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种子繁育质量控制相关分析

2022-08-24袁红军

广东蚕业 2022年7期
关键词:原种小麦种子

袁红军

小麦种子繁育质量控制相关分析

袁红军

(山东省东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菏泽274500)

加强对小麦种子繁育质量的控制,是推动小麦种植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关键。文章在准确把握小麦种子繁育生产的内涵与现状基础上,明确了种子繁育生产普遍存在的繁殖材料代数高、种子纯度低、去杂用工成本高、从业人员整体素养偏低且监管难度大、种子繁育生产档案管理水平低等问题,文章围绕品种选择与种源准备、小麦繁育基地建设、提纯复壮技术措施、种植管理、种子收获后处理、种子繁育质量检验、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就加强种子繁育质量控制的策略展开探究。

小麦种子;繁育质量;繁育基地;提纯复壮;质量控制

现代农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产业化发展,需要高质量种子作为基础支撑。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小麦种子繁育质量不能完全满足实际生产需要,直接影响到小麦种植生产的经济效益,不利于小麦种植产业的良好、长远发展。为此,由地方政府强化领导并形成合力,全面强化对种子繁育质量的有效控制,为小麦种植生产提供大量优质种子,进而为小麦种植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稳固根基。

1 小麦种子繁育生产现状

1.1 小麦种子繁育生产概述

小麦种子繁育是指基于市场和生产需要对小麦种子进行繁育,进而生产出数量多、质量好、成本低的优质种子。种子繁育是整个种子工作中最关键的环节,是小麦种子经营活动的基础,也是推动现代农业良好、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若小麦种子繁育工作存在问题,则会导致市面上推广、销售的种子面临混杂退化的情况,使得小麦品种短命、良种不良、增产作用弱化甚至消失,严重影响到小麦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好小麦种子繁育工作,既要持续基于区域试验按计划推广优良品种以实现品种更换,也要以高纯度、好种性的种子更新生产上已混杂退化的种子。在科学理论与技术的支持下,种子工程是推动小麦种子生产繁育的关键。通过农作物改良及种子生产、加工、销售和管理,全面推进小麦种子产业化进程,切实提升小麦种子生产专业化水平,减少因机械混杂、生物学混杂、品种自身的性状分离与自然突变、不适合的选择与繁殖方法、不良的环境与栽培条件、不良的授粉条件、病毒侵染等所引致的品种混杂退化问题,为小麦种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大量优质种子。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目前我国小麦种子生产繁育程序主要包含6种。其一,三圃制繁育程序,即设置穗行比较圃、穗系比较圃、原种圃,通过单株选择、株行鉴定、株系比较、原种地混系繁殖等实现优中选优,有效提纯复壮,能够很好地繁殖出优质种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小麦种子繁育程序;其二,二圃制繁育程序,即三圃制的简化,实践中缺乏株系圃,多适用于生产原种,具有操作技术简便、比三圃制速度更快、选择面广、繁殖的原种数量大等优势;其三,一圃制,即通过在良种田选取部分单穗后进行混合脱粒再种于原种圃,具有应用简单、速度快的优势,主要适用于变异少的品种或纯度高的新品种;其四,株系循环法,即通过保种圃进行分系留种,为翌年保种圃的种植奠定基础;其五,四级种子繁育程序,即基于育种家种子、原原种、原种和良种进行种子繁育,以育种家种子作为种子繁殖的唯一种源,既能限代繁殖,也能强化种源管理和监督;其六,三级种子繁育程序,即基于育种家种子、原种与良种进行种子繁育,具有种源质量高、不会造成基因流失、混杂环节少的特点。

1.2 小麦种子繁育生产存在的问题

(1)种子繁殖材料代数高导致纯度低。育种家种子是进行小麦种子生产繁育的种源,是保障种源质量的基础。但是实践中由于育种家种子保纯及繁育程序的实施存在成本高、流程复杂、技术难度大、周期长等问题,再加上育种家会投入大量资金、土地、人力用于培育新品种,导致育种家种子的繁育量难以完全满足实际需要。这种情况下,常由经营企业自行选择保纯发育材料。然而经营企业由于重视不足、繁育技术水平较低、选择标准不合理等原因,导致繁育材料的代数较高,进而导致生产繁育的种子纯度偏低[1]。

(2)去杂用工成本过高而影响经济效益。在小麦种子繁育管理中,需要做好去杂工作,严格按照去杂标准进行处理,才能确保种子繁育质量。然而由于人工劳动力成本较高,部分企业在实践中为了降低去杂用工成本而降低去杂标准,且没有做好相应的监管、审核与评价工作,未对去杂人员的数量、素质作出明确而合理的要求,进而出现繁育基地去杂效率高但种子品质难保障的情况。

(3)从业人员整体素养偏低且监管难度大。小麦繁育门槛较低,相应地种子生产繁育行业从业门槛较低,部分从业人员尚未接受过系统化的专业培训。在从业人员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行业发展自然会大受影响,种子生产繁育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障。而且由于繁育门槛低,针对从业人员的监管难度也低,很容易出现低价倾销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

(4)企业种子繁育生产档案管理水平低。对种子生产繁育质量进行控制,需要建立相应的档案作为基础支持,这不但可以基于数据分析对种子品质进行预测,还能在发现种子品质问题后及时溯源并处理。然而部分企业种子生产繁育档案管理体系并不健全,具体管理权责尚不明确,管理制度存在缺陷,导致档案内容的全面性、真实性与可靠性难保障,进而影响种子品质。

2 加强小麦种子繁育质量控制的策略

2.1 科学选择品种并备好备足种源

小麦是主要农作物,以许可制度为基础,科学选择小麦繁育的优质品种,按照相关要求与规范推动种子繁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原原种、原种、良种等的生产都需要经过相应的等级审批,且有品种权的品种需经品种权人同意后方可进行生产。根据地方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环境条件、地力水平、生产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优选符合地方生产实际需要且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优质品种,并在通过审批且取得相应许可证后方可安排相应的种子生产繁育活动。备好备足种源,确保原种质量完全达标,在种源调运过程中加强监管与核对,确保种源真实可靠[2]。此外,需提前对用种需要进行调查和分析,并在计划总用种量的基础上适当多备些种子,以免因供种不足而擅自、随意补种的情况。

2.2 建设高水平的小麦繁育基地

建设高水平的小麦繁育基地,是保障相应种子生产繁育质量的重要基础。原种因数量有限,无法完全满足大田生产需求,故需要建设小麦繁育基地以繁育良种并供大田生产使用。为了确保种子繁育质量,需要优选并建设繁种田块。一般情况下,繁种田块要选择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力良好且均匀、连片成方、灌排方便、不易受畜禽危害、不重茬的地块,进而为小麦种子繁育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种子生产繁育过程中,繁种田块需要承担起繁殖高纯度的好品质种子、繁殖新品种种子、选纯选优、去杂去劣、防止混杂退化的职能,繁育出大量满足不同需求的高质量种子[3]。根据市场发展与变化情况,合理构建繁种田块的繁育模式,建立健全相应的繁种田块管理制度体系,能够切实提升小麦繁育基地的整体水平,从而更好地推动种子繁育工作的开展。

2.3 规范提纯复壮技术措施

(1)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是应用最为广泛的小麦提纯复壮技术措施,其流程主要包含选穗、穗行比较、混系繁殖3部分。其中,选穗是指在小麦成熟时通过种子田或大田选择优质单穗。通常在小麦收获前3 d左右且旗叶未干枯时,选择田间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株高和成熟度一致、具备本品种典型性状的穗,通常1亩穗行圃需要选1 500穗左右。将选好的穗从小麦植株穗节处剪下,按照每捆100穗的标准进行打捆处理,将打捆好的麦穗进行标记,并记录好信息。将麦穗晾干后,需要通过单穗鉴定来对麦穗品质进一步加以检查,并将其中的混杂及不良单穗剔除,对余下的单穗进行脱粒处理。之后需要对种子性状进行筛选,确保最终被选作三圃制生产的单穗均具有良好性状。将每个单穗的种子进行分别包装,并将同一品种的种子进行集中包装,将种子保存于适宜的环境下即可。而穗行比较则是指在小麦播种的时期,将保存好的种子进行播种,按照顺序采取每穗种1行,每隔19行种1行本品种最好的种子进行对照,从而对穗行进行比较。在选择穗行圃时要确保地力良好且无杂麦。穗行圃的行距、株距及行长通常分别设置为25 cm~33 cm、6 cm、1.5 m~2 m。在穗行圃中的植株生长的过程中进行评选,将其中的杂劣穗行标记出来,并在收获时先对杂劣穗行的植株进行收获后作为粮食,而非杂劣穗行则需要进行混合收获处理,并在晒干后保存好。至于混系繁殖,则是将穗行圃中收获的混收种子播种于良种圃中,并在高质栽培、加速繁殖后生产原种[4]。总体来看,三年三圃制原种生产程序具有周期长、耗资大、品种性状易偏移等问题,导致其虽然目前具有较广的适用性但需要探索更为优质的良种繁育模式。

(2)四级良种繁育程序。四级良种繁育程序需要以育种家种子为种源,将其播种于原原种圃中或者育种家的保种圃中,且这两个圃中的种子在繁育程序中具有同等功用。之后将原原种圃或育种家的保种圃中收获的种子播种于原种圃,再将原种圃中收获的种子播种于良种圃,最后将良种用于大田生产。该良种繁育程序的优势在于能够保障品种遗传稳定性,不会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进行筛选和繁育,一般不会出现遗传漂变现象,而且世代周期短也导致基因突变很难于群体中存留及发挥作用。总体来看,四级良种繁育程序在保持优良品种的种性及纯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目前有着高度推广和应用价值的小麦良种繁育模式。

2.4 严格按照规范进行种植管理

进行小麦繁育种植前应当对地块进行整地与施基肥处理。做到深耕细耙,耕深通常需达到25 cm左右。配合整地施用基肥,具体施肥量应根据产量水平、土壤肥力等进行确定。结合小麦品种、地方种植条件及往年种植经验等因素,合理确定播种量,并在适宜的时期统一进行专机播种,播种深度需要控制在3 cm~5 cm。小麦生长过程中需要科学进行肥水管理工作,综合考虑地力水平、天气条件、田间持水量、小麦长势等因素的影响,合理浇灌越冬水、起身拔节水及灌浆水等。配合浇水通常可进行施肥,而且可在小麦孕穗期、灌浆初期追施叶面肥。加强病虫害防治,综合运用农业、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进行防治,同时落实杂草防治工作,促进小麦植株良好生长。尤其要对纹枯病、锈病、白粉病、叶枯病、穗蚜、吸浆虫等进行针对性防治,采取3月下旬喷施2.5%溴氰菊酯乳油1 000倍液与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300倍液的混合液,后期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倍液与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及磷酸二氢钾700倍液的混合液等方式,从而有效防治病虫害[4]。

2.5 种子收获后处理

在小麦繁育良种收获后,需要对种子进行加工、包装及贮藏处理。

(1)种子加工。种子加工的工序主要包含干燥、预加工、精选、分级、药剂处理等环节。其中,预加工则通常包含脱粒、取籽、脱壳、磨光等基础作业;种子精选则通常包含风选、筛选、光选、电选等方法;种子分级则应用机械设备按照尺寸大小将小麦种子分级;药剂处理则通常是通过包衣处理强化种子的病虫害抗性。

(2)种子包装。对小麦生产繁育的种子进行包装时,需要确保包装容器的防湿性能较好,且足够干净,具有无毒、重量轻等特性。针对不同的种子保存需求,可选用不同的包装材料与容器。譬如对大量批发种子进行短期包装,可选用多孔纸袋或针织袋;对零售种子进行包装,则可选用小纸袋、聚乙烯袋、铁皮罐等;对种子进行长期包装,则可选用钢皮罐等。包装时需要设置好标签,确保标签上记录好相关信息,并尽量加注种子批号及品种说明。

(3)种子贮藏。对种子进行贮藏需要严格控制空气相对湿度、仓内温度及通气状况,且需要确保入库种子的品质完全符合标准,尤其要确保种子水分在适宜范围内。在种子入仓前需要进行清仓与消毒工作,以免细菌、害虫等影响种子品质。对种子进行分批贮藏,以免不同批次种子混合。确保仓库内通风性良好,必要时应采取倒仓、摊晾、过风等操作防止种子发热。定期定点对仓库内的种子进行检查,主要检查仓库温度、种子水分、种子发芽率等,确保种子在保存期间的品质。

2.6 全面加强种子繁育质量检验

做好各方面的检验工作,是确保种子繁育质量符合要求与标准的有效手段。在建立小麦繁育基地时,需要对基地建设情况进行综合检验,确保前作无污染、隔离条件良好、水肥充足等,使基地能够为高质量小麦种子的繁育奠定根基。而在小麦种子繁育程序的实践过程中,则需要全面加强田间生产技术规程及田间质量的管控与检验,严格按照规范落实相应的播种、田间去除杂草、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种子收割质量控制等工作,确保繁育出的种子品质完全满足标准。另外,在对种子进行加工、包装与贮藏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加强过程检验,对入库种子进行抽样检验,确保发芽率等关键指标达标。对种子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严格监管,同时完善相应的数据管理、档案管理工作。在种子调运过程中,也需要对相关主体进行规范,并按照标准进行操作,如填写《种子出库登记表》、调入方自备运输车辆并做好运输防雨工作等。实践中,对种子净度、真实性、纯度、发芽率、水分等进行检验,是确保小麦繁育种子的质量符合要求的关键。

(1)种子净度检验。种子净度检验需要通过重型杂物的检查、式样的份取及分析计算,对种子中的净种子、其他植物种子及杂质等的重量百分比进行测定,从而确定种子净度。

(2)种子真实性与纯度检验。种子真实性与纯度的检验需要先基于相关规定确保送检样品的重量超过最小重量标准。之后通过形态鉴定、苯酚染色法等对样品是否和相关文件信息一致进行分析,计算品种的纯度。其中品种纯度的计算方法为:

(3)种子发芽率检验。对种子发芽率的检验,需要先数取试样,然后选用发芽床,将芽床、发芽皿的水分调节到适宜范围内。之后再将种子置于发芽床进行培养,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在种子发芽过程中做好管理与检查工作,并定期进行观察、记载,根据发芽试验结果确定种子发芽率。

(4)种子水分检验。小麦种子水分检验方法为对样品进行去杂质、粉碎处理后,根据相关标准将样品烘干称重处理,最后根据烘干后减少的水分计算种子水分。

2.7 强化监督管理

全面加强小麦种子繁育的监督和管理,对整个行业进行规范,做好相应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通过强有力的监管保障种子繁育质量。加强对种子的溯源管理,借助先进技术支持溯源追查,在发现种子品质问题后及时溯源并总结原因,对其中的人为问题进行改善,适当加大惩处力度。同时,加强对企业种子生产繁育档案的监管,严格要求企业规范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以档案支持种子品质管理。

3 结语

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小麦种子繁育质量的控制难度较大,需要从各个方面构建系统化的综合管控体系。对影响小麦种子繁育质量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针对性地采取各项措施进行规范和管控,严格按照制度和标准进行操作,有效减少和避免人为因素导致的种子品质问题,进而为现代小麦种植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足量的优质种子。

[1]沈恩庭.小麦种子繁育质量控制途径探索[J].安徽农学通报,2022,28(4):73-74.

[2]李春盈,齐建双,刘明,等.小麦种子繁育管理新思路探索[J].种子,2019,38(10):155-157.

[3]冀卫平.浅谈如何搞好小麦种子繁育工作[J].种子科技,2019,37(13):66-67.

[4]常青记,撖晓东.小麦种子繁育质量控制的探讨[J].中国种业,2014(8):93-94.

[5]屈城乡,朱红彩.抓住检验关键环节确保小麦种子质量[J].中国种业,2014(5):31-33.

10.3969/j.issn.2095-1205.2022.07.05

S512.1

A

2095-1205(2022)07-14-03

袁红军(1965- ),男,汉族,山东东明县人,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为农技推广。

猜你喜欢

原种小麦种子
冬春小麦科学防治死苗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桃种子
可怜的种子
黄瓜原种复壮方法
脱毒马铃薯原原种扩繁原种栽培技术
黄瓜原种复壮方法
玉簪两个变异无性系与原种农艺性状差异分析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