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磺必利和利培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

2022-08-27袁庆华

保健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用药指标

文/袁庆华

精神分裂症属于常见的精神性疾病,发病和患者的机体病变、老化等有相关性。在当前老龄化和经济化压力下,我国老年精神病患者的临床发病率不断攀升,急需寻求控制疾病的良药。利培酮和氨磺必利都是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常用药,研究表示联合用药的效果理想,可降低患者临床不良反应,临床药用价值十分显著。本次研究对收治52例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临床医学分析,探讨用药效果,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随机抽取本院2019年5月至2021年9月收治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5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观察组26例,男性17例,年龄62.1-74.5岁,平均年龄(68.3±1.47)岁;女性9例,年龄63.5-73.5岁,平均年龄(69.3±1.57)岁。对照组26例,男性16例,年龄62-73.5岁,平均年龄(68.4±2.68)岁,女性10例,年龄62.1-72.7岁,平均年龄(67.5±2.32)岁。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准入标准:符合我国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年龄大于60岁;对临床的医护指导活动均知晓,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排除存在药物禁忌证;高过敏体质;严重的器质性和其他疾病的患者。临床的所有医疗事宜均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有合理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以及家属均接受本院的体检、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安全管理等医护服务。对照组接受利培酮治疗,首日为0.5mg/次;第二日起剂量为1mg/次;第三日为2mg/次,每日两次;三日后维持2mg/次剂量,可结合患者的病症予以调整。观察组接受利培酮联合氨磺必利治疗。利培酮用药方法,剂量同对照组;若患者处于急性期,口服氨磺必利500-600mg/d;若病情稳定可以调整为200-400mg/d。一周为一个疗程,观察连续用药八个疗程后的疗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的生命功能指标改善情况。

分析用药后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显效:无不良反应,恢复理想;有效:病症好转,不良反应不明显,均改善;无效:患者的病症改善效果不佳,病情或有加重)。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综合满意率(十分满意:100-80分;基本满意:79-60分;不满意:<60分)。对比患者临床综合治疗依从率(医务人员对患者行为评分,10-8分为十分依从率、7-3分为基本依从、2-0分为不依从)。统计并对比患者经过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用药前两组患者的临床生命功能指标对比(P>0.05),无统计学研究价值;用药后观察组患者的生命功能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对比[±s]

2.2 两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为96.15%,对照组为76.92%,指标对比(P<0.05),见表2。

表2 两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治疗有效率对比[n(%)]

2.3 两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治疗满意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有效率(96.15%)比对照组高(73.08%),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治疗满意率对比[n(%)]

2.4 两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治疗依从率对比

观察组综合依从25例(96.15%),对照组综合依从20例(76.92%),指标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两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综合治疗依从率对比[n(%)]

2.5 两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对照组为23.08%,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不良反应对比[n(%)]

3 讨论

老年精神病多发生在60岁以上的人群,患者临床以脑血管疾病、早期记忆衰退、脑变性等大脑衰老性病变为主要特征。患病后患者可出现记忆衰退、焦虑烦躁、易激动以及行为有悖伦理的行为。随着患者年龄增加病症会有加重,通过躯体检查可以观察到患者的神经器质性病变问题,病程3年以上的患者会逐渐丧失自理能力。从老年性精神障碍疾病的发病因来看,患者发病因包括生理因素和外界因素两个方面。因为大脑病变,老年个体对自我身体器官支配能力下降,出现反应减缓、记忆衰退等。与此同时,随着免疫功能下降患者自身也饱受着慢性疾病的折磨,大部分老年人思想守旧,遇到环境或生活刺激容易出现焦躁不安等行为,自我也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这些都增加了自我精神负担,诱发疾病。

临床医学研究显示,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中脑边缘的多巴胺亢进表现有关。一些老年患者因为身体原因和基础疾病的影响,生理功能出现衰退,临床的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太理想,需要对其进行改进。目前我国的精神类疾病的治疗药物较为单一,患者的短期疗效较好,但是长期服用依旧存在一些并发症如倦怠、乏力等,影响老年患者的正常生活,为了减少药物的耐药性影响,提升临床的医药效果,需要加强药物管控预防病情加重,确保临床疗效。氨磺必利和利培酮都是临床常见的二代精神类药物,均通过多巴胺受体发挥治疗作用。

为了减少老年精神分类症的发病率,临床都需要结合患者的病症需求予以针对性医护管理,从患者的生活、习惯、经济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临床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药物较多,氨磺必利主要治疗存在谵妄、幻觉、认知障碍、反应迟缓、情感淡漠、社会能力退缩精神疾病,利培酮是选择性单胺能拮抗剂临床对其他受体的拮抗能力较弱,无法达到预期的疗效。研究表示,服用大剂量的氨磺必利可降低乙酰胆碱的分泌,能够有效调节患者的精神状态,确保疗效,但是该药物对情感认知方面的调节效果不佳,患者的情感障碍问题没有得到缓解。氨磺必利用药后可以与边缘系统的多巴胺结合,对阴性、阳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均有疗效,用药后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具有药用研究价值。

本次研究对收治的52例老年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医学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效果比对照组好,指标对比(P<0.05);用药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综合治疗满意率、依从率比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的预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多项指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氨磺必利联合利培酮可有效治疗老年精神病患者的病症,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好,满意率高,建议推广。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用药指标
心脑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及合理用药分析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及债券指标统计表
临床用药不得不说的抗生素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