)发掘面积各500平方米。发掘编号为2018DAL(D:德昌县,A:阿月镇(发掘时属阿月镇),L:罗家坡)。按正南北方向布探方13个,北区编号为IT1~T7,其中IT1、IT4、IT6和IT7规格为5×10米,IT2、IT3和IT5为10×10米(图三);南区编号为IIT1~T6,其中IIT1和IIT2规格为5×10米,IIT3~IIT6为10×10米(图四)。
图四 罗家坡遗址II区遗迹总平面图
图三 罗家坡遗址I区遗迹总平面图
一 地层堆积
罗家坡遗址发掘区内文化层保存状况较差。I区表面分布有很厚的因现代土地整改活动形成的堆积,仅在西南部有少量文化层残留。II区由于现代取土,南部和东北部文化层被破坏殆尽,仅东北角有少量文化层残留。由于I区与II区相距较远,地层无法统一,故对各区的地层分别进行了统一。现以北区IT2西壁和南区IIT4西壁为例,简述如下。
(一)IT2西壁
第①a层 混杂有黄、灰、红等土色,土质较疏松,黄、灰土中夹杂较多细沙,红土有一定粘性。厚0~0.75米。地层西高东低,分布全方,东北部和东南部较厚,其余部分较均匀。包含较多现代杂物和碎石块。
第①b层 灰色土,土质较疏松。厚0~0.2米。地层西高东低,探方西南部和西北角均有分布,厚度较均匀。包含零星现代瓷片、瓦片。
第①c层 浅灰色土,土质较疏松。厚0.04~0.1米。地层西高东低,探方西南部和西北角均有分布,厚度较均匀。
第②层 黄灰色土,沙性重,土质较为纯净。厚0.08~0.38米。地层西高东低,分布于探方西半部,厚度较均匀。包含零星夹砂褐陶片。该层下有柱洞45个,编号为D1~D45。
第②层下为生土,亚黏土,灰红色(图五)。
图五 IT2西壁剖面图
(二)IIT4西壁
第①a层 混杂有黄、灰等土色,土质较疏松。厚0.1~0.35米。地层西高东低,分布全方,东部较厚,西部较薄。包含较多现代杂物和碎石块。
第①b层 灰色土,土质较疏松。厚0~0.3米。地层西高东低,分布全方,东部较厚,西部较薄。包含零星现代杂物。该层下叠压有IIM1、IIG1。
第②层 黄褐色土,土质较疏松。厚0~0.5米。地层西高东低,分布于探方西北部,西部较厚,东部较薄。包含少量夹砂灰黑陶片。
第③层 灰褐色土,土质较疏松。厚0~0.2米。地层西高东低,分布于探方西北部,西北部较厚,东部较薄。包含少量夹砂灰陶片和零星炭屑。
第③层下为生土,亚黏土,红灰色(图六)。
图六 IIT4西壁剖面图
二 遗迹
遗迹有墓葬1座、灰沟4条、灰坑9个、房址1座以及柱洞172个。
(一)墓葬
IIM1 主体位于IIT3东隔梁下,开口于第①b层下,打破生土。竖穴土坑墓,墓向90°。其西南角被一条大致呈南北向的现代沟打破。墓口为长方形,长约1.6、宽1.24、残深0.04~0.1米,底部西高东低。墓室内填土为灰红色黏土,土质紧密。出土夹砂褐陶罐6件,每2件一组分别位于墓室的西北、东北和西南角(图七、图八、图一四)。
图八 IIM1
图七 IIM1平、剖面图
陶罐 6件。标本IIM1∶1,夹砂褐陶。口、颈残,溜肩,直壁,平底。通体素面。底径8.2、残高6.8厘米(图九∶3、图一〇∶1)。标本IIM1∶2,夹砂褐陶。口、颈残,直壁,腹壁近底部微束,平底,底略内凹。通体素面。底径8.6、残高6.4厘米(图九∶4、图一〇∶2)。标本IIM1∶3,夹砂褐陶。口、颈残,溜肩,直壁,腹壁近底部微束,平底。通体素面。底径8.8、残高7.8厘米(图九∶1、图一〇∶3)。标本IIM1∶4,夹砂褐陶。敞口,圆唇,束颈,溜肩,直壁,平底。通体素面。口径6、底径6.8、高9.9厘米(图九∶5、图一〇∶4)。标本IIM1∶5,夹砂褐陶。残损严重,仅存少量下腹残片和器底。残留下腹斜收接平底。残高2.3、残长5.5厘米(图九∶2)。
图一〇 IIM1出土陶器组合
图九 IIM1出土陶罐
(二)灰沟
1. IG1 位于IT3东北部、IT4北部,开口于第②层下,打破生土。南侧打破IG2。沟口呈不规则长条形,口大底小,沟壁斜弧内收,圜底。残长6.76、宽0.4~2.04、深0.1~0.26米。填土为黑灰色土,较疏松,含较多石块。出土石砍砸器1件(图一一)。
图一一 IG1平、剖面图
砍砸器 1件。IG1∶1,基本完整,平面呈椭圆圆盘状,由灰褐色砾石打制而成。边缘约3/4保留有明显片疤,片疤大小不一,部分打击点明显,双面打击;1/4为原始砾石光滑边缘。边缘坡度较缓,刃部尖锐。器表两面一为较光滑的自然凸面,一为微内凹的粗糙面。长13.6、宽10.7、厚3.5厘米(图一二)。
图一二 IG1出土砍砸器(IG1∶1)
2. IG2 位于IT3、IT4北部,开口于第②层下,打破生土。中部被IG1打破,西部被一条南北向的现代沟打破。沟口呈不规则长条形,口大底小,沟壁斜弧内收,圜底。残长12.2、宽0.28~1.6、深0.22~0.52米。填土为黑灰色土,较疏松,含少量石块。
3. IIG1 位于IIT3南部、IIT4北部,开口于第①b层下,打破生土。中部被1条现代沟打破,东端被IIH1打破。中段叠压有IIH4、IIT3D1~D2、IIT4D1~D2等遗迹。沟口大致呈长条形,口大底小,沟壁斜弧内收,沟底西高东低。残长16.5、宽1.05~1.63、深0.3米。填土为灰褐色夹砂土,结构疏松,含较多沙石颗粒、少量现代植物根茎和大量石块。出土少量陶片和较多石器。陶片以夹砂褐陶为主,均为素面。石器包括砍砸器、刮削器、磨石、石刀、石锛、石杵、石核和石片等(图一三、图一四)。
图一四 IIG1、IIH1与IIM1(上南下北)
图一三 IIG1平、剖面图
砍砸器 2件。IIG1∶9,残,平面呈半月形,由灰黄色砾石打磨而成。残体边缘由圆弧边缘和断面组成,圆弧边缘保留有明显打击片疤和磨制痕迹,打击点明显。边缘坡度较缓,刃部尖锐。单面打制。残长17、宽6.5、厚2.7厘米(图一五∶2)。IIG1∶15,基本完整,平面呈椭圆圆盘状,横截面大致呈长方形,由青灰色石英岩打制而成,边缘一周有明显打制痕迹,部分打击点明显。边缘陡、直,与器物两面近垂直。长11.8、宽7.8、厚2.5厘米(图一五∶11)。
刮削器 1件。IIG1∶7,残,平面近圆角方形,由灰黄色砾石打制而成。残体边缘尖锐,坡度较缓。器表一面为自然光滑面,其余为粗糙断面。残长6.7、宽6.1、厚1.9厘米(图一五∶6)。
磨石 2件。IIG1∶10,基本完整,平面近平行四边形,横截面为圆角长方形,由青灰色砾石磨制而成。全器打磨光滑,边缘棱角较弧,两面较为平直。长6.8、宽4、厚1.2厘米(图一五∶8)。IIG1∶12,残,平面近长方形,各横截面均为长方形,由灰褐色砾石磨制而成。边缘陡,每两面之间夹角近垂直。器表一面光滑平直,可明显辨认为磨制痕迹,其余表面均为残损断面。残长10.5、宽7.2、厚4.3厘米(图一五∶5)。
石刀 3件。IIG1∶2,基本完整,平面近梯形,由青灰色页岩磨制而成。器身扁、薄,顶端及两侧均保留有明显磨制痕迹。双面弧刃,刃部残留有细小缺口。长8.2、宽4、厚1.1厘米(图一五∶4)。IIG1∶6,残损严重,仅存部分刃部,由青灰色页岩磨制而成。单面弧刃。两端均为残损断面,其余器表打磨光滑,器身近顶部有一单面钻孔。残长7.7、宽4.5、孔径0.4~0.6厘米(图一五∶12;封二∶1)。IIG1∶8,残损严重,仅存部分刃部,由青灰色页岩磨制而成。单面直刃。两端一端为断面,一端保留有明显磨痕。残长10.5、宽5.3、厚0.9厘米(图一五∶13)。
石锛 1件。IIG1∶1,残,平面近梯形,由青灰色砾石打制而成。顶端及两侧均为断面。器表两面一为光滑自然面,相对一面为断面,截面呈直角三角形,两面相交处构成一圆弧刃部。残长8.1、宽3.9~4.7、厚2.5厘米(图一五∶14;封二∶2)。
石杵 1件。IIG1∶11,残损严重,平面形状不规则,横截面为椭圆形,由青灰色砾石磨制而成。一端为残损断面,一端有明显使用痕迹,其上分布有打击凹眼。器表打磨光滑。残长10.4、直径2~4.5厘米(图一五∶10;封二∶3)。
石核 1件。IIG1∶4,残,平面形状不规则,由青灰色砾石打制而成。边缘坡度缓,保留有明显打击片疤,且片疤均为凹陷片疤,部分打击点明显。残长10.1、宽7.4、厚2.4厘米(图一五∶3)。
石片 1件。IIG1∶14,残,平面近三角形,由浅灰色砾石打制而成。边缘尖锐,无明显打击点。残长8.5、宽7、厚3.2厘米(图一五∶7)。
其他石器 3件。IIG1∶3,残,平面形状不规则,由灰黄色砾石打磨而成。器身扁、薄。一端保留有明显磨制痕迹,较光滑;另一端为断面,粗糙不平。残长7、宽3、厚0.9厘米(图一五∶9)。IIG1∶5,基本完整,平面近舌形,由灰黄色砾石制作而成。一端边缘圆弧,从侧面看疑为磨制痕迹。长11.8、宽5.9、厚1.9厘米(图一五∶15)。IIG1∶13,基本完整,平面形状不规则,由石英岩打制而成。器表有粗糙的凹陷疤面,打击点不明显。其中两疤面对称分布,截面呈等腰三角形,边缘尖锐。长14.7、宽5.2、厚4.9厘米(图一五∶1;封二∶4)。
图一五 IIG1出土石器
陶罐 1件。IIG1∶16,夹砂灰红陶。残损 严重,仅存部分口沿和器底。口部编号IIG1∶ 16-1,敞口,尖圆唇,束颈。口径14.4、残高4厘米(图一六∶1);底部编号IIG1∶16-2,下腹斜收接平底。底部饰有叶脉纹。底径11.4、残高3厘米(图一六∶2)。
图一六 IIG1出土陶器
4. IIG2 呈东西向横贯IIT1、IIT2中部,开口于第①b层下,打破生土。沟口大致呈长条形,口大底小,沟壁斜弧内收,平底。残长9、宽0.75~2.8、深0.15~0.5米。填土为灰褐色亚黏土,较致密,含较多石块。出土零星陶片,为夹砂褐陶。
(三)灰坑
1. IH1 位于IT4南部,开口于第②层下,打破生土。坑口大致呈圆形,口大底小,坑壁斜弧内收,圜底。直径0.68、深0.32米。填土为青灰色土,较疏松,含细沙。
2. IH2 位于IT5东北角,开口于第②层下,打破IF1和生土,其下叠压有IF1D4。坑口大致呈水滴状,口大底小,坑壁斜弧内收,底部西高东低。长1.4、宽1、深0.03~0.18米。填土为灰黄色沙土,较疏松(图一七)。
图一七 IH2平、剖面图
3. IH3 位于IT7东南角,开口于第②层下,打破生土。坑口形状不规则,口大底小,坑壁斜弧内收,底部东高西低。长0.56、宽0.4、深0.56米。填土为灰色亚黏土,较致密。
4. IIH1 位于IIT4东北部,开口于第①c层下,打破生土。西侧打破IIG1。坑口大致呈半圆角方形,口大底小,坑壁呈阶梯状,平底。长3.75、宽3.3、深0.2~1.5米。填土可分为3层:第①层,黑色黏土,较致密,厚0.25米;第②层,灰褐色亚黏土,较致密,含细沙,厚0.6米,出土少量夹砂红褐陶片和炭屑;第③层,黄褐色黏土,含较多沙粒和小石子,厚0.5米,出土刮削器1件、石核1件,以及少量夹砂黑灰陶片和炭屑(图一四、图一八)。
图一八 IIH1平、剖面图
刮削器 1件。IIH1③∶2,残,平面形状不规则,由灰褐色砾石打制而成。器身扁小,边缘坡度缓,刃部尖锐。器表两面一为光滑自然凸面,一为残损断裂凸面。光滑自然凸面边缘保留有一处片疤,打击点不明显。残长6、宽5.4、厚1.2厘米(图一九∶1)。
石核 1件。IIH1③∶1,残,平面形状不规则,由灰黄色砾石打制而成。残体表面均为断裂凹陷疤面,边缘坡度较缓,保留有明显打击点,同时边缘一侧凹陷光滑,疑为磨制痕迹。残长11.6、宽7.8、厚2.7厘米(图一九∶2)。
图一九 IIH1出土石器
5. IIH2 位于IIT1南部,开口于第①b层下,打破生土。坑口大致呈椭圆形,口大底小,坑壁呈斜坡状,平底。长0.82、宽0.75、深0.26米。填土为灰红色亚黏土,较致密,含细沙。出土残陶罐1件,为夹砂灰褐陶。
6. IIH3 位于IIT1东南部,开口于第①b层下,打破生土。坑口大致呈椭圆形,口大底小,坑壁呈斜坡状,平底。长0.92、宽0.75、深0.13米。填土为灰红色亚黏土,较致密。出土少量陶片,为夹砂灰褐陶。
7. IIH4 位于IIT3东部,开口于IIG1下,打破生土。坑口大致呈椭圆形,口小底大,坑壁斜弧内收,坑底中部向上凸起。口长0.46、宽0.38米,底最大径0.55米,深0.3~0.4米。填土为灰褐色土,较疏松。出土少量陶片和炭屑,陶片有夹砂红褐陶、灰褐陶和灰黑陶(图二〇)。
图二〇 IIH4平、剖面图
陶器底 1件。IIH4∶1,夹砂灰陶,手制。残损严重,仅存少量下腹片和器底。下腹斜收接内凹底。底径4.2、残高2.2厘米(图二一)。
图二一 IIH4出土陶器底(IIH4∶1)
8. IIH5 位于IIT6西北部,开口于第③层下,打破生土。坑口大致呈椭圆形,口小底大,坑壁斜弧内收,圜底。长1、宽0.66、深0.1~0.2米。填土为灰红色亚黏土,较致密。
9. IIH6 位于IIT6西北部,开口于第③层下,打破生土。坑口大致呈椭圆形,直壁,平底。长0.67、宽0.39、深0.24米。填土为灰红色亚黏土,较致密,含细沙和零星炭粒。
(四)房址
IF1 位于IT5东北部,开口于第②层下,打破生土。半地穴式建筑。北侧边缘被IH2打破,房址下叠压有柱洞9个,其中IT5D6~D12分布在东侧,IT5D13、D14分布在西侧(图二二),这些柱洞与房址关系不明。房址平面形状呈圆角方形,单开间,底部较平,长3、宽2.9、残深0.2米。底部居中位置有一处椭圆形灰痕,长1.15、宽0.8米。房址填土为灰色,土质疏松。以房址为中心的东北、西北、西南和东南发现4个柱洞(F1D1~D4),平面呈椭圆形。填土为灰色,质地疏松,含细沙、小石子。直径0.15~0.24、残深0.19~0.39米。房址内北侧边缘发现1个(F1D5)、内西侧边缘发现2个(F1D6、D7)斜插式柱洞,平面呈椭圆形。填土为灰色,质地疏松,含细沙、小石子。直径0.08~0.2、残深0.2~0.36米。房址内出土石砍砸器1件和少量陶片,陶片为夹砂褐陶和黄褐陶(图二三~图二五)。
图二五 IF1出土陶片
图二三 IF1平、剖面图
图二二 IF1及柱洞平面图
砍砸器 1件。IF1∶1,部分边缘残缺,平面呈椭圆圆盘状,由灰黄色砾石打制而成。边缘一侧为残损断面,其余有明显打击片疤,部分打击点明显。单面打击。边缘坡度较缓,刃部尖锐。器表两面一为较光滑平直的自然面,一为微内凹的粗糙断裂面。残长10.7、宽9.2、厚2.3厘米(图二六∶3;封二∶5)。
陶器耳 2件。IF1∶2,夹粗砂褐陶。残损严重。两竖向泥条构成鋬耳。残长3.6、宽2.7厘米(图二六∶2)。IF1∶3,夹粗砂褐陶。残损严重。平面形状呈长条略弧,截面近圆形。残长3.7、截面直径0.9厘米(图二六∶1)。
图二六 IF1出土器物
(五)柱洞
柱洞共计172个,集中分布于IT1、IT2、IT5、IT6和IIT6五个探方中(图三、图四、图二七、图二八)。基本形状为圆形或椭圆形,弧形圜底或平底。
图二七 IT1~T2柱洞(东→西)
图二八 IT6柱洞
根据柱洞大小可将其分为三种:一是以IT1内的大柱洞为代表,直径35~53厘米;二是以IIT6D2~D10为代表,直径26~30厘米;三即其余小柱洞,直径15~22厘米。
柱洞分布大多有规律,其中可确定的有5组。据其分布,大致可归纳为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即呈两排或两列分布。共2组,第1组包括IT1D1~D14;第2组包括IT5D1~D5、IT6D1~D11、IT6D13~D30,东西向两排,南排12个,北排22个。以第1组为例:
该组柱洞位于IT1东隔梁下,个别边缘延伸至IT2西侧。由于IT1南北两侧均已遭破坏,因而不确定其在南北方向上是否继续延伸。IT1和IT2内还分布有大量其他柱洞,它们与第1组柱洞关系不明。柱洞开口于第②层下,打破生土。呈正南北方向分布,两列并排,每列7个,每排2个,共14个。方向90°。该组柱洞全长10米,两列柱洞东西距离约0.8米,一列内南北相邻柱洞距离约1米。坑口平面形状大致呈圆形或椭圆形,剖面形状近U形。填土为黄灰色沙性土,较疏松,含少量石块和零星炭粒(图二九)。
图二九 IT1D1~D14平、剖面图
第二是呈单排或单列分布。共3组,第1组包括IIT6D2~D10;第2组包括IT1D16~D20,南北向单列5个;第3组包括IT2D1~D4、D43,南北向单列5个。以第1组为例:
该组柱洞位于IIT6西南部,其东部分布有IIH5、IIH6,以及9个无明显分布规律的柱洞,它们之间关系不明。该组柱洞开口于第③层下,打破生土。呈西北-东南向单列分布,共9个。方向158°。该组柱洞全长5.2米,相邻柱洞距离约0.35米。坑口平面形状大致呈圆形,剖面形状近U形。填土为红灰色粘性土,较致密,含零星炭粒(图三〇)。
图三〇 IIT6D2~D10平、剖面图
柱洞内出土石器1件、陶纺轮1件及少量 陶片,陶片多为夹砂褐陶。
陶纺轮 1件。IT2D27∶1,夹砂红灰陶,手制。残,边缘局部缺失。平面呈圆饼状,器表中部有一双面对钻穿孔。器表一面饰叶脉纹,另一面亦留有残缺的叶脉纹印痕。直径6.7、孔径0.3~0.6、厚2.6厘米(图三一∶4;封二∶6)。
陶器底 1件。IT5D7∶1,夹粗砂灰红陶,手制。残损严重,仅存少量下腹片和部分器底。下腹斜收接内凹底,腹、底之间内凹明显。底径6.5、残高4厘米(图三一∶3)。
图二四 IF1及柱洞
石器 1件。IT5D12∶1,基本完整,平面形状不规则,由石英岩打制而成。器表由粗糙的凹陷疤面组成,打击点不明显。其中两疤面对称分布,截面呈等腰三角形,边缘尖锐,可能为一石斧半成品。长6.8、宽5.2、厚3厘米(图三一∶2)。
陶器耳 1件。IIT6D1∶1,夹砂红陶,质地坚硬。残损严重,仅存部分口沿、腹片和器耳。尖圆唇,近口部饰三周凹弦纹,一凸状器耳施于其上并打破凹弦纹。残长6.2、宽5.1~5.6厘米(图三一∶1、图三二)。
图三二 陶器耳及其叶脉纹残片(IIT6D1∶1)
图三一 柱洞出土器物
四 地层出土遗物
地层中出土遗物数量较少,仅IIT6①c出土陶器底3件。
陶器底 3件。IIT6①c∶1,夹细砂灰陶,手制。残损严重,仅存少量下腹片和部分器底。残留下腹斜收接平底。通体素面。底径5、残高3.5厘米(图三三∶3)。IIT6①c∶2,夹砂灰红陶。残损严重,仅存少量下腹片和部分器底。残留下腹斜收接平底。底径5.1、残高2.3厘米(图三三∶2)。IIT6①c∶3,夹砂灰陶。残损严重,仅存少量下腹片和部分器底。下腹斜收接平底,腹、底之间内凹明显。制法为手制加轮修,近底部下腹保留明显轮修痕迹,底部保留有明显手制痕迹。底径9、残高2.4厘米(图三三∶1)。
图三三 IIT6①c出土陶器底
五 结语
罗家坡遗址面积较大,但文化层基本被破坏殆尽,出土遗迹遗物数量较少,残存遗迹基本都位于生土面上。总体来看,此次发掘遗存可分为两类:第一类包括除IIM1外的其他遗迹遗物;第二类仅IIM1。
第一类遗存中陶片数量很少,但总体特征与德昌王家田、西昌棲木沟、西昌洼垴等遗址出土的大石墓文化遗存一致。陶片均为夹粗砂灰褐陶,陶色不均,陶质较差,可辨器形只有罐,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叶脉纹等。其中,IF1∶2器耳与棲木沟2006XLXT3③∶13器耳[1]、王家田IIT0603③∶2器耳[2]相似;IF1∶3器耳与棲木沟2006XLXM1∶27器耳[3]相似;IIH4∶1器底与棲木沟2005T201③ A∶2器底[4]、王家田IIT0603③∶4器底[5]相似;IT5D7∶1器底和洼垴M1∶9器底[6]相似。王家田遗址的年代为战国中期至西汉中期,棲木沟这批遗存年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晚期,洼垴M1年代相当于西汉中期以后至东汉初。所以罗家坡遗址第一类遗存的年代应大体相当于战国晚期到西汉中晚期,性质属大石墓文化。
第二类遗存中陶罐都是夹砂褐陶,素面。其中IIM1∶1、IIM1∶2、IIM1∶3三件陶罐形制独特,很少见,目前尚无对比材料。IIM1∶4陶罐与阿荣M3∶6陶罐[7]较相似,年代大体相当。简报认为阿荣M3年代上限接近战国早中期,下限为西汉中期至东汉初。《安宁河流域大石墓》报告认为阿荣M3出土遗物的年代与大石墓二、三期遗物相似,应至少经过两次下葬,年代为战国中期至东汉初[8]。赵德云认为阿荣M3年代相当于西汉晚期到东汉早期之间[9]。此外,罗家坡IIM1出土的陶罐与马尔康孔龙村石棺墓出土的陶罐(I式长颈瓶)[10]也较相似,但是前者更为矮胖,年代上可能略晚。马尔康孔龙村石棺墓的年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初。综合来看,罗家坡IIM1的年代应大体在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晚期之间。罗家坡IIM1在随葬陶器的形制、组合上与安宁河流域以地面用大石砌筑墓室、流行器耳上装饰横向泥条和“S”形纹的双耳罐和单耳罐为主要文化特征的大石墓文化遗存[11]不同,也与近年发现的以竖穴土坑墓、流行板状耳的双耳罐为主要文化特征的蛮子沟墓地[12]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有异。故罗家坡第二类遗存与大石墓文化遗存、以蛮子沟为代表的文化遗存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有待今后的考古发现与 研究。
总之,此次发掘出土遗迹遗物虽不多,但IIM1及成排的柱洞是重要收获。IIM1是竖穴土坑墓,随葬陶罐形制独特,随葬品组合清晰,为进一步探索战国晚期到西汉中晚期安宁河流域考古学文化格局、埋葬习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IF1以及成排的柱洞对讨论安宁河流域大石墓文化时期建筑形态、居住方式等具有重要的学术 意义。
项目负责人:陈 苇
发掘:冯 锋 谢小波 宋天宇 何 芩 童 来 喻 强 冉春林
摄影:谢小波 冯 锋
绘图:宋天宇 何 芩
执笔:蒋 刚 谢小波 陈 苇
注释:
[1]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四川西昌市棲木沟遗址2006年度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9年第3期。
[2]a.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馆:《凉山州德昌县王家田遗址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1期;
b.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编著:《安宁河流域大石墓》,第147~149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3]同[1]。
[4]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凉山州西昌市棲木沟遗址试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第1期。
[5]a.同[2]a;
b.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编著:《安宁河流域大石墓》,第147~149页。
[6]a.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西昌洼垴、德昌阿荣大石墓》,《文物》2006年第2期;
b.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编著:《安宁河流域大石墓》,第103~104、134~135页。
[7]a.同[6]a;
b.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编著:《安宁河流域大石墓》,第83、85页。
[8]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编著:《安宁河流域大石墓》,第134~135页。
[9]赵德云:《安宁河流域大石墓的分期及相关问题》,《考古》2019年第3期。
[10]阿坝州文管所:《马尔康孔龙村发现石棺葬墓群》,《四川文物》1994年第1期。
[11]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编著:《安宁河流域大石墓》,第135~139页。
[12]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四川西昌市羊耳坡遗址蛮子沟墓地2016年度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