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科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

2022-08-27陈锡茶

保健文汇 2022年6期
关键词:脑梗塞病情评分

文/陈锡茶

脑梗塞是一种临床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病情危害较大,容易导致偏瘫等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并且该病治愈难度较大,主要患病人群为老年人,必须对疾病的治疗引起重视。对于脑梗塞患者而言,疾病的发生会对其造成较大影响,严重时会致脑组织坏死,预后较差,大部分患者生活无法自理。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半身不遂、语言障碍等,尤其是老年患者,其身体素质较差,一旦发病就容易危及其生命安全。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均是与脑梗塞相关性较大的疾病,临床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有着密切联系,存在发病急、危害大的特点,对患者身心均会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脑梗塞治疗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护理干预,提升预后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老年脑梗塞患者72例,观察全科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20年3月至2021年8月,选取我院老年脑梗塞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61至79(70.28±3.81)岁,观察组男19例,女17例,年龄62至78(70.37±3.49)岁。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保持室内干净、清洁,给予基础护理指导,监测病情变化等。

观察组:①密切监测患者意识情况,对其病情发展程度进行评估,实施监测瞳形态、光反射等,如果发现存在一侧瞳孔变大的情况,表明其颅内压升高,一旦发现,必须进行及时的处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主要有体温、脉搏、呼吸等,保证各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如果出现变化较大的情况,需进一步加强监测,并做好各种应对措施。②密切关注患者疼痛情况,一旦出现疼痛剧烈的情况,表明其可能存在颅内压升高的情况,需进行相应的指标检测。观察患者呕吐情况,需要检测其呕吐物,以此为基础评估病情发展。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抽搐情况,一旦发生需密切观察神经功能。③老年患者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由于疾病的影响,会增加其心理敏感性,因此,需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观察其情绪变化,积极进行开导,给予鼓励及关心,使其更好的接受自身病情,多了解有关脑梗塞的知识。心理疏导需根据患者心理特征开展,并且护理人员要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④根据患者饮食习惯、身体情况合理搭配饮食,其不能进食过咸、刺激食物,保持多餐少食的原则,可多进食鱼肉,防止血流中沉积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含量,进而减轻及延缓动脉硬化。老年患者吸收及消化能力较差,需进食富含营养的食物,尤其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还需要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⑤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消毒及灭菌操作,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异常情况,需要立刻汇报病情,并且对用药情况进行观察,避免对患者造成严重伤害。加强患者夜间护理,提高其睡眠质量,并且做好安全防护,保证人身安全。⑥存在痰鸣音者需指导其正确咳嗽,向其讲解排痰方式,并且协助翻身、拍背。患者患肢处于功能位,翻身的同时对其局部骨隆位置进行按摩,在此期间避免进行推、拉、托等,避免对患者皮肤造成影响。锻炼期间一旦出现出汗增多、脉搏加快等情况需要减少活动量。⑦患者发病早期处于平卧位,可协助进行被动运动,如抬腿、上肢伸展等,然后指导患者进行踝、指、肘等关节的主动活动。病情稳定后加大活动强度,可进行肌肉力量锻炼。记忆力减退者需叮嘱家属帮助患者回忆往事,加强沟通,帮助其找回记忆。语言功能障碍者需进行语言锻炼,可以从简单的单词开始,逐渐过渡至具有难度的句子。

1.3 观察指标

心理状况:焦虑评分量表(SAS)、抑郁评分量表(SDS);恢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Fuel-Meyer评分法(FMA)分别评价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简明健康量表(SF-36)。

肢体功能:Fuel-Meyer评分法(FMA),评分高即肢体运动功能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心理状况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心理状态对比(分)

2.2 恢复情况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ADL(76.39±3.71)分,NIHSS(6.11±1.36)分,FMA(72.71±4.83)分,与对照组相比,P<0.05,见表2。

表2 恢复情况对比(分)

2.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4 生活质量对比

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生活质量对比(分)

3 讨论

近年来,脑梗塞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并且其已经成为老年人高发疾病,患者发病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心律失常等,对老年人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该病是一种急重症,主要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受限,最终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症状,进而导致血栓。患者发病后出现的各种症状会影响其正常生活,如偏瘫、语言模糊。近年来,临床在脑梗塞治疗方面已经有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患者后遗症情况依然较为严重,对患者各方面造成了较大的危害。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相比于其他年龄段患者,其身体素质更差,进而疾病带来的危害也更为严重。

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SDS评分低,ADL评分高,NIHSS评分低,FMA评分高,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低,P<0.05。全科护理为新型护理模式,是一种集预防、护理、保健、康复为一体的护理方式,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各种护理内容,使患者获得更为全面、高效的护理服务,最大程度的保证患者身体健康。将其应用于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中,患者入院后密切评估其意识、病情发展情况等,能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异常情况,并且做好各种应对措施,保证患者生命安全。密切观察患者疼痛、呕吐及抽搐情况,能根据相应的表现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准确的判断,进而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患者发病突然,对其心理影响较大,因此,积极评估患者心理状态,能针对性的给予关心爱护,满足情感需求,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爱,消除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稳。心理护理是需要贯穿整个护理过程的,在患者恢复过程中,其心理因素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需给予正面鼓励,对其大脑皮质觉醒水平形成刺激,使得神经元功能得以发挥,解除抑制,促进身体康复。脑梗塞患者饮食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其进食进行合理的规划,能满足患者营养需求,促进自身免疫力及抵抗能力的提升,更好的对抗疾病,而且防止其他疾病的发生。患者发病后存在各种后遗症,进而对其日常行为等造成影响,因此,需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避免患者受到其他不良影响。护理过程中加强并发症预防,指导患者正确咳嗽、有效排痰,进而保证呼吸通畅,防止出现呼吸受阻的情况。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在早期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锻炼是非常重要的,对其预后改善意义重大。早期康复锻炼临床价值较高,由于早期机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结构存在重组、代偿能力,进而进行早期锻炼能刺激部分脑细胞,进而出现功能代偿,促进神经细胞快速建立新的联系。对于患者而言,早期锻炼为肢体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随着病程的延长,如果无法较好的刺激神经功能,就会导致其逐渐衰退,最终降低肢体机能自然恢复趋势,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对于脑梗塞患者而言,康复训练是其身体康复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因此,需要尽早开展康复锻炼,先鼓励及引导患者进行被动训练,在其恢复良好时逐渐开始主动训练,能促进其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进而提高生活质量。

所以,全科护理用于老年脑梗塞患者中,能减轻患者不良心理状况,促进身体恢复,并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脑梗塞病情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THE FAREWELL
双周最佳阵容
听诊器
双周最佳阵容
情绪护理在改善28例脑梗塞患者治疗配合性中的应用
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中医辨治及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