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标准化管理措施探讨

2022-08-24曲婷婷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15期
关键词:施工单位施工人员标准化

曲婷婷

(沧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沧州 061000)

1 引言

标准化管理,就是借助统一技术、管理、检验等标准,建立规范有序的施工标准体系,对施工进度、施工材料、施工成本等进行有效管控。加强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标准化管理,针对各阶段施工内容制定详细规范,不仅能有效规避施工风险,提升施工安全性,还能在工期内,实现高质量施工,降低施工成本。施工单位应当重视标准化管理,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创新丰富管理形式,持续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思想融入其中,为施工标准化管理新常态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2 工程概况

某高速公路路线全长131.5 km,设计时速为80 km/h,以4车道为标准建设,路基宽度为25.5 m。公路桥梁单幅共计277座,隧道56座,桥隧比为63.3%,路基挖方和填方分别为2.574×107m3、1.315×107m3,现场施工作业面和交叉施工较多,安全风险大,必须在确保下部及基础施工在工期节点准确完成后,进行上部移动膜架施工,对施工单位管理组织能力要求极高。

3 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标准化管理内容

3.1 技术标准化管理内容

该高速公路项目施工过程中,以标准化建设理念对施工技术、工程质量进行管控。施工技术标准化管理中,施工单位组织人员成立指挥部,对工程进行全过程监管,加大重点部位、关键工序等巡查和监管,要求完善地基加固、填筑、摊铺、压实等技术流程,优化施工相关内容,确保施工人员各项施工工序均符合规定,地基平整度、压实度等满足规范标准[1]。例如,该高速公路沿线地理环境的复杂,地质地貌多样,涉及山谷、深谷、断裂带等,且水文、岩石条件复杂,必须结合施工现场实际,对沥青进行改性,提升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改性后沥青技术指标见表1)。倘若巡查发现存在技术问题,需要及时纠正和处理。根据统计,在本项目施工中,指挥部共组织巡查近300次,质量巡查整改通知下发约70次。

表1 改性后沥青技术指标

3.2 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内容

施工质量标准化管理中,施工单位组建有专门质量监察队伍,队伍人员包含资质及专业水平较高的人员,对各专项技术指标、路面碾压、摊铺等质量进行控制。积极推广标准化管理理念和制度,定期对各施工阶段内容进行充分讨论,如桥梁、隧洞、沥青路面等,对其中难点和关键技术细致讲解,提升整体施工人员综合水平[2]。在本项目,为保障路面摊铺质量,施工队伍基于现场地质条件,选用非触碰式平衡梁自动平衡装置进行施工,在摊铺阶段,用一条长度为8~23 cm连杆将两台摊铺机搭接在一起,控制前后距离在700 cm以内,确保摊铺机振动频率一致,以保障摊铺质量达标。结果显示,施工10次、20次、60次,对应施工质量达标率为80.34%、80%、87%,均比传统施工模式质量达标率高,满足标准化建设要求。

3.3 设备、材料标准化管理内容

施工设备、材料是确保高速公路施工顺利开展的基础,也是施工阶段最主要的经济投入,应当加强施工设备、材料标准化管理,做好施工保障。本施工项目中,施工单位设备、材料标准化管理内容及步骤如下:首先,施工单位应组织人员做好市场调研,通过招投标选择资质、信用、实力等均强的供应商展开合作,严格设备、材料采购质量监管,确保满足施工标准及设计要求。其次,对进场设备、材料进行质量检查,采用一般性检查、抽样检查、性能指标试验等方式,检查设备、材料质量,确保规格、硬度、数量等与合同内容一致,杜绝不合格材料流入施工场地[3]。再次,做好设备、材料现场管理,选择适宜地点、仓库存放,依照材料属性、特点等进行分类保存,避免外界因素影响导致材料性能变化;还要设置清楚标示线和警戒线,避免人为损害材料或设备。最后,做好设备日常检修和保养,安排专门的检修队伍,及时检查设备安全隐患,处理故障问题,确保设备始终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4 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标准化管理效能提升措施

4.1 树立施工标准化管理理念

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全面落实的关键是树立标准化管理理念。从施工现场、施工内容、施工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着手,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并积极贯彻落实,提升施工整体标准化管理水平,提升项目工程社会和经济效益[4]。在本项目,施工人员需要坚持标准化管理,理念,充分考察当地气候、地质、水文等条件,选择适宜施工技术,建立标准化管理方案,以降低施工风险出现概率。例如,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具体包含以下几点:(1)场地标准化。以封闭化施工管理为导向,基于现场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线路埋设方案,应用优化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施工场地材料统一调度、拌和与传输,基于材料特性,制定针对性防水措施,并且,依照施工需求,科学划分场地,建立生产区、生活区、试验区。(2)实验室标准化。以创建稳定、高效、便捷实验室为目的,选择适宜场地建设实验室,并选用性价比高的仪器设备,提升实验结果精准性和效率。(3)便道与便桥标准化。施工中要注重便道与便桥管理,设置安全标示,加强日常检修与维护,保障施工质量。

4.2 优化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措施

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是高速公路项目顺利建设的前提条件。施工单位应当重视施工安全管理,严格按照安全标准化管理内容开展工作,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构建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以安全标准化管理为目的,优化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体系内容涵盖各个施工安全要素,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管理人员及机构、安全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制度、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生产造价控制、隐患排查整治、应急管理、通用作业管理等,参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结合以往高速公路施工管理的实际经验及作用,不断完善各项内容,从而提升安全标准化管理效能。

第二,加强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建设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必须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等原则,坚持全员参与施工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仔细梳理国家、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明确各单位、部门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标准等,强化落实生产主体责任,保障安全生产有序开展[5]。

第三,强化施工建设安全标准化管理要点管理。从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养护层面看,负责主体应当按照GB 5768.4—201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第4部分:作业区》要求,合理布设作业区,确保人员、设备安全;作业区布设应当做好周围环境及地质条件前期调研,将作业区与周边生态区相互隔离,不定期巡视和检查作业现场,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和风险,及早处理,避免安全事件发生,杜绝人员安全事故发生。从桥梁施工养护层面看,加强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要求作业人员按照标准化作业要求,配备全套安全装备,如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等,按照标准作业流程进行施工,并且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科学设置高照灯,最大程度上保障高空作业人员人身安全,避免高空坠落事故发生。另外,还要加强施工安全标准化宣传力度、安全防护知识普及力度、安全事件应急处理能力提升等,在施工场地设置大量安全标语、横幅等,布置完善安全防护网,不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4.3 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综合素养

在高速公路建设施工标准化管理中,无论材料设备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等,其主体都是施工人员。因此,为切实将标准化管理落到实处,就需要从施工人员着手,采用多种措施,不断强化施工人员专业综合素质,提升施工人员标准化管理意识,继而提升管理效能。一方面,施工单位要提升市场准入门槛,提高薪酬福利水平,完善岗位晋升机制,拓宽发展空间,吸纳大量专业素质强、经验丰富,具备充足建设施工标准化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为施工单位注入新鲜血液,带来各种新理念、新管理手段和新技术,促进施工单位标准化管理迭代更新。另一方面,加强在职人员专业培训,组织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标准化管理制度宣讲活动,将标准化管理理念渗透至施工人员思想行为中,确保其在实际施工中,全方位贯彻标准化管理制度,保障施工现场有序作业[6]。完善奖惩制度,建立标准化考核机制和奖惩措施,一旦发现违规人员,立即判定其违规等级,施加相应惩处,为建设施工标准化管理制度落实提供有效支持。

5 结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体系重要组成,其建设施工质量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施工单位作为高速公路施工主体,应当积极贯彻标准化管理理念,完善标准化管理内容,将其融入实际施工项目中,包括施工技术、施工质量、施工设备及材料等,还要借助树立施工标准化管理理念、优化施工安全标准化管理措施、提升施工人员专业综合素养等措施,不断提升标准化管理效能,提高工程项目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施工单位施工人员标准化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标准化简述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