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主体视角下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2022-08-19刘龙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400015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24期
关键词:子系统变量子女

◎ 殷 新 刘龙珍(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重庆 400015)

一、引言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推进随迁子女入学待遇同城化。保障随迁子女受教育权是推进教育公平、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我国针对随迁子女的政策从“两为主”深化为“两纳入”,要求各级政府将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财政保障,完善异地高考政策。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人数达到了1429.70万人,比2015年增加了62.60万人;有85.80%的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者享受政府购买的学位服务,绝大多数流入地政府从公办学校中划出一定数量学校专门用于招收随迁子女。随迁子女的入学率显著提高,但在生活适应、学校适应等方面还面临较多困难,直接影响其学习与发展。针对此,《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关工作的通知》强调各地各校要加强对随迁子女的教育关爱和人文关怀。在政策引导下,有必要研究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对症施策。

学校满意是指学生在学校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取决于学生对学校生活的参与及适应程度。学校满意度由于学生对学校氛围感知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是学生总体主观幸福感的一个方面。大量研究表明,学生的学校满意度会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随迁子女进入公立学校后,有时会受到部分教师和学生的歧视,以致情绪低落、主观满意度低。目前,针对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的文献较少,Kwan通过将随迁子女与香港本地学生比较,发现随迁子女满意度显著低于本地学生。对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与外部环境因素、内部个体因素的关系的研究也较少。

教育是一个利益场域,涉及多个主体参与,复杂性是它的一种属性。钱学森把复杂性概括为:“系统的子系统间可以有各种方式的通讯;子系统的种类多,各有其定性模型;各子系统中的知识表达不同,以各种方式获取知识;系统中子系统的结构随着系统的演变会有变化,所以系统的结构是不断改变的。”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是教育领域关注的问题之一,从复杂系统理论来看,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的众多影响因素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大系统,该系统包括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子系统,各子系统又由其所属的诸多要素构成。其中,自组织性、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涌现性常常相互缠绕地存在于各子系统中,共同展现着系统的复杂性。各个子系统之间、子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并非简单包含或孤立作用,而是层层嵌套、相互依存、连锁反应,构成一个复杂的信息场域。在这个动态复杂的系统中,提升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既需要考虑学生自身及家庭特征,又要关注学校的办学行为,还要正视社会的复杂性,要用动态的眼光寻求有效方式以促进各主体耦合,共同参与随迁子女教育。为此,探究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举措,为促进随迁子女融入学校提供借鉴很有必要。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样本分布

本研究基于2014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的数据,以七年级和九年级两个同期群为对象。根据研究需要,选取随迁子女样本,即农业户籍和父母一方或双方居住在城市的儿童,样本数为2227人,其中,七年级样本为1342人(60.26%),九年级样本为885人(39.74%);男生1180人(52.99%),女生1047人(47.01%);非独生子女1648人(74.00%),独生子女579人(26.00%)。

(二)研究方法

1.因变量

本研究采用“对学校是否感到亲近”来间接测量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对学校是否感到亲近”是采用四点式的有序分类变量,四点测量之间的心理距离不一定相同,不是连续变量,若使用线性回归就违反了模型的基本原则,因此序次logistic模型是最合适的。分析发现,因变量基本为正态分布。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均值为2.88,城市儿童学校满意度均值为3.02。采用stata软件t检验命令判断发现,样本t值为-5.91,自由度为9583,Pr(|T|>|t|)=0.00,远小于0.05,需要拒绝原假设,因此,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学校满意度。其中学校满意度非常低的随迁子女占比为9.52%,学校满意度较低的随迁子女占比为21.27%,学校满意度中等的随迁子女占比为40.62%,学校满意度较高的随迁子女占比为28.59%。

2.自变量

自变量指与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提高有密切关联的多元主体,本研究通过文献与数据分析选取关键变量。个人层面变量包括性别、是否独生、自我效能、转学次数、身体状况。转学次数的平均值为0.82,自我效能由具有最大旋转因子负载的6个题项构建而成,Cronbachα系数为0.78。

学校层面变量包括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其中,师生关系用6个题目测量,Cronbachα系数为0.89,解释64.50%的总变异;同伴关系用3个题目测量,解释69.17%的总变异,Cronbachα系数为0.76。

家庭层面变量包括母亲受教育水平、父亲受教育水平、家庭经济状况、家庭藏书、亲子交流。其中亲子交流量表包括5个题目,Cronbachα系数为0.87,解释65.12%的总变异,量表分数越高,表明父母与孩子在关于学校生活、孩子自身情感方面的交流越频繁。家庭经济状况采用五点计分,1=“非常困难”,“5”=“很富裕”,家庭经济状况的均值为3.02,标准差为0.45。家庭藏书均值为3.09,标准差为1.14。

社区层面变量包括社区居民类型和社区类型,社区居民类型包括本地农民,外来务工人员,教师、医生、工程师、公务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社区类型包括市/县城的中心城区、市/县城的边缘城区、市/县城的城乡接合部以及市/县城区以外的镇、农村。样本中,随迁子女居住在城中心的人数较少,周围居民中外来务工人员多于公务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等。变量描述统计详见表1。

表1 变量描述统计

三、研究结果

本研究从个体特征层面变量、学校层面变量、家庭层面变量和社区层面变量四个方面,对全样本进行了序次logistic回归分析,该模型进行了4次迭代,Pseudo R值为0.19,表明因变量变异的19%可由模型汇总的自变量解释。此外,通过多重共线性检验,发现解释变量的vif值最大为2,未超过10,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现象。回归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全样本序次logistic模型估计结果

(一)随迁子女个人特征对学校满意度的影响

从表2中可以看出,随迁子女中,女生学校满意度高于男生,可能是因为女生更加珍惜求学机会,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生活。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的学校满意度高,这可能与父母交流频率、家庭投入有关,独生子女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时间、精力及金钱较非独生子女父母要多。随迁子女自我效能对学校满意度有着显著正向影响,说明随迁子女在学校表现越好,越有助于提高学校满意度。转学次数对随迁子女有着显著负面影响,频繁转学迫使随迁子女不断适应新的学校和新的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学校满意度。

(二)学校氛围对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的影响

学校是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直接主体,包括教师、学生等要素。随迁子女刚进入新学校时会感到孤立无助,内心深处渴望得到教师的赞许,希望与同伴和睦相处。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均会影响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亲密的同伴关系可以使随迁子女更快适应陌生的新环境。

(三)家庭资本对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的影响

家庭是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核心主体,本研究表明,家长的受教育程度正向影响随迁子女的学校满意度,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影响显著。家庭经济状况越好,随迁子女的学校满意度越高。家庭藏书越多,家庭学习氛围越浓厚,越有助于随迁子女尽快适应学校生活。父母与孩子交流越频繁,交流学校的事情越多,孩子越容易敞开心扉,学校满意度越高。

(四)社区居民资本对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的影响

社区是随迁子女接受教育的边缘主体。一方面,进城务工人员及随迁子女的素质提升与社区的品质相关;另一方面,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情况与社区公共利益相关。分析发现,随迁子女所在社区居民中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越多,则学校满意度越低;教师、医生、工程师、公务员、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越多,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越高。这可能与居民类型对社区氛围的影响有关。随迁子女居住的社区类型越优越,学校满意度越高,居住在农村的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较低。

四、结论与建议

教育公平不仅要关注教育起点公平,更要促进教育过程公平。因此,须将随迁子女在学校健康成长作为落脚点,鼓励多元主体参与到随迁子女的教育过程中,通过不同渠道发挥作用。

(一)增强学校主体主动担责的自觉意识

从学校层面来看,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能有效提升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因此,学校要关注并合理处理学生、教师的利益诉求,塑造规范化、融入性强的学校秩序,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档案袋,强化心理咨询服务平台建设,每周开设心理健康课,开展生命教育、挫折教育,提升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畅通家校交流的渠道,开办家长学校,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二)稳固家庭主体全方位关注的基石

本研究发现父母学历水平、家庭藏书等因素影响着随迁子女的学校满意度,这也反映了家庭文化资本的重要价值。因此,随迁子女家长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工作,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同时减少在孩子面前对生活和社会的抱怨,营造积极和谐的家庭氛围。学会用民主的方式与孩子交流,多发掘孩子的闪光点。

(三)强化社区主体人文支持的力量

社区环境和氛围是随迁子女学校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社区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开展课后公益服务,如才艺展示、参观游学、读书沙龙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使随迁子女家庭尽快融入本地城市文化氛围,同时提升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

此外,政府应该承担起责任,使这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落地。政府相关部门要通力合作,构建持续有效的动力体系,出台具体有效的政策。同时,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非政府组织等多方参与随迁子女教育,助推他们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子系统变量子女
Tomb-sweeping Day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网络空间供应链中入侵检测及防御子系统的投资机制研究
正在上大学的成年子女是否属于离婚案件中“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
团队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
浅谈中职学校新型模块化机房建设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IPv6环境下动态域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轻松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