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近现代砖木结构优秀历史建筑检测鉴定与加固
2022-08-24王兵张兴伟刘胜波舒云健
王兵,张兴伟,刘胜波,舒云健
(重庆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重庆 400016)
0 引言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与文化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大量具有历史意义和保留价值的历史建筑需要改造和修缮。砖木结构是历史建筑常采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在历史建筑中应用较广。然而该类建筑修建年代较久远,根据当时的条件和要求修建,抗震构造措施通常不符合现行相关规范要求,同时部分建筑历史演变复杂,缺乏必要的保护与修缮,存在安全隐患,有必要对其进行结构安全性鉴定与结构加固。 本文以某行政办公楼为例,详细阐述了砖木结构历史建筑的检测鉴定方法及内容,并介绍了针对性的加固、修缮方法,可在类似工程项目中推广应用。
1 工程概况
某行政办公楼(图1)为三层砖木结构房屋,原为川东人民行政公署办公楼,修建于1951 年,距今已有近70 年历史。 建筑平面近似呈矩形,总长度约57.8m,总宽度约16.7m,建筑面积约3300m2。四周为带壁柱的砖墙,内部有四道横墙承重;两侧为方形砖柱,中间大厅范围内为12 根圆形砖柱(图2),楼屋面采用木楼面、 三角形木屋架。
图1 建筑外立面
图2 砖圆柱
尽管川东行署区在重庆北碚主政时间不长,但在经济、医疗、教育等方面都有初步的规划,具有一定影响,也曾接待过我国高级领导人邓小平、朱德、贺龙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研究西南地区建国后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建筑现为重庆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市级文物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2 检测情况及结果
2.1 地基基础
该房屋坐落在缓坡上,周围地势相对比较平缓,无临空面,地基为较完整的砂岩。 现场未发现由于地基、基础沉降而引起的地面下沉、开裂、墙体开裂倾斜等异常情况,表明地基基础使用正常。
2.2 建筑测绘和结构概况
该房屋无历史档案资料,结构情况不详。 因此,本次检测时对结构情况进行了测绘(图3),测绘过程中对承重墙体、砖柱截面尺寸及强度进行了检测,为后续承载力验算提供了依据。
图3 结构布置简图
2.3 上部承重结构检测
2.3.1 墙体及砖柱
墙体采用青砖与混合砂浆砌筑, 混合砂浆灰缝厚度不均匀,部分灰缝不饱满、不密实;部分墙体在安装线箱时在墙体上开洞口、开线槽,损伤了原有墙体;砖柱砌筑质量较好,灰缝厚度均匀、饱满密实。
2.3.2 木楼盖
(1) 木楼盖结构从上至下依次为:木面板、承重木格栅、承重木梁。 个别木梁有虫蛀痕迹、个别承重木格栅穿线管局部破损,未发现其他构件存在腐朽、虫蛀、变形、翘曲等缺陷。
(2) 对木梁、承重木格栅截面尺寸和间距进行了抽测,木梁直径d=240~350mm, 承重木格栅截面尺寸b×h=(30~80)×(85~140)mm,间距在180~300mm 之间。
2.3.3 木屋架及屋面
(1) 屋面为双坡三角形木屋架,屋架搁置于砖柱及砖墙上,支撑系统设置较完整;但屋面排水沟渗漏部位部分节点木材虫蛀现象严重;另外个别杆件也存在顺纹开裂较大、铁件锈蚀等问题。
(2) 该工程屋面为机制青瓦屋面,部分屋面渗漏现象较严重。
2.3.4 门、窗洞口过梁
门、窗洞口上部有弧形砖拱,也有砖砌平拱,部分有木过梁,部分无木过梁。 现场发现部分木过梁掉落,部分木过梁下的砖墙体有局部削弱现象,部分门窗过梁端部的墙体出现竖向裂缝。
2.3.5 其他构造
该房屋在二层顶(4)、(9)、(12)、(17)轴线横墙上及三层设置圈梁,部分圈梁箍筋外露,有锈蚀现象。
2.4 结构抗震性分析
(1) 房屋实际高宽比不大于2.2,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基本均匀, 楼层质心和计算刚心位置基本重合。 砖的强度等级为MU10,砖柱砂浆强度满足M10,但墙体砂浆强度小于M2.5。
(2)楼盖为木结构柔性楼盖,刚度差,对砖柱的侧向约束较小,屋盖为木屋架机制瓦屋盖,重量较大,不利于抗震。
(3)房屋未设置构造柱,仅在二层部分横墙及三层设置圈梁,构造柱和圈梁设置不符合要求。
综上,该建筑部分项目不符合抗震性能要求,应适当采取抗震加强措施。
2.5 检测、鉴定结论
(1) 该建筑保存相对完整,经综合分析, 房屋结构可满足安全使用要求。 但由于部分墙体被削弱并出现非受力裂缝, 木楼盖个别木梁和承重木格栅损伤, 部分木屋架节点被虫蛀、腐朽,导致部分结构构件存在安全隐患, 需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 该房屋修建年代较久远,按照当时条件和要求修建,部分抗震构造措施不符合现行相关规范要求。 由于其为近现代优秀历史建筑, 外立面不能改变, 且委托单位还需使用一定年限,因此,应适当加强该建筑抗震构造措施。
3 房屋加固及修缮
3.1 加固处理原则及施工顺序
(1) 根据检测鉴定结果,基于遵守不改变房屋既有结构和风貌的原则,尽最大可能利用原有材料,保留原有构件,使用原有工艺,保存建筑更多的历史信息,依据相关标准[1-3]对其进行加固修缮。
(2) 施工过程中应做到精细施工、保护为主,以先放样、后加固施工为原则。
(3) 根据工艺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施工顺序应遵循以下流程:①建筑室内卸载,搭设临时支撑;②砖柱加固;③墙体裂缝封闭及墙体加固;④木楼盖缺陷处理,门窗过梁处理;⑤增设楼盖的水平支撑;⑥屋架维修处理;⑦屋面治理;⑧对木构件进行白蚂蚁防治处理;⑨对墙体进行粉刷、装修。
3.2 针对抗震问题的加固
3.2.1 墙体加固
由于墙体砌筑质量较差,砌筑砂浆强度小于M2.5,且开槽、开孔较多而普遍,严重削弱了墙体整体性和承载力,房屋整体抗震性能较弱。 同样,因历史保护建筑外立面不能改变,对外墙采用墙体内侧钢筋网抹压40mm 厚细石混凝土的方式加固,对内墙则采用两侧钢筋网抹压40mm 厚细石混凝土的方式加固。 加固后墙体抗力与效应之比由0.66~1.86 提升至1.64~4.66,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由1.05 提高至1.72, 墙体承载能力及抗震能力显著提高。
3.2.2 砖柱加固
独立砖柱结构整体性差, 侧向刚度及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差,不利于抵抗地震作用,因此方柱采用外包钢方式加固,圆形柱采用外粘钢板加固,以增加砖柱抵抗变形的能力及承载能力[4]。同时在楼层砖柱间增设水平侧向支撑增强房屋侧向刚度及整体性,加固大样见图4、图5。
图4 砖柱外包钢加固
图5 水平侧向支撑大样
3.3 门窗过梁加固
新增槽钢更换受损腐朽木过梁(图6);对无木过梁(砖砌平)的出现开裂现象的洞口采用角钢进行加固处理。 需要注意的是更换加固前应对过梁进行临时支撑,更换加固后对洞口上的裂缝采用压力灌108 胶水泥浆进行封闭,静置1~2 天后,才能拆除临时支撑。
图6 门窗洞口加固大样
3.4 木楼盖加固
对木楼盖的木材首先进行防虫蛀处理,再对被虫蛀的木梁采用置换型钢梁进行加固处理,对受损的木格栅采取补强处理措施(图7)。需要指出的是,腐朽木梁加固应与砖柱外包钢加固综合考虑,确保连接的可靠性。
图7 原木梁型钢加固大样
3.5 木屋架加固
木屋架基本可满足安全使用要求,主要的处理方式为缺陷处理、白蚂蚁治理、杆件的加固及铁件的除锈处理。 对木杆件开裂部位的裂缝用木条嵌补后用耐水性胶粘剂粘牢,再用Ø4@10mm 细铁丝绑扎加固,长度向裂缝两端各延伸500mm;对腐朽的木檩条进行更换;对节点虫蛀和腐朽的木构件进行清理后采用型钢进行加固,屋架节点加固大样见图8。
图8 屋架节点加固大样
3.6 屋面及其他损伤处理
(1) 屋面:局部屋面及四周排水沟有渗漏现象,导致在其下部位的木构件有腐朽现象。 经综合考虑,对屋面木屋架加固修缮后,对渗漏部位进行更换,对屋面四周排水沟进行治理,严禁渗漏。
(2) 墙体裂缝:在墙体进行钢筋网水泥砂浆面层加固前,对墙体裂缝采用压力灌水泥浆的方法进行封闭,对受损部位墙体局部进行置换[5]。
(3) 圈梁:对受损圈梁剔除松散混凝土,再对箍筋进行除锈处理,最后用修复砂浆进行修复处理。
4 结语
砖木结构历史建筑承载着地域和历史文化,能够反映一定时期的历史风貌和地方特色,具有较大的保护价值,其修缮与加固是一个系统工作,须以保护其历史价值为原则,重点查明结构目前的安全隐患及抗震性能, 并应考虑加固施工顺序及节点连接的精细化设计,使得历史建筑的历史信息尽可能得到还原。 本文以重庆某砖木结构历史建筑为例, 研究了这类建筑保护与修缮中检测鉴定和抗震加固的要点,可供同类工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