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参 赛 记

2022-08-24董涵英

农民文摘 2022年8期
关键词:初赛预赛决赛

董涵英

要说人的生活工作中,大概最吸引人、最刺激、最充满着不确定性的事情就是比赛了。而比赛几乎是无所不包的,大的小的、文的武的、专业的业余的应有尽有。高考是比赛,升职是比赛,考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是比赛,甚至决定取舍的抓阄也是比赛(比谁的运气好)。至于体育,那更是以比赛为主的专门领域。

英语里有个词叫game,翻译成中文有比赛的意思。而这个词的本来意义是游戏,可见外国人对比赛的心态比我们豁达、轻松。不过比赛也好,游戏也罢,都是在一定的规则下,进行更快、更高、更强、更优秀的竞争和比较,分出胜负、排出名次,决定升还是降,上榜还是落选等等。几乎所有的比赛都有“锦标”的设置,而“锦标”则直接关乎利益、关乎荣辱,有的关乎人的前途命运,所以,比赛往往不仅仅是激烈的,有时甚至残酷的。但是无论如何,比赛是要分胜负高低的,比赛的结果是要得到参赛者直至公众的认可和接受的。这就涉及比赛的最为关键的两个因素,为什么要设置这个比赛?比赛的公正性如何保证?

其实,今天我并不是想说比赛是什么、为什么比赛?这是个太过复杂的命题,一篇小文肯定说不清楚。而是想讲一下最近本人亲身经历的一场比赛,这篇文章姑且叫作——参赛记。

说起来,参加这次比赛跟自己的一个爱好有关,就是书法。很早以前,本人就喜欢写字,喜欢欣赏字帖上那些美轮美奂的作品,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写出这么漂亮的字来。但是,虽然我很喜欢写字,却真的没有专门练过书法,写字和书法毕竟是不一样的,直到退休的时候。当然,没有专门练过书法,不等于没有参加过书法比赛,机关内部小范围的硬笔书法比赛是参加过的,而且还有不错的成绩。记得当年有位退休的老干部,看了我写的钢笔字后,特意跑到办公室里找我,问我是不是写毛笔字。他告诉我,你有这么好的基础,如果不练毛笔字太可惜了。不过,那些年工作很忙,几次想提笔终究没有提起来。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凡是能在办公室里练字的人,不是被冷落的,就是退居二线的,你敢提笔吗?

人事有更替,往来成古今。前几年我退休了,有了大把的时间,这支笔终于提了起来。书法之旅自然而然地展开了,也没有拜师,天天对着字帖临池不辍,乐此不疲,除特殊情况外,我每天练习两到三个小时,从未间断。记得有位书法家说过,练书法如荒原长草,今天和昨天比,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所以速成是荒谬的)。但是,过一段时间再去看,就能发现往日的荒原已经绿草成茵了。对此我是有感觉的,但是不像那位书法家说的那么明显,我最直接的体会是,在朋友圈里晒字,越来越受到欢迎。

五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既然字可以拿给人看了,就有了想试一试,让公众评价一下的冲动,说白了就是,我想比赛。刚好,前几天在微信公众号里看到了一则关于举办书画大赛的信息。出于对举办方的尊重,这里不列出书画大赛的名称,在我看来,这应该是一个比较正规的比赛,比赛的信息是在一个权威性比较强的公众平台上登载的。这次比赛的宗旨是弘扬中华传统艺术,发现优秀人才。参赛的门槛非常低,无论性别年龄肤色国籍,均可参加。报名方法也非常简单,网上报名,网上传送书画作品。比赛的规则也与常见的比赛相差无几:分预赛、初赛、决赛三个阶段;参赛者的名次按照公众投票的多少排序;禁止作弊,不准冒用他人作品,不准在网上刷票等等。更为紧要的一条,参加这次比赛不收取任何费用。看起来,这次比赛设计得既方便、又公平,无可挑剔。选这样的大赛试水比较理想。于是,手机上操作,在预赛开始两天后报了个名,起了一个半明半暗的名字——“董老师”。

按照我的想法,报了名自己也就没啥事了,后边的一切要由网络决定。所以一开始我就是在网上看,看得票的情况和选手的排名,当然,主要是看自己的数据。看了两天,就觉得有点不对劲儿——得票数惨不忍睹。不应该啊!横向比较一下,看看那些得票高居榜首的,水平也不是很高,只能算一般。纵向比较一下,自己的排名一路下滑,与前面的差距越拉越大!我真搞不懂这是为什么。后来,有朋友告诉我,网上参加比赛一定要拉票,否则没有人关心你,没有人投你票。当我知道这个要诀的时候预赛就要结束了。不过还好,我利用最后的两天拉了一些票,在预赛阶段一共得了600 票。按照规则,只要预赛得10 票,就能进初赛,我的成绩还是大大超过了资格线的。不管怎么样,进了初赛再说。

但是人怕比,600 票自己觉得可以了,可是看看榜首的选手,竟然有2 万多票,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如果按一个完整的预赛期计算,这个选手每天可以得到3000 多票。这怎么可能?于是,我通过微信找客服反映,是不是有人作弊。客服倒是很客气,说是有些选手的作品就是很受欢迎的,预赛期间就有顾客要买他们的书画作品,得票多是正常的。又说,我们监管得很严,要是有作弊的,会被取消比赛资格。后来我发现,这次比赛按照规则进行,确实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有的话,是自己懵里懵懂、误打误撞走进了一个江湖,不懂得这个江湖的规矩,不知道行走江湖的奥妙。

吸取预赛阶段的教训,初赛一开始我就注意加大“拉票”的力度。每天在朋友圈发信息,盯住重点对象,通过他们的朋友圈广泛宣传,认识的、不认识的都拉来投票。一系列动作下来,成效虽然不大,但是比初赛还是有了进步。三天的赛期,得票700(真的很巧,预赛和初赛得票都是整百,我觉得很神奇)。客服用微信通知我,根据比赛成绩,董老师你已经进入决赛了。

按照举办方的设计,决赛阶段一共6 天,第一天就卡了壳。投票页面始终打不开,文字显示,系统正在维护,请耐心等待。直到晚上11 点半,页面才恢复正常,滚动字幕显示,“决赛正式开始,禁止刷票。刷票系统会自动锁定”。而几乎就在同时,有选手的票数就陡然变成400 多。到12点的时候,我的票数定格在6 上,只好洗洗睡了。

第二天一早,数字显示仍然是6票,我的内心暗暗有点着急。按照惯例,赶快给朋友圈又发了一通微信。接下来的半个小时,本来波澜不惊的排位第一次让我感到了惊讶:我的得票数达到400,再过了十几分钟,数字变成了1300 多,总排位第5 名。要知道,在预赛和初赛两个阶段,7 天时间里的得票数,都没有这半个小时多。在三个阶段的排名中,我一直被甩在100 多位。真的意外,很意外!是有什么人在暗中帮我刷数据吗?

我们大都猜过谜语,当知道了谜底的时候,就会觉得谜语非常简单。但当我破解了排位数据之谜之后,感到自己真的就像一个傻帽。当我面对着1300 多这个数字发愣的时候,朦胧间看到投票页面下方似乎多出了几行黑体小字:“礼物列表”;更小的字:某某给他送了证书x1,某某给他送了鲜花x1,等等。再仔细看,发现投票页面右下角,标注着“礼物”两个字(其实页面上早就有,只是自己从来没有注意,或者说不知道它有何功能)。点开一看,礼物分为六种,每种都标明价格。比如:画笔10 元,奖牌100 元。点一下具体的礼物,让人恍然大悟——每一种礼物除了标明价格,更重要的是标明了“抵票数”。也就是说,礼物是可以当作选票来投的!如果哪位朋友送你一顶皇冠,价格500 元,折合2000 票,这就相当于2000 人次的投票。天呐,这不是明摆着作弊嘛!这时候我的脑海突然灵光一闪,规则规定不准给自己投票,那能不能自己给自己送礼物呢?拿一朵价格最低的鲜花试了一下,果然,网络不拒绝,微信支付5 元,得票立马增加了15。马上咨询给我送奖牌的朋友,告诉他我发现了天大的秘密,不曾想朋友听了哈哈大笑,说:“这哪是秘密,天下人都知道啊!”真的是这样吗?为了进一步验证高票选手的得票结构,我选了即刻排名榜首的参赛者做统计,结果显示,礼物折票率是99.1%,也就是说,这名选手得到的选票,只有不到1 张是“清廉”的。

这真的是一个令人失望的时刻。当你恪守着一人一票、一天一票竞赛规则的时候,有人很轻易地大把捞票,而且堂而皇之,无所忌惮。当你以为作品的水平是得票的主要依据(我不敢说是唯一依据),满心希望作品得到公正评价的时候,“礼物”彻底撕碎了你的梦想。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大赛的高级别奖项获得者,靠礼品换票,能够心安理得地获奖,并且拿着奖项到处炫耀。

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怀疑组织者举办大赛的动机。弘扬传统文化,发现优秀人才,现在看起来都是华丽的伪装。难怪有人说:“到头来都是生意。”冷静下来仔细想想,终于弄明白了:为什么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比赛,没有邀请专家来评判?为什么一场比赛要分三个阶段,旷日持久?我猜想,决赛的最后一天应该是最为惨烈的。很可能出现你追我赶、竞相送礼物的场面。按规则,拔得头筹的特等奖只有1 名选手,一等奖5 名,二等奖10 名,三等奖24 名。而决定奖项等级的票数是三个阶段得票数的总和。能不能得奖、得几等奖,不仅取决于自己有多少票,也要看对手有多少票。由于前两阶段成绩已经清零,所有的人都处在信息不对称的迷雾之中。谁也没有把握稳操胜券(比如可能有人在快要结束时放大招,让竞争对手来不及反应),谁也不能停止脚步(如果停止投入,以前的投入就成了沉没成本)。而这种场面是举办者最乐意看到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手段,真的是太高明了。就在刚才,我又看了一下即刻排行榜,处于领先的选手已经高达8829 票。这位选手仅今天就收到奖牌5 块,总共500 元(当然这笔钱到了举办方手里),折抵1900 票。这才仅是决赛的第二天,按照这个速度,要想独占鳌头,后面的四天没有几千元是拿不下的。

当这边大赛厮杀正酣的时候,手机响了。原来是一条称我为董老师,邀请我参加某某杯的比赛短信,让我不禁笑出了声,真是无独有偶啊。看了一下他们的竞赛规则,手法与当下的大赛如出一辙,或者说更高级一些,因为有几个“大牌”的网站协助宣传,阵势明显要高出一级。忽然,此时我竟然心生怜悯。站在举办者的立场,弄个比赛哄哄场面,赚赚流量,不违纪不违法,搞得好还能赚个小钱,再说又都是举手之劳,何乐不为呢?

那么,第二场比赛,我到底是参加呢,还是不参加?

猜你喜欢

初赛预赛决赛
2022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浙江赛区预赛
挺进决赛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室内乐比赛初赛圆满结束
食神大会初赛
数读欧预赛
王天一先负赵国荣
一道预赛试题的渊源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