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杀虫剂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评价

2022-08-22胡忠亮王建河陈志伟

中国农学通报 2022年23期
关键词:卷叶螟防治效果药剂

胡忠亮,王建河,徐 奎,苏 营,陈志伟,江 鄞

(宁波三江益农作物保护有限公司,浙江 宁波 315000)

0 引言

水稻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丰产是人们口粮安全的保障,但近2年稻纵卷叶螟的发生呈加重趋势,严重威胁到水稻产业的健康发展。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Guenee),俗称水稻卷叶虫,是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中一种严重威胁水稻的暴食性害虫[1]。该虫害在中国主要的水稻生产区均有发生,具有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危害力度急剧攀升的特征,加上其存在严重的世代重叠,防治难度很大。卷叶螟的幼虫通过取食水稻叶片造成水稻卷叶和卷苞,大大降低了水稻的光合作用,从而造成水稻的减产[2-4]。随着中国稻纵卷叶螟虫情愈演愈烈,该虫害的防治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然而大多数种植者在选择药剂的时候不注意轮换,仅仅依靠加重药剂用量、缩短用药间隔期,致使水稻卷叶虫抗药性继续提高,整体的防治难度急剧增加[5-7]。另一方面,随着水稻显纹纵卷叶螟的发现以及其种群扩大,近几年在国内多个水稻区,卷叶螟成多个种属混合爆发态势[8]。因此,为了更好的防治水稻卷叶螟,不仅需要筛选合适的药剂,更需要利用药剂做组合方案,在保证效果的同时避免害虫抗药性或其他危害产生[9-10]。

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是一种由宁波三江益农化学有限公司开发和生产的新型配方杀虫剂,其中虱螨脲是一种昆虫的生长抑制剂,通过抑制昆虫几丁质合成而阻断害虫新表皮的形成,从而使幼虫蜕皮困难、化蛹受阻,最终使其发育不良而死亡,具有特异性好、持效期更长等特点[11-14];虫螨腈是一种新型的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主要抑制昆虫能量的合成,致使昆虫行动迟缓、最终死亡。该化合物同时具有胃毒以及触杀效果,能安全高效防治多种害虫,其渗透性强、杀虫速度更快[15-18]。两者通过复配在一起,进一步拓宽了杀虫谱,使其演变为兼具速效性与持效性的新型杀虫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是由宁波三江益农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杀虫剂。茚虫威是第一个被发明的钠离子通道抑制剂,结构上和其他化合物明显不同、特殊的作用位点使其抗性风险较小,是一种对多种鳞翅目害虫高效的环境友好型药剂[19]。由于不同类型农药的合理复配、混用能解决部分药剂的缺点,缓解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提升药剂的使用效率[20]。所以本研究针对24%虫螨腈·虱螨脲及150g/L茚虫威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效进行了研究,旨在为稻纵卷叶螟防治上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15%茚虫威悬浮剂(宁波三江化学有限公司);

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宁波三江化学有限公司);

8%虫螨腈微乳剂(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1.2 试验地点与方案

试验共设3个地点进行,一共12个处理,其中试验一与试验二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不同村落、不同品系水稻田进行;试验三在温州瓯海单季稻水稻田进行。具体处理组合方案见表1,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每个小区面积约30 m2,小区处理随机排列。试验一设在宁海县长街镇五福村的单季早稻田,水稻品种为‘秀水134’,喷药器械为大疆MG-1P无人机,用水量15 L/hm²,试验在7月4日进行,二代稻纵卷叶螟处于卵孵高峰期。试验二设在浙江宁海县长街镇明港水稻制种田,水稻品种为‘甬优1540’,喷药器械为大疆MG-1P无人机,用水量15 L/hm²,试验在7月6日进行,一代稻纵卷叶螟处于卵孵高峰期。试验三设在浙江温州市瓯海区单季稻,水稻品种为‘浙优19’,喷药器械为红土地牌电动背负式喷雾器,用水量480 L/hm²,试验在7月24日进行,二代稻纵卷叶螟处于卵孵高峰期。施药当日均为晴到多云。

表1 2种不同药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方案

1.3 调查方法及数据处理

施药后3、7、14天对各处理防效进行调查,调查采用随机取样法,采用平行跳跃式取样3点,每点调查10丛,每小区调查30丛,统计调查区残余虫量,计算虫口防效;施药后14天后,参考朱方洪等[21]的方法调查每个小区总叶片数、卷叶数、卷叶率,计算保叶效果。按公式(1)~(3)计算防效、卷叶率及保叶率。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测验法(SSR)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以英文小写字母代表5%差异显著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早稻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宁波)

由表2可以看出,各处理药剂对早稻稻纵卷叶螟都具有不错的防效。药后3天,24%虫螨腈·虱螨脲750 g/hm2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最好,防效达到92.79%;24%虫螨腈·虱螨脲450 g+150 g/L茚虫威300 g/hm2防效为88.65%,2个处理的防效均非常好,但二者差异不显著,都优于对照组。药后7天,24%虫螨腈·虱螨脲750 g/hm2防效仍然最好,其防效高达95.33%;24%虫螨腈·虱螨脲450 g+150 g/L茚虫威300 g/hm2防效为93%,2个处理相对于药后3天的防效均提高了3%~5%,可能是虱螨脲的效果体现较慢,7天后才表现出明显的防效,对比两者防效差异不显著。药后14天,各处理组的防治效果均有所降低,但是整体防效仍在90%以上,而8%虫螨腈微乳剂2100 g/hm2的防效为68.22%。

表2 2种杀虫剂组合防治早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宁波)

此外,药后14天,各处理保叶率均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24%虫螨腈·虱螨脲最好,其保叶率为93.69%;24%虫螨腈·虱螨脲450 g+150 g/L茚虫威300 g/hm2的保叶率为91.59%;对照组8%虫螨腈2100 g/hm2保叶率为65.32%,原因一方面是混剂的共毒增效,另一方面,可能是虱螨脲处理雌成虫会显著降低卵孵化率,主要是能对卵形成及受精卵的胚胎发育过程产生影响,造成害虫基数降低,表现出保叶效果好,持效期更长[22]。综上所述,2个处理适合用于‘秀水134’水稻品种上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2.2 不同处理对单季稻制种田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宁波宁海)

由表3反馈得出,2个处理药剂对单季稻制种田稻纵卷叶螟都有很好的防效。药后3天,各处理药剂防治效果都达到了85%以上。其中24%虫螨腈·虱螨脲750 g/hm2效果最好,防效为90.7%;24%虫螨腈·虱螨脲450 g+150 g/L茚虫威300 g/hm2,防效为86.04%,二者差异不显著,均优于对照组。药后7天,24%虫螨腈·虱螨脲750 g/hm2防效仍然最高,其防效分别为94.50%;24%虫螨腈·虱螨脲450 g+150 g/L茚虫威300 g/hm2,防效为91.74%,相对于3天后防效均有增长。药后14天,各组试验防效均有所下滑,但24%虫螨腈·虱螨脲750 g/hm2、24%虫螨腈·虱螨脲450 g+150 g/L茚虫威300 g/hm2防效依旧超过90%以上;药后14天,24%虫螨腈·虱螨脲750 g/hm2以及24%虫螨腈·虱螨脲450 g+150 g/L茚虫威300 g/hm2处理组的保叶率均保持在88%以上,2个处理方案均优于对照处理,表现出较好的防效以及持效期,和早稻试验结果一致,证明2个用药方案适合单季稻制种田‘甬优1540’品系稻纵卷叶螟的防治。

表3 3种杀虫剂组合防治单季稻制种田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宁波)

2.3 不同处理对单季稻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温州)

对表4分析得出,2个处理组药剂对单季稻稻纵卷叶螟同样有比较不错的防效。药后3天,24%虫螨腈·虱螨脲750 g/hm2效果最好,防效为90.72%,24%虫螨腈·虱螨脲450 g+150 g/L茚虫威300 g/hm2防效为86.61%,常规对照8%虫螨腈2100 g/hm2防效为73.18%。药后7天,24%虫螨腈·虱螨脲750 g/hm²与24%虫螨腈·虱螨脲450 g+150 g/L茚虫威300 g/hm2防效相当,其防治效果分别为95.86%、95.17%。药后14天,处理组和对照组防效都开始下滑,但是2个处理防效继续保持在90%以上;药后14天,各处理保叶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24%虫螨腈·虱螨脲750 g/hm2的最好,其保叶率为92.31%;24%虫螨腈·虱螨脲450 g+150 g/L茚虫威300 g/hm2组保叶率同样达到90%,试验组虫口防治效果以及保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说明2个处理方案对单季稻‘浙优19’品系的稻纵卷叶螟防治同样十分理想,可以用于稻纵卷叶螟的防治,也侧面反馈了组合方案对灭杀稻纵卷叶螟有叠加增效的作用。

表4 2种杀虫剂组合防治早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温州)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本试验通过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2种不同组合用药方案验证其在不同区域、品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结果表明,上述2种试验药剂组合用药处理对水稻卷叶螟都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4%虫螨腈·虱螨脲750 g/hm2单独使用;24%虫螨腈·虱螨脲450 g+150 g/L茚虫威300 g/hm2组合使用效果都十分理想,3天后整体防效均在85%以上,表现出较好速效性;7天后达到死虫高峰,整体防效均在90%以上;14天后防治效果有所下滑,但仍然保持在90%以上,14天后2个组合保叶率均在90%以上。相对于对照处理,实验的2种方案既表现足够的虫口防效,又表现出足够的持效期。当然,这可能是与混剂叠加共毒系数变大,效果更突出;另一方面,可能与虱螨脲的作用息息相关,因为虱螨脲主要抑制昆虫几丁质的合成,进而使昆虫不能正常脱皮或化蛹而死亡,可杀其卵及各龄幼虫[23]。在田间施用虱螨脲,不仅对虫体直接灭杀,还会对害虫以及后代造成额外的副作用[24]。

采用新组合方案防治稻纵卷叶螟,不仅可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另一方面可以延缓稻纵卷叶螟针防治药剂抗性的产生。本试验所选试剂分别为不同作用机理化学药剂,其中虫螨腈和茚虫威对大龄成虫的防治效果较好;虱螨脲对幼龄成虫以及卵块效果突出。后续可继续研究该两种药剂与其他常规药剂的组合方案,此外,本试验只选择了2种药剂,后续可以进一步增加稻纵卷叶螟防治药剂种类,筛选出更好的方案,为田间防治提供更多的选择。

3.2 结论

综上所述,24%虫螨腈·虱螨脲悬浮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可以一同用于稻纵卷叶螟的防控。由于24%虫螨腈·虱螨脲兼杀成虫和虫卵,建议用于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24%虫螨腈·虱螨脲750 g/hm2单独使用或者24%虫螨腈·虱螨脲450 g+150 g/L茚虫威300 g/hm2组合喷防,可以适当混配助剂以增加药剂在水稻上的展着性和渗透性[25]。考虑到稻纵卷叶螟发生周期长、世代重叠性高,容易产生抗药性,建议轮换使用以及混用市面主流其他药剂,以延缓抗药性发展,更好的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发生。

猜你喜欢

卷叶螟防治效果药剂
双环磺草酮与吡嘧磺隆混用对稻稗的防治效果试验
苦参碱对小麦虫害的防治效果试验分析
防治美国白蛾的药剂试验分析
西药药剂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临床应用疗效观察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无题
330 g/L二甲戊灵EC、36%异恶草松SC对直播稻田杂草防治效果
不同化学药剂与喷药时期对春蚕豆赤斑病大田预防的效果
农药会影响稻纵卷叶螟产卵及生理生化指标
艾法迪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