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淡水池塘养殖发展战略研究

2022-08-22赵永锋宋迁红戈贤平刘乐丹徐树晨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23期
关键词:尾水淡水水产

赵永锋,余 开,宋迁红,戈贤平,刘乐丹,罗 红,陈 倩,徐树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江苏 无锡 214081)

0 引言

池塘养殖作为中国最早的一种养殖模式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1]。这种养殖模式具有投入少、收益好、易于管理等优势。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遵循“以养为主”重要方针指引渔业发展,这使得淡水养殖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2]。中国淡水池塘养殖在1958年前全部靠天然鱼苗进行养殖;经历了10年的发展,逐渐提高鱼苗自给的比例,至20世纪70年代基本实现了全部自给;同时,还基本搞清楚了在池塘养殖条件下家鱼性腺发育规律以及受精生理、胚胎发育等生物学问题。随后家庭养鱼在农村、城郊、商品鱼基地逐渐发展起来,中国池塘养殖的广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养殖深度和养殖技术经过不断的摸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据相关数据,淡水养殖的产量已经占到水产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3],特别是淡水池塘养殖对于淡水养殖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淡水池塘养殖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至2020年淡水池塘养殖产量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比例高达74.00%[4]。然而,传统的集约化池塘养殖导致的废水排放严重污染了周围的水域环境,使附近水域出现水体的富营养化。环境污染问题已经阻碍了中国淡水养殖发展。对于池塘养殖带来的问题,国内外做了很多的研究[5-7],主要研究出了种养结合的养殖模式以及循环水养殖的模式[8-10],从而解决淡水池塘养殖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为了了解中国淡水池塘养殖发展情况,笔者开展了淡水池塘养殖生产情况调研分析,收集整理和研究分析主要淡水池塘养殖品种和目前淡水池塘养殖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调查研究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淡水池塘养殖今后的发展建议。

1 淡水池塘养殖现状

1.1 产业发展现状

《2021中国渔业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渔业生产虽然面临新冠肺炎疫情、洪涝台风灾害、国际经济下行等风险挑战,但是都做到了有效应对,还扎实推进了渔业高质量发展和长江禁捕退捕工作,经历了水产品产量由降转增、水产品供给由滞销到恢复常态、市场价格由跌转升的过程,全年渔业生产总体平稳,渔业总产值达13517.2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已超过10%[4]。2020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为6549.02万t,比上年增长1.06%。其中,全国水产养殖产量共计5224.02万t,全国淡水养殖产量共计3088.89万t,淡水池塘养殖产量共计2279.76万t,淡水池塘养殖产量占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比例近74.00%[4(]图1)。由此可见,淡水池塘养殖依然是中国水产养殖最主要的生产方式,为中国渔业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1 2020年全国淡水养殖产量(按水域划分)

2010—2020年,中国淡水池塘养殖总产量从1647.72万t上升至2279.76万t[11],总产量持续保持增长。从地区分布看,2020年全国有31个省级行政区开展了淡水池塘养殖。2020年湖北、广东和江苏三省仍是中国开展淡水池塘养殖的主要区域(图2),三省淡水池塘养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44.5%。其中,湖北省淡水池塘养殖产量为373.92万t,仍居全国之首[12]。2020年中国淡水养殖池塘面积为262.54万hm2[4],相比2019年的264.47万hm2[13],增幅为-0.73%,出现了小幅缩减。从地区分布看,2020年,湖北、江苏和湖南三省淡水养殖池塘面积占到全国总面积的40%,占比较大。

图2 2020年全国淡水池塘养殖排名前5名省份

随着国家对生态问题的越来越重视,政府针对水产养殖也采取了相关行动。2019年十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意见》,提出要“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水产养殖生产全过程,推行生态养殖绿色发展制度”;2020年农业农村部一号文件的出台再次要求“推进水产健康养殖”[14-15]。进入新时代,池塘养殖紧跟时代要求,进入转型阶段,以保量增收、提质增效为导向,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贯彻新的发展理念,逐步构建绿色发展的结构格局和生产方式。

1.2 淡水池塘养殖品种

目前,中国淡水池塘养殖种类已超50种。大宗淡水鱼(青鱼、草鱼、鲢、鳙、鲤、鲫、鲂)仍是中国的主要养殖品种,约占淡水养殖产量的63.5%。2020年,全国淡水养殖总产量为3088.89万t,其中草鱼产量居第一位,约为557.11万t;鲢鱼产量居第二位,为381.29万t;鳙鱼产量居第三位,约为313.03万t;鲤鱼产量居第四位,约为289.67万t;鲫鱼产量居第五位,约为274.85万t[4](图3)。中国还有罗非鱼、鮰鱼、鲇鱼、黄颡鱼、黄鳝、鳗鲡、河豚、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河蟹等特色淡水养殖品种,罗非鱼、鳗鲡、河蟹、克氏原螯虾、斑点叉尾鮰等已发展成为中国淡水养殖出口创汇的主导品种。此外,观赏鱼的养殖也正在兴起,还有爬行类、两栖类也在逐渐走进大众的生活,如龟、鳖、蛙、河蚌等。

图3 2020年大宗淡水鱼产量排名前5名种类

近年来,中国池塘养殖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是养殖品种呈现优质化的发展趋势,鳗鲡、罗非鱼、河蟹、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鳜、加州鲈、中华鳖等一批名优品种已形成养殖规模,成为优势水产品,满足了人们对优质水产品的需求。二是养殖单产不断提高,全国内陆池塘养殖单产从2001年的5009 kg/hm2提高到2020年的8683 kg/hm2,提高了73.3%[16]。池塘养殖业已成为农民脱贫致富、解决“三农问题”的强势产业。三是养殖技术不断提高,表现为从开始的粗养方式逐渐向精养方式转变;由于使用颗粒饲料,饵料利用率明显提高;国家注重良种场建设,良种利用率显著提高;在病害防治方面不再滥用违禁药物,水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四是养殖品种逐渐走向区域化,如南方的罗非鱼、南美白对虾养殖,江浙的虾蟹养殖、北方的鲤鱼养殖等,各地都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优势品种,显著提高了养殖的效益。五是休闲渔业得到了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渔业逐步实现了与休闲、娱乐、旅游、观光和餐饮的有机结合。渔业内容的不断充实,不仅为渔民创造了高收益,还带来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3 主要养殖方式

1.3.1 常规池塘养殖 常规养殖池塘结构主要包括塘埂、池坡、塘底及进排水系统等。塘埂是池塘的轮廓基础,一般选用匀质土筑成,其结构对于生产和提高养殖效果均有较大影响。埂顶的宽度应满足拉网、交通等需要,坡度大小要视情况决定,主要受池塘土质、池深、护坡和养殖方式等影响。池塘底部不仅要平坦,还应有相应的坡度,并开挖相应的排水沟和集水坑,以实现池塘排水、水体交换和捕鱼的目的[17]。池塘的进水设施一般有进水控制闸门、进水管、防逃网等;排水设施一般有排水井、防逃隔网、排水闸、排水管等。常规池塘养殖是目前主要的养殖方式,占80%左右。其中还包括山塘养殖、盐碱池塘养殖等。

1.3.2 设施工程化池塘养殖

(1)池塘内循环:主要包括池塘“水槽式”养殖和池塘“零排放”圈养方式[18]。

池塘“水槽式”养殖,俗称“跑道鱼”养殖[19],是指通过改造将已有的传统池塘分割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小水体养殖区,即“水槽内”,通过借助增氧和推水设备模拟出常年流水环境,开展多品种高密度养殖,通常占总水体的5%~10%;另一部分为大水体区域,即“水槽外”,通过放养滤食性鱼类和种植水生植物,促进大小水体水循环,并达到净化水体的效果,通常占总水体的90%~95%。

池塘“零排放”圈养技术与模式主要由圈养桶、增氧系统、集排污系统和净化系统等部分组成,通过在池塘中构建圈养装置,把主养鱼类圈养在圈养桶内养殖,并通过圈养桶特有的锥形集污装置高效率收集残饵、粪污等废弃物送入尾水分离塔中进行资源化再利用,具备清洁生产、提升养殖容量、降低病害发病率、提升产品质量、降低人力、水资源等生产成本、提升养殖效率等多重特征[20]。

(2)池塘外循环:主要包括池塘循环水养殖和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

第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首先,增加实践教学比例。高校应当适当增加实践性教学的课时,保证理论性课程质量的基础上,鼓励教师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案,改变教师“学科导向”的教学理念。同时,实践教学环节应当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高校应当定期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增加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查,并在学期综合考评成绩上有所体现。其次,完善实践基础设施建设。高校应当充分利用合理资源,多渠道筹备资金,完善实践基础设施建设。最后,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与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企业实践,了解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将来可以更快、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

池塘循环水养殖目前采用较多,较成熟的为三级循环水处理模式。该模式下排放的养殖尾水经过一级、二级和三级净化池处理后可实现循环利用,减排减污的效果较好。在三级循环水养殖尾水处理中将传统排水渠升级为生态沟渠,采用“三池两坝一湿地”连片进行养殖尾水处理,“三池”即沉淀池、曝气池和生态池,“两坝”即两条过滤坝,“湿地”即湿地生态沟。养殖池塘尾水排放至渠(管)道,通过尾水收集渠(管)道将养殖尾水进行收集,经沉淀、过滤、曝气、生物净化等处理,最终实现处理后的尾水重新用于水产养殖[21-22]。该模式已在淡水渔都浙江湖州菱湖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集装箱式循环水养殖是一种新兴的水产养殖方式[23-24],具有集中连片、立体、集约等特点,配套系统包括进排水系统、干湿分离系统、杀菌系统、供氧系统和水质监测系统。该养殖系统产生的尾水经多级沉淀后,可集中收集残饵和粪便,进而做无害化处理,从而去除尾水中的悬浮颗粒,再排入池塘[25]。充分利用大面积池塘进行缓冲和水处理,不仅可以减少池塘积淤、促进生态修复,还可以降低养殖造成的污染。

1.3.3 渔农复合池塘养殖

(1)池塘鱼菜共生:该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种养界限,通过相关技术,实现了水产养殖与蔬菜栽培的共生,从而使鱼、植物和微生物三者达到生态平衡,是一种可持续循环型低碳渔业模式。主要常采用的模式有直接漂浮法、养殖水体与种植系统分离、水生蔬菜系统等[26-28]。

(2)池塘渔农共作(池塘与稻田耦合):该模式是水产养殖和农业种植的有机结合,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通过转型升级和新一轮高效发展,该模式已成为中国广泛推广的生态养殖方式之一,一改之前单一的稻鱼模式,逐渐形成稻鱼、稻蛙、稻贝、稻蟹、稻虾、稻鳖及综合类等多种模式[29-31]。

(3)池塘渔农轮作(池塘藕鱼轮作):池塘藕鱼轮作是一种采用较多的新型生态立体养殖模式[32-33]。其具有投入少、效益高、有利于池塘环境改善的优点。效益方面,藕和鱼的单产均得到了提高,经济效益也明显上升;生态方面,鱼藕养殖有利于塘底泥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变化与活性的提高,促进了鱼、藕的生长,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种养模式。

2 淡水池塘养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养殖品种与结构不合理

与世界上的水产养殖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水产养殖业的良种覆盖率仅为25%~30%,即使将经过多年养殖驯化的种类(鲤、鲫等)包括在内,也才达到了50%左右。从整体上讲,中国水产养殖业的良种覆盖率与作物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34]。现代水产种业发展对水产新品种的需求非常迫切,虽然通过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由原农业部发布公告推广养殖的水产新品种达200多个[32],但中国水产主要养殖对象缺乏新品种,如“四大家鱼”中青鱼、草鱼、鳙鱼还没有1个人工选育的良种,全部为野生种的直接利用,所谓“家鱼不家”。其他如鲇、黄鳝、泥鳅等也缺乏新品种。在养殖品种上,很多地区养殖品种比较单一,大多以常规品种为主,常规淡水养殖品种产量占绝对优势,总体上名优特水产品养殖少,如龟鳖类、黄鳝、泥鳅、蚌类、鳗鱼等其他水产品只有少数地方养殖。由于养殖户一味追求产量,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品种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在养殖结构调整上,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结构调整需求,调整大宗淡水鱼、虾蟹、鳖、蛙等的占比,虽然养殖者有积极性,但由于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较多,导致在品种调整方面的力度不大[35]。水产养殖品种结构不合理制约了水产养殖业进一步发展。

2.2 饲料系数高、饲料蛋白源缺乏

2.3 病害类型多样,有效疫苗和药物缺乏

病害已成为制约中国水产养殖发展的瓶颈[39-40]。中国100多个水产养殖种类,包括鱼类、甲壳类、两栖和爬行类、贝类、藻类等,每年发生的疾病类型有200多种,其中病因明确的病毒性疾病10多种、细菌性疾病50余种、寄生虫疾病20余种,60%~75%的大宗养殖种类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害[41]。还出现了旧病害未解决,又发生了另一种往年未见的新病害的情况,虽然发病面积不大,但却给水产养殖业增添了新的难题[42]。有些病害因为是第一次发生,很难提早发现,再加上有些养殖户对病害的防治意识还不够强,使得新的病害会持续一段时间,进而影响产量和收益。针对水产病害防治,有效使用的疫苗又很少。一些疫苗尽管在生产中使用,取得了一定的保护效果,但往往缺乏严格的大规模中试,规范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因而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表现出不太稳定的保护效果。在缺乏有效的疫苗防治措施的前提下,药物防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可替代性。

2.4 养殖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调研发现,有不少地区的养殖业主片面追求单产,缺乏科学的论证和功能区划,多数采用肥水养殖,形成了大面积、单品种、高密度的养殖格局。长期结构单一的密集养殖,使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由于超支而贫乏,造成循环过程紊乱和生态失调,致使某些污损、水体富营养化和病原生物异常发生,而且由于系统中的生物种群多样性降低、食物链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差,极易造成病害的发生和流行[43]。加之水质监测和调控设备不完善,以及缺乏高效水质调控技术支持,很难给予针对性的水质调控,如夏天高峰期亚硝酸盐、氨氮会难以控制。且现有的尾水处理系统及设施简陋、粗放,没有配套建设养殖尾水治理设施。大部分池塘处理系统只是进行了简单的设计处理,如未进行进排水分区设计、未配备曝气装置、未采用生物综合治理等,极少有池塘针对处理后的水质效果再反过来对既有的尾水处理系统进行改进和优化。甚至有部分池塘仅仅规划了养殖尾水处理的建设用地,尚未进行实质性的建设;另有部分池塘压根没有规划出养殖尾水处理设施的用地,水质调控及尾水处理压力较大。

2.5 养殖设施装备落后

中国目前渔业养殖设施装备落后,水产养殖总体机械化水平低于30%,其中池塘养殖机械化水平32.08%。养殖装备主要集中在增氧和投饲[44-45],尚未完全覆盖养殖全过程,在清淤、疫苗注射、机械捕捞、药物喷洒、分级、废弃物收集处理等方面还存在着迫切的需求,特别是在水质检查、池塘清淤上,还仅靠人工观察和操作,不仅影响了当地渔业机械化发展进程,还有着极大的养殖风险。目前,除投饲机、增氧机、水泵、清塘机等,中国在机械化方面与国外先进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正处于设施化装备阶段(增氧机、投饵机)。目前的设施养殖系统与工业化的生产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对于现代化的装备,生产者无论是观念还是应用积极性都不高,不利于产生相应的市场需求。而装备的智能化、管理信息化还处在起步阶段,存在着上下不平衡的问题,即智能化、信息化基础设施在地理区位上差距较大,发达地区基础好,偏远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智能化、信息化集成性差问题更是十分突出。渔业信息的分散状态直接导致信息资源的统筹、互通、共享、集成不足,从而出现信息差异、滞后等现象,有时还会因信息混乱导致决策错误[46]。此外,渔业智能化、信息化投入不足、人才队伍薄弱、缺乏渔业信息技术意识等也是重要原因。

2.6 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存在隐患

从实际的发展情况看,中国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47-48],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养殖水产品还存在土腥味、异味、藻毒素等。凡是水中挥发性的、有不良气味的物质都会直接影响养殖鱼的体味。底泥过厚,大量鱼体排泄物、残饵沉积产生沼气,各种硫化物使池底发黑、变臭等直接影响鱼体本身,使鱼有土腥味;不科学地滥用各种泼洒药物会给鱼体带来异味,如大量使用漂白粉造成死鱼,捞上来的鱼体都散发一股强烈的药味;水体污染加剧而引起有害有毒藻类水华的频繁发生,产生大量藻毒素,造成水产品品质低下,这些物质一旦进入人体会对健康产生巨大的危害。二是在养殖过程中,用药没有得到规范化管理,这样就造成了水产品药物残留[49]。养殖单位、养殖户为了减少损失,加大了药物的使用;部分养殖单位、养殖户为了追求效果和低成本,使用了一些低价格高残留的药物;个别制药厂在产品名称上追求立新,一药多名或一名多药,造成养殖水产品中重复用药、过量用药;盲目用药现象也加重了养殖中的药物残留。尽管国家和地方的多个抽检数据显示,水产品合格率近年来一般维持在95%以上,但那些不合格的少数产品里,如鳜鱼、乌鳢、黄颡鱼等品种,总能找到药物残留,尤其是抗生素的身影。

2.7 养殖经营与管理粗放

企查查2020年数据显示,中国水产养殖经营仍以渔户生产经营为主,从中国水产养殖企业注册资本分布状况来看,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内的企业数量最多,共40.5万家,占中国水产养殖相关的企业总量的64%。注册资本在100万~300万元的企业数量次之,共15.2万家。注册资本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量最少,仅为5.7万家。龙头企业少,规模小,实力弱,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不强[50]。尽管水产专业合作社这类经营模式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但至今国内仍未摸索出比较成熟的路子,成功案例也不多。

3 发展建议

针对本次调研结果,必须准确把握形势,明晰水产养殖新阶段的主要问题,以增加优质安全水产品供给和打造优美水环境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推进中国水产养殖转型升级,为建成现代化渔业强国奠定基础。

3.1 大力推行水产原良种普及工程

目前,大宗淡水鱼池塘养殖中的苗种很多还是原种,要加快对草鱼、青鱼、鳙等品种的良种选育支持力度,建立育种平台,创建南繁基地,加强水产种苗“繁、育、推”体系建设,建立繁、育、推为一体的良种普及工程;通过杂交和生物工程技术定向培育出抗病力强、生长快速、饲料利用率高的良种,大幅提高养殖生产能力和良种化水平;加强苗种繁育与养殖技术研究,提高商品鱼上市品质;加强原种保护,定期引进原产地或天然的种质,对大规模养殖的品种进行种质的复壮,提升水产养殖良种化率;支持和鼓励水产种苗与良种场建设,加强水产养殖种质资源保护,扩大水产良种选育、繁育资金投入,推进水产种苗繁育、销售等操作标准化、统一化及质量监管。

3.2 逐步实施蛋白源开发与精准营养工程

加大新型饲料蛋白源的开发力度,通过多渠道、多物种以先进的技术手段获取各种优质动植物蛋白,以减少水产养殖饲料对鱼粉的依赖;扶持工程化蛋白生产的建设力度,实施高效营养均衡工程;加大主养品种精准营养数据库建设;研制和开发经济、优质、高效的配合饲料,针对不同品种、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的营养需求来确定饲料配方;以降低成本、营养合理为目标,加强渔用配合饲料开发技术的研究,不断提高主要养殖品种配合饲料的利用率,降低饲料系数,减少排放;提升大型饲料龙头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通过企业与科研院校结对,将科技与资金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解决饲料生产中的难点,使饲料企业更加精准地服务于水产养殖生产。

3.3 加大研发生物安保与免疫防控工程

从源头降低病害发生率,就要加大水产种苗的检验检疫,避免无序流通,建立从种源、苗种到成鱼的系统性病源检测体系,并建立针对性的防控设施;重视疫苗的研发和使用,以研发水产疫苗和禁用渔药替代品等为重点,提高水生动物防疫水平;研究与开发新型渔药,增强渔药的药效并降低毒性,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原料或原料药作为渔药的母体,利用微生态制剂或非生物制剂抑制病原体的生长与繁殖、利用某些生物的生理特点或生态习性,去吞噬病原体或抑制其栖息,从而研发出对鱼体和环境危害小的生物制剂或生物渔药;加强水生动物重大疫病的监测、预警、诊断与检测技术研究;加强水产养殖病害防控的意识和能力,从用药、动保产品、功能性饲料添加剂、冰鲜小杂鱼投喂等方面构建和实施水产养殖病害综合管控措施;提高相关病害监测、防控水平,确保水产品食用安全;建立可追溯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解决养殖病害防治和药残控制技术,加强出口养殖基地的认证和管理,保障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完善养殖动物疫病远程诊断信息化系统,做到快速诊断、对症下药、精准治疗,提高水产病害防治水平,将病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提高养殖效益,降低水产药品对水体环境的破坏。

3.4 大力发展绿色高效养殖与尾水治理工程

深入落实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出的“推进水产绿色健康养殖”重要部署,以及《关于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工作要求,推广先进适用的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技术和模式,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改进水产养殖模式,根据区域资源禀赋条件,淘汰落后水产养殖模式和产能,大力推进生态养殖方式;持续实施池塘标准化改造,加大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扩大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比重;充分发挥鱼作为水生生物的净水、活水和生态位作用,在适宜水域滩涂区域发展与推广净水渔业、鱼菜共生、稻渔种养、藕渔共作等模式;推进生态高效的养殖尾水处理技术和设施,建立养殖尾水处理系统的长效维护机制和养殖尾水处理设施升级等。

3.5 稳步提升设施与智能化装备工程

提高水产养殖装备水平,提升信息化、智能化等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支撑能力;大力推进池塘养殖机械化研发水平,研发相应的设施设备,推进智慧渔业建设;依托农业信息化产业技术体系,将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仓储、运输、加工、营销全产业链,探索“互联网+”产业化模式;通过开发新设备和信息化管理实现信息化、智慧化养殖,促进养殖业节本提质增效、绿色高质量发展[51]。

3.6 积极推进水产品保供与养殖空间拓展工程

严格落实国家关于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的要求,在尽力保障现有池塘面积稳定的前提下开拓养殖新空间,如宜渔盐碱地、低洼地、采煤塌陷地等的开发与利用,探索适合这些新的宜渔水面的养殖模式,以发挥其最大效用;调优现有水产养殖结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有效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52];因地制宜,在划定的水产宜养、限养、禁养区基础上,逐步退出禁养区的水产养殖主体,结合区域水产品生产竞争力与优势,选择适宜区域水产养殖资源禀赋的品种,增加优质水产品供给。

3.7 加强新型经营主体建设工程

加大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渔业协会、现代产业园区建设,采取“龙头企业+渔业协会+渔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村民入股分红、土地流转、进园务工等方式带动渔民增收;加强科技创新,在水产核心区内建水产专家工作站,内设专家工作室、实验室和休闲平台等,聘请科研人员作为水产园区常驻专家,将研发技术直接推广应用于实际生产;建设现代渔民培训机构,提升渔民的专业素养,现代渔民培训坚持学员年龄严格控制在55周岁以下、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而且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产业致富带头人,以确保培训质量,为现代产业园区建设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渔民队伍。

3.8 大力推进示范与标准化建设工程

制定池塘养殖全产业链的标准,建设一批标准化示范园区和基地;建立和完善配套的制度,如水产苗种生产管理制度、水产养殖饲料和添加剂监管制度、水产养殖用药监管制度等;推进水产养殖标准化进程,努力提高养殖生产标准化水平,加强水产养殖业标准的制定与修订工作,进一步完善水产养殖业标准体系,加大标准的宣传与标准化生产示范工作的推进,加快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区,扩大标准化生产的影响力和覆盖面,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水产养殖过程规范化、标准化操作,加大养殖水产品抽检范围与力度,提高违规违法添加或使用违禁投入品行为的惩罚力度;科学建设和大力推行水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支持和促进行业与团体标准研究与推广,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认证。

猜你喜欢

尾水淡水水产
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减污达标排放技术措施探讨
2019—2021年度《中国水产》优秀作者公布
《金瓶梅》里的水产:餐桌上的游龙戏凤(下)
探究如何提高淡水养鱼的经济效益
水产养殖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在尾水堰上设闸门对发电量的影响
潜流式人工湿地消纳城市污水厂尾水微生物特性及机制
当冷盐水遇见温淡水
海洋里的“甜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