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优化方法

2022-08-29李晓岚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22年10期
关键词:队列报表公路工程

李晓岚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0107)

0 引言

信息模型是一种具有极高实用性的任务管理工具,可以将复杂多线程的任务归纳到一起,经过整合后的项目管理内容将会变得更加简单、直观。公路工程作为交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为了使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应该采用信息模型优化法来优化项目管理工作,进而保证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质量。

1 信息模型

信息模型属于开展面向对象分析时的基础,其核心思想就是借助信息模型来描述对象、属性与对象之间的关系,对象相互之间的关系可以利用属性来进行表达。信息模型在使用中可以采用两种基础模式来进行表达:1)文本说明,通过文本能够对系统中的对象、关系进行描述。2)采用图形来表达全局思想。信息模型可以提高数据使用效率,如图1所示。

图1 公路信息模型

2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分析

2.1 项目管理中的计量管理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是一个极具复杂性的系统工程项目,需要根据信息模型来进行项目分析,而信息模型优化法能够进一步结合项目管理的实际需求来优化模型。项目管理包括的内容非常多,如人员、施工管理等均属于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计量管理既是项目管理中的核心环节,也是整个管理体系的基石,信息模型优化可以提高计量管理的价值,提高计量的准确性。

2.2 计量管理的优化思路

在传统计量中,项目管理框架的复杂性带来了环节多、流程长以及容易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等问题。结合计量管理的持续性特征,可以利用公路工程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来调整管理流程,在原有流程中及时发现并改进不足之处,进一步优化流程。

3 以排队理论为核心的信息模型分析

作为现代化管理的主要方式,信息化管理可以结合各种现代信息化技术来提高管理质量。在项目管理中融入数理排队理论可以简化流程,从而提高项目管理效率。该方式能够及时发现具有优化潜力的系统瓶颈,挖掘项目管理的问题,以此来降低项目管理成本,提高项目管理的整体质量,进而创造出更高的商业利益。图2为以排队理论为核心的一般模型图。在公路工程计量管理中开展信息模型分析,可以有效提高计量服务效率和质量。

图2 基于排队理论的一般信息模型图

3.1 对象识别以及信息模型流程

在项目管理中,计量支付各个环节的核心控制点在于系统审批,从实际情况出发,需要由申报人将签认后的报表上传,然后报表便可以一次送往不同的审批者。由于各个审批者需要依次开展审批作业,作为串行模式,每一次递送报表都有可能面对一次排队审批的情况,因此在面对个审批环节时,有时需要经过2个队列才能保证审批流程的顺利通过,这种审批模式流程烦琐,影响计量工作正常进行,采用信息模型优化法来调整流程细节,进一步提高审批质量很有必要。

3.2 建立模型

从业务流程角度出发,可以发现每一次的报表传递、审批都可以看作是一个队列系统,在项目管理中,递送报表的人以及审批者就是队列系统处理任务的对象,计量报表的递送审批全流程就是任务处理流程。而待递送、待审批报表就是队列中等待的任务。将计量管理融入模型,可以发现计量管理中的各个角度在模型中都有所体现,只要采用信息模型优化法来分析计量管理流程中需要简化的环节,就能提高计量管理质量,并对原有管理方式进行调整与优化。

如果原有流程工作效率较低,就要推翻原有流程思路,对随机环节进化优化,避免因为运行效率过低而影响项目管理工作推进。能够使用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技术有很多,不同信息化技术发挥的价值各不相同,但是基于排队理论的信息模型则是针对计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对项目管理的经济效益有很大影响,对信息模型优化法分析可以提高项目管理的质量。因此,在信息模型中可以将整个业务流程中的等待环节与处理流程看作同一个队列系统,加强对各个环节的分析。图3为排队理论模型。

图3 排队理论模型

所有事件都将会在模型中重复,无论是缩短服务时间还是缩短排队等待时间,都会影响到项目管理效率。在信息模型中,任务出现、任务处理时间都属于随机过程,即事件发生可以从概率学角度来进行分析,任务的出现与任务处理时间能够服从泊松部分随机过程。

信息模型将项目管理中的事件发生的概率写作()。而参数则是任务到达率的均值,为到达任务数量。所以在△的时间内,达到任务的概率可以记为△+(△)。

在信息模型中,计量任务在到来却并没有离开的先决条件下,队列任务的数量将会变得越来越多,而在实际系统运行时,各个任务在处理结束后都将会自行离开系统。如果将看作计量任务离开队列的速率,并且任务离开速度同样按照泊松分布进行考量,就在△时间内,单个任务在处理后并且离开系统的概率为△。在整个系统中,服务强度以及任务保和度可以用公式=/来进行表示。

在任务到达速率超出任务处理速率时,计量系统中而队列长度就将会持续增长,如果进行任务处理的人员无法完成系统中的任务,就意味着任务系统无法完全应用于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因为累计的任务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加,所以任务管理工作也将受限。只有当任务离开速率满足任务到达系统的速率时,系统才能够正常运转。需要注意的是,任务离开速率必须留有一定程度的余量,这样才能在面对突然新增的任务数量时,满足信息模型处理任务的实际需求,进而解决任务大量排队的情况发生。在一个队列只有一个处理人员时,队列中个任务而排列概率如下。

式中:为队列系统饱和度;为到达任务数量。

平均队列长度如下。

式中:为队列系统饱和度;为到达任务数量。

3.3 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模型优化法

对信息模型进行优化,可以大幅提高项目管理质量,只有采用信息化技术来不断调整项目管理中的各个细节,才能通过信息化模型进行项目管理。

已知某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队列排队模式将会按照//1模型进行,平均每间隔30 min都将会有一个任务到达,每个任务的服务时间为25 min,任务到达、处理时间能够服从泊松分布。则在平均排队长度与任务等待队列长度分别为0、1、2,3、4、5时,结合已有模型后的服务强度为=25/30=5/6,队伍平均任务数如下。

式中:为队伍平均任务数为;为服务强度。

状态概率如下。

通过参数概率进行分析,队列长度为0时的发生概率最高,而队列长度越大,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在多个任务流程同时并行处理时,就将会同时出现多个不同的队列,此时处理结束的时间取决于最长的队列长度,当最长队列处理结束,说明整个任务处理完成。如果按照服务强度5/6来进行计算,则单独流程队列的预期长度为5,如果该任务经历了四个业务环节,在不并行的情况下,所有队列的长度将会达到20,而在考虑并行时,则最长队列预期值为10.9,因此并行可以大幅提高处理速度。在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中,如果各种业务流程可以通过并行的方式来开展工作,与串行相比,将会大幅节约任务处理时间。

对项目管理来说,如果项目流程中的环节在不断增长时并未使用并行的方式进行管理,随着时间的推移,任务处理时间将会增加,当任务到达数量超过某种极限后,队列就会在持续增长中不断积压,进而影响业务推进速度。从数据角度出发,如果项目管理中的各种业务能够实现四个环节并联运行,则任务处理时间将会节约45.5%,而当并联业务达到八个时,则节约的时间将会达到 64.3%,这意味着在项目管理流程较多时,利用并联可以显著降低时间成本,进而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通过对信息模型进行优化,可以有效提高项目管理质量。通过信息系统可以在报表上传后利用网络来实现数据共享。即报表在上传后能够直接同时发送给所有的审批人员,以并联处理的方式来提高计量报表的审批速率。例如果计量流程中共有个审批环节,则在使用并联模式后,就可以节约次任务排队、报表送达的时间。如果整个流程是共有4个环节,假设每一个队列的预期长度为五,则在串联处理过程中,需要八次排队及8次处理的时间。若每次任务处理时间为30 min,则整个任务流程的预计处理时间为(8×5+8)×30=1440 min。而在并行送到的情况下,则可以将排队处理缩短为4次,此时处理时间就将会压缩至720 min。流程时间将会缩短近1/2。如果能够进一步增加并联环节,则任务处理时间还将会进一步缩短。在采用预置审核方式时,各个业务环节中的审批人员可以提前在系统中开展预置审核,提前审核能够利用更多的时间处理业务,进而达到提高处理效率的最终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因为预制审核的本质与项目管理现有的计量流程相同,所以在实践期间往往能够发挥出良好的效果。即便没有改变原有的审批序列,同样可以在工作方式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大幅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图4为并联排队的方式。在排队阶段,服务台能够发挥分流的效果,避免因为等待排队的时间过长而影响到服务质量。

图4 并联排队模型

3.4 成果应用分析

在信息模型的影响下,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能够优化各个管理环节,在对项目计量支付流程进行优化作业时,必须要了解任务流程中的各种成本,对时间、人力成本进行制约,以此来提高计量支付质量。在此期间,还可以分析计量阶段时间、人力成本较高的环节,并明确这些环节位置作用,这样便可以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进而降低项目管理中不必要的时间、人力成本消耗,提高项目管理系统运行效率。可以采用的计量优化手段包括但不限于并发送达、预置审核。

在项目管理中,计量支付管理必须依托报表审批来开展一系列工作。计量支付体系中的报表在信息模型中将会议数据的方式存在,数据报表在使用中无需物理复制,只需要将对应的报表信息在网络中直接共享传递至相关审批人员即可,利用该方式,可以避免报表多次传递的问题,即一次传递便可以实现多次审批。而且在将报表向上进行申报时,所有的报表审批人员都可以有充足的时间详细了解报表中的各种数据内容,这样便可以对报表进行合理评判,避免因为匆促判断报表而影响到审核效果。当并发送达成为项目管理中的常规管理体系后,计量管理的工作效率将会得到显著提高。图5为优化前后的排队模型。

图5 优化前后的排队模型

传统送达为单排服务,排队时间长且效率低下,而在实现并发送达后,则能够将单排队列同时划分为多个队列,处理多个项目管理任务,可以大幅提高项目管理效率。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计量支付管理往往需要由各个领导分别针对报表某一项内容来进行审核,每一名领导的审核内容具有独立性,相互之间的影响非常小。然而在传统审查中,则在审查流程里要求了前序审核人员必须在审核完成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审核,这种审核模式将会导致审批流程被延长,过长的审批流程将会严重影响到计量支付管理效率。

结合信息模型优化的预置审核,能够在不改变审核流程的情况下增加审核效率。即在前序审核并没有彻底结束时,让领导预先提出审核结论,该结论在顺利通过后并不会第一时间公开给其他用户,只有前序审核结果出现后,才能将提前得出的预审核结论公布。而如果该结果为拒绝,则系统将会把报表状态确立为拒绝,该报表此时需要通过上报人再次进行上传并重新审批。预置审核能够提前获得结论,并在确定结论正确后第一时间进行审核。对项目管理人员,利用排队梳理模型对多线程业务进行分析与优化,可以将各个环节的处理效果最大化,进而大幅提高项目管理质量。

由于每种信息模型的适用范围各不相同,因此相同的模型无法同时在所有情况下保证准确性,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信息模型要通过层的形式来表示。层化的信息模型包括一个用来支持不同领域信息的通用框架。对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来说,信息模型就是利用信息连接各种功能元素的重要纽带,可以分析项目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保证项目管理质量。

4 结论

总的来说,公路工程项目管理的覆盖面极广,通过对信息模型优化法进行分析,可以在既定范围内大幅提高项目管理质量,让项目管理通过信息技术实现管理优化。随着更多人意识到信息模型优化法的价值,公路工程项目管理质量将会不断提高。

猜你喜欢

队列报表公路工程
队列里的小秘密
在队列里
LabWindows/CVI中Excel报表技术研究
各阶段造价控制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从三大报表读懂养猪人的成绩单
丰田加速驶入自动驾驶队列
工程量清单在公路工程招投标中的应用
公路工程投资快速估算法
月度报表
月度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