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皮肤病外用法理论基础与组方用药规律探讨
2022-08-25黄东明吕冬菊
黄东明 吕冬菊
(1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山东 济南 271100 2 济南市人民医院 山东 济南 271100)
随着中医在皮肤病治疗的显著效果逐渐被人们发现,中医在我国甚至国际上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中医皮肤病外用法是我国几千年医学智慧的结晶,也是目前医学界较为推崇的一种治疗皮肤病的方法,是中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能够起到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中医皮肤病外用治疗在临床上治疗皮肤病上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具有一定的传承意义。在中医在治疗皮肤科疾病中讲究辨证治疗的方法,针对不同的发病原理,采用不同的组方用药,具有其非常独到之处[1]。中药治疗皮肤病的用法理论与组方用药规律是中医治疗皮肤病的重点,探索其用法理论基础与组方用药规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我院皮肤科患者病案进行研究和分析,探索其组方用药规律和外用法理论基础,为中医治疗皮肤病提供参考资料。
1 资料与方法
取2019年-2020年间我院临诊的皮肤科医案70例,对每个案例的外用法理论和组方用药进行统计分析。这70例病案中涉及到42种病种。对每案出诊辩证立法与组方用药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初诊用药共计162味,用药频次为892次,平均每方用药为11味药,其中湿热论治医案有27例、血热论治医案有12例、风热论治医案有14例,分别占到的比例为。
表1 70例病案组方调查表
3 讨论
3.1中医学对皮肤疾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学上认为人体脾肾不足将会发之于表外就会引发皮肤病,中医认为皮肤病是由于人体内阴阳血气失调和机体脏腑活动失调导致的疾病。中医学中将引发皮肤病的病因分为外因和内因,外因主要有六淫、风、湿、暑、寒等。六淫邪毒在侵入人体后会导致出现各种外科疾病,在《外科启玄》中医经典著作中就提到过;“天地有六淫之气,乃风寒暑湿燥火,人感受之则营气不从,变生痈肿疔疖。”当人体虚弱、气虚不足、抗病能力下降的时候,就非常容易在入侵六淫邪毒的情况下,发生皮肤疾病。因此中医经典著作中就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风雨寒暑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2]。”同时当六淫邪气非常强的时候,人体也容易出现皮肤科疾病。同时六淫邪毒引发的皮肤科疾病,具有季节性的特点,大部分皮肤疾病在春夏之际发生较为频繁。在春季,有风温、风热的特点,春季的风属于阳邪,具有速变的特点,此时的皮肤病就具有发病迅速且为阳证的特点;阳证的风性燥热且剧烈,风性上行,会直接侵犯人体的上半身,发生颈痈、头面丹毒或瘾疹等症状。春季的阳证风邪导致的疾病具有肿宣浮、患者皮色发红、恶风、头痛等症状。在夏季,由于天气炎热且潮湿,人体出汗过多或者排汗不足导致湿暑之气在人体中逗留,生成痱,若抓破感染则产生暑疖。在炎热且暑湿的夏天,皮肤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就会影响气通达于肌肤表层,同时在炎热的夏季,人体食欲减退,出汗过多,睡眠不足等因素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使得人体易发生疮疡。在夏季暑气为阳邪,导致的皮肤病具有微热就痒,微热就易发痛的特点,且患者具有全身乏力的症状。同时中医中对细菌性、真菌性、皮肤寄生虫感染而导致的皮肤病也有相关的认识,《诸病源候论》中就提到过:“癣之症状,皮肉隐疹如钱文,渐渐增长,或圆或斜,痒痛有匡廓,里生虫。”另一方面,中医中认为导致出现皮肤病的内因为七情六欲所伤,当人体出现过度的兴奋活动抑郁的情况下就会出现皮肤疾病,中医学上记载:“粟疮作痒属心内郁,外感风邪。”因此七情六欲的剧烈变化也会导致皮肤病的发生;饮食不节也会导致出现皮肤疾病,《皇帝内经》中记载:“多食苦则皮搞毛拨,多食辛则筋急爪枯,多食甘则骨疼发落。”可见饮食不节会导致人体脾胃运化失调;人体疲劳过度,会严重损伤人体的肾气,导致脾肾不足,脏腑运化不调,发生皮肤病[3]。
3.2中医学对皮肤病的诊断
在皮肤病的辨证中主要的辨证方法分为分为外感和内伤辨证两大类。外感主要为六经、卫气营血、三焦辨证;内伤性辨证主要为脏腑辨证或气血辨证,其中的辨证方法多样,且全面。比如湿疹的辨证方法,通过观察发病的表观特点,观察患者皮肤表观发病部位是否对称、皮损特点是否呈现出多形性、是否伴有渗出的倾向,询问患者的患病感受,来判断湿疹的发病原因。同时通过观察和询问患者的皮疹的特点、相关的症状以及病程的发展等来进行辨证分型,以确定治疗方案。湿疹的急性期为湿热症状、亚急性期为脾虚湿盛症状、慢性期主要为血虚风燥症状,因此在中医上采用温阳健脾除湿气的治疗方法。
3.3中医皮肤病外用方药的理论基础
在中医上治疗皮肤病主要的原理为通过祛风、凉血、解毒、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来治疗皮肤科疾病,其中有外治法和内治法,在中医外用治疗皮肤病主要采用外治法和注意日常生活护理的方法进行治疗。中医外用法中主要采用外治法进行治疗,治疗的原理主要为“疏导腆理,通调血脉,使无凝滞。”同时中医的外用药也需要对疾病进行辨证,要根据患者皮肤受损的情况、范围、性质以及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进行辨证,通过采用合理的中医方法和药物进行治疗,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中医皮肤病外用法主要将外用药物作用于患者的皮肤,有药剂涂抹、中医药浴和冷热湿敷等方法,主要采用膏剂、洗剂以及散剂等剂型,中医对其作用机理的阐述为药物经皮肤透入、黏膜吸收、经络传导等方式。《素问》中就对药剂涂抹有过阐述:“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中医认为“渍”可通调腠理,疏散邪气,同时提出了透皮的外治理论。同时中医认为洗其外,可通其内,达到宣通体表,舒其汗孔,散发邪气的作用。而且中医对外用膏药的阐述为:“用膏贴之,闭塞其其,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收之,或收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可见外用药剂的药效较服药的效果更佳,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同时《洞天奥旨》中阐述到:“外治之法最多,大约敷法为佳,敷着,化也,散也,乃散化其毒,不使弥滞耳。”外敷法常见的药剂有治疗肺风疮的杏黄散以及治疗湿毒疮的龙子丹。同时中医对中药外用的理论阐述还有:“外治非谓梦能见脏腑,皮肤隔而主窍通,不见脏腑而直达脏腑。”中医药皮肤外治法主要有以下几大类:
(1)湿敷法:湿敷法中主要有冷湿敷和热湿敷两大类,主要用于皮肤治皮肤潮红、肿胀、糜烂等急性的皮肤炎症。其原理为通过冷热湿敷使得血管反复收缩或扩张,以达到消炎和抑制渗出的功效,在清理患者皮肤表面的污垢和刺激物的同时通过冷热温度的变化来抑制神经末梢的冲动来达到止痒的功效。方法为将6到8层相同厚度的纱布放于药液中侵润,然后取出后拧干至不滴水,将同病损大小相当的纱布覆盖在患处,冷湿敷3~5分钟更换一次,连续湿敷1~2小时,每日3~4次,在间隔期间可涂抹油类药物进行保护;热湿敷可将纱布覆盖固定在患处,每2~3小时更换一次,每日3~4次,在间隔期间可涂抹油类药物进行保护。同时根据患者患处的渗出物的量来确定冷湿敷的次数,通过随着病情的好转减少湿敷次数。在进行湿敷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湿敷的纱布于人体的患处紧密接触,同时在取下纱布的同时要避免纱布粘贴在患处,造成患处皮肤的损伤。
(2)药剂涂抹:药剂涂抹的中药分类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对于某些亚急性活动慢性的皮肤炎可将中药煎浓后涂抹于患处;对于急性过放性皮肤病可在患处涂抹粉剂散,粉剂散作用于皮肤的浅表,若涂抹在深在性或渗出多的皮肤病上很容易造成结痂的情况发生;同时对于急性和亚急性的表浅皮肤病,可采用洗剂,其具有干燥、清凉、止痒和保护皮肤的作用;对于一些皮肤病,可采用具有止痒、杀虫、活血、通络、消肿的酊剂;在进行缓和浅表的皮肤病时,可采用油剂来清除鳞屑,软化痈皮,湿润粗糙的皮肤;对于有浅在性急性炎症或有轻度糜烂渗出性皮肤病,可采用浓度为0.3%~1.0%的油调剂,以达到清凉、消炎、止痒、收敛创面的作用。同时可采用凡士林、蜂蜡、羊毛脂、豚脂、蜂蜜等药剂进行护理。
(4)中药药浴:中药药浴法主要为在患者的浴水中,加入治疗皮肤病的中草药,让患者浸泡于中药浴水中,以达到缓解皮肤疾病的作用。主要方法为根据患者的病情,使用有针对性的中药,将中药进行熬制,将药液倒入浴盆中,加入热水,水与药液的比例为10:3,同时将浴盆内的水温控制在38~40摄氏度,让患者在浴盆中浸泡至身体出汗,每日浸泡1~2次,每次30分钟。患者在经过药浴浸泡后,其血液循环加快,机体某些免疫球蛋白增加,因此中药药浴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祛风散寒、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因此可以有效的对皮肤病患者进行护理治疗;
(5)中药熏蒸疗法:此护理方法为将中药制成纸卷或者药香,点燃后进行烟熏,常用于慢性肥厚性皮肤病,起到消炎止痒,软化浸润以及促进炎症吸收的功效。在进行中药熏蒸疗法的过程中,患有慢性顽固皮肤病的患者要有一定的耐心,坚持治疗,针对不同病症的患者采用不同的熏蒸浓度进行治疗。同时在熏蒸结束后,患者的皮损部位的油脂不能立马擦出,保留时间越久其疗效越好。
(6)穴位贴敷疗法:穴位敷贴法是一种将具有一定治疗效果的中草药制成剂贴,贴敷在患者的穴位上,通过对穴位刺激以及人体对中草药的吸收来达到治疗的作用,既刺激了患者的穴位又发挥了中草药的药理功效,比如大蒜泥贴敷涌泉穴以刺激涌泉穴,提高肾功能,起到下热的作用。
3.4中医皮肤病组方用药的用药规律
根据实验调查数据显示,中医皮肤病组方用药的规律有以下几大类:
(1)疏泄肌肤,祛风止痒类:在本次实验调查中,这类方剂的用药累及达到了96%,这类方剂多由辛散类药物组成,能够起到开阖毛孔、疏泄肌肤、透邪外出、祛风止痒的作用。中医药中常用的药物为白芷、麻黄、葛根、防风、荆芥穗、薄荷、独活、苦参、白鲜皮、地肤子、全蝎、蛇床子等药物。此类方中常与清热解毒类药物进行配伍,可用于治疗肾囊风、疥癣疯癞以及瘾疹等皮肤病。例如,临床上常用的苦参汤、八仙散等。
(2)清热解毒,收湿敛疮类:本次调查实验中这类方剂的累及用药为94%,这类方剂多由清热解毒,祛湿类药物组成。主要的用药为黄柏、黄连、黄芩、野菊花、金银花、石膏、生地、大黄、滑石、龙胆、蛤粉、龙骨、寒水石、木通五倍子等药物。此类方中,常配伍疏泄之痒的药物,从而起到清热解毒、疏泄外泄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湿疮、烫火以及湿毒等皮肤病,本次调查中常见的组方为五黄膏方、鸡苏散、黄连膏。
(3)行滞活血,温寒通阳类:本次调查实验中这类方剂的累及用药为90%,这类方剂通常为行滞活血和温寒通阳的药物构成,主要的构成药物为赤芍、川芎、桃仁、姜黄、干姜、细辛、紫草、附子、吴茱萸、草乌、川椒等药物,这类组方中常配伍腐蚀平胬的药物,能够有效起到行滞活血,温寒通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诸恶疮疾、疥癣等疾病。本次调查中,常见的组方有丹砂膏方、黄连散方等。
(4)芳香化油,养肌润肤类:次调查实验中这类方剂的累及用药为90%,这类方剂常用的药物为天然的香料以及植物类的药物构成,主要的构成药物有菖蒲、麝香、厚仆、白术、甘草、当归、生地、青木香等药物构成。此类组方常配伍疏泄发散,清热祛湿的药物,常用于治疗湿毒、湿疮、牛皮癣的皮肤病。本次实验调查中,常用的组方为神明膏、七宝散、麻黄膏等。
通过本次实验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医上治疗皮肤病主要的原理为通过祛风、除湿、凉血、解毒、提高机体的抵抗力来治疗皮肤科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在用药规律配伍上常清泄与渗湿相用,凉血与解毒相用、滋阴与初湿相用、活血与祛风相用等。中医护理技术在皮肤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其主要起到行气活血、排毒化淤的功效,能够从根本处对患者的皮肤疾病进行治疗,同时中医辨证方法在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也让患者感受到了非常的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