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炮制历史沿革
2022-08-25孙立艳黄振宇
孙立艳,李 颖,黄振宇
(1.天津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462;2.通化万通药业有限公司,通化 132400)
人参是临床常用强壮补虚药,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干燥根和根茎[1]。人参的应用历史较久远,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称其具“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名目,开心益智”功效[2]。由于人参作用广泛功效显著,被历代医家推崇,其炮制方法可追溯到汉代《华氏中藏经》,目前虽然有专门的人参现代临床应用研究,但是对于人参炮制历史沿革缺少系统全面的梳理,本文查阅了汉代以来的77本医药典籍及本草著作,整理人参不同历史时期的净制、火制、加辅料炮制及其他制法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医家人参贮藏保管的经验,对人参炮制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人参的炮制研究及遵古炮制提供思路与参考。
1 人参炮制方法中名词解析
《医学纲目》等典籍中所载“去蘆”为“去芦”。《本草纲目》等收载“呚咀”一词,原始社会指用牙齿咬碎,后指代“饮片切制”方法。在《外台秘要》中,“细剉”的“剉”在《说文解字》中谓之“锉”,意为用锉刀将物料磨碎,人参“细剉”就是将人参细细的磨碎成末状。明代《普济方》中首次提出炮制人参“不用铜铁”的理论,清代《嵩崖尊生全书》、《修事指南》、《本草求真》、《本草从新》等记载人参炮制“忌铁器”,《本草乘雅半偈》称“忌铁器咸卤”,除忌铁器还增加忌盐,为后世炮制原理研究奠定基础。自汉代以来,不同历史时期人参炮制方法有所不同,具体炮制差异情况详见表1。
表1 人参炮制的历史沿革
朝代 年份 炮制方法 出处明 公元1449年 去芦;拍破 《奇效良方》[31]明 公元1519年 去蘆 《外科理例》[32]明 公元1525年 去芦梗,咀薄才煎 《本草蒙荃》[33]明 公元1526年 去芦 《婴童百问》[34]明 公元1548年 去芦 《女科撮要》[35]明 公元1549年 为末 《万氏女科》[36]明 公元1565年 去蘆;去蘆须,研为净末《医学纲目》[37]明 公元1575年 去芦,不令人吐 《医学入门》[38]明 公元1578年凡生用宜呚咀,熟用宜隔纸焙之,或醇酒润透呚咀,焙熟用,并忌铁器《本草纲目》[39]明 公元1585年 去蘆,蘆与参相反,吐药中有用蘆者 《仁术便览》[40]明 公元1587年 肺虚气短少气虚喘烦热去蘆用之 《增补万病回春》[41]明 公元1602年 去蘆;去蘆,铡细用 《证治准绳》[42]明 公元1612年 去蘆 《宋氏女科秘书》[43]明 公元1612年 去芦,其芦能上涌吐痰 《医宗粹言》[44]明 公元1615年 去蘆用;陈酒浸过一宿 《寿世保元》[45]明 公元1615年 去芦 《景岳全书》[46]明 公元1617年 切片;制毕晒干,共为细末《外科正宗》[47]明 公元1622年 去芦 《炮炙大法》[48]明 公元1622年 去芦,饭上蒸切片,烘干《先醒斋广笔记》[49]明 公元1637年 去芦用;去芦饭上蒸熟 《医宗必读》[50]明 公元1637年愚谓肺家本经有火,右手独见实脉者,不宜骤用,即不得已而用之,必须盐水焙过,秋石更良,盖咸能润下,且参畏卤咸故也。 凡用必去芦净,芦能耗气,又能发吐耳《本草通玄》[51]明 公元1644年 去芦;拣人参 《审视瑤函》[52]明 公元1644年 去芦 《一草亭目科全书、异授眼科》[53]明 公元1647年生用呚咀,熟用隔纸焙之,或醇酒润透,忌铁器咸卤,用童便润制者,谬矣《本草乘雅半偈》[54]清 公元1658年 拌蒸 《医门法律》[55]清 公元1663年 去芦切片用 《医宗说约》[56]清 公元1665年 切片 《外科大成》[57]清 公元1666凡生用宜呚咀、熟用宜隔纸焙之、或热酒润透,呚咀焙熟用《本草述钩元》[58]清 公元1679年 去蘆 《温热暑疫》[59]清 公元1687年参之取恶者五灵脂,五灵脂研细末用一分,将水泡之,欲用参一钱,投之五灵脂内,即时取起,入于诸阴药之内,但助阴以生水,断不助阳以生火《本草新编》[60]清 公元1694年去芦用。补剂用熟,泻火用生,炼膏服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人参芦能通吐痰涎,体虚人用之,以代瓜蒂《本草备要》[61]清 公元1695年 青盐制;参芦能耗气,专入吐剂《本经逢原》[62]
2 人参炮制方法
2.1 南北朝刘宋时代
雷斅在《雷公炮炙论》中明确人参净制方法“去四边芦头并黑者”,即人参要去芦头及发黑部分。对于干燥方法也明确要“阴干”,强调使用时“剉”入药中。
2.2 宋代
宋代炮制方法有了很大改进,人参炮制方法也逐渐增多,主要加工方法为净制的“去芦”,切制的“剉”“研细末”、“捣为末”,火制的“桑柴火上烧令烟绝”、“焙”、“微炒”、“黄泥裹煨”、“细剉焙”等。金元时期是中药炮制理论大发展的阶段,许多医家结合临床应用,阐述炮制原理,该阶段人参炮制方法较单一,主要炮制方法集中为“去芦”和“铡细用”。
2.3 明代
明代中药炮制技术有了大发展,炮制理论也逐渐成熟,人参的炮制加工方法朝多样化方向发展。该时期人参净制方法主要包括“去芦”、“去芦须”、“洗净”、“去芦梗”等,火制方法包括“湿纸裹煨”、“焙”、“隔纸焙”、“焙熟”、“饭上蒸”,加辅料炮制方法有“盐炒”、“醇酒润透”、“陈酒浸一宿”、“盐水焙”等,其他制法有“捣细”、“生碾为末”、“细剉”、“薄切”、“槌碎”、“拍破”、“呚咀”、“铡细”、“切片”等。总之明代对于人参的炮制加工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净制以去芦为主,火制以煨法和焙法为主,加辅料炮制以酒、盐等为主,其他炮制方法以切片和粉碎为主。
2.4 清代
清代属于炮制品种课炮制技术扩大和应用时期,此时医药文献都开始非常重视中药炮制,而且对于炮制方法记叙的相对较详细,人参炮制方法更加丰富完备,炮制理论研究更加透彻。炮制时“忌铁器”成为共识,且《本草害利》强调切人参用“铜刀切片”。该阶段人参净制方法有“去芦”、“泡净”,火制方法有“隔纸焙”、“焙熟”、“砂锅慢火熬”、“饭锅上蒸熟”、“饭锅内蒸烂”、“用陈绍酒饭上蒸熟”、“焙微为末”、“炮”、“火熏”、“炖”、“炼膏”,加辅料炮制方法有“热酒润透”、“青盐制”、“入乳制”、“川乌汁煮”,可见清代蒸制人参的方法较多,可以采用不加辅料的清蒸,也可以用绍兴黄酒为辅料蒸制到“熟”或“烂”的程度即可,这与现代红参加工方法相似。清代《本草备要》增加了“炼膏”
之法,认为具有“回元气”之功。《医宗金鉴》更是详细说明了具体炼膏方法“半觔切片用水五大碗沙锅慢火熬至三碗将渣再煎汁一碗,共用密绢滤净复熬稠厚”。清代也比较重视生熟人参的作用差异,因此炮制时《本草备要》主张“补剂用熟,泻火用生”,《得配本草》云“土虚火旺,宜生用;脾虚肺怯,宜熟用”。
朝代 年份 炮制方法 出处清 公元1696年上虚火旺宜生,凉薄以取其气,脾虚肺怯宜熟,甘温以资其味…熟隔纸焙,并忌铁器。《嵩崖尊生全书》[63]清 公元1704年;陶弘景曰:人参易蛀,唯纳新器中密封,可经年不坏。炳日:人参频见风日则易蛀,惟用盛过麻油瓦罐,泡净焙干,入华阴细辛与参相间收之,密封可留经年。一法,用淋过尘灰晒干,罐收亦可。李言闻曰:人参生时皆阳,故不喜见风日,凡生用宜呚咀,熟用宜隔纸焙之,或醇酒润透热用,并忌铁器《修事指南》[64]清 公元1722年 去蘆用 《本草必用》[65]清 公元1742年去蘆;半觔切片用水五大碗砂锅慢火熬至三碗将渣再煎汁一碗,共用密绢滤净复熬稠厚磁碗内收贮听用《医宗金鉴》[66]清 公元1750年 切片焙干 《幼幼集成》[67]清 公元1757年 宜隔纸焙用,忌铁 《本草从新》[68]清 公元1761年去芦,隔纸焙熟用;土虚火旺;宜生用;脾虚肺怯,宜熟用《得配本草》[69]清 公元1761年 入乳浸、饭锅上蒸熟;去蘆《成方切用》[70]清 公元1765年须蒸之极透则寒去;切片……用陈绍酒饭上蒸熟;布包,藏饭锅内蒸烂《本草纲目拾遗》[71]清 公元1769年用皆忌铁,久留经年,须用淋过灶灰晒干,及或炒米同参纳入瓷器收藏《本草求真》[72]清 元1790年 宜焙用 《本草辑要》[73]清 公元1803年 饭上蒸软,切片隔纸烘研《时方妙用,时方歌括》[74]清 公元1820年 焙为末 《女科要旨》[75]清 公元1820年 三两,用川乌一两煮汁收入,去川乌;炮;拌蒸 《医学从众录》[76]清 公元1827年 去蘆 《傅靑主女科》[77]清 公元1862年得火熏则软,或饭锅内蒸软乘热软时,用铜刀切片,连汤炖透,冲入诸煎剂汤和服《本草害利》[78]清 公元1863年 拌蒸 《校注医醇賸义》[79]
3 小结
人参被满族人称为“奥尔厚达”,其中“奥尔厚”是植物的统称,“达”代表首领或头领,也就是“百草之王”的意思[80],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是有原因的,其临床作用范围广,作用效果显著被历代医家所公认[81],例如救人于危亡的独参汤便是很好的例子。古人喜欢用人参,关于人参的炮制加工方法也是随着使用范围扩大而不断增多[82]。自汉代以来,人参净制多去芦,这形成了医家的共识,人参芦为根部顶端茎痕,《本草蒙荃》将其列为涌吐药,相对补气补虚功效为主的人参而言,人参芦涌吐作用视为副作用成分聚集的非入药部位,需要去除。《华氏中藏经》等记载人参“去芦”炮制,为大多数医家首选去除副作用方法,清《本草逢原》言“参芦能耗气,专入吐剂”,宋代唐慎微在《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中阐明“去芦头,不去者吐人”,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方入药用不去芦令人吐,慎之”,清代张仲岩在《修事指南》中也强调“去芦者免吐”,医家认为“芦”有催吐作用,常将人参与参芦分开入药,把参芦作为涌吐剂使用。古人用取象类比思维,认为“芦头”为人参残留的茎基,该部位向上生发之力强,故令人吐。但现代医学并未发现参芦中有任何催吐成分,临床应用过程中也没有催吐现象发生,因此有人主张人参应用可不去芦,2020版中国药典没有明确要求人参去芦操作。
总之,人参净制加工主要有“去芦”、“去芦须”、“洗净”、“去芦梗”等操作,在本文查阅的77篇古代医药及本草典籍中有61篇明确提及人参去芦,人参芦为公认催吐的副作用成分;人参切制以切薄片和粉碎成末为主,且强调切制过程“忌铁”应用铜刀;人参火制法种类较多,包括“桑柴火上烧令烟绝”、“焙”、“微炒”、“黄泥裹煨”、“细剉焙”“湿纸裹煨”、“隔纸焙”、“焙熟”、“饭上蒸”、“隔纸焙”、“砂锅慢火熬”、“饭锅上蒸熟”、“饭锅内蒸烂”、“用陈绍酒饭上蒸熟”、“焙微为末”、“炮”、“火熏”、“炖”、“炼膏”等,其中强调“焙”的有6种不方法,“蒸”有有5种方法,其中大部分为饭上蒸,另外也有炒、炖、炼、熏等炮制。从明代开始,多部医药典籍及本草均强调人参加热宜“饭上蒸”或“隔纸焙”,笔者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古代民间蒸煮器具多为铁器,蒸制人参为避免接触铁,故采用隔饭或隔纸的方式加热。
古人对人参的贮藏保管方法也比较多样,人参含皂苷类成分,比较容易腐烂和生虫,张仲岩在《修事指南》中总结前人贮藏经验,“人参易蛀,唯纳新器中密封,可经年不坏”利用密封贮藏法将人参放到容器内密封保存可以防止生虫。“人参频见风日则易蛀,惟用盛过麻油瓦罐,泡净焙干,入华阴细辛与参相间收之,密封可留经年”。人参经常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虫蛀,利用对抗同贮法用盛装过麻油的瓦罐将人参泡净焙干,再与细辛同贮,可以防虫防腐。“用淋过尘灰晒干,罐收亦可”指人参晒干收贮于瓦罐内之前要加尘灰吸湿干燥,防止返潮发霉。《本草求真》亦收载该法“久留经年,须用淋过灶灰晒干”,且提及“炒米同参纳入瓷器收藏”,用炒米与人参同贮于瓷器中贮藏,炒米亦是发挥吸湿作用。
本文梳理自汉代以来与人参相关的历代本草、医学典籍共计77部,归纳总结人参炮制的历史沿革,以期为人参的现代研究提供文献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