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个确立”的历史继承和重大现实意义

2022-08-29白晋博

观察与思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两个确立共产国际王明

祝 彦 李 红 白晋博

提 要:“两个确立”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取得的重要成果。新时代,我们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为我们党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了坚强保证。如何结合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理解“两个确立”,对于统一全党认识,加强党的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这是党对百年奋斗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的一脉相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进新时代的实践发展的结果,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

一、“两个确立”是对党百年奋斗优良传统的继承

“两个确立”是党的历史经验科学总结得出的重要结论,是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关键。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表明,“两个确立”做到了,党和革命的事业就顺利发展;“两个确立”没有做到,党和革命的事业就可能遭受挫折乃至失败。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就有确立毛泽东同志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对全党的指导地位的成功经验与优良传统。正是有“两个确立”在党的关键历史时期的实现,保证了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胜利。

熟悉党的历史的同志应该知道,“两个确立”在党的历史上的实现可谓经历了惊涛骇浪,战胜了许多的艰难险阻,付出了巨大牺牲的代价。

1931年1月7日在共产国际代表米夫的直接包办干预下,我们党在上海召开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六届四中全会选举产生的中共中央常委是向忠发、周恩来、张国焘。尽管王明(陈绍禹)只是政治局委员、候补常委,职务是中共江南省委书记。但由于他有共产国际背景,而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的向忠发水平不高,周恩来、张国焘受排挤。在这种情况下,正如周恩来回忆,“王明在四中全会后,已成为中央政治局的实际领导者。向忠发还是总书记,实际上是不能管事的”。

在白色恐怖的严峻形势下,1931年10月18日陈绍禹主动要求离开上海,11月7日抵达莫斯科,11月10日任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改名为王明,从此成为凌驾于中共中央之上的“太上皇”,打着共产国际的旗号对中共中央发号施令,遥控指挥。陈绍禹临走前指定自己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时的同学、时年24岁、连中央委员也不是的博古担任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总负责。

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党内开始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时期。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直接导致党和革命事业“丧失了除了陕甘边区以外的一切革命根据地,……在国民党区域的党组织几乎全部丧失”。正是基于这种严重结果,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六届四中全会的召开,没有起任何积极的建设性的作用。”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长征途中在遵义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启了党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新阶段,“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并且在这以后使党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

但是,历史其实更为复杂。抗战爆发后,1937年11月29日,王明等人乘飞机抵达延安。王明此时在共产国际内共有四个职务:中共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主席团委员、共产国际书记处候补书记、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由于王明有共产国际的背景,握有尚方宝剑,“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且王明以党内理论家自居,一时独霸了中共意识形态的解释权。因此,随着王明的回国,教条主义在延安以至党内猖獗起来。自遵义会议形成的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和正确路线受到严重干扰和破坏。有一次,李维汉去看毛泽东,毛泽东十分感慨地对李维汉说:“我的命令不出这个窑洞。”毛泽东后来还说:“十二月会议后,中央已名存实亡。”因此当事人温济泽回忆说:“说到整风运动,根本的任务就是为了肃清王明‘左’倾错误的残余影响。”

以当时共产国际与中共上下级关系而言,中共党内领导人地位的确立(不仅是中共,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共产党亦如此),必须得到共产国际的支持和认可。因此,争取共产国际的支持就至关重要。受中共中央派遣,王稼祥(1937年6月下旬从上海秘密赴苏联,1938年8月回到延安)和任弼时(1938年3月5日离开延安前往苏联,1940年3月回到延安)先后赴莫斯科,当面向共产国际和苏共中央汇报中共党内的情况,争取他们对毛泽东的支持。1938年9月14日至26日召开政治局会议。这次会议是为六届六中全会作准备的。回国的王稼祥向与会代表传达了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的“最高指示”,即“国际认为,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中共在复杂环境及困难条件下真正运用了马列主义”。中共中央“在领导机关中要在毛泽东为首的领导下解决”。他还在会议上传达了回国前夕即1938年7月初共产国际执委会主席季米特洛夫约请他和任弼时的谈话内容——共产国际关于中共的路线问题的决定和季米特洛夫的意见。季米特洛夫郑重地对他们说:应该告诉给党,应该支持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他是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领袖,其他人如王明,就不要再去竞争当领导人了。王稼祥传达的共产国际这些指示极为重要:第一是肯定了“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第二是肯定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机关要“以毛泽东为首”。这就从根本上剥夺了王明以共产国际的“钦差大臣”自居、不断对中共中央的政治路线说三道四的资本,为六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扫除了障碍。

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扩大的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的召开。参加六届六中全会的中央政治局委员12人,中央委员5人,党的中央各部门和全国各地区的负责人38人,共计55人。这是中共六大以来人数最多的一次中央全会。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扩大的六中全会政治决议案》,批准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政治路线,克服了王明右倾错误对党的工作的干扰。

由此,毛泽东在全党的核心、党中央的核心地位才真正得以确立。1945年4月20日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七部分,充分肯定了中国革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绩和宝贵经验,高度评价了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指出了在全党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确立毛泽东在全党和党中央的核心领导地位,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为新时代提出“两个确立”提供了历史逻辑依据。

二、“两个确立”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实践逻辑的必然结果

“两个确立”写进《决议》,既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历史奋斗的结晶,历史经验的启迪、历史规律的昭示,也是实践逻辑的必然、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党心民心的反映,民族复兴的希望,充分彰显了我们党高度的历史自觉、时代眼光和政党自信。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从我国发展新要求出发,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内政治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高,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生产力更是从第十一位跃升至世界第二,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实现温饱,从总体小康到实现全面小康,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指引中国发展繁荣的正确道路,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两个大局”,因势利导提出新的历史定位,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中央进一步从历史发展阶段、历史发展主体等视角揭示新时代是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主要体现在十三个方面。

在领导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实践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由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八个明确”丰富和发展为“十个明确”。首先,第一个新增加的“明确”为“明确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强调发展经济正是党的性质的彰显,正因为此,中国人民才有理由更坚定地拥护“两个确立”。第二个新增加的“明确”为“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党只有加强自身建设,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才能使“两个确立”真正在党和人民群众中得以确立。其次,每个“明确”的排列位置也有变化,《决议》将原本排在第八位有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条目提升至第一位,这表明了坚持和发展党的领导是实现其他“明确”的前提,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地位能够确立的保障。最后,每个“明确”在细节表述上也根据发展要求进行了更新,比如在“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中加入“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这条中加入“全过程人民民主”,这些新的阐述进一步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独创性,体现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时代发展。

实践层面上的重大成就(《决议》中概括了十三个方面)和理论上的创新成果(《决议》中概括的“十个明确”和十九大报告中概括的“十四个坚持”),为新时代提出“两个确立”提供了实践逻辑依据。

三、“两个确立”是新时代的要求

《决议》提出“两个确立”,顺应了新时代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和要求,符合党心民意。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证明,在关键时刻培养出成熟的党的领袖,党的事业就有了掌舵人,我们党就有了定海神针。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保证。对于这个历史体会,陈云在延安时期的讲话很有代表性。1942年1月1日,陈云出席中共中央在杨家岭举办的新年团拜会并讲话,指出:中国共产党已成立二十多年,经历了各种严峻考验,有成功,有失败。现在看来,最大的成绩就是我们培养出了一个领袖,我们选择了这个领袖,他就是毛泽东同志。

正如《坚决维护党的核心和党中央权威》一文所指出的,“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经过历史检验、实践考验、斗争历练的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是赢得全党全国人民衷心拥护爱戴的人民领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路人”。正是顺应了党心民意,《决议》中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之所以能够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于全党同志能够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党的百年奋斗历史还证明,必须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创造。列宁曾经说过:“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正是由于中国的先进分子找到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取得了胜利。因此,可以这么说,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的胜利,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胜利。对于这种深刻的历史道理,2021年7月1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因此,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理论创新与创造,努力推进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于此,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总结指出:“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创造新的理论,制定新的路线、方针、政策,才能顺应变局,战胜危局,从胜利走向胜利。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根本,以几代中央领导集体所创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基础,在总结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种种特征,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庄严地写入党章,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这是一个历史性决策和历史性贡献,体现了党在政治上、理论上的高度成熟和高度自信。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郑重地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建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巨大的理论勇气,率领全党同志披荆斩棘,“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当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恩格斯在谈到为什么用马克思的名字命名马克思主义时作了精辟阐释:“没有马克思,我们的理论远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个理论用他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恩格斯这段重要论述,同样适用于我们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命名。

因此,强调“两个确立”是在建党百年历史条件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是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全党步调一致向前进的需要;是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高全党斗争本领和应对风险挑战能力、永葆党的生机活力、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奋斗的需要。

猜你喜欢

两个确立共产国际王明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实践要求
“两个确立”和“两大奇迹”的内在逻辑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
走过318
追问高原
An Analysis of George Orwell’s Anti—Utopian Elements in 1984
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
共产国际与苏区问题专题研究
龙门这边(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