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地尔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老年性耳聋患者的护理体会

2022-08-19赵旭辉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300041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6期
关键词:性心理神经节耳聋

赵旭辉(天津市和平区五大道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天津 300041)

老年性耳聋属于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具体指的是听觉系统衰老所导致的听觉功能障碍,一般都是双侧神经性耳聋,且双侧耳朵的病变程度基本一致,往往呈现出缓慢的病情加重。导致老年性耳聋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听力器官生理性衰退与老化,在患者年龄逐渐增加的状态下其听力会逐渐衰退,而有些人衰退速度快,有些人衰退速度慢,具体衰退速度与环境、遗传与个体因素有关。在实施老年性耳聋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药物治疗属于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主要的治疗方法为使用前列地尔联合神经节苷脂,而在治疗的过程中因为心理、生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无法有效提升,而良好护理方法的应用可以巩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相关指标,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配合全面护理。本研究将于我院接受前列地尔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老年性耳聋患者56例作为实验对象,分析了在为接受前列地尔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老年性耳聋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以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纳入的起始时间为2020年12月,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共包括于我院接受前列地尔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老年性耳聋患者56例,根据患者接受护理服务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全面组(n=28)与一般组(n=28)。全面组男女比例为16∶12,年龄区间:60-82岁,平均(68.54±3.21)岁,病程区间:2-16年,平均(6.32±0.87)年;一般组男女比例为15∶13,年龄区间:60-83岁,平均(67.98±3.35)岁,病程区间:2-17年,平均(6.41±0.75)年,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后可知,全面组与一般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老年性耳聋的相关判定标准[1];②对本研究相关药物无过敏情况的患者;③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研究的患者。排除标准:①因为其他原因引起耳聋情况的患者;②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或者是病变的患者;③治疗、护理配合度、依从性不佳的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的具体治疗方法如下。首先,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展针对性治疗;其次要开展前列地尔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其中,前列地尔的用药方式为静脉推注,将2ml前列地尔与生理盐水10ml进行混合后实施治疗,每天用药治疗1次;神经节苷脂的治疗药物用药方式为静脉滴注,每次的用药剂量为20mg,每天用药治疗1次,两组患者连续治疗的时间为2个星期。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要为其提供护理服务,其中一般组患者运用一般护理服务,常规开展有关疾病、治疗相关知识的讲解,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开展听力训练,做好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各项指标的观察。全面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服务方法为全面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老年性耳聋患者因为疾病的影响可能会出现相关的负性心理状态,主要包括漠视、焦虑、抑郁以及自闭等。其中,漠视与患者听力减退过程中患者不够重视,且不愿意入院接受治疗有关。焦虑的出现则是因为患者无法有效获得各种声音、语言信息,在交流时存在障碍。抑郁的出现可能与听力降低对患者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有关,导致患者不愿意参加社交活动,拒绝与他人交流。而自闭则与患者因为疾病所导致的社交功能降低有关。因此,护理人员就要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状况针对性地为患者提供心理干预和疏导,充分地尊重与理解患者,通过合适的方法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也要做好家属的指导工作,让家属了解对于患者来说家人的支持、陪伴是至关重要的,并通过家人之间的默契来给予患者积极陪伴,保证患者可以积极面对疾病与治疗。1.2.2 健康指导 在为患者实施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让患者、家属对疾病有足够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护理人员就要做好疾病常识指导,让其了解低声听不清、高声无法耐受的情况是正常的,且可能会出现耳鸣的情况,让患者在出现不适感后不会因为疑惑而加重焦虑和困惑。同时,在治疗时也要让患者及家属充分了解各种药物的使用方法、作用以及可以获得的效果,对于佩戴助听器的患者来说,要让其了解助听器的重要性,并让其知道助听器需要在医生指导下选配,不能自行购买与佩戴。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也要告知患者需远离高音量的环境,避免对听觉造成损伤,并让患者保持规律的生活以及充足的睡眠。

续表3

1.2.3 听力干预 护理人员要让家属认识到老年性耳聋是属于神经性的,具有不可逆转性,在这一过程中佩戴助听器是比较重要的,而在具体护理中就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推荐助听器,并让患者、家属掌握助听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保证其可以根据听力与所处环境进行合理调试。同时,护理人员也要教会患者耳保健操,让患者正确地实行每天的耳部按摩,进而改善血液循环,避免和延缓耳老化情况的出现。

1.2.4 沟通能力干预 对于老年性耳聋患者来说,其反应会相对较慢,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就要指导患者掌握基本的沟通技巧,指导患者在交流时多观察对方的嘴型,可以借助手势交流、笔谈等方式,告知家属在与患者交流时要耐心,态度要平缓,切忌烦躁与急躁。

1.3 评价指标 本研究全面组与一般组患者的观察、评价指标分别为护理前后听力水平、双侧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双侧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 of bilateral vertebral-basilar artery,Vs)、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水平以及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评分和生活质量。

疗效判定标准[2]:患者接受治疗后受损频率听阈恢复到正常听力水平,或者是恢复到患病前的状态认定为痊愈;患者接受治疗后受损频率听阈与治疗前相比提高30dB以上认定为有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受损频率听阈与治疗前相比提高范围介于15-30dB之间认定为改善;患者接受治疗后受损频率听阈提高情况并未达到上述标准认定为无效,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改善例数)/总例数×100.0%。

听力水平借助听力计测定,方法为测定0.25-4.0kHz纯音下的听阈值。

焦虑评分借助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价,涉及反应焦虑主观感受的项目共20个,将50分作为患者是否存在焦虑的分界分值,评分越高表示焦虑越严重[3]。

抑郁评分借助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价,包括精神病性情感症状与精神运动性障碍、躯体性障碍以及抑郁的心理障碍等相关评价项目,个数分别为2个、2个、8个和8个,将53分作为患者是否存在抑郁的分界分值,评分越高表示抑郁越严重[4]。

生活质量借助SF-36量表进行评价,评价项目包括精神健康、生理功能、躯体疼痛以及活力,每一个评价项目的最高分值均为100分,评分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呈正相关[5]。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相关数据的处理、分析工具为统计学软件SPSS19.0,统计学差异显著以P<0.05作为标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分析比较 全面组的患者例数为28例,其中治疗效果为痊愈、有效、好转以及无效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4例、8例、5例、1例,治疗有效率为96.4%;一般组的患者例数为28例,其中治疗效果为痊愈、有效、好转以及无效的患者例数分别为12例、6例、5例、5例,治疗有效率为82.1%,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后可知,全面组患者明显优于一般组患者(χ2=12.693;P=0.036)。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听力水平、双侧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分析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听力水平、双侧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全面组与一般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状态评分分析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负性心理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全面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评分明显低于一般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听力水平、双侧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听力水平、双侧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n=28) 听力水平(dBHL) Vs(mm/s) PI(ng/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全面组 72.32±5.98 50.26±3.27 40.25±2.87 48.02±2.94 0.75±0.05 0.85±0.03一般组 71.69±6.02 65.35±3.36 40.38±3.03 40.36±3.12 0.76±0.04 0.77±0.05 t 1.341 2.131 1.740 2.101 1.333 2.093 P 0.115 0.034 0.091 0.042 0.109 0.048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状态评分分析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心理状态评分分析比较(±s,分)

组别(n=28) 焦虑 抑郁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全面组 63.21±4.24 49.22±3.87 65.21±3.87 50.21±3.32一般组 62.36±4.18 55.43±3.26 64.98±3.47 56.98±3.25 t 1.363 2.179 1.782 2.145 P 0.122 0.043 0.079 0.035

2.4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析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全面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高于一般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析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分析比较(±s)

精神健康组别(n=28) 生理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全面组 58.23±3.54 73.65±3.21 62.13±3.22 83.56±4.21一般组 58.58±3.61 60.23±3.72 62.54±3.18 65.22±3.87 t 1.886 3.182 2.535 2.776 P 0.154 0.041 0.098 0.039

3 讨论

老年性耳聋属于较为常见的一种听力性疾病,其出现与人体组织器官等随着年龄增长所发生的老化有着直接的关系,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患者发病后不能置之不理,而是需要积极的治疗与干预[6]。在对老年性耳聋患者治疗中,联合应用前列地尔与神经节苷脂的这一治疗方案较为常用,其中前列地尔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更好地改善耳部的微循环,而神经节苷脂则可以稳定细胞膜,有助于受损耳内神经的更好恢复,对于老年性耳聋患者的症状改善有着一定的效果。有相关实验研究表明,在实施老年性耳聋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仅仅选择理想治疗方案是远远不够的,想要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开展护理服务,以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相关症状与体征[7]。

对于老年性耳聋患者来说,全面护理是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护理方法,通过系统、全面且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更好地实现患者症状的改善,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8-10]。在具体护理服务开展的过程中,全面护理所涉及的护理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听力干预以及沟通能力干预等,在分析患者可能出现各种不良心理状态的同时开展了针对性的干预与疏导,避免了各种负性情绪对患者更好地治疗造成影响与阻碍。健康教育则能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疾病和治疗,让其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治疗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促进了患者治疗配合度的提升,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6]。同时,听力干预能够有针对性地改善患者的听力状态,让患者的听阈均可能恢复到一个理想的状态,最后,沟通能力的干预可最大化地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避免了沟通、交流不畅所导致患者出现的各种不良情况,这些护理方法的联合应用有助于患者的更好治疗,获得了相对较为理想和显著的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对于接受前列地尔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的老年性耳聋患者来说实施全面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是一种相对较为理想的护理方式。

猜你喜欢

性心理神经节耳聋
椎神经节麻醉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蝶腭神经节针刺术治疗动眼神经麻痹案1则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
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原发性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