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只顾拍照
2022-08-26谭保罗
谭保罗
最近,西北游火了起来。很多朋友纷纷前往西北地区,从西安向西,路过兰州,沿着丝绸之路,穿越河西走廊,一路上饱览着截然不同于中国其他地区的大好风景。
西北,的确充满了一种特殊的魅力。
这种魅力到底是什么?可能是某种“异域风情”。这里有雪山、草原、沙漠和绿洲等不同地理景观相互交替的独特风景,也有与内地截然不同的美味佳肴。总之,这里的确有点独特之美。
西北的魅力很大程度也来自古代文人的推波助澜。在唐诗里,养尊处优的诗人们无不对西域充满向往,在他们的笔下,西域有很多让人着迷的符号—汗血宝马、葡萄美酒。爱读李白诗的人都有一种印象,他的文字险峻雄奇,却行文自然如白话,这种千年一出的“谪仙”式才华,只能让人惊叹“文化混血”的神奇力量。
实际上,唐诗的作者多半都是当时的国家高级干部。在安史之乱之前,唐朝的上流阶层的生活非常富足,那些充满快乐与豪放的诗意文字,本身即是作者优渥生活的真实写照。
于是,基于这些文学作品的意象,与西域相关的东西多半都代表着快乐、自信和财富,这是一种盛唐气象的折射。直到今天,如果我们从西安往西,一路西行,时常都可以感受到这种跨越千年的豪迈之情。
除了一路向西,为皇帝和国家开疆拓土的豪迈,在我看来,历史上的西域情怀更代表着古代中国人一些极富现代性的精神气质:一是不内卷,拥抱世界,用贸易的方式向外寻找财富;二是推崇冒险,敢于探索未知的异域和恶劣的自然环境,犹如大航海时代的西方航海家。
这种气质在丝绸之路上留下了诸多印迹。
其实,我们对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关注很多,但很少有人关注它们的“动机价值”。
敦煌是最特别的一个。普通人都知道,敦煌有很多壁画,那是古代中国对人类艺术史的巨大贡献。其实,我们对敦煌壁画的艺术价值关注很多,但很少有人关注它们的“动机价值”。它们为什么会产生?
以前,不少人曾以为敦煌的佛窟和壁画是古代某些偏居西部的小型政权的“国家行为”,比如说,因为它们的统治者信佛,所以会用国家力量在这里凿出大佛,或者绘制精美的佛像,以供国民膜拜,统一信仰,从而降低统治成本。但真实的情况是,很多佛像和壁画的创作都是私人行为。这些私人自己花费巨资,聘请来自中原和西域甚至中亚的艺术家和工匠,在这里劳作数月乃至数年,才创造了这些艺术瑰宝。
这种行为极其不经济,为什么他们要那么干?原因很符合逻辑和人性:当商队离开敦煌向西,将步入了茫茫大漠,穿越大漠安全到达目的地,自然会获得不菲的利润,但这一路九死一生。于是,当商队安全返回,就会基于感恩和求保佑的朴素想法,在敦煌花钱开凿供奉一尊佛像或者绘制心中关于保佑之神的壁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家族数代都经营商队,这就使得在敦煌供奉佛像也成为了一种跨越百年的家族事业。有时候,供奉人的画像也会被绘制在这里。当他们的子孙继续经营商队,一遍一遍路过这里,这便使得敦煌的某处石窟具有了家族祠堂一般的意义。这一点,实在让人感叹古代那些“骆驼运输业企业家”对“有恒产者有恒心”这一理念的躬身践行,他们希望把商业技能和冒险精神代代传承,正如这些艺术作品一样,千年不腐。
旅游,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不要只顾拍照。
丽江我不大懂,文青专属的雪域高原也不适合我,只有一路向西的滾滚黄沙才能让我兴奋。有机会,要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