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育实践新范式:“乡土育人”的模型建构及实践路径①

2022-08-23黄浩森

中小学德育 2022年8期
关键词:乡土育人师生

◎黄浩森

中小学德育工作是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在内的系统工程。如何有机统整丰富的德育内容,并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将其落实到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之中,需要各地区和学校结合实际的“在地”探索。而地方的乡土资源蕴含着生态文明、传统技艺、乡贤榜样、家风家训等传统文化精华,可说是德育内容在地方的生动体现。

“基于核心素养的乡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组聚焦“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新人”的思想,凝练“开发资源,传承文化,守望成长”的“乡土育人”理念,通过模型建构与实践路径探索,建构新时代德育实践新范式,形成了“乡土特质+社会品性+时代精神”的区域德育特色。

一、“乡土育人”框架:师生发展模型构建

课题组在持续开展“乡土育人”课题16年的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三层四维”的金字塔模型,将教育经验概念化、结构化,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双向发展(见图1)。

图1

在这一模型中,“三层”指金字塔由底部到顶部的三个层级,按属性又分为两类:左边是体现自然属性的“乡土特质、社会品性、时代精神”,右边是体现教育属性的“学科基础、教育活动、价值引领”。“四维”指德育引领分别作用于三个层级而呈现的三种发展状态,以及贯穿三个层级而形成的第四种发展状态。该模型立足地方乡土特色,力求各类教育要素“融合生成”,呈现动线发展状态,即教育要素在动态组合中生成育人资源,有序促进师生发展。

第一重境界的动线起点从“乡土特质”开始。所谓“乡土特质”,指某个地方区域所特有的东西。“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找到了一种适合自己乡土生存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形成了相应的地方文化与地方知识。具体来说包括人、事、景、物等,这些构成了师生日常生活和学习成长的基础要素。正如石鸥先生指出的:“乡土是维系社区内和社区间,维系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重要基石,是乡村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物质和精神源泉,是他们成长发展的精神场域与天然的教育资源。”其对应的是教育属性中的“学科基础”。两者在金字塔的底层交汇形成乡土育人的底层基础,即“知”的层面。其要求教师清楚学科建设需求,培育学生可以怎么做,并知道地方拥有什么样的资源,从而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第二重境界的动线起点从“社会品性”开始。所谓“社会品性”是指千百年来,人类在社会生活交往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包括“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让、俭”等优良品质,这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粘合剂,把人与人之间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些优良品质就是在身边的人、事、景、物等构成师生日常生活和学生成长的基础要素上生发出来的,也是师生要学习掌握的重要内容。其对应的是教育属性中的“教育活动”,专业术语上用“课程建设”来描述。即基于“乡土特质”凝聚成的“社会品性”与学校教育活动结合,特别是通过课程建设来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由此形成“乡土育人”模型的中层内核,即“情”的层面。所谓“情”,就是教师在开发学科资源的基础上,通过课程建设把教学活动与乡土资源有效链接,打通学生与资源之间的隔阂,实现情智融合,为教书育人找到新的发展点。这也是教学要与生活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内在要求。

第三重境界的动线起点从“时代精神”开始。所谓“时代精神”,指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12个关键词所包含的内容就是“乡土育人”的价值追求。石鸥先生提到,乡土及其文化是“每一个人终身的精神支柱,在人格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时代精神”所对应的教育属性即学校办学特色、办学追求在教学行为上的体现,表现为“价值引领”。由此,两者的融合就形成了“乡土育人”的顶层设计,即“意”的层面。所谓“意”就是教育活动与课程资源整合后产生的教育意义和课程育人价值,这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体现,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办学追求。

第四重境界的动线起点从模型底部开始。它是整个模型的中心轴,形成“乡土育人”理念的核心支柱,也就是“行”的层面。“行”发挥着统摄的作用,将“知、情、意”贯穿起来,强调课程育人的实践性,要求师生把课标要求、地方特色以及教学管理统整起来,从理念到实践全方位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乡土育人”模型,从自然属性的事物存在到社会属性的兴学育人过程,从形而下的乡土特色到形而上的精神引领,结合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律,构成了师生发展进阶的三个层次;同时,通过乡土资源开发、课程建设、特色凝练,渗透“知、情、意、行”四个环节,体现师生发展逐步上升和整合的全过程,实现从了解到认知,从联结到触动,从情感到行动,从而达至育人成人。

二、“乡土育人”路径:德育实践方式创新

在“乡土育人”模型建构中,对应“知、情、意、行”四重境界的要求,探索出了四条清晰的路径。

1.经典养德:旧乡土焕发新素养,小诗词培养大情怀

第一条路径对应“知”的操作层面,即认知问题。“所谓新和旧,不是指固定的某个或某些事物,而是指事物之间的一种关系,即同一发展序列中诸事物之间彼此交替的关系。”在具体实践中,着重探索“乡土育人”的新旧转换关系,努力做到“经典养德”。以经典诗歌为切入口,借助爱国诗歌、爱乡诗歌、生活类的诗歌为载体,通过绘本阅读、家校共育、歌乐传情等形式,努力实现童心向党,让红色诗歌浸润童心的育人目标。这一要求在新一轮修订的课程标准中有鲜明的体现,如语文课程标准将“文化自信”作为重点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之一。通过传统旧诗词这一资源承载千百年来的“文化自信”,助力政治认同、伦理修养、法治观念、责任意识等新时代学生必备品格的形成。

2.情景育德:外乡土孕育内素养,小图片拓展大视野

第二条路径对应“情”的操作层面,所谓“感人深者,莫先乎情”。教育学生注重“动之以情”,而学生由于社会阅历浅,往往难以直接体会教师所要表达的要求。通过图片展示,可有效调动学生的视觉神经,创设鲜明的情景,激发强烈共鸣。当前,“读图时代”已成为主导性的、全面覆盖性的文化景观。基于此,“情景育德”就成为了“乡土育人”的重要路径之一,具体包括人物穿着的变化,景观变化及用品变化等的图片,内容涉及自然情景、生活情景、田园情景,如我和山水、我和树林、我和人文景观等。通过一帧帧生活图片,拓展学生视野,实现从外表感官到内心触动,直抵学生心灵深处,触发一种带有集体无意识的长久感动,从而达到提升爱国爱乡情感的目的。

3.叙事明德:浅乡土积淀深素养,小故事讲述大道理

第三条路径对应“意”的操作层面,即让学生感知意义,明白事理。这是教书育人的深层次要求,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是实现从知识到素养转化的过程。在实践中,课题组主要通过“叙事明德”的方式,引导学生讲述身边人身边事,包括真善美的故事,假丑恶的故事,你我他的故事,村内外的故事。故事通过采访老人,走访乡村建筑,查阅文史资料等而获得,借此帮助学生建立与地方文化历史的联系,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性资源。每天一个新故事,每周一个好故事,每月一次故事会,每期一次故事赛,学生在口述故事中明智开悟,领会地方风土民俗和人伦关系,从而初步建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积淀人文素养。

4.活动润德:窄乡土折射宽素养,小视频透视大德育

第四条路径对应“行”的操作层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在“知、情、意”三个环节通常都是“输入”,“行”则是“输出”。前面三个环节可说都是为第四个环节的生成做铺垫。如何让第四个环节出彩?这就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设计合适的教育方式。在实践中,课题组探索出了“活动润德”的路径。即结合当前社会发展潮流,借助信息化工具,设计可视化、可感知、可触摸的场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如红色历史视频、抗日英雄视频、家庭生活视频、社区活动视频,特别是抗疫医护视频等,都是学生易学易懂的教育资源。此外,利用主题班会、乡村活动、节庆活动、家园活动等,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润泽学生成事成人的必备品格和核心素养。

乡土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稳定乡村、协调人际、建构乡村生活秩序等弥足珍贵的意义与价值。“乡土育人”的模型建构及实践路径作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崭新实践,让乡人记住乡愁,让乡音承载乡情,让乡土传承乡史,不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乡土育人师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江澜新潮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乡土分外妖娆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