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管理在妇产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2-08-25李彩香
李彩香
(寿光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 寿光 262700)
随着女性地位的不断提升,在生活、工作等方面,压力也随之增大,加上饮食不合理,作息不规律,特别是怀孕分娩、流产数量的增多,使得妇科疾病病发率逐渐增加。由于患病部位属于隐私部位,常不能及时进行治疗,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相关并发症,为了提高患者治疗后的恢复效果,人性化护理方法已经被广泛推广[1]。所以,本组实验以妇产科病例为研究对象,探讨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本文选择42例病例,开展细节安全管理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84例病例开展双盲分组,主要包含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病情资料:病例数42例,年龄31岁~48岁,均值43.18±1.02岁;对照组病情资料:病例数42例,年龄33岁~46岁,均值42.31±1.03岁;组间的病情资料相比,P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护理:开展常规护理管理模式。
研究组护理:加强重点环节安全管理。1)构建安全管理机制。对于妇产科的相关护理,构建药品使用、消毒隔离、临床护理、感染防控等相关机制,并严格加强护理知识培训,按照手术室制度和流程,开展持续性护理质量改善;2)细节管理。2.1)对于患者查对,必须做到姓名、床号、年龄、性别等十项信息查询。对于需要开展临床手术病例,在开展手术之前,严格开展三方核对,并对患者采取何种手术、手术位置以及手术物品进行核对,在准确核对后,由三方签字方可开展手术。2.2)加强用药核对。在开展临床用药过程中,仔细询问患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做到三查七对。对于手术前后所需药物,明确药名与剂量,必须定期进行药品更换;2.3)安全防护。针对疾病危重病例,需由专人进行看护,防止出现意外事件。在患者麻醉尚未清醒时,或出现躁动情况,可选择约束带进行固定。在过床后,需做好护栏,防止出现跌倒或坠床问题。同时,加强疾病监测,如果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向医师报告;2.4)锐器伤预防。在介入手术室中,针刺伤十分多见,必须加强医疗废物处理。在手术阶段,需将锐器放置于医疗盒内,对于暂不丢弃医疗废物,需放置在专门储存器内进行分类;2.5)病房管理。在患者病房护理中,应设置好坠落、跌倒等警示标志。同时,需做好各类管道固定,加强病房内环境的安全管理。3)综合护理措施。3.1)清宫术后护理。在实施清宫手术之前,仔细向患者讲解手术方案、路径,指导患者放松心态。在手术实施过程中,需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建立科学静脉通路,便于不良情况的抢救;3.2)心理护理。针对剖宫产妊娠,大多数病例不了解手术相关知识,认为剖宫产术就是“剖开肚皮--取出胎儿”的过程,但在实际手术后,因手术切口、术后康复等问题,使得身体痛苦度较高,心理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紧张或焦虑问题。为此,护理人员需加强心理疏导和关心安抚,在讲解剖宫产手术知识的同时,对于患者所提问题、诉求,必须积极解答和满足,以提升其治疗配合度、依从性;3.3)健康宣教。在患者完成手术后,出院之前,必须加强健康宣教。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阴道出血大量流血情况,必须及时到院救治。在日常护理中,需采取盆浴方式,禁止性生活,控制避孕超过14月时间;3.4)药物护理。在使用药物治疗时,需让患者了解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如药物作用、禁忌症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掌握患者药物过敏史,指导患者科学服用药物。对于阴道大量出血病例,需开展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测,根据检测结果,开展对症处理和治疗。针对肌肉注射病例,在完成药物注射后,可使用热毛巾进行热敷处理。在患者的药物治疗期间,需严格阴道流血情况,如果流血情况严重,必须及时向医师汇报,采取及时处理措施;3.5)手术后护理。在患者入院之后,测量产妇体重,收集相关资料,在手术前,加强药敏、血尿常规检测,必须加强术前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手术麻醉、手术治疗的方式。在手术过程中,需加强心电监护,加强氧气吸入,必须做好手术配合。在剖宫产手术完成后,让产妇处于6h的平卧状态,禁止饮食,对切口辅料、患者疼痛、宫缩、尿量等情况进行严密检测,如果出现恶露排除状况,需加强会阴部清洁处理。在6h过后,需加强早期活动处理,在导尿管拔除之后,需加强排尿处理,防止出现尿潴留。同时,注重易消化和营养丰富的食物摄入,保证机体水分补充,对切口感染、宫缩、生命体征等状况进行严密监测。同时,需加强出院指导,在患者接受在院治疗后,在出院之前,仔细讲解出院后应注意的相关问题,叮嘱其按时复诊,并坚持做到自我监测,注重产后饮食、乳汁分泌、瘢痕护理等知识指导,遵照医嘱进行合理运动、科学饮食,如遇到特殊问题,必须及时到医院复诊治疗。
1.4统计分析
2 结果
2.1组间的安全隐患发生几率综合比对分析
在开展细节管理中,在无菌操作、坠床跌倒等指标对比中,研究组的数据更少,组间的相关数据相比,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比较[n(%)]
2.2组间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相比
以安全管理为基础,在开展细节管理后,针对护理满意率对比评分,研究组数据更为优质,组间数值相比,P<0.05。见表2。
表2 组间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分,
2.3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通过综合护理,在康复训练、心理状态、健康知识、服务评分等方面比对,观察组比对照组明显更为优越,组间数据相比,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质量比较
3 讨论
在妇产科的疾病护理中,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护理方法、舒适的护理环境,保证热情、积极的护理服务,有利于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改善不良心理状态[2]。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疗质量已成为衡量医疗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近些年,安全护理管理在妇产科护理中得到广泛应用,而在护理安全管理中,需注重细节管理。
同时,随着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在临床护理中,加强有效沟通,可促进护患矛盾的有效缓解,促进医疗环境的优化[3,4]。所以,护理人员需立足患者角度,在加强日常沟通的同时,在护理全过程中融入人性化护理,秉着耐心和细心态度,为患者提供细节安全护理服务。传统护理模式中,护理流程全面性不够,缺乏细致性,使得患者妇产科病症的预后效果不太理想。而针对妇产科病症,尤其是剖宫产手术病例,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旨在是为减少护理风险,注重预防先行、防治结合,实现全方位、全流程化的安全管理的。根据相关研究,在妇产科手术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如下:1)未严格制定无菌操作。在介入手术室内,由于无菌操作不严格,极易引发各类感染问题;2)清查清点不规范。在介入手术室中,必须仔细清查医疗器械、手术敷料等问题,若清查清点不规范,极易引发医疗事故;3)护理人员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管理意识,是妇产科手术管理的重点内容,如果护理人员缺乏手术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在手术过程中存在麻痹思想,由于工作强度高和节奏较快的原因,未严格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4)手术业务不熟练问题。目前,在各医院中,由于年轻护理人员较多,缺乏安全管理经验,极易出现护理技术错误,手术记录不准确,或漏记,均会引起安全管理问题。为此,在妇产科手术的安全管理中,必须综合分析这些问题,结合重点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风险防控与管理,进而促进手术的顺利开展与完成,最小化手术事故率。
此外, 对于妇产科临床,剖宫产手术已成为妊娠产妇的主要分娩方式之一。目前,虽然剖宫产手术在产科临床中属于小手术,但是实际手术中,如果操作不合理、不严谨,也极易引起各类并发症,如剖宫产手术后,需手取胎盘,使得子宫内膜出现损伤。因此,医护人员在临床上,需主张自然分娩方式。对于剖宫产手术产妇,需全面掌控手术指征,减少剖宫产例数。对于盲目清宫,容易引发大出血问题,如果情况严重,还需切除子宫。因此,临床必须加大早期诊断,做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而在临床护理中,对于剖宫产妊娠,需注重患者的实际病情,加强针对性护理、精心化服务,开展细节综合管理,如果出现异常情况需给予对症处理,以减少剖宫产手术所带来的并发症,不断提升剖宫产术后妊娠产妇的生活质量。
同时,针对妇产科的疾病安全管理,注重细节管理方式,需立足安全管理制度前提,不断提升医护人员的安全管理观念,促使每一名护理人员严格遵守疾病护理、妇产科手术的相关流程,一切围绕疾病方式开展护理,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流程化的护理服务。在患者入院后,即为患者创造优质护理环境,通过术前宣教、术中护理、术后监测与处理等方式,分析各类安全隐患,降低分娩风险率,最大限度减少深静脉血栓问题的发生。在开展剖宫产手术前,加强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心理压力,促使产妇配合率的有效提升,有效改善产妇的各项身体指标。此外,此外,对于剖宫产手术,因手术应激反应,患者也极易出现并发症状况,如切口感染、产后抑郁、产后疼痛、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影响到产妇的术后康复。为此,在临床护理中,需加强术后的并发症控制,加强术后康复护理。通过优质护理方式,在产妇完成术后,对其开展术后监测、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可促使产妇机体功能、心理状态的有效恢复。
综上所述,在本组实验中,42例研究组病例在开展护理安全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细节管理,在护理安全隐患上,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护理满意度评分也比对照组更为优越,这表示,针对妇产科的临床护理管理,注重细节的安全把控,加强全方位的安全管理,能够促进护理风险隐患的有效下降,不断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应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