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议事”聚力社区共建
2022-08-23吴迪
文◎吴迪
1. “龙城花海多方参与可持续营造计划”活动现场居民合影留念
3月22日“春分日”,回龙观街道龙城社区“龙城花海多方参与可持续营造计划”正式启动。一时间,“龙城花海”成为社区的热点话题。
“花海是社区居民共商共建的花海。”龙城社区党总支副书记柳京旦说,“这一切源于一个小女孩的梦想。”
各方分责共育“龙城花海”
龙城社区有条贯穿南北的绿化带,花季来临时,牡丹、波斯菊等争奇斗艳。
几年前,这里还是蚊蝇滋生的排水沟。一位社区居民找到居委会表示,自己的女儿想用压岁钱在排水沟的盖子上种花。征得河道管理部门的同意后,经过各方努力,令人头疼的臭水沟变成了龙城社区独有的花海。
然而,时间一长,花海逐渐暴露出维护成本高、提升品质难等问题。2022年3月,社区邀请区水务局、街道、业委会、居民、开发商、物业、商户、设计师以及律师等进行了多次协商。
“是否可以通过捐赠或认领等形式参与花海改造?”“如果能策划花海节系列特色活动,就可以吸引更多人加入。”“可以通过广泛招募,成立一支‘护花天使’志愿者队伍,负责后期花海养护。”……大家妙招频出,最终达成“花海想要可持续发展,就要扩大参与广度、增强参与持续性”这一共识。
随后,各方各司其职,社区积极组织花海节系列活动;花海志愿者队伍开展志愿养护;物业提供部分资金保障;业委会发动业主共同参与;街道推出“回天友邻”小程序,邀请居民为可持续营造计划提出建议……
柳京旦说:“‘龙城花海多方参与可持续营造计划’让花海成了社区的名片,也给了我们很好的启发:只有集中力量才能干大事!今后,社区会用好‘花海’议事品牌,推动多方群体对话协作。”
集思广益共建“融情步道”
融泽家园一区社区里老年人及幼儿较多,2号院内部分坑洼不平的道路给居民造成了很大困扰。“我上了年纪,走路总得特别小心,希望大家通过议事,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今年70岁的居民万淑珍说。
2. 居民在“龙城花海多方参与可持续营造计划”活动中参与花海建设调研
3. 融泽家园一区社区居民在议事会上讨论步道修建方案
小区步道怎么改?社区党委提出,依托社区“回天有我·共话融泽”会客厅,居民人人都可以前来议一议。从2022年3月起,社区党委邀请街道工作人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物业人员、设计师等开展深入调研,并在会客厅多次召开讨论会。在广泛征集意见的基础上,最终形成“融情步道”“童趣步道”“颐养步道”三种设计方案。
“给咱小区步道画上手绘图案,既漂亮又有活力。”“步道两侧可以增设景观围栏,安全又美观。” ……3月25日,社区党委再次召集各方细化步道建设方案。参会的居民、设计师和特邀专家一起,对三组设计方案进行讨论完善。最终,“融情步道”以高票胜出。
“在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经过几次实践后,居民对这种协商形式非常认可。”社区党委书记闫京颖说,“下一步,社区将以步道共建经验为基础,发掘社区艺术能人,开展‘人人都是策展人’等邻里融合活动,加强邻里沟通。”
家事畅聊共议“未诉先办”
“社区的大事小情,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就给解决了,这种唠家常的工作方式特别接地气。”4月15日是融泽家园三区的“社区畅聊日”,刚参加完活动的居民代表张阿姨满意地说。
“社区畅聊日”是融泽家园三区社区的创新做法。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郭娟介绍,社区会定期邀请街道社区专员、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廉情监督员、楼门长、物业人员等来到社区会议室,以唠家常的形式,了解居民关心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我们楼里有个别高层邻居反映,晚上用水高峰时家里会出现水压不稳的情况。”“社区小广场附近的草坪有不少地方裸露着土地,咱们能不能给处理一下?”……在又一个“社区畅聊日”中,居民代表纷纷反馈了近期收集到的居民诉求。
“对于草坪裸露土地的问题,我们准备先去购买一些肥料改善土壤环境,然后用两周时间在裸露部位种植耐寒、耐旱的麦草、马莲等植物,努力为大家打造更舒心的环境。”社区联合物业经理宋国彪在与居民代表充分讨论沟通后,提出了初步解决方案。
为解决部分高楼层居民家中因水压出现的短时停水问题,宋国彪承诺在3个月内将现有的老式水泵改造成无负压水泵。“畅聊”结束后,宋国彪还带着居民参观了小区2号院内的水泵房,让大家对小区的供水现状及解决方案有更直观的认识。
通过各社区不断地实践和摸索,“回家议事”品牌逐渐形成。“下一步,街道将继续在丰富议题来源、制定个性化解决方案、持续培育提高议事队伍能力等方面着重发力,让社区的协商议事走向精细化,助力‘回天治理’。”回龙观街道党工委书记霍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