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古装历史剧的问题与出路
——以《大明风华》为例

2022-08-25

中国民族博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历史剧同质化历史

曲 苑

(青岛黄海学院,山东 青岛 266555)

前言

近年来,我国历史剧市场蓬勃发展,即使面对日趋严格的官方审核制度,其拍摄热度依然不减,并在各电视台和网络平台持续上架。2019年末,以明代“历史正剧”标榜的《大明风华》在湖南卫视播出,并经优酷视频独家转播。事实上,早在正片播出之前,相关的预告和花絮已经在某些短视频社交平台上传播,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该剧首播当日,迅速收获了不凡的口碑和收视率。然而,随着该剧播出,无论是评分还是收视率,都没有避免“高开低走”的命运。纵观当前古装历史剧的展演现状,这种窘境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故此,笔者接下来将以《大明风华》为例,探讨我国当前古装历史剧的瓶颈问题与突破路径。

一、“历史剧”捏造历史的顽疾与辩证唯物史观的坚持

古装历史剧,顾名思义,是指以古代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类型,然而,历史情节的知识性错误甚至刻意捏造,却成为当前历史剧的普遍问题。一方面,一部动辄几十集的古装历史剧,其拍摄往往涉及大量的文史内容,包括时代常识、礼仪风俗等。由于主创团队不够重视,制作水平较为粗糙,相关历史细节的编排容易出现错误,从而被细心的观众“挑到骨头”;另一方面,更严重的是,任何历史剧的拍摄团队都不会满足于流水账般的历史呈现,必然涉及对历史材料的选择和重组,而为了将相关历史素材融合成一个叙事整体,故意捏造或扭曲史实的例子便时有发生。

近年来,《大明风华》是较少以“正剧”标榜的影视作品,这在成功吸引了观众注意力的同时,也放大了其在历史还原上的短板。该剧由张挺导演,集中了王学圻、梁冠华、朱亚文、汤唯等“老中青”三代演员阵容,讲述了自靖难之役至正统年间的历史。无论是从演员阵容、场景道具,还是表演水平上看,都不可谓不用心。正因如此,它在前期宣传中就已经赚取了很高的人气。然而,随着播出,该剧在相关评分系统中一路走低。究其原因,最为观众所诟病的就是其“正剧”身份的名不副实,即播出内容与真实历史存在着明显差异,有扭曲史实之嫌。譬如为了剧情的自圆其说,片中竟将历史上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孙皇后和胡善祥,演绎成失散多年的亲姐妹,并为了孙若微的女主光环,刻意安排胡善祥逐步黑化,这与历史中的人物形象已经相去甚远;又如历史上的朱棣五次亲征而未有败绩,剧中却为了塑造出一代帝王的临终遗憾,捏造出因遭遇鞑靼和瓦剌等部落顽强抵抗而出征不利的情节;再如,剧中有情节是明朝政府邀请葡萄牙人训练明军使用火器,事实上,此时葡萄牙人尚未通过航海技术抵达过中国,而明朝火器的实力也远胜欧洲国家。这种捏造和扭曲史实的行为在《大名风华》中屡见不鲜。

除此以外,刻意捏造或扭曲史实在其他历史剧中也十分常见。例如《汉武大帝》中将自刎而死的飞将军李广重塑成战死沙场的结局;《康熙王朝》将郑克爽在清政府收复台湾时的投降行为张冠李戴在其父郑经的头上,这就给观众造成了对历史印象的错误引导;又如《如懿传》中富察皇后和令妃是心肠歹毒的人物形象,娴妃则端庄淑德,但在《延禧攻略》中,其人设彻底颠倒,不禁让观众茫然。应该说,虽然当前有的历史剧确实预设了一定的叙事背景和人物原型,但在叙事情节和发展走向上,显示出极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为了改善这一棘手难题,我们必须坚持辩证唯物史观的创作立场。目前,在对历史剧的批评中有两种意见值得注意,有一股声音认为,历史剧不是教科书,而是艺术品,是作为大众文化的电视剧类型之一,它只有“好看”才能吸引观众,才能进一步谈精神思想;还有人认为历史剧随意地捏造史实,其实是“认识不到历史题材与现代生活方式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异和矛盾,他们也未找到历史与现实的枢纽,而只是简单地、想当然地用现代的生活方式去改变客观的历史存在”。然而,这两种批评话语都较为片面,前者明显丧失了批评家的学术担当和时代敏感,后者则通常被认为是“不通人情”,没有考虑到观众的娱乐需求,且只是批评而没有提出可行的策略。问题在于,在当前的影视剧市场下,单纯强调其娱乐性或历史性,都不能为历史剧的创作提供良好的建议。事实上,这反映出当前历史剧批评面临的一种两难境地:如何看待艺术“虚构”和历史“真实”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剧的创作看,艺术“虚构”和历史“真实”,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影视剧拍摄属于艺术创作,允许为了主题和叙事进行艺术虚构;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剧题材的特殊性,已经发生并明确记载的史实又不能被随意改编,否则便有篡改历史之嫌。因此,在笔者看来,古装历史剧的创作必须充分尊重基本的历史史实,也要允许适当的艺术虚构,无论是“七分实,三分虚”,还是“八分实,二分虚”,只有秉持着“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坚持辩证唯物史观的基本创作立场,才能有效协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叫好又叫座的理想效果。

二、同质化剧情的市场泛滥与精良制作的自觉追求

历史剧捏造历史,意味着创作人员掌握了绝对的剧情编排权力,而基于消费市场的审美惯性,不同历史剧的剧情编排又往往形成同质化剧情泛滥的发展问题。正如有的学者所言:“古装历史剧的拍摄约有20多年的历史,支撑大部分历史剧创作主流的可视化故事架构是:朝前权术,朝后争宠,朝外名利;‘阴谋’与‘爱情’是常规的商业化叙事路线。”在消费文化的社会语境中看,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被把握成了图像。人们对历史的关切已经被图像娱乐的消费心态所取代,任何历史的可视化呈现,都成为“娱乐至死”的消费品。一些历史剧对历史资源的挪用、扭曲和拼贴,只是为了将同质化剧情的上演置于一个“陌生”的时空舞台,继续撩拨观众的猎奇心理。正如鲍德里亚所言,历史剧中上演的,“不是产自一种变化的、矛盾的、真实经历的事件、历史、文化、思想,而是产自编码规则要素及媒介技术操作的赝品”。可以说,剧中诸多同质化剧情的再翻新,都是因为相似情节在消费社会中的成功,受到经济利益的市场惯性的刺激。

《大明风华》也没有摆脱同质化的市场惯性,穿插着“宫斗”“三角恋”等烂俗剧情。如创作者言,希望借助孙若微的视角,展现明代“五帝六朝”的壮阔史诗,但实际上围绕孙若微所展现的,更多的是其与胡善祥的“宫斗”戏份,以及朱瞻基、孙若微、徐宾的“三角恋”关系,毫无新意,明显试图以这种媚俗剧情取悦大众。除此之外,剧中皇室男性为了争权也大搞阴谋,除了勾心斗角就是背信弃义,无疑让观众大呼“很累”。其实,由于市场惯性造成的同质剧情泛滥,是当前历史剧普遍面临的严峻问题。从最初的《甄嬛传》《羋月传》《如懿传》等“宫斗”戏码,到近年来层出不穷的历史网剧的“爱情”戏码,都在增强戏剧冲突的同时削弱了历史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应该认识到,历史中不乏“宫斗”和“爱情”,但也远非如此,历史剧不应该以狭隘的视野将其阴谋化和妖魔化。换言之,这种作品只关注了经济效益的“快感”,却没有社会效益的“美感,”更没有表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特质。长此以往,不仅容易沉入同质化的泥淖,更会逐渐消解我们的文化自信,弱化民族精神,使当代文化产业在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搁浅。

为此,创作者应该强化精良制作的自觉追求。其一,要有敢于突破市场惯性的创新意识。不得不说,“宫斗剧”等在诞生之初确实占据了一定的影视剧市场,具有新鲜度。然而,这种市场甜头迅速引来了大量的跟风之作,正如贡布里希曾形容的那样:“只要这些‘胜人一筹的本事’的竞赛在一小部分人当中比试起来,而这些人除了互相超越以外,便别无好事可做。”这种疯狂“竞赛”的弊端之一,就是产生大量同质化作品,而同质化历史剧的跟风已经消磨掉了观众的兴趣。尤其是当这种已经被人诟病的情节仍然出现于新的“历史正剧”中时,总免不了令人失望。因此,我们不应该放任同质剧情的市场泛滥,而应该提高自主转变的创新意识,找到真正符合历史正剧的亮点。其二,要有精心打磨剧本的工匠意识。影视剧的拍摄必然要考虑到经济成本,正是由于以小博大的心理,使一些历史剧欠缺对剧本的打磨和艺术思想的凝练,只能根据消费潮流搬弄俗套的剧情以充数。创作者难免“为五斗米折腰”,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的吊诡现象。事实上,好的剧本才有好的剧情,好的剧情才有好的市场。创作者应该避免以“急就章”的态度对待剧本和拍摄工作,通过对剧本的仔细打磨,走出同质化怪圈,提升历史剧的剧情质量。其三,要加强官方机构的统筹作用。当前,我国每年历史剧的年产量均超过3000集,在如此庞大的基数面前,创作者很难都做到别出心裁。另外,这些作品最终能登上荧屏的只占少数,收获良好口碑的少之又少,浪费了大量资源。因此,应加强官方机构的统筹和规划意识,提升审核标准,突出引导作用。这样既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又可以缓解剧情同质化现象的发生。

三、文化价值导向的缺失与“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

纵观当前的古装历史剧市场,在观众自觉层面,娱乐消遣的价值需求已经盖过了文化导向的社会效益。就《大明风华》而言,该剧没有摆脱捏造史实、套路叙事的顽疾,始终围绕着帝王将相、王公大臣展开,整部剧可以概括为一部“朝前权术,朝后争宠”、阴谋与爱情交织演绎的虚拟宫廷史。即使是对编撰《永乐大典》这样的文学事件,也只是在强调朱棣的用心和功绩,丝毫没有给人民大众和思想家、文学家等历史角色留有空隙,更不曾出现符合当前文化价值导向的思想精神。

事实上,这是一种典型的价值缺失和文化搁浅的现象。从成因上看,经济利益是造成这种窘境的最大诱因。有的作品“往往把社会效益放在了争夺明星、塑造资本市场的商业考量之后。这就是获利诸方在古装剧的创作与推向第一、第二市场时,很少顾及‘对观众心理造成什么影响’的原因。”其实,创作者没有意识到历史剧的真正魅力恰恰在于“历史”。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有的历史剧如《大明王朝1566》《雍正王朝》等,其之所以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双赢,根本在于其提供了具有历史文化质感的审美,描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苦难和辉煌。正如《大明王朝1566》的编剧刘和平所说:“几千年封建历史都是光明与黑暗并行的历史。苦难有时能产生伟大的历史精神和优秀的民族文化。”虽然身处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中,但是我们的历史剧创作没有考虑到历史资源的价值导向作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消费文化和“娱乐至死”的观念席卷全球,这很容易使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戏谑对象,消解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正气,让我们空喊“中华上下五千年”,却无法为自己的文化形象感到神圣和骄傲。对此,我们必须要有一种文化本位意识,从国家文化形象的战略高度考察历史剧的时代使命。

“讲好中国故事”是塑造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标准,也是加强历史剧之文化价值导向的时代责任。从历史剧的上下文看,所谓“讲好中国故事”,就是通过选择典型的历史史实,运用高超的叙事手法和拍摄技术,结合民族时代精神,将本国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和精神面貌展现给观众。具言之,提升历史剧的价值导向作用应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要善于选择历史内容和文化符号。由于独特的著史传统,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历史剧是对历史的艺术化呈现,归根到底是要呈现历史,这要求其应该仔细选择历史内容,从国家形象的高度对其进行符号和品牌塑造,体现时代质感和民族魅力。其二,要善于学习和提升拍摄能力,将素材与技术更好融合。历史剧是将不可视的内容用可视化的形式演绎出来,成熟的拍摄技巧和剪辑手法是表现主题和思想的关键。在这一点上,一些国外历史剧的拍摄手法值得借鉴,“如英国历史剧在外景中以景为主,在内景中以人的运动来引领视线,这些展示形式制造的意义,指向了绘画构图、城堡生活等带有传统意味的内容,让人们感觉观看电视剧就像进入了关于历史的主题公园。而中国电视剧中则缺少这种意义指向过程,更多的是形式和内容的直接关联,其中传承的意味就少了很多。”其三,要注重民族精神和时代面貌的主题内核。如上所言,纵观国内外优秀的历史剧,无一不是通过民族精神和时代面貌令观众动容的作品。这首先要求我们,既要增强文化自信,也要具备全球视野,在文化碰撞和交流中坚守文化本位。换言之,注重时代需求,表现民族精神和文化魅力才是历史剧弥补文化价值缺失,走出发展困境的有效策略。

四、结语

总之,在我国,历史是古老的,而历史剧则是新生的,因此,其在拍摄过程中尚存诸多问题,如捏造史实的顽疾、同质化剧情的泛滥以及文化价值导向的缺失等。在笔者看来,以历史剧为主的影视作品是国家文化形象的重要塑造和传播形式。为了减少历史剧的拍摄问题,提高其创作水平,创作者应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原则,加强精良制作的自觉追求,明确“讲好中国故事”的演绎责任。如此,对未来历史剧的革新具有根本意义和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历史剧同质化历史
理趣与诙谐的有机融合——习志淦新编历史剧丑角艺术探微
同质化管理在糖尿病低血糖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革命历史剧的“共同体美学”建构路径——以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
“青年写作同质化现象”二人谈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历史剧中现实中的指涉与受众需求探析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