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难治性肺炎的指标变化与临床表现

2022-08-22杜春仙

吉林医学 2022年8期
关键词:性肺炎难治性支原体

杜春仙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 武汉 430070)

肺炎支原体为呼吸道常见的一种致病菌,可引起呼吸道感染及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多见于儿童及青壮年[1]。目前,临床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主要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展开治疗,但由于个体差异以及其他复杂因素影响,部分患者用药后病情仍不见好转并呈现出更加复杂的临床表现,如不及时治疗甚至会对患者的脑神经造成损伤,出现不可逆的后遗症,被称之为难治性肺炎或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2-3]。临床中对难治性肺炎的发病原因和具体表现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该疾病可能与耐药性、免疫炎性反应等因素相关[4]。但近期研究显示,仅仅掌握难治性肺炎的发生机制并不足以对患者展开及时、有效的治疗,还需要临床人员掌握难治性肺炎的典型临床表现以及指标异常变化等情况,便于尽快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判断,从而开展早期治疗,保证患者的健康安全[5]。本文主要阐明难治性肺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突出的指标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20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支原体肺炎;② 年龄≥18岁;③ 临床资料完整;④ 均行X线和CT检查;⑤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确诊为原发性肺结核、支气管哮喘者;② 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③经病原学检测确诊(或合并)其他病原感染者;④ 合并慢性肺疾病、先天性(继发性)免疫抑制(缺陷)疾病者;⑤ 反复呼吸道感染,或确诊为因感冒等引起呼吸道感染者。根据确诊结果,分为一般性肺炎组(120例)和难治性肺炎组(80例)。其中一般性肺炎组男68例,女52例;平均年龄(36.2±2.3)岁;难治性肺炎组男47例,女33例;平均年龄(35.9±2.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诊断标准

1.2.1一般性肺炎诊断标准:入院时持续剧烈咳嗽;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肺部胸片检查见点网状阴影或斑片(大片)状。

1.2.2难治性肺炎诊断标准:病程≥4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治疗≥10 d但未见疗效;咳嗽、发热等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影像学检查可见肺叶病变明显,且呈现继续恶化趋势。

1.3研究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发热时间等基本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胸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胸腔积液、肺不张、大叶性肺实变、CT值等X线与CT等影像学检查特征。实验室指标包括中性粒细胞、白细胞计数、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M、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上述实验室指标均于患者入院第2d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离心,取血清检测。

2 结果

2.1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难治性肺炎组患者的发热时间为10~16 d,平均(13.51±2.40)d;一般性肺炎组患者的发热时间为3~8 d,平均(5.24±2.73)d。两组患者的发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49,P<0.05)。影像学表现:难治性肺炎组患者在最开始的5 d之内X线检查显示单侧肺叶呈现出实变或者是阴影,病变范围在60%之内;超过5 d后,难治性肺炎组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显示实变密度增加,病变范围超过60%;CT值为40~50 HU,平均(45.62±3.54)HU。一般性肺炎组患者的X线结果显示病变范围未超过60%,密度均匀,CT值为30~40 HU,平均(34.51±4.26)HU。两组患者的C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40,P<0.05)。两组患者均有病例存在胸腔积液、肺不张、大叶性肺实变、间质性改变等影像学特征。其中,难治性肺炎组患者胸腔积液、肺不张、大叶性肺实变发生率高于一般性肺炎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表现特征比较

2.2两组实验室指标特征: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20,P<0.05);两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水平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801,P<0.05);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174,P<0.05);难治性肺炎组白细胞介素-6水平和降钙素原水平均高于一般性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98、3.962,<0.05);两组患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验室指标特征比较

3 讨论

肺炎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其中又多以支原体肺炎较为常见。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是目前治疗支原体肺炎的常用药物,其疗效较为确切。但也有部分患者无法被及时治愈,病情反复,高热、咳嗽等临床症状长时期持续,甚至会出现比较复杂的后遗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利影响[6-7]。临床上将此类肺炎称为难治性肺炎。难治性肺炎虽然发病率并不高,治疗却相对困难,因此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关注,关于该疾病的诊断标准也出现了不同的说法[8]。有国外资料中指出难治性肺炎需要具备以下条件:抗生素治疗1周仍无效,高热持续、铁蛋白升高、影像表现恶化等[9]。国内学者在难治性肺炎诊断中,也多综合治疗时间(未见效时间5~10 d不等)、临床表现等予以判断,难治性肺炎诊断标准并不统一[10]。也有学者专门探讨了难治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如刘晓梅等[11]认为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可以作为难治性肺炎等危险因素。国外的一项研究则发现乳酸脱氢酶可作为难治性肺炎的辅助诊断指标,并建议在乳酸脱氢酶水平超过364 IU/L时,应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如乳酸脱氢酶水平超过478 IU/L时,还应加大糖皮质激素剂量[12]。

本组研究中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随着发热时间的持续,患者的影像学表现持续性恶化,超过了60%。同时,难治性肺炎患者胸腔积液、肺不张等影像学特征更为明显(P<0.05),与姚虹相关研究相似[13]。本研究中,患者的发热时间持续均超过了10 d,且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检查结果与一般性肺炎患者相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这几项指标对于难治性肺炎的确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本组研究中,患者经过5 d抗生素治疗无效,且病情恶化的患者归为难治性肺炎,结果显示难治性肺炎患者的发热时间均超过了10 d,因而将持续发热超过10 d作为了难治性肺炎的诊断标准之一。但有临床资料指出,高热持续超过7 d,且C-反应蛋白超过40 mg/L的患者极有可能进展为难治性肺炎,需立即为患者开展影像学检查,并使用糖皮质激素为患者进行治疗[14]。Kuwahara等[15]人则认为炎性反应加重是难治性肺炎患者普遍表现,并建议在治疗中应加大药物剂量以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临床中如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发热时间持续超过10 d,需立即为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及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检查,便于尽早完成难治性肺炎的诊断,为患者开展早期治疗,避免后遗症。

猜你喜欢

性肺炎难治性支原体
正确认识儿童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感染一定是性病吗
路波教授辨治难治性失眠经验撷要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