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 分析的传统民居功能空间重构研究
——以云南“一颗印”改造提升为例

2022-08-24程旭李慧峰

重庆建筑 2022年8期
关键词:民居村落重构

程旭,李慧峰

(西南林业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云南昆明 650000)

0 引言

民居的空间组构特征是特定居住文化理念的物化象征,空间组构特征的转变反映着云南地区封建礼教瓦解、宗族观念淡化以及居住习惯转变的过程。 重构“一颗印”传统民居功能空间,对于唤醒传统村落自我发展内驱力,传承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对于云南特色传统民居“一颗印”的研究主要聚焦建筑风貌、营造技艺和文化价值,缺乏对单体建筑功能空间的研究,同时,暂未发现将SWOT 模型运用于传统民居保护与更新的研究。 本文从民居内部小环境的研究视角出发,选取云南乐居村“一颗印”这一实例,结合时代的发展探索传统民居的发展优势与劣势,通过强化优势、解决劣势、把握机遇、规避风险的方法来重构其内部功能空间秩序,同时结合现代技术和理论改造“一颗印”的空间形态,优化建筑的使用功能,既有利于传统民居的更新,也能发挥其在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

1“一颗印”传统民居发展的SWOT 分析

1.1 “一颗印”传统民居发展优势(Strengths)

图1“一颗印”主要分布地区

云南滇中“一颗印”是我国最小的四合院,是受汉人南迁影响,汉族文化与彝族文化碰撞形成的西南地区特色民居,与北京四合院、福建客家民居、陕北窑洞民居、广西干栏式民居合称为中国五大传统特色民居,主要分布于以昆明地区为主的滇中、滇北地区,并辐射玉溪、曲靖等地(图1)。 由于此类民居平面紧凑,平坝地区和山地地区都适宜建造,合院式平面布局形成独立内部空间,又合乎独家独户的生活习惯,故深受当地群众喜爱[1]。 “一颗印”采用穿斗木构架形式,简单易建,可就地取材;承重结构体系由梁、柱、枋通过榫卯穿插连接形成,具有良好的整体性,既能在抗震上做到“墙倒屋不塌”,又提供了灵活自由的室内空间;围护结构体系由墙、楼地板、屋顶、门窗等组成,墙体普遍采用夯土砌筑,厚厚的墙体分隔内外,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

1.2 “一颗印”传统民居发展劣势(Weaknesses)

“一颗印”传统民居大多建造年代久远,因此劣势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结构方面。 随着建造成本、建造技术、建造理念的不断变化,相对于传统民居木结构来说,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具有更好的强度和稳定性,也更受现代居民喜爱;

(2) 材料造价方面。 国家政策限制砍伐树木,木材紧缺,导致木材价格上涨。 此外,“一颗印”营造技艺由当地工匠口口相传,材料由工匠亲自处理、制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造价提高导致建造“一颗印”失去了经济性的优势;

(3) “一颗印”自身缺陷。 传统民居建筑修建年代普遍较久远,建筑表皮承受雨打风吹,墙面夯土酥皮脱落,外观失去观赏性。建造工人为当地工匠,质量参差不齐。建造材料中的梁柱等结构构件采用当地的木材,而木材易受白蚁侵蚀,雨水浸泡后易腐蚀,影响结构整体稳定性。 厚墙少窗则使房屋通风和采光极差,潮湿现象非常普遍。

1.3 “一颗印”传统民居面临的机遇(Opportunities)

“十三五”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日益旺盛。云南省拥有众多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云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要加大对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力度,加大对传统村落街巷空间、民居院落、历史环境要素等整体风貌和民俗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实现“修复优雅传统建筑、弘扬悠久传统文化、打造优美人居环境、营造悠闲生活方式”[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保护特色民族村寨,实施“拯救老屋行动”。 “一颗印” 是云南省众多传统村落中最具特色的文化景观,蕴含着老一辈人浓厚的乡愁,修缮废弃或闲置的民居进行再利用,保留其历史文化特色,发展传统民居的“体验式”旅行,可以让来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感受到当地的民俗文化氛围, 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增加就业,传播民族文化,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1.4 “一颗印”传统民居面临的挑战(Threats)

传统民居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值得大力保护。 昆明地区的传统村落具有鲜明的滇中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特色,且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最前端,虽然大部分民居建筑保存较好,但由于传统村落空心化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这些独特的民居建筑正处于风貌破坏甚至消失的危机之中。 “一颗印”传统民居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内容:

(1) 来自居民。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人口不断流向城镇参与工业化生产, 有的直接举家搬迁至城市并在城市落户,村落空心化现象愈演愈烈,失去了居住灵魂的传统民居建筑慢慢失去生机。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返乡人口不断增加,经过现代化思想熏陶后的人们开始重建旧屋,各种西式别墅拔地而起,传统民居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严峻挑战;

(2) 来自开发者。 传统民居建筑作为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旅游参观价值。 近年来,传统村落的旅游价值不断凸显,旅游开发持续升温。 但传统村落发展旅游多是将民居改为民宿、餐厅,将历史建筑改为旅游景点,缺少乡土文化的展示和体验空间。 开发若缺乏合理的规划和引导,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的困境,最后导致传统村落特色尽失;

(3) 来自村落环境。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传统村落村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城乡二元差异导致乡村人口大量外流。 随着大量单向人口流动和生产生活关系的变化,稳定的乡土社会结构和地方性人际关系逐渐解体,传统村落共同体逐渐衰落,自我更新机制逐渐退化。

2 传统民居功能空间重构的基本思路

2.1 保留民居结构,创新内部空间

任何一个单独的建筑都像是一个细胞,而这些单体细胞则是由空间组织形态这个绳索穿起来的[3]。 传统的“一颗印”多为三间两耳或三间四耳式院落,可根据家庭大小、经济状况、宅基地面积等实际情况灵活调整。 对“一颗印”功能更新时,保留外部夯土厚墙和穿斗木构架,将正房内部隔墙打通,选择带有彝族文化特色的半隔断、挂饰等来划分空间,将原本用作储藏的二层转换为居住空间,可以拓展更多的使用空间。 耳房体量较小,可以满足需求为主要目的来进行相应完善,如更改为厨房、卫生间等附属空间。

2.2 保护民居风貌,传播特色文化

民居风貌是当地民族生活和生产状况的一种产物,是一个地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展现,具体反映在民居色彩、材料、细部装饰等方面[4]。 在对“一颗印”进行空间重构时,不能一味地追求新颖,留旧也至关重要。 滇中“一颗印”民居采用青瓦硬山顶、穿斗木构架、高墙小开窗,木门窗和石壁上雕刻有花草、鸟兽、文字等图腾,反映了当地居民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 维持“一颗印”原始的民居风貌作为重构空间的外部环境,对内可便宜村民的生活,对外可传达地域特色文化。

2.3 保存民居环境,统一规划发展

近年来,古村落旅游价值逐渐凸显,人们厌倦了钢筋混凝土的冰冷,对充满热情的乡村农院心生向往,体验少数民族传统的民间文艺表演和民俗文化节日更是令人憧憬。 村落商业化可以为村民创造经济来源,但不合理的开发会加快地域文化的凋敝。 综合考虑后,在对滇中“一颗印”进行活化利用时,首先应考虑村落的整体环境氛围,其次结合村民的意愿进行统一规划,在村落中利用庄严的土主庙和闲置的民居,改造为融入彝族文化要素的公共旅游活动空间,供村民进行传统民间工艺的展示、制作、交流,也可让游客获得更多的文化体验。

3 “一颗印”传统民居功能空间重构方法

乐居村位于昆明西北郊,以良好的地理环境为依托,形成了靠山麓、踞溪流、采阳光,前方有屏障、周边有耕植的传统古村落特有的聚落空间[5]。 村民大多为彝族,村中建筑是典型的“一颗印”传统民居。 本文以乐居村内的“一颗印”民居为例,进行功能空间重构研究。

3.1 延续结构,重组空间

传统生活方式与农业生产紧密相连,农业生产直接取资于土地并依靠人力和畜力进行劳动, 因此传统民居通常只有居住、饮食、牲畜棚等单一的农业生产功能区域。 由于“一颗印”采用的穿斗式木结构稳定性很强,可以延续主体结构继续使用,通过内部空间的调整持续发挥作用。 保持“大门—天井—堂屋”的流线,将三者形成的轴线作为民居的中心空间,结合现代生活需求,将游春与堂屋空间合并为起居空间,供日常生活和待客使用;传统建筑中只有旱厕,既不卫生又污染环境,可加设独立卫生间或淋浴空间;拆除室内混乱的空间边界,可增加棋牌室、茶室等休闲空间,将现代生活方式引入传统建筑中,以加强居住家庭之间的交流(图2、图3)。

图2 “一颗印”传统功能空间与重构功能空间对比图

图3 更新前后“一颗印”对比

3.2 提取元素,重塑氛围

传统民居建筑文化多体现在内容琳琅满目、 主题生动有趣和手法种类多种多样的建筑装饰上, 并且还有大量具备历史价值的雕刻及构件。 提取文化元素合理利用在传统民居的保护与更新中,恢复民居旧时的建筑风貌,传统将会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扬[6]。乐居村“一颗印”民居多为代代相传,几经修缮,保存比较完整的有70 号和110 号民居等。在修缮时,村民以恢复传统“一颗印”原始肌理为目的,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使用小青瓦翻新屋面,恢复厦廊挑檐的精美装饰,修补屋脊瑞兽图腾;修复夯土墙表面裂缝;修复正房六扇格子木雕门;利用老物件装饰室内,恢复传统民居的居住氛围(图4)。

图4 乐居村“一颗印”民居修缮后

3.3 联系历史,发展旅游

功能空间置换就是空间重生, 赋予民居全新的形态和功能,让民居空间以新的生命得以延续、传承下去[7]。 在乡村旅游火热发展的今天,人们热衷于远离城市喧嚣,走进古朴村落感受历经百年的建筑文化。 秉持“仿旧如旧”的原则,在村落中建造供游客“沉浸式”参观体验的民俗文化展览馆(如乐居村彝族文化中心),游客参观时可与当地村民交谈,直接了解当地文化。 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在村落中发展民宿或茶馆,既能带动经济发展,又可延续民居生命。 无论是将传统民居内部功能空间置换成以商业为核心的餐饮空间,还是以文化传播为核心的展览空间,建筑整体格局都应融入村落的大环境中(如建筑结构、建筑外观、院落关系等),发挥村落历史文化与历史建筑应有的魅力[8]。

3.4 改造实践

乐居村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秀丽,拥有大量古老又独特的建筑资源,联系百年历史,发展古村落旅游是活化传统民居的有效途径。 位于村口的素食青舍本是某李氏家宅,现被改造成为文创空间。 民居的空间重构以“新旧结合”为原则,保留和加固了历史信息丰富的建筑外墙和传统木构架,通过拆除内墙,打通正房一层,重新整合了原本狭小昏暗的空间,二层由储藏功能置换为休憩功能,完成了功能的有益转换。 由于“一颗印”体量较小,屋主在门外加建四间耳房,新增了一些现代化功能空间,如花房、茶间、素食厅等休闲空间,完成了功能的扩展。 民居主人保留了“一颗印”的原始风貌(图5),与村落的整体环境融为一体,内部门窗选择木质雕花材质,家具装饰多以老物件为主,游客在参观时能直接感受到百年彝族古民居的建筑文化氛围。

图5 乐居村素食青舍外观图

4 结语

民居空间是人们展开生产生活的场所,生活模式的改变影响着传统民居的存在方式,在城镇化进程中,传统建筑特色逐渐消失,民居空间也随之失去灵魂。 本文针对日渐凋零的传统民居建筑提出了一种更新改造的思路,通过SWOT 模型对滇中传统民居“一颗印” 在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的优劣势以及机遇与挑战展开分析,概括提出民居建筑内部功能空间存在的问题,并寻根溯源,基于社会需求提出改进的方法。 但提出的民居功能重构方法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而变化,仍需要开展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期唤醒传统民居的内生式发展机制, 恢复传统村落自我发展的活力,保护传统文化的最小单元,保障传统文化有序传承。

猜你喜欢

民居村落重构
“双减”能否重构教育生态?
民居摄影
民居书画
长城叙事的重构
基于干扰重构和盲源分离的混合极化抗SMSP干扰
民居摄影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用四维的理念重构当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