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CU,为每一个生命全力以赴
——记“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周发春
2022-08-27唐余方丁毅
文︳七一客户端暨重庆市委党建全媒体记者 唐余方 丁毅
5只行李箱静静地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发春的家门口。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这些行李箱跟随周发春去过湖北武汉、吉林通化、河南郑州、河南安阳、福建莆田等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人们的生活逐步回归正轨时,他的生活还在一线抗疫和常规工作中不断切换。
作为重症医学专家,在从医的30多年时间里,周发春经历了太多这样的一线作战。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08年汶川地震救治危重伤者,再到参与2013年H7N9、2019年圭亚那矿区中国员工罹患肺炎等突发公卫事件医疗救援,他都是第一时间踏进“主战场”,冲在“最前线”。
“医生的职业,还有我从事的重症医学专业,注定了我必须一次次冲在一线。”周发春说。
“当你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去问你的病人”
重症医学科主要收治危重病人,病人病情复杂,变化快。这里既是离死亡最近的地方,又是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们不像其他学科那么张弛有度,每天都跟打仗一样,许多病人在你眼皮子底下都会出问题。”周发春说。
7月11日,记者来到重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ICU,跟随周发春进行教学查房。
查房过程中,一位重症病人突然心率骤降。还没等记者反应过来,多名医生迅速反应,立即开展心肺复苏等抢救手段,及时将其从鬼门关拉了回来。
这种突发状况在重症医学科每天都要上演很多次。因此,这门学科非常考验医生的专业能力、反应力,重症医生的大脑必须像机器一样高速运转,才能果断、准确地处理各种问题。
“重症医学强调‘救命治病’,得先把命救回来,为专科赢得更多救治时间,所以我们的弦一直绷得很紧,而且是持续绷着,压力很大。”周发春说。
周发春常和年轻医生说,当你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的时候,去问你的病人。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只有越贴近病人,才能越了解真相。
求学时,周发春的老师曾告诉他,“是泥鳅,就要往泥里钻”,想要成为一名好医生,就得泡在临床、守在床旁。
从业30多年,周发春就是这样过来的。曾经,他为了救治一名重症病人,在病区守了一个多月。
2008年5月中旬,重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6位从四川灾区转运来渝的地震伤员,有一位病情十分危重。
这是一位来自北川中学的男学生,17岁,挤压综合征、多脏器功能衰竭,全国和重庆的多名专家对其进行了多次会诊讨论,专家评估预后极差。
那段时间,周发春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才能把人救活,他天天守在病区监测病人各项数据,有时整晚不回家,有时凌晨才回家。
即便是回家了,躺在床上的周发春心里依旧不踏实。他凌晨2点给病区打一次电话,凌晨4点打一次,清晨6点,他已经在病区了。
生命的顽强,也在回应着周发春和同事们的坚持:男孩在用了37天呼吸机、做了20多次血液净化后,被成功救治。
“重症医学需要时刻关注病情细节,所以临床医生一定要养成守在病人床旁的习惯,尤其是进了ICU的危重病人。”周发春说。
“只能全力以赴,这是重症医学人的使命”
刚刚过去的7月,重医附一院重症医学科一共收治了6位需要使用ECMO(体外膜肺氧合)的病人,有3位还是从外院转运过来的。
7月16日,四川省达州市大竹县一位重症病人因颅内血肿、颈椎骨折、胸部多处肋骨骨折、血气胸,生命垂危。当天晚上9点多,ECMO转运团队接到请求后第一时间出发,在当地医院为病人完成ECMO上机,评估病人病情相对稳定后,再将其转运回重医附一院。一去一回,就是10个小时。
7月19日下午,重医附一院金山医院一位急诊病人出现多次心脏骤停,诊断为双肺及其多分支肺栓塞,已出现脏器功能损害,诊断团队确定了在ECMO支持下对其进行溶栓治疗的方案。次日凌晨,ECMO转运团队为病人装上ECMO设备,紧急转回本院ICU。
7月22日,云阳县一位车祸病人气管断裂,命悬一线。当天下午5点29分,ECMO转运团队带着设备再次出发,将病人转运回医院时,已是次日早晨6点多。
ECMO转运团队在前方转运病人时,周发春一直在后方指导,确保转运过程万无一失。
ECMO可以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的病人提供有效的心肺功能支持,为抢救赢得宝贵时间。但即便是上了ECMO,救治成功率也只有50%—60%。
“概率是我们统计出来的,对病人来说,根本就没有什么50%、60%,只有生或死。”周发春说,“在这样一种压力之下,我们是不能松劲的,只能全力以赴,这是重症医学人的使命。”
当周发春回忆起30多年的职业生涯时,全力以赴是最重的底色。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重医附一院当晚就派出了救援队,由副院长肖明朝任队长,周发春任副队长。他们先去绵竹市,后又转战震中映秀镇,是第一批挺进震中核心的医务工作者之一。
为了进入映秀,在解放军的帮助下,大家齐心协力把两艘冲锋舟从山坡上扛到堰塞湖边。余震不断,随时可能有滚石跌落。为了确保救治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上船前,周发春对肖明朝说:“我们分开坐,一人坐一艘吧。”
在映秀,周发春和团队连续开展了8天的医疗救援工作。回到重庆后,他没有休整,又投入到转运来渝的地震伤员的救治工作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肖明朝和周发春再次搭档,带领一支160人的医疗队紧急奔赴武汉,整建制接管武汉市第一医院两个危重症病区。
在武汉的46个日日夜夜,周发春没有一刻是放松的:为全力救治两名80岁的新冠危重病人,他带领团队不惧插管暴露风险,快速建立了临时ICU;面对一名67岁的新冠危重病人需ECMO挽救性治疗,刚出隔离病区的他不顾疲劳,带领ECMO小组再次进入红区,连续作战近7个小时,紧急成功实施了ECMO救治;当其他医疗队开始分批次撤离武汉时,他继续带领团队转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开展救治工作……
岁月不饶人。有时,周发春感觉体力跟不上了。但每当面对病人,那股全力以赴的劲儿又回来了。
“让更多人幸福地活着,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事”
重症医学科的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较高。一般来说,ICU的床护比是3∶1,即3名护士负责1位重症病人,为其提供24小时密切监护,每张病床都配有呼吸机、床旁监护仪、除颤仪等生命支持仪器,一个床单元的平均投入是80—100万元,可以说是集中了最专业的医护力量和最先进的医疗设备。
人力成本和设备成本可以被计算,但对重症医学人来说,这门学科还有着太多金钱无法计算的东西。
2018年5月的一天,周发春去南京出差,刚下飞机就收到同事推送的一段视频。
视频里,他们10年前全力以赴救治的北川中学的学生,已经成为一名解放军侦察兵。
当周发春看到他在水下的铁笼中,全程憋气成功逃生时,一股难以言表的情绪涌上心头,眼泪也夺眶而出。
“这种感受真的很复杂。我们团队当年全力以赴把他从死神手里救回来,今天看到他成为一名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身体素质还这么好,我觉得当初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值得。”周发春说。
困难、重要、极致辛苦,这些都是重症医学科的特点。但对许多重症医学人来说,这门刀尖上的学科还有更触动心灵的地方,那就是周发春所说的“值得”。
当看到一个曾浑身插满管道的病人可以自主进食了;当握着病人的手,能够感受到他的肌力了……这些都是重症医学人觉得值得的瞬间。
正是这些瞬间,支撑着周发春坚持了30多年。
毕业那年,周发春是不愿意被分配到急诊重症医学科的。可当他进入这个刚刚起步的学科领域后,每天都能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顽强。这种感受消解了心中的不情愿,甚至抵御了工作中的一切辛苦。
“搞重症真的很累,走到今天我依然觉得压力很大。但对我来说,世界上有两件最重要的事,一是幸福地活着,二是帮助更多人幸福地活着。身为一名医者,能用平生所学造福病人,让更多人幸福地活着,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事。”周发春说。
“走到青年人中间,与他们同频共振”
6月30日,重医附一院金山医院急诊科护士翁雨参加重医附一院庆祝建党101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时,在会场外遇到了周发春。
见面的第一句话,周发春就问:“这次去上海感受怎么样?”
翁雨是重庆援沪医疗队的一员,才从上海回来没多久,她说:“我发现自己成长了很多。”
对这位25岁的姑娘来说,这份成长,与周发春有关。
2020年去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翁雨才23岁,是整个医疗队中年纪最小的队员。面对危险和满负荷的工作,是周发春的一言一行,让她的心里越来越踏实、越来越坚定。
在武汉,周发春常和大家说两个词——“救人”和“回家”。为了践行这一诺言,他带领团队建立完善的新冠肺炎诊疗医疗流程,病区诊疗工作规范,感控管理严格,工作秩序井然,实现了在最大程度保障医务人员安全的情况下,高效救治病人。
周发春的细心和温暖也让人非常感动。他的身影不仅出现在病房、ICU,还出现在队员的下班路上。
一次,武汉下暴雨,非常寒冷。翁雨和队友凌晨2点才下夜班,走出医院时,他们看到空荡荡的门诊大厅外,肖明朝和周发春正站在路灯下,等着接他们回去。
这次去上海抗疫前,翁雨和队友们都收到了周发春的短信,他把对大家的叮嘱和关心,融进了字里行间。
“临床中,我们强调要多和病人沟通,多去了解他们,其实教书育人和带团队也一样,要走到青年人中间,与他们同频共振。”周发春说。
科室秘书杨帆用“治育系”来形容周发春,因为他既在治病,又在育人,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家。
翁雨非常赞同杨帆所说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她心里一直装着一个故事,对当时还是医学生的她而言,这个故事虽小,后劲却大。
几年前,翁雨陪朋友到重医附一院看病,等电梯的时候人很多,还有坐轮椅和拄着拐杖的病人。
电梯来了,大家都挤着进去,但翁雨看到有位医生一直没进来,而是在外面按着电梯,护着坐轮椅和拄拐杖的病人进电梯后,他才进来。
看到这一幕,翁雨觉得这位医生很温暖,她特意看了看医生白大褂上的名牌,上面写着三个字:周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