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螺旋理论下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22-08-27顾立培

山西青年 2022年17期
关键词:物流专业管理

顾立培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重要抓手。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具有高度科技化、信息化、对于操作技能要求高的特点。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人才,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素质能力,而且能够满足当下物流业发展的客观需求。然而,物流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普遍存在着重视理论轻视创业实践环节、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分离的情况。不仅浪费教育资源,而且阻碍了专创融合教育质量的提升。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创业教育

目前,有些学者关于创业教育进行了大量研究,雷家骁通过对美国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研究发现,相对于我国来讲,美国创业教育拥有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素质的师资力量强,在整个课程体系设计中,课程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尤其重视实践教学对于创业素质能力培养,师生对于创业的热情比较高。航飞针对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开展情况进行研究,详细分析了当前创业教育的现状并提出建立包含财政政策运行、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职能部门业绩评价等多主体的运行框架机制,以确保各类创业扶持政策切实发挥作用,产生实效。宋克勤认为,创业教育关键是将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传授给学生,鼓励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践,通过不断的实践活动创造出社会价值。彭刚则指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开创性意识。[1]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大学生作为当下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群体,要在高等教育中开展广泛的专创融合教育,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总之,创新创业教育在帮助学生提升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能力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三螺旋理论

三螺旋理论最先诞生于生物学领域,后经过美国学者亨瑞· 埃茨科瓦茨(Henry Etzkowitz)和荷兰学者勒特· 雷德斯道夫(Loet-Leydesdorff)的改造后引入到社会学领域,主要用来研究“政府—产业—大学”三大主体,在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问题。[2]傅田针对“三螺旋”理论下专创教育融合的机理、模式及路径进行研究,提出积极探索以理念融合为本的感知性融合、以课程融合为根的功能性融合、以跨专业融合为点的结构性融合、以项目合作融合为体的社会化融合等多元模式。[2]李培凤针对政府、高校和产业三者在研发效率发挥作用方面开展研究,选取了全国23个地区的SCI数据进行分析,在对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三大主体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如何根据三螺旋理论进一步优化的详细措施。[3]张素红针对浙江经贸职业学院的创新创业教育情况,依据三螺旋理论,采取实证研究的方法展开研究,指出可通过各类实践方式构建更加优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如通过开展定期与非定期的形式,举办创业活动大赛、进行企业管理沙盘模拟大赛等。蔡翔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针对当前产业园的研发效率问题开展分析研究,发现在创新技术转化发展的进程中三螺旋耦合强度的大小对于转化效率起着关键影响。[4]

综上所述,充分利用地方政府、地区产业和当地高校三者的协同效应,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已经成为广大研究者的共识,关键在于如何根据三者特征找到具体可行的实施路径,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关键问题。文章通过以现代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深入探究当下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接受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增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素质能力的具体措施和实践路径,同时为高等学校其他专业更好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二、物流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现状

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下物流管理专业在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问题分析,作者依据三螺旋理论中的三大主体,开展了不同形式的实证研究。针对政府方面,主要通过系统收集政府促进创新创业政策及具体保障措施相关资料,分析政府就创新创业的关注力度及实施效果方面进行分析。针对企业方面,通过精选长期合作且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的物流公司的高层管理者,开展一对一访谈,深入了解物流企业对于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及参与高校创新创业的情况。针对高校方面,则主要针对高校师生通过利用线上线下发放问卷的形式,了解当下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

根据创新创业理论、能力结构理论及物流管理专业特点,作者初步设计了调研问卷,并通过选择样本初测,开展并通过了调研问卷的信、效度检验分析,最终确定了调研的五个一级指标(包括创业者素质、课程设计、创业孵化、政府扶持、企业支持)和十三个二级指标,并据此完善问卷,开展了具体的调查研究。此次调研,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累计发放问卷303份,实际回收的有效问卷278份,包括男生156人,女生122人。

(一)政府方面

在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推进过程中,政府起着关键的指引和支持作用。根据调研结果,值得关注的是目前71%的同学认为创业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63%的同学认为创业环境不好,对创业政策不了解,65%的同学则认为创业没有人脉,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对近十年政府发布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文件分析发现,每年关于创业的字数和内容均呈现上升趋势,可见政府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重视,但学生对此并不了解,反映出政府当前在政策传递和发挥实效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虽然党中央及地方政府近几年来出台了一系列文件,鼓励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利用各方优势,开展符合产业、企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教育,有效促进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但随着“互联网+物流”时代的到来及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对于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政府制定政策和切实落实政策提出了更高的评判标准。而当前的政策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的落差,加上信息反馈滞后,各项鼓励和支持政策存在宣传不到位、落实不及时的情况,深刻影响了大学生参与创业的热情和干劲。

(二)企业方面

物流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最为重要的参与者,深谙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动向,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为创业项目的甄别提供着重要的市场信息,同时承担着重要的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作用。[5]通过对物流企业的实地走访和高层管理者的访谈可知当下物流企业对于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物流管理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如图1,图2)然而目前物流企业在参与创业教育系统培训中定位模糊且处于边缘地位,显然尚不能满足企业对于创新创业型物流人才的需求。

图1 企业所需物流人才能力比例

图2 物流企业对于员工的素质要求

提高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的综合意识、能力及素质,不仅能够满足物流企业对于高素质创新创业物流人才的需求,而且也能促进物流企业与高校专业的共同发展。但是推进校企合作的进程中,也面临着较多棘手问题。如当前很多高校与当地的物流企业合作签订实习基地,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实习生不愿进入实习基地,怕苦怕累;实习基地在接受实习生方面存在畏难情绪,认为效率低、影响生产、管理困难、责任大等问题,有些实习基地即便接受了部分实习生也是安排在最基层的工作岗位,而且缺少岗位的轮换机制。[6]甚至,校企双方建立了“双导师”制度,鼓励企业教师入校、入课堂对学生开展职业认识和实践指导,却因落实配套政策不到位,使得收效甚微。

(三)院校方面

通过对参与调研的高校师生进行分析,发现对于创业教育有兴趣的学生仅为27%,反映出学生参与创业教育的意识和热情不够。同时,43%的调查者认为当前创新创业课程仅仅具有普适性,与专业结合度不高。而且52%的同学认为当下创业课程形式单一,而且调研群体中参与过创业相关比赛的学生,只占到8%左右。

高校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重要直接参与主体,在推进和落实创业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清晰认识到双创融合教育对于学生、专业及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在实践过程中,多存在无从下手、无计可施的状态。

一是针对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双创融合的课程体系开发不够充分。课程作为高校开展教育的基础载体,在现实中缺乏实践运作、物流实操等知识内容。而且目前物流技术更新迭代速度快,而在已有的教材中缺乏物流发展前沿的智能物流技术、跨境物流、定制物流等内容的呈现,使得理论教学与企业实践不相吻合。二是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物流管理是一门交叉性学科,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复合型人才。而当下高校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时间较短,多数教师是直接从校门到校门,缺乏企业实践,掌握知识不够全面,再加上教师本身缺乏创新创业素养,使得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在开展双创融合教育中很难提供有效指导。三是物流实训设备、案例库等更新不及时,使得某些新物流操作只能停留在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只能是简单借鉴或照搬照抄,与现代物流行业发展相差甚远。[7]

因此,针对当下物流管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可知,目前学校对于真正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有些学校简单地将创业教育定位于精英教育,缺乏创业教育的普适性和专业对接性,同时创业教育的管理体系还不健全,教学评估体系,创业知识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还不够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创业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大打折扣。政府方面虽然出台了相当多的政策和鼓励措施促进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复杂化,行业发展的专业化,使得创业需求和创业政策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这就要求创业政策的制定、实施和落实都能够与时俱进,满足创业者的多样化需求。同时,高校创业资源的整合度较弱,表现在校内资源、地区资源、政府、产业、高校资源均呈现无序化、碎片化,缺乏资源的有效联动。

三、基于三螺旋理论的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路径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根据三螺旋理论,政府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串联各方资源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首先,政府应该根据地方实际,完善创新创业政策部署,加快相关法律建设,统筹好政府、企业和高校的责任和义务,切实维护各参与主体的合理权益,同时加强参与各主体的协同作用。其次,政府应该加强实施和执行层面管控,给予具有创新创业热情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全方位的支持,如资金、技术、知识产权等,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决心和信心。通过简政放权、建立专门机构、简化审批程序等,推动政策落地生根。最后,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创业的宣传力度,在整个社会层面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创业文化氛围。通过相关政策的发布,及时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宣传活动,可积极利用“互联网+”优势,加大政策宣传,加深政策解读,大力鼓励支持创新创业活动,消除创业者们的心理压力。同时加大对大学生家长的创新创业知识传播,传递积极正向的创业就业观,争取家长对于学生创业的支持,从多层面降低大学生创业的心理门槛。

(二)促进企业积极参与

在产学研一体化背景下,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高校开展专创融合教育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企业需要提高其对于创业教育的认识,要深刻认识到创业教育不仅关乎高校办学人才质量问题,更关乎物流企业及物流产业需求是否满足及未来发展走向问题。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加强与高等学校的深入合作,将为自身的人力资源储备奠定先天优势。物流企业在与高校开展合作过程中,要主动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作为,多方位、多角度丰富校企合作的内涵,如参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校本课程的开发,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积极向高校注入实践一线企业导师,优化整合校企师资队伍,保障创业教育的顺利有效开展。同时,物流企业要充分认识到高校创新创业成果的孵化和转化的重要性,集聚企业实践资源和高校研发资源优势,注重研发成果孵化,积极开展创新创业相关主题活动,定期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参观实践,培养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三)院校积极主动作为

在开展双创融合教育中,高校要学会利用各方资源优势,积极主动作为,不断助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改革。一是要建立专门的创业管理机构,进行调研分析,统筹规划好创新创业教育,并制定完整的制约和鼓励政策,规范好校企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切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落到实处。二是物流管理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特性,因此要注重物流实训设施设备的投资和使用。通过不断改善设施环境,将有效助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热情。同时积极搭建物流管理专业实习实践平台,持续跟踪企业实际,给予学生更多企业实践锻炼的机会,提高就业创业的能力。三是不断加强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积极组织校企教师开发符合企业实际的校本课程,与企业实际接轨,搭建具有现代化、信息化、立体化特征的课程体系。同时在教学当中,注重课程思政的引入如企业家精神、创业者素质等。

另外,特别注重高素质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制度体系,积极搭建平台,为教师参与企业实践提供多重保障,切实提高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支持教师考取物流行业从业资格证书、参与校企课题的研究,对在物流管理创新创业研究中取得成果的进行奖励和肯定。全面提升教师参与物流实践的能力,为今后在高等学校开展专创融合教育取得实效奠定基础。

从三螺旋理论出发,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有效实施,离不开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的耦合联动。在联动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健全三大主体的组织领导,定期组织研讨,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避免产生主体短板。同时,还应考虑到各方主体的发展目标存在差异,要注重协调各方发展目标的趋同性,使得各方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给各方带来的效益性,实现三者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有效沟通,促进三方主体间资源优势的有序流动,从而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取得实效。

四、总结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使得物流业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于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将产生巨大需求。从三螺旋理论出发,在分析当下创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积极构建政府、企业、高校三主体间的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各方资源优势,实现各方优势资源的有序流动,将大大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和物流管理专业教育的耦合联动。使得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出更多适合国家、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物流管理创新创业人才,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猜你喜欢

物流专业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