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皮贴画
2022-08-19张进孙静
张 进 孙 静
一、活动背景
在课程的迭代创生阶段,基地的课程建设视角发生了改变,打破“有什么资源就开发什么课程”的传统思维,开始主动寻找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资源,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经过调研,我们利用树皮的自然脱落特性,开发基地实践课程,充分利用大自然赐予的素材,寓教于乐,以艺术创新的手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现场学习力。
二、活动主题
树皮贴画。
三、活动目的
认知方面:认识到树皮具有自然脱落的特性和循环利用的价值。
情感方面:树立环保意识,提升审美意识。
行为方面:能够制作系列化的树皮贴画作品,培养个性化创意与合作创意的能力,提升现场学习力。
四、活动对象
七年级学生。
五、活动时间
活动共计5个课时,其中课前培训1个课时,研学实践活动2个课时,课堂创意粘贴2个课时。
六、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认知课程 统筹安排
1.观看视频,了解贴画
(1)师生集合,分班观看。
组织师生在汇报厅集合,由基地特聘教师指导观看云台山地理环境的航拍视频,了解松树的生长片区,感受海上云台山景区的独特魅力。
(2)出示树皮,收集资料。
教师出示一块不规则树皮,让学生观察形状,展开想象。
教师说明树皮采摘于云台山中的某一棵松树上,提出问题:本地有多少种松树?
【环节解析】自然探索是认知学徒课程的设计维度之一。让学生探究真实的自然环境,从空间俯视的角度观看云台山上的松树,从细节处感知树皮的独特形状,引出活动的主题,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探究的热情。
第二阶段:研学实践 采摘素材
按照航拍视频的片区,设计研学实践路线,调查了解周边植物,采集树皮。各班以连队形式进行实地考察活动,班级6 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开展实践活动。
1.实地调查,明确任务
(1)各小组讨论搜集到的本地松树的种类及特征,开展实地调查。
(2)拍照评价,分析数据。
实地拍照:分辨不同种类的松树,记录其生长环境。
脚步丈量:大致推算出研学片区松树的生长区域,便于采摘树皮。
近处观察:松树生长过程中是否出现过虫灾、火灾、枯死等情况,将搜集的资料汇总成文字报告提供给社区,为每年春季的松树防灾救护提供参照性材料。
2.组织采摘,分类存储
学生实地考察,观察到黑松的树皮自然脱落明显,色泽对比鲜明,大小厚薄多样,树干可选择面多,能更好地为树皮贴画的创作提供素材,而马尾松等树皮脱落不明显,采摘容易对树木造成损伤。
活动过程:
(1)设置问题:怎样采摘才能不伤害松树的生长?
(2)各班分片区实践,以采摘树皮为主,也可以采摘松果、松针、松枝、松花等辅助成果。
(3)包装整理采摘的成果,分箱存放。
【环节解析】认知学徒制强调真实学习环境的创设。在研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安排实践内容,让学生走进自然,获得直接经验,提升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学生在现场环境中认识采摘树皮的目的,掌握采摘技巧,提高采摘质量,为课堂创作提供良好素材。
第三阶段:师生研讨 制作创新
1.教师引导,学生想象
(1)打破固有思维,立足意境想象。
教师取出不同形状的树皮,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并勾画出简易设计图。
(2)鼓励个性摆放,拓展画面内容。
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手中的素材展开想象,根据动物形态、人物形象、风景植物等设计图案,动静结合。
(3)范作展示,启发学生。
展示系列化的成品,如动漫系列、动物系列、风景系列、非洲部落人物系列等。
2.小组研讨,制作创新
(1)小组成员进行写意式的搭配,选择形状特殊的树皮,多角度摆放。
(2)进行构思设计,搭配大小不一的树皮,围绕一个有意境的主题进行创作。
(3)同学互相提意见,进行修改。
3.评价鼓励,展示作品
(1)学生从构图、意境、色彩等方面出发,进行自评与互评,对不足之处提出合理建议,学生再进行二次修改完善。
(2)教师依据学生综合表现,填写学生现场学习力综合评价表(见下页表1)。
表1 学生现场学习力综合评价表
【环节解析】认知学徒式的专家型学习课程打破蜻蜓点水式的尝试体验,创设的教学模式中注重专家技艺、经验的现场传授,进而使学生的现场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创新实践能力等得到整体提升。课堂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利用树皮不规则的外形,展开想象,多角度摆设,分层次添加,过程中需要学生加强交流与探究,能接受多方面的建议,实现“让每一片树皮都自然表达美的个性”。
七、活动反思
学习现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谓提升学生现场学习力,就是让学生回到知识发生的现场,通过多种学习技能的指导,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力和综合素养。树皮贴画实践活动课程直接把学生带入松树自然生长的环境中,让学生现场调查,真切观察,了解松树的生长状况,辨别松树种类,掌握采摘的要领。
在创作过程中,需要发挥专家的引领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究,拓宽学生的思维,训练动手操作能力,提升审美意识,创作画面的意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