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隧道斜井设置的优选
2022-08-23郭建波
郭建波
(中铁二十二局集团轨道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40)
0 引言
随着国家铁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为提高线路的平顺性,满足乘客对舒适性的要求,减少线路对所经过位置的环境影响,铁路在山岭地段选线多以隧道方式通过,从而使得隧道尤其是长大隧道的数量越来越多。
长大隧道施工多数需设置斜井,将一座隧道划分为几段同时施工,以达到长隧短打、快速施工、均衡施工的目的。斜井方案是隧道工程施工的第一个重要方案。斜井位置决定着整座隧道从哪里开始施工,斜井方案一经确定,则在施工过程中难以更改。因此,对斜井位置的合理设置进行研究,确保其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对长大隧道施工来说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在蒙华铁路吉安隧道和京沈高铁京冀段梨花顶特长隧道施工中,开展了一系列关于斜井合理设置的探索和实践,满足了工期要求,方便了施工,优化了总体施工布局和施工组织,形成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原则。本文对斜井理论最合理位置的概念、优选的程序和原则进行了论述和总结,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1 斜井的功能
隧道作为地下工程,斜井的设置可以是临时的施工措施,也可以是为实现隧道整体功能的永久性工程措施。
斜井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从设计洞口位置施工,独头掘进施工长度太长,不能满足工期要求,需增设斜井实现分段施工,加快隧道施工进度;设计洞门位置处因地形复杂、地质条件差、场地不具备“三通一平”等施工条件,需要另外选择施工洞口位置而增设斜井;长距离独头掘进,施工通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需增设斜井以改善洞内作业条件。
此外,有时为了改善正洞运营时的通风要求、形成应急救援与疏散的通道,也将斜井按照永久工程进行设计,以更好实现隧道运营整体功能。
2 斜井理论最合理位置
对于以解决工期为主要目的的斜井设置,可以以理论最合理位置来指导斜井方案的选择。理论最合理位置是未考虑具体的地形、地质等条件,能够使所形成的各个工作面工作量和工期消耗均衡、各个工作面的贯通时间绝对相同的斜井位置,以理论最合理位置为指导,进行进一步优选,以最终确定可供实施的方案。
斜井理论最合理位置需首先根据总体工期进度进行计算,绘制总进度斜率图,按照各工作面之间工期绝对相同的原则来进行确定。对于进、出口两个工作面掘进的隧道而言,其最迟贯通位置为理论最合理位置。对于需设置多个斜井的隧道而言,需要进行综合计算来确定。
在工程实践中,在理论最合理位置,并不一定具备相应的地形地质和交通条件,因此需对地形地质条件进行进一步现场踏勘,对理论最合理位置进行调整,筛选出几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工期及经济比选,优选其中的最优方案作为实施方案。
3 隧道斜井设置的优选和实践
3.1 斜井方案的确定和优选
在工程实践中,斜井方案要结合所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以解决进洞施工条件为主要目的,就要将场地条件作为主要评价条件;以解决工期为主要目的,则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进洞条件,还要考虑斜井各段之间的施工长度大体均衡,能够满足总体工期的要求。此外,斜井洞口的选择还要考虑环境保护、抗洪防汛的要求,尽量减少对周边植被、水系的影响,洞口位置地面高程要高于附近周边地面高程,防止洞外水流流入。对于永久保留使用的斜井,尚需要进行洪水位的校核,满足防洪要求。
斜井路面纵坡是影响斜井位置与长度的关键因素。加大斜井的路面纵坡,可以缩短斜井长度,减少施工投入。但是缩短斜井长度,又会增加路面纵坡,影响车辆正常通行。对于永久斜井,还要满足设计功能的要求。一般用于施工的临时斜井,主要考虑运输通行需要,最大纵坡按照四级公路标准宜为不大于10%。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一般间隔200~300m设置不短于20m长的缓坡平台,坡度为0~3%。初选时综合纵坡可以按照9%进行考虑,然后再按照实际斜井纵断面进行校核。
斜井与正洞交界位置处围岩级别要相对较好,一般应不低于IV级围岩。斜井与正洞交汇位置处斜井轴线与正洞轴线夹角不宜小于45°,以减少正洞与斜井喇叭口位置处拱部跨度。
斜井方案的确定过程可以分为图选、实测、比选、确定四个步骤。首先,从隧道总平面地形图上初选进洞位置,一般可选位置位于隧道轴线两侧附近地面标高相对较低处,这样洞口和隧道正洞之间的高差较小,可以缩短斜井长度。初选洞口位置后,对现场进行踏勘,结合实测洞口地形和隧道设计图纸,对斜井的长度和坡度进行核算,考虑斜井的施工条件、工期要求、交汇位置、斜井长度、洞口临时设施的布置等因素拟订几个可行方案,然后进行综合比选后确定最终方案[1]。
3.2 斜井设置的实践
3.2.1 蒙华铁路吉安隧道斜井优选方案
蒙西至华中铁路是国内最长的运煤铁路专线,北起内蒙古浩勒报吉市,止于江西省吉安市,线路全长1837km。蒙华铁路吉安隧道全长4861.5m,设计为单线隧道,设计III级围岩2160m,IV级围岩1860m,V级围岩841.5m。按照综合进度指标计算,若仅设置进、出口两个工作面掘进,贯通位置为距离进口2345m处,贯通工期为30.7个月,不能满足工期要求[2]。吉安隧道未设置斜井总体工期斜率图见图1。
图1 吉安隧道未设置斜井总体工期斜率图
按照进、出口两个工作面施工进行总体进度安排,贯通位置为距离进口2345m处,在此处设置斜井,考虑不同斜井长度、斜井占用工期的长短,均可以使大小里程两个方向的贯通时间相同(如图2中斜井长度L1、贯通位置1及斜井长度L2、贯通位置2,贯通的时间均相同),从而实现各个工作面之间的要素配置和资源消耗均衡,此位置即为斜井理论最合理位置。吉安隧道斜井理论最合理位置工期斜率图见图2。
图2 吉安隧道斜井理论最合理位置工期斜率图
经实际踏勘并结合设计文件,理论交汇位置处于断层地带,不利于斜井进正洞施工,因此将交叉位置向大里程方向偏移102.5m作为斜井设置位置。
设置斜井后,小里程贯通时间为19.5个月,大里程贯通时间为18.2个月,较未设置斜井工期缩短11.2个月,斜井承担2100m正洞施工任务,整个工作面承担任务总体均衡且满足工期要求。吉安隧道优化斜井位置工期斜率图见图3。
图3 吉安隧道优化斜井位置工期斜率图
斜井平面线形如按照直线布置,斜井与正洞平面交角较小,不利于喇叭口段施工及车辆行驶安全,为便于进洞施工及保证斜井路面纵坡,中间设置半径200m 平曲线,优化后斜井长度620m,综合坡度8.9%,交汇处围岩级别为IV级,与正洞轴向夹角80°,较好满足了施工的要求。吉安隧道优化斜井平面布置见图4。
图4 吉安隧道优化斜井平面布置图
3.2.2 京沈高铁梨花顶隧道斜井优化布置
京沈高铁梨花顶隧道全长12243m,对于进口段6189m的施工,设计进口洞口位于深沟边沿陡坡上,不具备进洞施工条件,原设计距离进口84m处设置长度220m横洞以解决进洞问题,距离进口4284m处设置长度854m斜井以增加隧道施工工作面。该设计横洞与斜井之间距离长达4200m,成为控制工期的关键,横洞向进口方向仅施工正洞84m,未能充分发挥斜井在加快总体施工进度方面的作用。梨花顶隧道原斜井布置见图5。
图5 梨花顶隧道原斜井布置图
经现场踏勘,取消原设计横洞,在距离进口924m位置靠近既有平程路侧,设置长度330m的梨花顶1号斜井;既有梨花顶斜井洞口位置保持不变,调整与正洞的角度,将斜井与正洞交汇位置调整至距离进口4884m处,斜井长度缩短为823m。如此,则1号斜井距离进口924m,两斜井之间长度缩短为3960m,2号斜井至标段终点长度为1305m,改善了1号斜井的施工条件,各工作面间所承担施工任务相对比较均衡,整体施工组织得到了极大优化。梨花顶隧道优化后斜井布置见图6。
图6 梨花顶隧道优化后斜井布置图
4 结束语
对于长大隧道,施工前首先要对设计进行深入研究,计算确定理论最合理位置,结合现场实际进行比选论证,对可行的斜井方案进行优选,再开始施工,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改变方案,造成工期和经济上的浪费。
在蒙华铁路吉安隧道、京沈高铁京冀段梨花顶隧道施工过程中,高度重视斜井的设计和优选问题,进场之初就着手进行斜井方案的优选工作,经过理论分析、图上定线、实地踏勘,对可行的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与比选,确定了最优的斜井位置,充分发挥了斜井在隧道施工中的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技术与经济效益,该斜井优选的成功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