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千目:数字化转型要以服务师生为中心
2022-08-24陈荣
文/本刊记者 陈荣
李千目 南京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处长
2022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以及《教育部2022 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数字化转型”作为我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将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成为2022年教育“关键词”。
如何理解高校数字化转型?有哪些核心工作?如何破解转型困境?“十四五”期间高校又该如何更好地推进数字化转型?在南京理工大学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处长李千目看来,高校数字化转型应坚持以师生为中心的建设思路,唯有此,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融“服务师生”理念于高校信息化建设
《中国教育网络》:您认为高校数字化转型的内涵是什么?
李千目:教育数字化转型,是伴随着教育新基建和教育信息化的一体化推进发展而来的,是要通过数字化技术底座的搭建来带动高校教育整体体系改变的。
一方面,数字化转型的要义在于“转”,要将建设思路从以“支撑业务”为中心转变为以“服务师生”为中心。那么,该如何应对建设思路的转变以及服务对象需求的快速变化,是教育信息化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传统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往往是为支撑业务功能而去建相对分散的系统,而现阶段的高校信息化还应更多关注内容与服务、数据与反馈、分享与交流等诉求。我理解,真正的高校数字化转型应当是以服务师生为中心的,并须将此理念融合在信息化建设之中。
另一方面,高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还需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带来的两大范式迁移:一是要重视挖掘数据要素价值,数据要素可以对传统的生产要素产生替代效应,数字化创新可以为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性支撑;二是要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数字化创新体系和教育产业数字化创新模式,数字化的价值取决于体系化的应用场景而不是技术本身,数字化转型要强化战略引领和业务规划,形成全局体系。
围绕“立德树人”开展高校数字化转型
《中国教育网络》:在您看来,高校数字化转型有哪些核心任务?
李千目:高校的数字化转型一定要围绕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来开展。高校数字化转型在于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服务师生,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推进: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开放协作的建设思路。教育信息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去满足海量的、实时的、多场景的服务对象的需求。对此,教育部在教育新基建中提出了解决思路,即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平台融合发展,构建互联互通、应用齐备、协同服务的大平台。
二是要顺应迭代升级、数据驱动、高频创新的高校信息化发展新特征。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背后暴露出的一个基本矛盾就是,高校信息化全局优化的需求和功能性碎片化供给之间的矛盾。对此,高校数字化转型需在纵向形成对管理框架的集中统一,在横向形成对同类系统的集约结合。前者通过学校战略引领和业务规划来形成对管理层面全局体系的搭建;后者是指以数据底座为基础来搭建小应用,小应用涉及人事、科研、教学、学工管理等多方面,以“高频迭代、局部创新”为转型原则,打破教育信息化格局的相对稳定性,不断注入活力。
三是要重视培养数字化专业人才、组建数字化职业队伍。创新是推动发展的核心动力,而人才是创新的源动力,信息化队伍建设的核心是坚持专业化、职业化。此外,还要重视提升队伍建设理念,信息化工作具有向各业务工作全面融合渗透的特征,所以信息化队伍建设要树立“大人才观”,做到人人懂信息化,人人参与信息化建设。
总体而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任务是最终实现底层平台互通、横向应用扩展、人才能力复用。另外,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高校业务逻辑的平台化、信息化,实现所有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高校信息在业务流、数据流、资金流的同步流动,推动技术和业务的深度融合。
以“思想破冰”驱动高校数字化创新
《中国教育网络》:目前高校数字化转型面临何种挑战?您对此有何建议?
李千目:我认为,要更好地落实服务师生的理念,高校需要重新梳理业务流程,进一步减少业务环节,减少事项办理,减少材料推送,形成“一网通办、一网可办、一网能办”的新格局。为此,数字化转型需要破解来自技术、业务和数据治理等多方面的难题,具体如下:
一是技术层面面临的难题,主要体现在技术架构的总体设计上,应考虑如何实现以“大底座、小平台、微服务、云构架”为基础的整体设计。在数据方面,一定要统一规划全业务、大数据的核心指标体系,实现各大板块数据的共享互通。
二是业务层面的转型难题,体现在对业务流程的梳理上,即如何通过制定新的标准和规范来统一业务标准。
三是数据治理层面上的难题,要压实部门责任,并能专项解决数据难题,尤其是确权问题、质量问题等,以此来改善数据基础和提升业务数据质量,做好数据迁移和数据校验工作。
另外需要强调一点,信息化的本身是供给,信息化部门要能够持续提供并优化全校性的服务供给。
总体而言,站在全面教育信息化的新起点上,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思想破冰”破除路径依赖,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创新驱动力,加快构建高校信息化新发展体系。
“十四五”期间持续深挖数据价值与应用
《中国教育网络》:各高校在纷纷制定和实施教育信息化的十四五规划,南京理工大学在“十四五”期间推进教育信息化方面有哪些关键举措?
李千目:希望学校能够在十四五期间推动如下主要工作:
第一,实现全服务上网,即各部门将诸多碎片化服务聚合在一个窗口,实现各类事项、服务和查询在网上办理,并让师生享受24 小时全天候的公共服务;
第二,实现全业务数据的共享,既包括校内和校外共享,也包括跨部门的共享;
第三,实现“一件事快办”,扭转信息化建设思路,将目前以解决业务功能为核心的思路转变为以服务师生为中心的思路。比如就教师而言,可以为教师提供专属并聚焦的数据系统,教师在一个窗口下即可看到自己在校的全流程数据,包括所发表的论文,所承担的项目,财务报销的状况,人事情况,以及上课情况等。一切以师生为中心进行相应的业务展现和事项处理,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十四五”后期,在扎实服务供给的基础上,我们计划将继续推动业务层面的精准画像和数据办理,对科研管理、人事管理等业务的评价均用数据来说话;并用数据来促进信息化部门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动态精确反馈学校各部门实际状况,并有能力预测和分析学校整体信息化发展状态,最终实现高校教育数字化的全面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