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在高血压高危人群体检中的应用
2022-08-25王文慧张健芬
魏 蕾,王文慧,张健芬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 山东青岛26600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再加之医疗保健不断完善和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使各种慢性病数量日趋增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当收缩期、舒张期中任何一项血压上升或者同时上升高出正常值即诊断为高血压[2]。中老年高血压发生与精神、周围环境、遗传、用药、平时习惯等因素有关,长期血压处在较高状态能引起肾、心、脑等其他靶器官病变,甚至产生心肌梗死和肾衰竭等[3]。健康教育属于一类非药物疗法,通过制订目的和计划明确的教育方案,使受教育者获得健康知识,改善自身的行为,从而促进健康。围绕正确的生活方式进行教育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将其用于高血压有关高危人群的体检护理中,能减少高血压发生,提高生活质量[4]。2020年1月1日~2021年6月1日,我们对进行体检的40例高血压高危人群实施健康生活方式宣教,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80例高血压高危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在体检过程中确定为高血压高危人群,即长期高糖、高盐饮食及饮酒习惯,收缩压120~139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80~89 mm Hg,进行血糖及血脂监测发现指标略高于正常值,体质量指数≥24者;②具备正常的交流及沟通能力者;③年龄≥50岁者;④依从性良好者。排除标准:①存在冠心病或糖尿病等其他慢性基础病者;②存在急危重症或恶性肿瘤者;③存在意识或精神障碍者;④拒绝或中途退出本研究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50~80(64.26±9.15)岁;体重48~78(61.50±3.58)kg;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9例,高中及以上11例。观察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0~79(64.28±9.14)岁;体重49~77(61.26±3.60)kg;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及以上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许可(伦理审批号IRB-2020-356),同时取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并签署有关书面说明。
1.2 方法 两组均由同组医护人员进行体检,对照组在体检过程中依据常规流程进行护理,告知受检者定期监测血压的必要性,若发生血压异常上升需要及时就诊。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具体方法如下。①饮食指导:在体检过程中对受检者开展平衡膳食指导,要求坚持进食低盐、低胆固醇、低脂肪、纤维素含量丰富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降低疾病发生风险,确保每日钠盐摄入量≤6 g;需要限制鱼籽、动物脂肪、内脏、肥肉等摄入量,尽可能摄入豆类、鱼禽和瘦肉等食物;每天摄入适宜的豆奶或豆类制品,确保蛋白充足;同时应摄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水果适宜摄入量200~400 g/d,新鲜蔬菜适宜摄入量为300~500 g/d。坚持少量多餐的原则,避免暴饮暴食、戒烟戒酒、饮浓茶或咖啡,维持大便畅通,防止发生便秘。②生活指导:调整患者作息习惯,坚持早睡和早起的原则,确保睡眠充足,将体重维持在适宜的范畴中;选择自身喜爱的活动并坚持运动,但需注意防止疲劳。指导老年人采取做家务、散步及打太极拳等方式进行运动,中青年采取跳舞、慢跑、爬楼梯、骑自行车、游泳、跳绳及划船等方式进行运动。采取“三五七”运动法,其中“三”指每日步行3000 m,通常于餐后1 h进行运动,时间为20~30 min;“五”指每周进行5次运动,单次30 min,每周150 min;“七”即运动期间强度应达到结束运动后心率、年龄二者相加为170。③心理指导:在体检过程中应做好有关心理护理,及时与高危人群开展交流沟通,掌握其担忧困惑同时积极给予解答,与家属共同讨论分析,疏导高危人群负性情绪,引导其调整和维持良好心理状态,重新建立自信心,同时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配合完成相应的体检工作,建立良好护患关系。④行为指导:要求高危人群定期监测血压,并向其说明服药的必要性同时协助患者养成按时按量用药的习惯,严格按照医嘱执行,维持自身血压平稳,以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⑤家庭干预:向高危人群家属讲解高血压的有关预防计划,同时要求家属在日常生活中监督高危人群医嘱执行情况,控制高危吸烟和酗酒等问题;向家属建立远程联系,通过电话、微信、QQ等通信工具,掌握高危人群生活状态和有无眩晕等高血压前兆症状,实时掌握关键信息,以便做好下一步干预和疾病预防准备。两组干预时间均为6个月。
1.3 评价指标 ①血压:分别检测两组干预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②高血压:比较两组高血压发生率,将收缩压不低于140 mm Hg,舒张压不低于90 mm Hg定为高血压。高血压发生率(%)=发生高血压例数/总例数×100%。③遵医行为: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规律作息、合理饮食、戒烟戒酒和适量运动例数。④生活质量:分别在干预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5]评估两组生活质量,涉及8项内容,各项得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⑤护理满意度:通过自制满意度调查表对两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包括宣教方法、护患沟通、护理技术及护理效果共4项,各项分数0~25分,总分100分,得分>90分为满意,80~90分为一般,<8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高血压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高血压发生情况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遵医行为比较[例(%)]
2.3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SF-36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3.1 高血压高危人群在体检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教的原因 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的慢性疾病,国内患者总数较多,且发病人群正趋向年轻化。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其中超过95%的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有关该病发病原因暂未完全明确,待病情发展到严重阶段能引起机体多器官受损和心脑血管病,使致残风险上升[6]。因此,需注重对疾病的防治。健康体检是经查体以评估受检者机体健康水平,部分人群在体检后确定自身存在患病率,这类人员为防止后续发病,需对其开展健康管理[7]。既往对高血压有关高危群体采取的管理措施主要是定期监测,能尽早观察血压异常变化,第一时间前往医院就诊,尽早采取措施控制血压[8]。疾病出现的具体机制仍未明确,其发病与年龄相关,还可能与饮食及作息等不良生活方式相关。因此,防治高血压需从纠正高危人群不良生活习惯开始,结合生活开展宣教,以减少高血压发生。
3.2 高血压高危人群在体检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对血压的影响 许玉凉等[9]通过对高危人群体检期间进行健康教育设为观察组,进行常规体检护理设为对照组,最终观察组干预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血压水平、高血压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P<0.05),与上述研究者结果一致,说明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围绕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宣教控制血压水平,降低疾病发病率。分析原因是通过对患者饮食、生活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并提供心理指导和行为指导,使其充分认识到做好高血压预防重要性,合理调整自身饮食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作息习惯、合理运动和用药,进而有助于维持血压稳定,减少高血压发生[10-12]。
3.3 高血压高危人群在体检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对遵医行为的影响 高血压高危人群的遵医行为会直接影响其血压控制效果和高血压发病。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高血压高危人群围绕健康生活方式进行宣教能改善遵医行为。考虑原因是结合生活方式开展健康教育能使高危人群建立合理饮食结构,自觉戒烟,调动其积极性,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规范日常生活行为[13-14]。
3.4 高血压高危人群在体检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赵桂枝[15]对60例高血压高危人群开展研究,一组予以常规化体检护理设为对照组,一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生活方式健康教育设为试验组,试验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得分高出对照组。本研究结果发现,干预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赵桂枝[15]研究结果一致,说明围绕正确的生活方式进行教育可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分析原因是开展健康教育过程中进行健康知识教育,注重培养高危人群的自护能力,指导调节饮食和作息,鼓励开展体育锻炼,要求家属参与护理,共同开展心理疏导,做好高危人群日常监督工作等,改善高危人群机体和心理状态,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3.5 高血压高危人群在体检过程中开展健康生活方式宣教对满意度的影响 护理满意度是评估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16]。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围绕正确的生活方式开展教育可能促进满意度提升。分析原因是开展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能充分调动高危人群和护士主动性和积极性,达到对高血压的预防与监测的目的,因此,能提升高危人群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