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例成人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2022-08-25乔赵娜
乔赵娜
(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人民医院 山东 临沂 273300)
脑梗塞是局部脑组织缺血、坏死、软化引起的疾病,且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致残率及致死率高等特点,近年随着医疗技术发展脑梗塞患者死亡率得到控制,但会继发肢体、认知等功能障碍,导致患者卧床、缺乏运动,增加DVT等并发症发生率,该症状的出现不仅会增加机体疼痛感,亦可延迟其住院时间,鉴于此需在治疗后加强护理干预工作,旨在通过针对性、优质护理服务改善血流速度,对DVT进行预防,但常规护理在临床应用时间较长,无法结合患者实际需求给予其针对性护理服务,而早期护理干预可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早进行康复训练,通过改善下肢血流速度规避DVT,为进一步了解其护理价值,本文遴选80例脑梗塞患者(2020年1月~2021年4月)进行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1.1.1选择区间、对象:选择的80例脑梗塞患者均自2020年1月~2021年4月区间入本院进行治疗,按“随机法”分为2组(每组40例)。
1.1.2基础资料:观察组男、女=28/12,年龄50~78岁(均值63.11±10.24岁),NIHSS评分8-15分(均值11.25±1.25分),合并症:12例高血压、15例高血脂、13例糖尿病;对照组男、女=27/13,年龄51~80岁(均值63.42±10.11岁),NIHSS评分9-15分(均值11.41±1.12分),合并症:13例高血压、14例高血脂、13例糖尿病,数据统计P>0.05且本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得审批。
1.1.3纳入标准:①精神状态良好且主观意识清晰者;②单侧偏瘫者;③家属知情并积极配合者;④初次发病者;⑤既往无肢体功能障碍或下肢血栓病史者[1]。
1.1.4排除标准:①血液系统疾病者;②精神及认知障碍者;③感染性疾病者;④下肢大面积溃疡或出血者;⑤既往存在下肢血栓者;⑥严重脏器组织损伤;⑦自愿退出本次研究者[2]。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救治后,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其降颅内压、改善微循环、营养神经、降压、降糖治疗措施;其次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明确积极配合医务人员进行康复训练对改善预后效果价值;此外指导其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并准确告知其药物剂量、康复期间注意事项,并在用药后加强巡视,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上报医师处理。
观察组采用早期护理干预:(1)认知教育: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并结合患者受教育背景、病情、肢体状态等对其进行健康教育,通过视频、PPT等引导其掌握脑梗塞发生DVT原因,同时告知其预防该病措施、价值,使其可积极陪护进行护理及预防。(2)心理疏导: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结合其生活背景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缓解其因疾病出现的焦虑、恐惧感;其次邀请康复有效者现身说法,告知其康复训练效果、重要性,增强其康复训练信心。(3)生活指导:对患者体重、体质量等进行评估,结合其饮食喜好制定合理饮食方案,确保每日摄入饮食营养均衡,多选择高蛋白、高热量食物,并叮嘱其在卧床期间多饮水,既可预防便秘,亦可降低血液粘稠度。(4)下肢训练:在卧床期间指导其抬高患肢,使用小枕头垫高足跟,确保小腿与床面呈20°-30°且下肢远端高于近端;交替对健患侧膝关节进行屈伸、背屈、内外翻运动,每组20次,每天4次;其次对患者健患侧踝关节进行屈伸、背屈、内外翻运动,每组10次,每天4次;并对腓肠肌、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进行按摩(按摩力度以患者耐受为主),每侧按摩20-30min,1次/d。(5)气压波治疗仪:在接通电源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充气腿套,并指导其选择平卧位,在戴好套筒后连接主机;其次使用双排气管,打开仪器开关后选择静脉治疗(按照脚踝-小腿-大腿顺序进行),在治疗期间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变化,并结合其耐受程度调整压力参数,1次/天(30min/次),持续干预3个月。
1.3观察指标
(1)记录两组DVT发生率。
(2)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记录两组护理前后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
(3)根据疼痛程度(参考VAS量表对机体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分值0-10分,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高)、康复训练时间、住院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粘度、护理满意度(参考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从专业、行为、态度等方面评价,分值0-100分,得分越高满意度越高)等评价护理效果[3]。
1.4统计学
2 结果
2.1统计两组DVT发生率
观察组出现1例DVT,占比2.50%;对照组出现7例DVT,占比17.50%,组间对比差异显著,X2=5.000,P=0.025。
2.2统计两组血流速度
干预前两组2项指标对比无差异,干预后观察组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1。
表1 血流速度
2.3统计两组临床指标
观察组VAS评分(1.42±0.21分)、康复训练时间、住院时间、红细胞聚集指数、全血比粘度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94.25±3.62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0.05。详见表2。
表2 临床指标
3 讨论
脑梗塞患者卧床期间DVT发生率较高,研究发现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速度缓慢、静脉壁损伤等为引起DVT的主要原因,在对脑梗塞偏瘫患者治疗期间给予血管刺激性药物进行介入治疗可损伤静脉血管壁,且患者伴有肢体运动障碍,因此在急救后需长期卧床静养,导致患者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减缓,而血液呈现高凝状态,影响患者康复速度及预后效果[4-6]。
结果显示:观察组DVT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17.50%),腘静脉、股静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可见经早期护理干预脑梗塞患者康复过程中DVT发生率较低,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血流速度,分析:早期护理以康复训练为主,心理疏导、健康为辅,实施中针对性较强可结合其身体情况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在改善血流速度的同时预防血栓。其次护理中应用气压治疗仪可通过反复充气、放气对组织及循环产生压力,根据血液流向从肢体的远端至近端均匀有序进行挤压,可提高血流速度,在促进下肢静脉内淤血排空的同时,改善静脉血流灌注效果,避免下肢静脉呈现高凝状态[7-10]。
结果显示:观察组VAS评分(1.42±0.21分)、康复训练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可见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其疼痛程度,亦可缩短康复所需时间,避免长期住院增加患者身心压力及经济压力,分析: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应用气压治疗仪可通过增压、减压对周期性波动血流进行调整,在改善下肢微循环状态的同时,阻碍凝血因子的形态,达到预防DVT的目的,将其与心理、认知等措施联合可从多方面入手预防DVT,使其积极配合进行康复训练,增加下肢血液循环速度、降低血液粘稠度,在改善身心压力的同时,提高积极性及康复效果[11、12]。
综上,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脑梗塞患者下肢深静脉中极具优势,既可改善其疼痛程度及血流速度,亦可缩短其康复训练及住院时间,值得借鉴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