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色郁孤

2022-08-24胡靖薇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九

新作文·初中版 2022年4期
关键词:赣州辛弃疾

胡靖薇·江西省兴国县第三中学九(7)班

赣州市西北角的田螺岭顶,四面环合,入目皆佳木繁荫,芳草鲜美,有一楼台独临悠悠赣水,山势高耸、郁然孤峙,故名郁孤。赣州宋城墙自下蜿蜒而过,更为郁孤台增添恢宏气势。它没有滕王阁那样谦谦君子似的贵气,亦没有岳阳楼那样的英雄豪迈,我却从它身体的每个细胞里感受到它不可抵挡的孤傲清高,如同潇洒肆意的剑客,不沾一点尘俗,不染一丝媚态。

郁孤台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仍名郁孤台。1983年重建后的郁孤台,台有3层,高17米,占地面积300平方米。穿过军门楼,再向西走,拾级而上,能看见郁孤台的棱角飞檐,不一会儿,一尊辛弃疾的铜像赫然矗立在我们的面前。只见他昂首而立,衣袂飘飘,手握剑柄,颇有一股浩然正气。要说郁孤台之所以能在赣州名声大振,可以说和辛弃疾写下的那首《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有莫大关联。“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一阕词一腔热血,一柄剑一副衷肠。宋淳熙三年,辛弃疾36岁,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州。彼时山河破碎,国家处于风雨飘摇之际。登上郁孤台,斜阳荒草鹧鸪鸣,望着奔流不息的江水,想必词人的内心也是惆怅不已,口中一遍又一遍地吟诵着那句“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曾几何时,他也鲜衣怒马,策马扬鞭,在沙场上浴血奋战,然而南宋朝廷却选择投降,将江山拱手相让。空有抱负,却终究壮志难酬,无尽愁绪,倾洒在郁孤台的角落。

他的报国之情,成就了郁孤台,他的这颗拳拳之心,让这个楼台,即使历经千年沧桑,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绽放自己的光芒。

走进楼中,只见雕梁画栋,精美绝伦,随着漫长岁月所积淀的文化,透过楼阁的文字,正向人们娓娓道来。夜幕降临,登临顶楼,极目远望,章江、贡水奔流不息,向远方的青山流去,所谓“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不过如是。华灯初上,赣州的街巷、人流都浸在灯影里,从遥远的时光里滋生出一股烟火气和人情味来。宋城墙、灶儿巷,还有浮桥,它们都在这样的夜景里醒了过来。

如今,一个以郁孤台为中心的历史文化街区已经逐渐成熟,历史上原有的府衙、军门楼和民国时期的蒋经国旧居、广东会馆等众多历史人文古迹,使这里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好去处,成为赣州的一张名片。尤其是夜幕下的郁孤台,褪去素日的孤冷清高,伴随着浮桥边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喧闹声,露出它淳朴自然的一面。在赣州人的心里,郁孤台就是赣州城的一座精神丰碑,永远都彰显着赣州的魅力和活力。

郁孤台,是赣州这座古城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财富。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属于这座城市的故事和那颗赤诚的爱国之心,永远都提醒着赣州儿女,要将赣州发展得更加美好!

(指导老师:郑世荣)

老师点评

本文由写景入手,引出叙述主体——郁孤台,接着正面描写郁孤台的细致轮廓,凸显雄伟气势,然后巧妙地联想辛弃疾名词,揭示郁孤台的历史变迁,并且联系现实,赞美赣州的优美风光,让人耳目一新。全文语言精练、华美、流畅,值得欣赏。

猜你喜欢

赣州辛弃疾
赣州城市中央公园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上)
试谈辛弃疾的田园词
‘赣州油’系列油茶品种配置筛选
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下)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辛弃疾的元宵节惹人妒
赣州就业扶贫“251”模式成榜样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赣州:“1+100”为青年办实事 做青年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