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人支原体肺炎、新冠肺炎、细菌性肺炎临床特征比较分析

2022-08-19石佳星马秀红刘建华北京怀柔医院北京1014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2年16期
关键词:细菌性支原体影像学

石佳星,马秀红,刘建华(北京怀柔医院,北京 101400)

肺炎是下呼吸道感染中的一种常见疾病。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有着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冬春季正是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高发季节,其中又以支原体肺炎居多。一方面,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胸部影像学检测等常有重叠交叉;另一方面,新冠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等也具有高度相似性,部分影像表现互相交叉,使得鉴别具有一定难度[2-3]。因此,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支原体肺炎同细菌性肺炎、新冠肺炎的异同点,结合临床特征给予针对性治疗,以期提高支原体肺炎的治愈率。

1 对象与资料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北京怀柔医院呼吸内科住院后确诊为下呼吸道感染的全部患者。

1.2 病例纳入标准 ①诊断标准: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11年制定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周岁;③有完整的病历资料;④符合如下病例特征:发热、持续剧烈咳嗽,胸部X线表现体征显著;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高;抗生素(头孢、青霉素)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无效;肺炎支原体抗体特异性抗(MP-IgM)阳性。

1.3 资料收集 ①所有患者入院第2天血清中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血常规、C-反应蛋白、肝功、心肌酶和胸部影像学检查,记录患者的基础疾病、一般状况、临床表现及肺部体征;②血标本的采集:于第二天早晨抽取患者肘静脉血4mL送实验室,离心分离后,取血清立刻测定。采用间IFA对患者血清中9种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进行检测,同时检测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并行肝功、心肌酶检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GraphadPrism 9软件进行分析;差异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分析,检验分析率之间的差别,其中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特征 基于1.2的纳入标准,共收入132例肺炎患者。其中,支原体肺炎和新冠肺炎患者以中青年组为主,细菌性肺炎以老年组为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及新冠肺炎患者的年龄构成比[n(%)]

2.2 吸烟习惯 三种肺炎中,支原体肺炎组不吸烟比例高于吸烟者,细菌性肺炎组吸烟者比例高于不吸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冠肺炎组不吸烟患者多于吸烟患者,一定程度上具有统计学意义。统计结果见表2。

表2 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与吸烟的关系[n(%)]

2.3 基础疾病 三种肺炎中,支原体肺炎组和新冠肺炎组合并基础病患者比例明显低于细菌性肺炎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与基础病史的关系[n(%)]

2.4 血常规变化情况 三种肺炎中,细菌性肺炎组WBC绝对值均高于支原体肺炎和新冠肺炎组,统计学分析具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4。

表4 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血细胞分析比较[n(%)]

2.5 胸部影像学检查情况 三种肺炎中,新冠肺炎病灶多沿胸膜下分布,累及双肺,影像呈磨玻璃影;支原体肺炎主要沿支气管分布,且以单侧肺叶为主;细菌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实变影比重高于新冠肺炎。统计结果如表5所示,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表5 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灶及胸部影像学指标比较[n(%)]

2.6 临床表现 由表6可知,三种肺炎都有较为显著的发热,占比超过80%,并且支原体肺炎和新冠肺炎伴随有大概率的头痛和乏力,占比超过60%;支原体肺炎则刺激性干咳较另外两种稍显明显。

表6 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新冠肺炎患者临床症状指标比较[n(%)]

3 讨论

2020年,新冠病毒暴发,新冠肺炎席卷全球。该病毒经飞沫和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存在明显人传人现象,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和干咳为主,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和腹泻等症状[4-7]。支原体肺炎是占比很高的一种社区获得性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发的急性肺部感染,以肺间质病变为主,易在人员密集处集中发病,常见于儿童,但近些年成年感染例数增多,其临床表现以低热、疲乏为主,部分患者突发高热,伴刺激性干咳,少数患者可伴头痛、四肢肌痛及腹泻等全身性症状[8-9]。有研究报道,新冠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的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淋巴细胞百分比高度相似[10]。因此,本研究结果主要对支原体肺炎和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包括细菌性肺炎的统计比较,以期对几种肺炎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本研究表明:①支原体肺炎和新冠肺炎的易发群体主要集中在青壮年,大多不伴有基础疾病健康人群,且65岁以上的高龄患者相对较少,性别差异不明显,这与Rano[9]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细菌性肺炎老年患者比例明显高于青壮年,近一半具有基础病史。②约47%的支原体肺炎患者出现刺激性干咳症状,较新冠肺炎患者和细菌性肺炎患者多,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这与已知研究成果一致[10]。③血细胞分析方面,细菌性肺炎患者WBC绝对值均高于支原体肺炎患者和新冠肺炎患者;新冠肺炎淋巴细胞百分比几乎没有上调,可能与数据量较少有关。④新冠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病灶肺内分布均较广泛,影像呈磨玻璃影,前者病灶多沿胸膜下分布,累及双肺、多个(≥3)肺叶;后者主要沿支气管分布,且以单侧肺叶受累为主,均累及肺间质,均可见血管增粗征象,与已有研究报道一致[11-13]。

综上所述,虽然支原体肺炎、细菌性肺炎、新冠肺炎发病初期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差异不大,但影像学分析具有细节差异,有助于几种肺炎的鉴别诊断。

猜你喜欢

细菌性支原体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藏羊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治疗
猪支原体肺炎的诊断与防治
反复发烧、咳嗽,都是肺炎支原体惹的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