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替巴肽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022-08-22卢冬雪
卢冬雪
(佳木斯市中心医院心内二科,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2)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心脑血管疾病[1],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是呈逐年上升趋势。当前临床上常采用手术或溶栓对其进行治疗,但预后效果不理想,只有对此病症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多巴酚丁胺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心力衰竭药物,主要是通过提高环腺苷酸水平,达到改善心功能的效果[2]。依替巴肽是一种具有环多肽结构的抗血小板药物,在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负荷方面具有较好的功效[3]。为此,本文为了探讨依替巴肽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选取我院自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10月~2020年6月收治的9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各48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5~77岁,平均(57.67±7.23)岁;心功能分级:Ⅱ、Ⅲ和Ⅳ级患者分别为12例、27例和9例。联合组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47~76岁,平均(58.74±7.78)岁;心功能分级:Ⅱ、Ⅲ和Ⅳ级患者分别为11例、29例和8例。纳入标准:①根据《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4]和《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5]中对急性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出现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出汗、恶心等症状描述,并经过心电图等临床检查手段诊断确诊者;②无其他并发症患者;③自发病时间到入院间隔<12 h;④临床资料完整且配合治疗者。排除标准:①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②患有恶性肿瘤患者;③先天性心脏病患者;④对本次治疗用药过敏者。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酚丁胺注射液(生产企业:成都力思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8536;规格:2 ml∶20mg,按C18H23NO3计)治疗:采用静脉滴注方式,初始剂量为用2 μg /(kg·min),0.5 h后根据患者耐受性适量增加至4 μg /(kg·min),持续滴注24 h。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依替巴肽注射液(生产企业: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20093;规格型号:10 ml∶20 mg)治疗:初始采用静脉推注方式,剂量为180 μg /kg;而后静脉滴注,滴速为2.0 μg /(kg·min),持续滴注24 h。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
1.3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6]:采用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标准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显效: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心电图检测正常,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心电图检测基本正常,临床症状得到控制或减轻;无效:所有指标均未得到改善,患者病情未能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②心功能指标:使患者平躺于检查床上,保持放松的状态,在其心脏处涂抹耦合剂进行检查。采用PHILIPS(美国)公司生产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检测患者心功能指标,主要包括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③血清炎性因子:分别在治疗前后取患者上肘静脉血5 ml,常规离心分离后,将血清放入-20℃环境中保存。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本研究所使用的检测仪器为贝克曼库尔特公司生产的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所使用的配套试剂盒由上海原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并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检测处理。④不良反应观察: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在恶心、头痛、牙龈出血、低血压方面的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使用SPSS25.0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联合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和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n=48]
2.2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LVEF均升高,LVEDD和LVESD均呈现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心功能指标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2.3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1L-6、hs-CRP、TNF-α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联合组的下降趋势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1L-6、hs-CRP、TNF-α水平比较
2.4两组不良反应观察: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和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50%和8.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对比[n(%),n=48]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造成的心肌坏死,心力衰竭则是心肌坏死后,心肌收缩功能产生障碍,心脏泵功能严重下降所致[7]。据相关研究表明[8],心肌梗死的起因源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它会造成血管内皮损伤,使得血小板在其附近黏附和聚集,同时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并与血小板相互作用形成血栓。因此,改善血管损伤、疏通梗死血管、减少血小板的凝聚,促进心肌恢复是治疗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关键。
多巴酚丁胺是一种正性肌力类药物,常用来治疗心力衰竭。其作用原理如下:一方面可通过钙离子的内流增强心肌收缩力,缓解心力衰竭症状;另一方面通过使β2-受体兴奋,舒张外周血管,缓解外围阻力,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9-10]。但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会加重心肌损伤,使得远期治疗效果不理想。依替巴肽是一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对于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具有选择性和可逆性。血小板的聚集主要是由于活化的血小板诱导Ⅱb/Ⅲa受体的变化,增加其与纤维蛋白原的亲和力,纤维蛋白原的相互结合促进了血小板的交联聚集。依替巴肽作为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有效阻断凝血因子I与血小板的结合,阻止血小板在血管内皮损伤处的黏附和聚集,有效避免了血栓的形成[11-12]。本研究表明,联合用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改善患者心肌供血,提高心肌功能,增强心脏收缩力等方面更有疗效。另外,停止给药后,由于依替巴肽从血小板中分离出来,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变为可逆,从而不会产生出血等不良反应。本研究数据也显示用药安全可靠。
IL-6为白细胞介素-6,是一种炎性因子,能够参与炎性反应,损伤心肌组织,促进血栓的形成。hs-CRP为超敏C-反应蛋白,是一种全身炎性的非特异性标志物[13-15]。在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它的存在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产生密切相关,可作为检测心肌梗死患者恢复状况的重要指标。TNF-α为肿瘤坏死因子-α,是一种促进心肌细胞损伤的炎细胞因子。因此,IL-6、hs-CRP、TNF-α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可作为患病患者病情恢复的诊断依据。在本研究中也证明了联合用药的效果显著性。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使用依替巴肽注射液联合多巴酚丁胺注射液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有效增强心功能,降低血清中IL-6、hs-CRP、TNF-α水平,用药安全可靠,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