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那么热,古人还会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吗
2022-08-23朝暮
文/朝暮
夏日高温炙烤,外出时,人们穿衣开启了“少短薄”模式。但我们在很多古装剧里发现,不管什么季节,人们的穿着都是里三层、外三层。美是很美,但也禁不住让我们产生一个疑问:这么穿不热吗?
实际上,古人也想了很多办法让自己的夏季清凉些,他们的夏装可比我们想象的要轻薄、凉爽得多。
到底有多轻薄?白居易曾用诗句“浅色縠衫轻似雾,纺花纱袴薄于云”来描写他送给元稹的夏衣。“轻似雾、薄于云”,这六个字大概是对衣服轻薄程度的极致描述。
流传的古代故事里也不乏关于古人夏衣轻薄的描述,“锦衣五重”这一典故就是讲一位阿拉伯商人看到一个穿着纱衣的唐朝官员,发现透过五层的衣服仍能看见他胸口的黑痣。可见这衣服是有多薄。
如果文字想象太难,不妨再看看实物。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就是“轻薄”二字最直观的展示:这件衣服仅重49克,重量甚至不如一枚小鸡蛋,说是“举之若无”毫不夸张。
试想一下,这样一件衣服穿上身,怎么会闷热呢?
纱、罗、葛……古人的消暑“凉”方
今天的四季服装各有风格,但在古代,各个朝代的冬夏服装在样式及层次上相对固定,冬夏衣服款式,往远了看都没有太大的差别。那么,夏天穿什么样的长袖才不热呢?其实,凉爽的秘密在面料上。
中国古代织物织造技术发达,这也为制造可以适应不同季节气候的服装面料提供了技术支持。
想要夏服轻薄舒适,面料一定要透气、吸汗,因此纱、罗、葛成了上选。纱与罗都是由蚕丝纺织而成的轻薄丝织物。汉唐期间,定名为“方孔曰纱,椒孔曰罗”,“纱”是平纹织物,其上均匀分布孔眼,是最为稀疏而轻薄的丝织物;“罗”是绞经织物,结构稳定但又有良好的透气性。唐宋时期,使用纱、罗裁制而成的夏衣还有个专门的称呼,叫“生衣”。与“生衣”相对应的是其他三个季节所穿的“熟衣”。二者的区别就在于加工程序不同,熟衣是将绫、绮等厚实织物刷上粉浆,再用石杵反复捣打,称为“捣练”。经过“捣练”,面料会变得不易脱丝,结实而不透风,可用于保暖。生衣则没有捣练这一环节,因此形成了透气的孔眼,具有良好的散热性,符合夏季人们穿着清凉的需求。
发展到了清代,讲究更多,要求过了小满后,便开始按照节令以实地纱、芝地纱、亮地纱这三类依次更换。这三种纱致密程度不同,且清凉程度依次递增,能够适应入夏后细微的气温变化。
但是用蚕丝制成的纱、罗等丝织品成本较高,对普通民众来说,始终是一种“奢侈品”消费。随着社会生产力不断提升,古人想出了一个办法降低夏衣的成本,那就是利用植物纤维。《天工开物·夏服》一节,就介绍了利用苎麻、葛、苘麻、芭蕉等植物纤维所制成的纱、布。
葛是中国人最早使用的天然纤维织物。早在六千年前,古人就学会从葛等植物皮中提取纤维制作衣料。至周朝时期,夏衣布料已有粗细葛布之分。
葛衣的轻薄不输丝织品。白居易在《夏日作》中写道:“葛衣疏且单,纱帽轻复宽,一衣与一帽,可以过炎天。止于便吾体,何必被罗纨。”认为一件葛衣就可以度过炎炎夏日,不仅表明了葛衣薄透凉爽,具有消暑的作用,也暗示了葛衣成本低廉的特点。
除了葛之外,苎麻、苘麻、芭蕉等其他植物纤维在夏衣面料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清异录》中记载,五代时,江西临川、上饶的巧匠们发明出一种方法,把芭蕉茎丝与蚕丝捻在一起织就轻纱。“夏月衣之,轻凉适体”,因此称之为“醒骨纱”,人们用这种材料制作的外套和贴身短衣,分别被叫做“太清氅”和“小太清”。
除此之外,古人的夏衣还有哪些“爆款单品”?
竹衣
自古以来,竹制品就是中国人夏季纳凉的良品,比如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竹席、竹枕等。其实,古人还用细小单枝竹管串接成网状的竹衣用以隔汗、降温,俗称“隔汗衣”。
竹衣历史悠久,早在唐代,我国就出现了使用竹子制作而成的“竹疏布”。到清代中后期,竹衣广为流行,还曾作为贡品供皇家享受。
不过,竹衣原料虽不昂贵,但在古代却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因为竹衣的制作可以说是一项大工程。
竹衣的制作材料是一种仅产于广东、广西等地的单枝竹。它们生长于海拔300—800米的石岩山上。制作一件竹衣,需要耗费上万根单枝竹。不仅如此,在制作时,工匠需要将几万根单枝竹打磨成同样大小粗细,将其依次穿连,工作量巨大。
裲裆和袹腹
除了竹衣这样贵重的单品,古代劳动人民还创造出了一些“接地气”的产品——裲裆和袹腹。
所谓“裲裆”,制作材料多为布帛,是一种盛行于两晋南北朝的背心式服装:前后各一片布帛,在肩部有两条带子相连。
袹腹,亦作“袙复”,是挂束在胸腹间的贴身小衣,俗称兜肚。南朝王筠有诗《行路难》:“裲裆双心共一抹,袙复两边作八撮。”
不过,这种背心式产品并不适合在相对正式的场合穿,但是对需要长期露天行走、劳作的人来说再方便不过。在《清明上河图》中,也可看到穿着背心、把外衫扎在腰间的伙计。
衣衫之下,古人还会穿凉爽的“开裆裤”,学名叫“胫衣”,只用裤管包裹大腿,凉爽透风,方便行动。
古代的生活水平不能与现代相提并论,但即便这样,古人也并没有在夏天“坐以待热”,为了让自己更加舒适便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穿衣避暑的方式。
(摘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