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分辨率超声测量动脉内膜厚度的影响因素及其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2022-08-25林培鑫万晓钰徐铭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2年8期
关键词:吸烟史桡动脉颈动脉

林培鑫,万晓钰,徐铭俊,张 瑜,张 运,张 梅*

(1.山东省妇幼保健院超声科,山东 济南 250000;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山东 济南 250000)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为全身性疾病。受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刺激而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发生改变,其通透性增加,脂质异常沉积于内皮下,引起动脉内膜增厚;同时,中膜平滑肌细胞迁移入内膜出现轻微增殖并合成胶原纤维,故AS早期主要累及动脉内膜。因分辨率和频率受限,目前临床常用超声技术无法单独识别内膜,仅能测量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判断早期AS及预测临床事件均存在一定局限性[1];而外周动脉,如桡动脉、足背动脉[2],可能成为评估AS的新窗口。本研究采用新型24 MHz高分辨率超声技术测量颈动脉和外周动脉内膜厚度,分析相关影响因素,观察以内膜厚度诊断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11月95例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就诊的CHD患者(CHD组),男52例,女43例,年龄37~84岁,平均(63.5±9.6)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25.99±4.05)kg/m2;均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等制定的CHD诊断标准[3-4]。排除标准:①曾接受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或内膜剥脱术;②合并严重心律失常、肝肾功能异常、感染、自身免疫疾病、外周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③图像质量不佳。同期纳入50例非CHD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44~74岁,平均(59.7±7.7)岁;平均BMI为(23.98±2.70)kg/m2。本研究通过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编号:(科)伦审第2019(211)号],检查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Canon Aplio i9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i24Lx8线阵探头,频率24 MHz。嘱患者仰卧,同步连接心电监护,储存至少3个心动周期的动态和静态图像。分别留存血管长轴切面上距双侧颈总动脉分叉处1 cm及2 cm处的颈动脉后壁的声像图、双侧桡骨茎突上方1~2 cm处桡动脉声像图及双侧内外踝连线下方2~3 cm处的足背动脉声像图。于心电图R波峰值时刻放大声像图,测量颈动脉/桡动脉/足背动脉IMT(carotid/radial artery/dorsal pedis artery IMT, cIMT/rIMT/pIMT)、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 cIT/cMT)、桡动脉内膜/中膜厚度(radial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rIT/rMT)及足背动脉内膜/中膜厚度(dorsal pedis artery intima/media thickness, pIT/pMT);管壁内层强回声带代表内膜,即管腔与内膜交界处至内膜与中膜交界处,以中层低回声带为中膜(图1)。由2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超声科医师测量以上参数,其中1名医师间隔1周后再次进行分析,以3次双侧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

1.3 基本资料 记录患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吸烟史、他汀类药物用药史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分析软件。以±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参数为变量,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内膜厚度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价各超声参数诊断CHD的价值,并以MedCalc 19统计软件比较其差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本资料 CHD组患者年龄及BMI均高于对照组(t=2.39、3.45,P=0.018、0.001),而组间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0,P>0.05);CHD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及服用他汀类药物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TG、HCY水平高于对照组(P均<0.05),而TC、HDL-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01);组间吸烟史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HD组与对照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2.2 超声参数 与对照组相比,CHD组cIT、rIT、pIT、cIMT、rIMT及pIMT均增厚(P均<0.05);组间cMT、rMT、p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CHD组与对照组患者动脉内、中膜厚度比较(mm)

2.3 回归分析 影响cIT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年龄、高血压史、吸烟史及HDL-C水平(P均<0.05);影响rIT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年龄、BMI、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及HDL-C水平(P均<0.05);影响pIT的主要因素为患者年龄、BMI、糖尿病史、吸烟史及HDL-C水平(P均<0.05)。

2.4 诊断效能 超声模型(cIT+rIT+pIT)诊断CHD的效能优于单一cIT、rIT及pIT(P均<0.05),见表3及图2。相比单一临床模型(高血压史、高血脂史、糖尿病史、吸烟史及BMI≥28 kg/m2),临床模型分别联合cIT、rIT、pIT及超声模型后,诊断效能均有提高(P均<0.05);但临床-超声模型与临床模型单独联合cIT、rIT、pIT相比诊断效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及图3。对于判断同一动脉的内膜厚度及IMT,cIT的效能优于cIMT(AUC=0.919、0.773,P<0.05),rIT优于rIMT(AUC=0.879、0.732,P<0.05),pIT优于pIMT(AUC=0.833、0.608,P<0.05),见图4及表3。

表3 临床及超声参数诊断CHD的ROC曲线分析结果

3 讨论

目前临床常以5~10 MHz线阵探头检测浅表动脉,难以显示管壁细微结构,无法区分内膜与中膜。本研究所用新型24 MHz高分辨率超声的分辨率约60 μm,精度可达0.01 mm,可清晰区分内膜与中膜,穿透力可满足同时探查外周浅表动脉和颈动脉的需求,成像质量好,可清晰显示管壁各层[5-6]。

作为早期筛查AS的指标,cIMT对于预测心脑血管疾病及评估冠脉斑块稳定性具有一定价值[7]。本研究结果显示,cIT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年龄、高血压史及吸烟史等;CHD组cIT较对照组显著增厚,而组间cMT无明显差异,且cIT诊断CHD的效能高于cIMT,提示以内膜厚度诊断CHD较IMT更具优势,cIT或可替代cIMT成为无创预测冠状动脉疾病的方法,为干预早期冠状动脉AS病变和管理相关人群提供可靠依据。

作为外周肌性动脉,桡动脉同样是AS好发部位。既往研究[8]证实,桡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冠状动脉及颈动脉病变程度均呈正相关。MYREDAL等[9]采用55 MHz超声测量rIT,证实CHD患者rIT明显增厚,而rMT与CHD无显著相关;XU等[10]亦认为rIT诊断冠脉疾病价值较高。本研究结果显示,CHD组rIT高于对照组,以rIT诊断CHD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与上述研究结果相符。足背动脉是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好发部位,其病理基础仍为AS,但目前对于足背动脉与CHD的关系研究尚不充分。本研究中CHD组pIT高于对照组,以pIT诊断CHD的AUC达0.833,提示pIT同样对诊断冠状动脉早期AS有一定价值;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rIT及pIT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及吸烟史等,均与cIT相似。

综上所述,影响cIT、rIT及pIT增厚的因素相似,主要包括患者年龄、BMI及高血压史等;cIT、rIT及pIT对CHD具有较高的独立和联合诊断价值,优于IMT,提示在传统临床危险因素基础上引入内膜厚度可提高诊断CHD效能。但本研究为单中心横断面观察,样本量较小,且未能根据CHD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进行细化分组分析;对CHD危险因素与治疗方法的关系分析较为粗略,尤其CHD组应用他汀类药物者占比高达49.47%,难以避免选择性偏倚,有待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吸烟史桡动脉颈动脉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经桡动脉途径行外周血管介入手术的临床安全性分析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控分析
吸烟可能增加发生抑郁的风险
经解剖鼻烟壶处的远端桡动脉入路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术1 例
COPD合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探析
吸烟有害健康,二手烟危害子孙
亲吻会致死,是真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