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视域下的扎染装饰形态探究

2022-08-25刘胡鑫

纺织报告 2022年8期
关键词:扎染肌理面料

刘胡鑫

(长沙理工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依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随着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当今人们的消费需求逐步由物质归属发展为精神审美需要,设计的美与生活紧密相连。在这个发掘“高质量”品位的创新创意时代,人们对自我的展现往往离不开个性化设计与情绪化联动,因此,扎染艺术的个性化趋向日益明显,对扎染的表现形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术界对扎染的研究也各有侧重点,主要是针对传统扎染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工艺技术的开拓创新、图案纹样的现代化提炼及扎染在服饰软装等家纺设计中的创新与应用等,但对现代扎染装饰形态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顺应市场对个性化设计的需求,对感官视角下的扎染装饰形态进行分析,有助于人们理解人、服装和装饰艺术三者之间的内外联系,探索现代审美约束下扎染的艺术表现形式。

1 扎染概述

1.1 扎染艺术的界定

扎染在中国古代被称作“绞缬”或“撮缬”,与蜡染之“蜡缬”、蓝印花布中的“夹缬”统称为“三缬”,兴起于秦汉,盛行于唐朝,宋元明清时期逐步成熟并发展至今,是中国民间独特的防染印花工艺。“扎”并非字面上单一的动词,其涵盖的动作语义多样,如“撮”“夹”“绑”“缝”“缠”“捆”等,因此,扎染的工艺技法也自由多变。

中国扎染可追溯的历史十分久远,经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至今仍以丰富的民族内涵和独特的工艺技法散发着无限魅力和勃勃生机。云南大理、四川自贡、湖南凤凰、江苏南通是我国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扎染传承地域,均分布在长江流域,水资源和染料植物等自然条件较好,为四大扎染的传承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又因地理条件、民族发展历程、风俗习惯等差异,造就了国内扎染艺术“同源异彩”的特性。

扎染的历史发展不局限于中国,其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并得到差异性发展。文化和地域的差异造就了日本扎染、非洲扎染、印度扎染等以地域命名的扎染称谓,虽然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和风格差异,但综合来看,都在“扎”与“染”的工艺范畴,工艺特征具有强烈的一致性[1]。

1.2 扎染的特点与优势

扎染技艺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完备的染色体系。传统扎染的染料以板蓝根、五倍子、黄芩等天然中草药为主,具有一定舒缓、抗菌的保健作用[2]。扎染纺织品积累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其淡雅的色泽、清新脱俗的风格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以湘西苗族扎染为例,苗族信奉“万物有灵”,并将民族文化提炼融入扎染图案中,在生活纺织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动植物题材和神话故事题材,后来受民族文化交融的影响,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戏曲人物故事也频繁出现在扎染图纹创作中,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近几年,国内外市场对传统纺织品的热情日益增长,扎染工艺再度被广泛应用于服装与家纺设计中,我国很多扎染纺织品牌走向国际。2019年,时尚数据平台Lyst发布“扎染”是年度增长最快的时尚关键词之一,热度至今不减,促使更多的高级时装品牌运用扎染设计方法,这种多元化的染色风格和个性化的扎染面料得到了追捧并带动了新的时代风尚[3-4]。

1.3 扎染的材料辨析

《说文解字》曰:“缬,以衣衽扱物谓之缬。衽,指衣襟与衣袖,扱,收也、取也。”可以看出,从古至今,服装是扎染艺术的主要载体,扎染在面料上的应用,在工艺方法、色彩运用或图案纹样等方面都为服装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素材,并产生了独特的视觉装饰效果。材料是设计的物质基础,扎染面料的类别、肌理及性能品质都直接影响服装成衣的装饰效果和品质价位。传统扎染受工艺技法与材料选择的条件限制,所采用的面料以棉、麻、丝等自然织物为主,整体的形态特征趋于二维平面,其中,湘西苗族扎染就是面性扎染的代表。随着科技的发展与产品材质表现的差别化需求,现代扎染早已突破了天然面料的属性,毛纺、混纺、皮革、锦纶、化纤及合成纤维等新型面料的创新应用进一步拓展了扎染面料的艺术表现力,而对面料装饰属性的挖掘不只是针对材料本身的肌理表现,还需在此基础上进行二维平面装饰性设计和三维记忆成型加工再造,重塑面料的视觉表现和触觉感知,丰富扎染面料的装饰内涵。

2 扎染装饰形态特征

扎染纺织品作为时尚设计的基础载体之一,其表现形式从多方面体现出来,诸如面料自身的肌理特性、再加工设计的视觉重塑、不同品类面料与各种印染工艺之间的有机联系等,都是装饰美感的重要表现因素。扎染面料载体与设计思维的不断创新突破,拓展了扎染的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扎”与“染”的字面语义;而扎染材质的差异性变化直接影响产品的装饰效果,使扎染的装饰形态在产品设计的应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图纹色彩、造型肌理及光影明暗等方面的差异性变化。本研究通过案例分析,从具象与抽象、平面与立体及静态与动态等不同感官视角深入剖析扎染的装饰设计语言,探索扎染在现代审美约束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2.1 具象与抽象

扎染作为传统印染工艺的典型代表,其艺术形态呈现出从具象到抽象的演变过程,可以概括为3个阶段[1]。因工艺技法与染料面料等条件的限制,扎染早期的艺术形态在色彩上以单色或双色套叠的样式为主,在图案形态上则以重复且规则有序的点、线、面构成排列。如图1所示,该图是新疆阿斯塔纳第六区一号墓出土的传统绞缬残片,整体形态特征朴实单一,是扎染第一阶段的艺术形态。

图1 绞缬残片

唐宋时期,各地域文化交流的影响让扎染艺术发展迅猛。传统宗教元素、图腾纹样及地域符号等被广泛应用于扎染图案纹样的创作中。该阶段的扎染图案形态依旧以有序排列的点、线、面构成为主,通过捆扎或绞扎等技法塑造出生动具象的艺术形态。因此,写实具象、具有民族特色、寓意吉祥是扎染图案形态第二阶段的主要特征,如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画面色彩氛围浓郁,红色与棕色搭配,金色巧妙地隐藏于其中,打破了早期扎染单一的色调风格,增添了富贵气息。其服饰纹样具象写实,呈重复点状分布,使画面和谐且具有层次感,整体造型生动具象。

20世纪中期至今是扎染艺术形态发展突变的重要时期,也是现代扎染发展的第三阶段。该阶段的扎染形态主要受文化潮流与科技发展两方面的影响。科技发展促进了染整技术的突破,拓展了扎染的表现技法,使其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浸染上色方式,在此基础上增加了点染、注染与浇染等技法,极大地丰富了织物的装饰效果。在文化潮流方面,城市化发展使民间传统扎染技艺逐渐落后于时代潮流,与西方现代时尚观念碰撞融合,形成了全新的扎染形象并成为时尚热点。扎染的艺术形态逐步脱离有序具象,转变为多元抽象,如图2所示,将现代设计理念与科学技术相结合,达到如“万花筒”般的多色平衡与抽象变幻。

图2 抽象的扎染艺术形态

2.2 平面与立体

传统扎染的图案形态多由平面有序的点、线、面构成,且面料的限定造就了传统扎染服饰平顺端庄的特点,可以看出传统扎染的重心倾向平面稳定的装饰形态,而材料技术的进步与设计思维的变迁是影响扎染装饰形态延展的决定性要素。材料自身的质地肌理所展现的外观特征为扎染装饰形态的多元化延伸提供了重要依据,除了传统沿袭的棉、麻、丝等自然织物外,将针织、皮革、化纤等现代织物运用于扎染创作中,这种视觉差别化的创造过程为改变传统扎染的外观肌理提供了新的路径。图3是美国时尚品牌Amiri在2019年春夏时装周秀场上展示的一款针织扎染服饰,是针织肌理与扎染艺术的创新结合。受针织纱线粗细密度的影响,现代针织扎染的图案形式以抽象自然的设计风格为主,面料自身的组织结构与扎染自然粗犷的图案肌理相结合,不再是单一的平面肌理,增添了服饰的审美细节。

图3 针织扎染服饰

此外,为了顺应市场的需求与现代扎染的多元创新需要,对织物本身进行设计再造成为必要选择,运用煅烧刮磨、镂空抽褶、高压定型等加工方式,赋予面料新的内涵与功能。图4是Iris Van Herpen在2021秋冬巴黎时装周上展示的Earthrise主题系列服装之一,以传统扎染手工艺与新型工业技术相结合的设计再造方式,将自然界的光怪陆离用立体多维的独特造型表现出来,充满科技感和未来感。因此,现代扎染基于材料技术的发展突破,逐渐跳出了二维平面的空间外环,强化了扎染装饰半立体与立体多维的视觉形态特征。将这种“软雕塑”般的再造面料运用于服装设计中,能够给人一种新奇、神秘、独特的视觉感受。

图4 Earthrise主题系列服装

2.3 静态与动态

从扎染感官视觉的稳定性来看,传统扎染装饰纹样植根于自然万物、图腾信仰、民间故事及吉祥符号等题材,其纹样的演变是人文精神及审美认知对现实物质的具象概括和抽象提炼,最终形成典雅规范且秩序稳定的静态平面装饰形态,因此,传统扎染具有较强的静态美感。图5是苗族艺人依据民间故事题材创作的扎染作品《老鼠娶亲》,其对称的纹样架构是对传统扎染的静态延续。

图5 扎染作品《老鼠娶亲》

现代扎染基于材料创新与多样性的图纹题材,冲击了传统扎染的图纹装饰秩序且不断衍生出新的图纹语义,尝试以新奇的视角寻求更为活泼的形式语言。图6是运用DPI SPACE人工智能设计出的晕染纹样,如同行云流水的晕色和生物细胞的分裂运动,这种视觉活跃元素打破了传统稳定的空间架构。将动态化的纹样肌理通过不同材质的面料应用于服装上,随着人体行动必然会产生的图纹色彩肌理与光影明暗的视觉变化,增强了扎染装饰形态的视觉动感。

图6 现代扎染的动态表达

综合来看,现代扎染基于材料工艺的演变创新,逐渐脱离了具象、平面、静态等传统装饰创作模式,呈现出抽象、立体、动态等不同感官视角下的装饰性特征。根据面料染料的差异变化、具象题材的抽象剥离及审美情绪联动的中性色彩,并基于审美观念的变迁,了解到现代扎染在材料配伍、图纹题材、色彩风格的演变中实现了视觉空间壁垒的跨越,拓展了扎染外观装饰的空间形态,带来了更为新颖个性的视觉美感和精神内涵。

3 结语

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与审美观念的变迁,现代扎染弱化了传统扎染的固态表现形式,呈现出丰富多元的发展趋势。创新是传统手工艺生存的必由之路,不仅需要把握市场需求且根植于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要在掌握已有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在材料科学的指导下进行新的设计组合,创造出新的功能并赋予传统手工艺新颖多样的表现形式,使产品既能满足消费者的使用需求,又能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进而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拓展其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延续于时代潮流中。

猜你喜欢

扎染肌理面料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怎样区别不同面料?
《爱情神话》台词点到为止 描摹深入肌理
锦绣如织
扎染对对画
神奇的扎染
肌理元素在招贴设计中的应用
感受肌理
住宅室内设计中材料肌理运用的思考
奢华提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