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丙戊酸镁联合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

2022-08-25李淑娟涂刚英李俊毅

中国当代医药 2022年19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评分差异

李淑娟 胡 静 涂刚英 李俊毅

1.江西省精神病院七病区,江西南昌 330000;2.江西省精神病院老年科,江西南昌 330000;3.天津齐易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好发于青壮年人群的精神疾病,女性发病率远远高于男性。患者以情感、思维、感知和行为障碍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存在认知功能障碍,导致患者社会行为功能严重衰退。帕利哌酮属于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通过阻断多巴胺D2 受体和5-羟色胺2A 受体,控制精神症状和改善认知功能,而且锥体外系反应、肝损伤等不良反应较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明显减少。研究发现,对心境高涨、易激惹,伴有兴奋躁动和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单独使用帕利哌酮的疗效欠佳。丙戊酸镁是一种心境稳定剂,可以快速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激越症状。本研究采用丙戊酸镁联合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确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8月江西省精神病院收治的86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 例)与观察组(43 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 例,女27 例;年龄18~60岁,平均(43.26±8.09)岁;病程1~5年,平均(3.09±1.03)年。观察组患者中,男14 例,女29 例;年龄18~60岁,平均(44.63±7.74)岁;病程1~5年,平均(3.22±0.93)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关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诊断标准;②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 score,PANSS)≥60 分;③年龄18~60 岁。排除标准:①酒精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②药物乱用或吸毒等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③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江西省精神病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20200713)。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帕利哌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200721)治疗,6 mg/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丙戊酸镁(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200604)治疗,250 mg/d。疗程3 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疗效判定:参照文献,症状显著改善甚至消失,PANSS 评分减少≥70%为显效;症状改善,PANSS评分减少≥30%~<70%为有效;症状未见改善,PANSS评分减少<30%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PANSS:评价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总分49 分;阴性症状,总分49 分;一般精神病理,总分112 分;3 项相加得总分210 分。分值越高说明症状越严重。③功能大体评价量表 (global assessment function,GAF)、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GAF 是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社会和职业功能等进行评价,总分100分,分值越低说明社会功能越差。SDSS 是对两组患者的职业、婚姻、社会等进行评价,总分30 分,分值越低说明社会行为功能越好。④血清学指标: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的静脉血5 ml,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 (thiobarbituric acid r eactive substances,TBARS)、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 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试剂盒购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⑤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的恶心、食欲下降、腹泻、嗜睡等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PAN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ANSS 评分的比较(分,±s)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AF 评分、SDSS 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GAF 评分、SDS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GAF评分高于治疗前、SDSS 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GAF 评分高于对照组、SD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GAF 评分、SDSS 评分的比较(分,±s)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BARS、BDNF、TNF-α 和IL-1β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BARS、TNF-α 和IL-1β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BDNF 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TBARS、TNF-α 和IL-1β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的比较(±s)

2.5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比较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恶心2 例,食欲下降、腹泻各1 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9.30%(4/43);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恶心3 例,食欲下降2 例,腹泻、嗜睡各1 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28%(7/43)。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患者临床症状多样,病情易迁延反复。帕利哌酮属于新型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其安全性进一步提高,而且帕利哌酮对于患者社会行为功能的改善尤为明显。但是单独使用帕利哌酮对患者激越症状、阳性症状效果欠佳。丙戊酸镁是一种常用抗癫痫药物,而且对患者情绪和心境具有良好的稳定作用,目前已被用于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故对于单一帕利哌酮治疗欠佳的患者,可考虑联合丙戊酸镁治疗。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PANS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用药能够提高对患者症状的控制,有效提高治疗效果。究其原因,丙戊酸镁能够抑制大脑氨基丁酸转移酶活性,降低大脑γ-氨基丁酸水平,减轻神经兴奋,从而控制心境高涨、激惹、兴奋躁动和攻击行为。本研究还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DSS 评分低于对照组,GAF 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联合用药在改善患者情绪和提高社会行为功能方面的作用更明显。对于不良反应的考察发现,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丙戊酸镁的耐受性良好,用药较为安全。笔者研究结果与甘记兴等学者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研究证实,氧化应激、神经营养因子和炎症介质等可能参与了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因为氧化应激会造成DNA 损伤,脂质、蛋白质等损伤,影响神经细胞的功能。TBARS 是脂质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形成的产物,其水平高低反映了机体脂质氧化的程度。Scaini 等研究发现,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TBARS水平显著升高。BDNF 参与了神经元的生长、分化和损伤修复,与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大脑神经分化、多巴胺和5-羟色胺的传递,以及突触重塑密切相关,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保护因子。TNF-α、IL-1β 是促炎性细胞因子。Baganz 等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脑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并释放TNF-α、IL-1β,参与精神分裂症神经损伤。González-Blanco 等发现,血清IL-1β 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和社会行为功能相关。Goldsmith 等研究证实,血清TNF-α 在精神分裂症谱系疾病患者中显著升高,与患者阴性症状呈正相关。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TBARS、TNF-α 和IL-1β 水平低于对照组,BDNF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丙戊酸镁联合帕利哌酮在减轻患者氧化应激、降低炎症反应和提高BDNF 方面的作用明显。

综上所述,丙戊酸镁联合帕利哌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确切,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和社会行为功能,可能与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和纠正TBARS、BDNF 水平有关。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评分差异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精神分裂症的常见类型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