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效能干预在骨科高龄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2-08-25刘阳阳曾学文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9期
关键词:骨科高龄效能

王 柳 刘阳阳 曾学文

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关节外科,江西萍乡 337000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老年人口正常老化,老年人群各项功能逐渐减退,具有更高的骨与关节疾病发生风险,且近年来因各类突发事件或意外事故所致的骨伤发生率也居高不下,老年群体的骨与关节疾病伤日益引起广泛关注。由于骨科大手术手术时间长、手术过程较为复杂,对机体的损伤相对较大,对患者预后恢复和住院时间均有一定影响,术后需要配合积极的护理干预,尤其是有效改善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自护能力、生活质量也是临床护理需关注的重点。自我效能是社会认知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通常指个体或群体对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有研究显示,自我效能在疾病的预防、治疗、转归、康复中都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且在老年呼吸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效果较好,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基于此,萍乡市人民医院选取关节外科收治的高龄骨科患者进行研究,探讨自我效能干预护理措施对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萍乡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 例骨科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52)。对照组中,男16 例,女32 例;年龄70~85 岁,平均(77.53±2.33)岁;手术类型:膝关节置换18 例,髋关节置换20 例,骨折内固定术10 例。观察组中,男18 例,女34 例;年龄70~85 岁,平均(77.49±2.39)岁;手术类型:膝关节置换20 例,髋关节置换24 例,骨折内固定术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术前无认知障碍;②具有手术适应证,符合骨科手术标准;③依从性高。排除标准:①神经系统疾病者;②免疫系统疾病者;③急性疾病者。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HHYT00-117),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包括口头健康教育、日常作息、饮食调整、心理护理、认知功能训练等常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自我效能干预。按照自我效能干预的框架原则制定以下护理干预措施。(1)建立专项干预小组,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典型病例了解自我效能感相关知识,并了解患者入院资料,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等情况逐一进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益处,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2)增强自我护理能力。初步了解自我效能感相关知识及健康教育后制定干预计划,首次操作由护理人员进行辅助,后续操作由护理人员进行监督,患者及家属作为主要执行者,定期检查并纠正患者错误的训练方式,给予相应鼓励。(3)改善自我认知思维。定期检查中发现的错误训练方式应及时纠正,并告知患者错误训练后果,并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认知思想。(4)促进患者之间交流。选取往年部分典型案例,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分析;定期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并组织患者交流会,促进患者之间病情交流,互相鼓励。(5)记忆力与定向训练。①记忆力:使患者集中注意力,嘱患者家属将1~10 数字进行无规律念出,使患者即刻重复,或将数字制成卡牌,无规律排列上述数字,采用抓阄方式,患者需即刻进行反馈,并根据患者反应速度增加适当数字;将不同水果图片展示给患者,使之一一辨认并重复记忆;每周根据训练内容进行抽查,使患者进行回忆。②定向力训练:根据分辨物体的形状及所需时间训练并强化患者定向能力。

两组患者均进行14 d 护理干预。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评估,共包含10 个条目,每条目采用1~4 分制,总分10~40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自信心及自我效能感越强。②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与行为,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ESCA)对患者进行评分,共包含43 个条目,总分为172 分,分数越高表明自我护理能力越强。③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评价,包括躯体、心理、社会3 个维度,总分为13~52 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 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GSE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GSES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GSE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GSES 评分的比较(分,±s)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CA 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ESC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ESC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ESCA 评分的比较(分,±s)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QOL 评分的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QOL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QOL 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QOL 评分的比较(分,±s)

3 讨论

自我效能感是1977年提出的一种新型概念,以往人们常重视注意力直接作用于知识及行为反馈,未察觉其中相互作用及行动力产生过程对人的行为及思维有着很大影响。目前该理论已应用于各大领域,包括教育、管理、医疗等,应用于护理干预对患者日常行为能力有着积极意义,一方面不仅能促使患者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也可提高其生活幸福感,对改善其预后有很大帮助。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干预后GSE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自我效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骨科高龄患者自信心;观察组干预后责任力、自护能力、健康水平等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自我效能干预可以改善骨科高龄患者自护能力;观察组干预后QOL 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自我效能干预可以改善骨科高龄患者生活质量。其原因在于建立专项干预小组,查阅自我效能感相关知识,可有计划为患者制定合理训练措施,也可加强护理人员对医学理论知识的了解;熟悉患者入院资料,根据不同文化程度等情况逐一进行健康教育可最大程度提高患者认知水平,避免其他因素导致的知识水平不足,引起护理抵触心理;制定干预计划后护理人员进行辅助监督,患者及家属作为主要执行者可提高患者执行能力,加强其日常生活能力,完成训练后给予鼓励可增强患者自信心,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水平;选取往年部分典型案例并为患者及家属进行分析可进一步加强其训练自信心,提高对生活希望水平并形成正向反馈,修正自我思想,改善个人认知思想。同时,为患者进行锻炼并作为辅助者起到监督作用,使患者作为主要执行者进行自我操作,可以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水平,从而改善自我护理及日常生活能力。

综上所述,自我效能干预可以改善骨科高龄患者自我效能水平,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活动能力,值得临床实施。

猜你喜欢

骨科高龄效能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立足优化设计提高作业效能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外固定架应用于创伤骨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基于改进TOPSIS有人/无人机协同作战效能评估
这7个动作骨科专家从不做
石台行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
油田三相分离器效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