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在结直肠癌术中分期的诊断价值及与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研究

2022-08-23刘邦玉李向阳钟志锋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23期
关键词:螺旋标志物直肠癌

刘邦玉 李向阳 钟志锋

(赣州市中医院放射科,江西 赣州 341000)

结直肠癌属于临床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及治愈率低的特点。近年来,该疾病发生率上升、呈年轻化发展趋势,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1]。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的首选方法,而术中分期不仅能评价患者预后,亦可指导手术治疗,尤其是结肠道管壁的浸润深度、是否存在淋巴结及淋巴结远处转移等因素均会影响患者的预后[2-3]。多层螺旋CT用于结直肠癌患者中能帮助手术医师清晰观察到肠腔情况,全面了解结肠病变情况,通过连续薄层扫描、快速调节图像及扫描数据充足等判定肿瘤的大小及浸润情况[4-5]。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能强化病灶部位,借助多模式后处理技术提高诊断效能,清晰显示病变血液供应、浸润程度及形态,有助于对结直肠癌进行准确的诊断及分期,实现术后预后评估及术中治疗指导[6-7]。本研究以结直肠癌患者为对象,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在结直肠癌术中分期诊断效果及与肿瘤标志物的关系,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43例,女36例;年龄34~79岁,平均(56.79±7.57)岁;体质量指数19~31 kg/m2,平均(24.59±5.35)kg/m2;病程1~6个月,平均(3.23±0.61)个月;合并症:高血压5例,高脂血症6例,糖尿病4例。本研究中涉及内容均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结直肠癌诊断标准[8],均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入院时临床以腹部疼痛、大便出血及腹部可触及包块;均完成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并测定主要肿瘤标志物水平,且患者均可耐受。排除标准:精神异常、凝血功能异常或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认知功能异常、术前行放化疗、生物免疫治疗者;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全身感染性疾病者。

1.3 方法

1.3.1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检查 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并完成术中病理TN分期,术前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检查,具体方法如下。①检查前准备。检查前1~2 d低渣饮食,并常规禁食10~12 h,对于长期便秘者,可口服缓泻剂清洁肠道或灌肠处理。在检查前1 h叮嘱患者口服2.5%甘露醇水对比剂2 000 mL,间隔20 min,分5次喝完,保持肠道充盈、膀胱充盈。②检查方法。采用128层GE670 iCT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检查,参数设定: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50~300 mA,准直器128×0.625 mm,层厚及层间距均为5 mm,旋转速度0.5 s/r。重建参数设定:层厚0.625 mm、层间距0.5 mm,重建矩阵512×512。待上述操作完毕后,嘱患者检查时取仰卧位,扫描膈顶水平至耻骨联合,完成CT平扫及增强CT扫描(动脉期25~30 s、延迟期3~5 min、门脉期60~80 s)[9-11]。在CT增强扫描前,采用双筒高压注射器(东佳医疗公司,DJ2000A2)经肘静脉注入碘海醇(GE公司,350 mgI/mL)对比剂1.0~1.2 mL/kg,借助触发扫描技术于膈顶水平腹主动脉中心进行触发。将最终获得的数据与图像传输到专用图像后处理软件中,完成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er reformation,MPR)、容积重现(volume rendering,VR)检查,将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TN分期结果进行比较[12-13]。

1.3.2 结直肠癌TN分期标准 ①T分期标准。T1期:肿瘤位于黏膜下层,尚未侵犯固有基层;T2期:病灶入侵,但是并未穿透固有层;T3期:病灶组织已经穿透固有层;T4期:肿瘤发生转移,并侵入前列腺、阴道等组织[14]。②N分期标准。N0期:未见病灶转移;N1期: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但是转移数量≤3个;N2期:淋巴结转移数≥4个[15]。

1.3.3 肿瘤标志物测定及相关性分析 ①肿瘤标志物测定。标本采集,入院后采集空腹外周血5 mL,在离心后置于低温下备用;检测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不同分期下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肿瘤相关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抗原(cytokeratin fragment antigen21-1,CYFRA21-1)及肿瘤相关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16]。②相关性分析。为了进一步分析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肿瘤分期和肿瘤标志物的关系,引入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完成其关系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行χ2检验;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软件完成其关系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在结直肠癌术中T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79例患者术中T分期诊断,T1期10例,T2期12例,T3期50例及T4期7例,术前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检查,与术中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80.00%(60/75),与术中T分期诊断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Kappa=0.781,P=0.000。见表1。

表1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在结直肠癌术中T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2.2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在结直肠癌术中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79例患者术中N分期诊断N0期46例,N1期21例,N2期12例,术前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检查,与术中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78.67%(59/75),与术中T分期诊断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Kappa=0.845,P=0.000。见表2。

表2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在结直肠癌术中N分期中的诊断价值

2.3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下肿瘤分期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关系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下肿瘤分期诊断符合率与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及CA19-9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见表3。典型病例见图1。

表3 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下肿瘤分期与肿瘤标志物水平关系

3 讨论

结直肠癌均为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且患者多以手术治疗,尤其是腹腔镜、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患者临床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但结直肠癌患者手术效果与术中分期、术后辅助治疗有关。对于早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肿瘤切除能获得良好效果,而T3、T4期患者除了进行手术治疗外,仍需新辅助化疗,以巩固手术效果[17]。

近年来,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在结直肠癌术中分期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本研究中79例患者术中T分期诊断,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检查与术中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80.00%(60/75);79例患者术中N分期诊断N0期46例,N1期21例,N2期12例,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检查与术中T分期诊断总准确率为78.67%(59/75)。从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用于结直肠癌术中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总准确率,能指导手术治疗。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是临床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检查病变肠壁时明显不均匀性强化,且动态增强曲线呈速升缓降型,多与病变部位具有丰富的肠系膜动脉血液供应有关[18]。国内学者研究表明,CT结直肠癌成像,能提高临床诊断准确度,且对于T3、T4期患者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对于术前诊断、TN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此外,借助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能明显提高术区淋巴结的检出率,可清晰显示病灶的部位、范围、形态、浸润程度、血液供应情况,亦可了解病灶的形态、大小,对于结直肠癌术中分期具有重要的评估及指导价值。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组织或肿瘤细胞内的癌基因及肿瘤相关基因、产物异常表达而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其表达水平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预后。既往研究表明,肿瘤标志物在正常人体中表达水平较低或不表达,但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特异性肿瘤标志物将会异常升高,其表达水平能反映患者疾病变化情况[20]。本研究中对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下肿瘤分期诊断符合率与肿瘤标志物CEA、CA125、CYFRA21-1及CA19-9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临床上结直肠癌患者治疗前应加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检查,必要时联合肿瘤标志物测定,以发挥不同诊断方法优势,指导患者手术治疗,以期获得良好的治疗预后。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在结直肠癌术中分期中诊断符合率高,能获得较高的诊断效能,其检出率与肿瘤标志物存在强相关性,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猜你喜欢

螺旋标志物直肠癌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多层螺旋CT诊断急腹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肠梗阻放射诊断中多层螺旋CT的应用分析
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