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石的分类
2022-08-29刘守东byLiuShoudong
文/刘守东 by Liu Shoudong
题名:【礼仪之邦】 石种:谷纹轩辕石
轩辕石出产于北京市正东偏北的平谷区,属海相沉积岩,孕育在红黏土中。轩辕石按照石皮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石皮平滑,无显著的疙瘩或沟槽类纹理;一类是石皮上有疙瘩或沟槽类纹理,被当地石友称为“蛤蟆皮轩辕石”。本文,作者仅对“蛤蟆皮轩辕石”进行分析探讨。
蛤蟆皮轩辕石,按照石皮上的疙瘩纹理大小可进一步分为:
我们把疙瘩纹规则或较规则排列,且直径在3毫米以下,划分为“小型疙瘩纹”,称为“谷纹”。谷纹是我国的一种传统装饰纹,在玉器上很常见,形如倒写的e。谷纹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玉器中,战国时期发展为逗号字样,如同圈着尾巴的蝌蚪,因此也俗称“蝌蚪纹”。谷纹是发芽叶的样子,是农耕文明发展的产物,它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有关,它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景象和人们对农业丰收的盼望。当地石友把“小型疙瘩皮”称为“谷纹”不仅因为象形,同时也引入了传统文化的内涵,符合赏石文化的发展规律。谷纹轩辕石用手抚摸有细密的颗粒感。
轩辕石表面的疙瘩纹规则或较有规则排列,直径在3~6毫米,属于“中型疙瘩纹”,这种疙瘩纹被当地石友命名为“乳丁纹”。乳丁纹最早出现在商代的青铜器上,有单行排列和方阵排列,每个乳丁(突)之间有明显的间距。这里,我们着重参考的是玉器上的乳丁纹。从资料上看,玉器上的乳丁纹可能是由谷纹发展到汉代时的简化版,汉代以后玉器上的谷纹就不多见了,常见的是乳丁纹。乳丁纹和谷纹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突出的圆点略大而且饱满,取名“乳丁”,含有感怀生命起源的涵义。用乳丁纹命名“中型疙瘩纹”的关键点是疙瘩之间要有明显的准等间距。乳丁纹轩辕石的表皮用手抚摸有强烈的凹凸感。
题名:【人文初匙】石种:龙纹轩辕石
轩辕石表面疙瘩纹规则或较有规则排列,直径约在6毫米以上者,划定为“大型疙瘩纹”,当地石友称其为“龙纹”。
我们这里所说的龙纹,实际上就是龙鳞形纹理。识别龙纹主要是疙瘩纹比较大,排列也比较紧密。用手抚摸龙纹轩辕石,表皮有明显凹凸感,且略带平滑。
除以上三类疙瘩纹,我们把那些不宜归类到“谷纹”“乳丁纹”和“龙纹”的轩辕石疙瘩纹,统称为“异型纹”,如类似核桃纹理的疙瘩纹。异型纹表皮的轩辕石也很有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