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家寨引黄工程地下泵站除湿防腐机理分析
2022-08-19郭虎荣
郭虎荣
(山西万家寨水控水资源有限公司偏关分公司总干一级泵站,山西 偏关 036400)
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自黄河万家寨水库取水(水库水位957~980m),设计流量48m3/s,年引水量12亿m3。
1 泵站概况
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干线全长44km,总干主要泵站有3座。按照工程规划,一期工程在总干线泵站先安装3台(套)水泵电动机组,其中2台工作、1台备用。一期总干线和南干线上的5座泵站,共装机29台,装机容量22.45万kW,向太原供水12.9m3/s。工程于1993年奠基,2002年全线试通水,2003年11月正式向太原市不间断供水。
按照已经批准的工程总建设方案,总干线和南干线的5级泵站,总提水设计扬程约为636m,总装机台数42台,单机流量6.45m3/s,总装机容量44.9万kW。向太原供水的引黄工程总干线GM和南干线SM的5级泵站总提水扬程,见表1。
表1 各级泵站抽水流量和装机台数表
根据批准的扩机建设方案,需要在总干线3座泵站,每站各扩装5台(套)水泵电动机组,正常情况下8台运行、2台备用,形成年供水12亿m3的能力,以满足南干线、北干线年引水要求,总干和南干各泵站机组编号见表2。
表2 各泵站泵组编号和扩装泵组的编号
随着北干线工程的胜利竣工、桑干河的生态供水、北京供水及南干线供水量的上升,总干线3座泵站今年将扩机9台,南干线将扩机4台,总装机将达到42台,总干线实现设计最大流量48m3/s。
2 地下泵站的潮湿与腐蚀问题
2.1 设备使用的环境条件
工程现场位于山西省北部,北干线路沿线有平鲁、朔县、山阴、怀仁及大同5个气象站,主要观测项目有降水、气温、蒸发、风速风向等,各站均具有1971—2000年完整资料。
据各站实测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在400mm左右,其中70%的降水集中于汛期。夏季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天气干燥炎热,年蒸发量大,多年平均蒸发量为2000mm(20cm蒸发皿),干旱少雨季节可占全年蒸发量的50%。冬季受蒙古冷高压的控制,气候干燥寒冷,雨雪稀少且多风沙。多年平均气温在5.8℃~7.9℃之间,年际温差不大,年内温度变化很大。多年平均风速2.2~3.4m/s,最大风速可达26.6m/s,风向多为西北风;无霜期短,约150~160d;封冻期长,最大冻土深度介于1120mm(朔县)~1860mm(大同)之间。
根据有关资料,泵站所在地多年平均月绝对最高气温37.2℃;多年平均月绝对最低气温-27.2℃;多年月平均最高气温22.0℃;多年月平均最低气温-10.6℃;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17.0℃;工程引水水温最低0℃,最高26.9℃。泵站内环境条件见表3。
表3 主厂房室内空气设计参数
尽管如此,考虑到安全,要求所有电气设备都应能在工程所在海拔高程、环境温度达到40℃、环境湿度达到95%时长期、连续、稳定运行。
2.2 设备潮湿与腐蚀问题
2.2.1 泵站设备较复杂
首先长距离、高扬程、大流量的引黄工程是一项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世界级引水工程。其次,高扬程水泵的抗腐蚀性能、转速、流量、效率指标,复杂的泵站间流量匹配等方面研究成果均是国内首次应用;第三,由于采用封闭式引水设施,沿线调节能力较小,直接导致运行方式复杂,泵站变速机组、水库、控制闸阀须依靠全线自动化系统协调一致才能保证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2.2.2 设备表面凝水潮湿腐蚀严重
厂房埋深176m,阴冷、潮湿,不仅对职业健康安全造成一定伤害,而且对地下厂房的设备设施、尤其是二次控制回路造成锈蚀,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泵房的设备造价昂贵,将造成巨大的国有资产损耗。
在工程建成初期,运营单位对地下厂房岩体进行了喷浆,并通过诸多排水管道对山体渗漏水进行引流,汇集到地沟排至渗漏集水井,通过自留排水洞排至场外,并在最底层即水泵层设置了大功率除湿机。设置了送排风机和1b通风洞(进水阀室)、1c通风洞(出水阀室)汇集到1a通风洞至南山山体外侧大青沟,但是通风系统只有在厂房内有焊接工作或火灾情况下使用,平时厂房内的自然通风主要靠主交通洞经厂房经电缆竖井进行(即利用竖井的烟囱效应),但是到了雨季和秋冬季节仍然潮湿、凝露。后来又增设了多台除湿机,仍然效果不佳,设备潮湿腐蚀问题一直困扰着泵站的正常运行。
3 除湿技术的缘起与机理分析
3.1 除湿技术的缘起
在一次常规设备巡查过程中,进水阀室1号机组进水阀的自流排水洞口,一股浓厚的鱼腥湿气扑鼻而来,弥漫了整个闸室,引起了巡查人员的特别关注,他们随即探讨采取措施。鉴于当时所有进水设备都在正常运行,就临时用塑料布加棉被,将自流平排水洞口封盖住,这样就隔断了湿气进入整个泵站的自流通道。
自流排水洞口用塑料布、棉被封堵后第二天,再次巡检进水阀室时,发现湿气明显消失了,设备结露现象也明显减少,第三天、第四天水泵层管路结露现象大大减轻,这肯定了封堵措施的正确性。于是将主交通洞大门也用棉门帘封实,一周以后进出水阀室、水泵层的湿气几乎全部消失。
3.2 机理分析
3.2.1 湿气进入的第一通道
引黄工程总干一级地下泵站,地处万家寨黄河东岸、大青沟南山体下,距万家寨水利枢纽约1.15km,地面高程1100~1300m,建筑物埋深地下140~176m。泵站由万家寨水利枢纽取水,经1号、2号、3号压力隧洞、进水调压井、进水主支洞、进水阀室,进入泵站厂房机组,再经出水主支洞、出水阀室、出水调压井与4号有压隧洞相接。
3.2.2 湿气进入的第二通道
主交通洞紧连黄河岸边,且为爬坡式布置,加之平时厂房内的自然通风主要靠主交通洞经厂房经电缆竖井进行(即烟囱效应),这样冷湿气流极易进入厂房,进水阀室自流排水洞为了既节能降耗又可以加大检修、渗漏排水及事故情况下的排水能力,直接延伸至黄河河槽内,更易使潮湿气流进入进水阀室。
3.2.3 除湿
泵站进、出水阀室、水泵厂区层是联通的,在湿度较高时,极易形成设备设施结露现象,尤其雨季和秋冬季更为明显;加之泵站厂区长120m、宽17.5m、高20余m,连同大型进出水阀室,泵站容纳湿气的空间过大,设置几台除湿机几乎起不到太大作用,加之源源不断的湿气从两个通道补充进来,湿气自然无法清除。在将主交通洞门底部、自流排水洞两处湿气通道封实后,阻断了湿气进入,彻底解决了设备受潮锈蚀的问题。
4 结语
一块棉被解决了困扰地下厂房设备设施多年的潮湿、凝露、腐蚀问题,这一创新性技术改进、降低了大型水利设备的腐蚀损耗,得到了上级党委和部门的表彰与肯定,同时也触发了广大工友的工作激情,在平凡的工作中实现了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