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爱纠纷≠免死牌聚焦“南京女大学生被害案”始末
2022-08-19
2020 年7 月9 日,21 岁的女孩李倩月失踪。25 天后,她被发现在云南遇害,其男友洪峤被锁定为该案的主要嫌疑人。
2022 年7 月7 日,该案一审公开宣判。因为恋爱中的矛盾,被告人洪峤指使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将女友李倩月诱骗至西双版纳勐海县城郊外山林中杀害并埋尸。洪峤及两名同伙以故意杀人罪被分别判处死刑、死缓。
回溯案件会发现,整个行凶过程被伪装在一起所谓“军事行动”的外衣下。这是该起案件显得扑朔迷离和值得深思之处:真正的杀机源自何处?洪峤的头脑里,到底埋藏着什么?
死刑立即执行!死缓!死缓!
7 月7 日,备受关注的南京女大学生被害案终于等来了一审判决:死刑立即执行!死缓!死缓!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洪峤、张晨光、曹泽青故意杀人一案:对洪峤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对张晨光、曹泽青分别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宣判结果后,3 名被告人都一言不发。被害者李倩月的家属对此结果满意,不申请抗诉。李倩月的父亲李胜表示,这个判决结果是生活归于平静的最好动力源泉,也是对女儿的告慰。
为了这次宣判,李胜和妻子等了两年。2020 年7 月9 日,21 岁女孩李倩月离开南京居住的小区后失联。直到25 天后,她的遗体在西双版纳勐海县普洱茶公园山林中被发现。近一个月后,警方在南京批捕了犯罪嫌疑人洪峤、张晨光、曹泽青。其中,洪峤是李倩月交往了半年多、正在谈婚论嫁的男友。
判决书显示,2020 年7 月初,洪峤邀约“小弟”张晨光、曹泽青多次商议杀害李倩月的计划。7 月9 日,洪峤诱骗李倩月从南京飞赴西双版纳。当晚,张晨光引导李倩月到提前选定的作案地点勐海县普洱茶公园会合。当时公园还未建成,没有安装路灯,李倩月跟随张晨光进入黑暗的山林,走到一处事先挖好的坑点附近,被张晨光和曹泽青按照预先演练的步骤,扭断脖子杀害并掩埋。
反复演练,一墙之隔的隐秘杀机
大学都没有顺利毕业的无业者洪峤,平时喜欢摆弄军械,对外声称是“国安人员”,一直招摇撞骗,骗取了张晨光、曹泽青的无条件服从,组建所谓“第一特殊作战分队”。而洪峤对两名手下的“考核”居然是——杀害自己的女友李倩月。
之后,3 人处心积虑地5 次准备实施谋杀,曾打算骗李倩月到泰国游泳,用网将其缠住,造成溺水死亡的假象。
判决书显示,为杀害李倩月,2020 年7 月初某晚,洪峤、张晨光、曹泽青在洪峤家中密谋时,李倩月就住在同屋的隔壁房间。3 人密谋后到楼下进行了多次演练,其中一次,洪峤扮演的正是李倩月。
最后,3 人策划并准备了摄像机、头盔、迷彩作训服、伪装网,甚至还专门盗窃了单目夜视仪,并反复演练作案方法。之后,他们将李倩月骗到云南勐海作案地点,徒手扭断其颈椎,将其残忍杀害,并且埋尸。
7 月骄阳之下,回放3 个凶手处心积虑地杀害女大学生过程,仍让人不禁打个冷颤。洪峤有着严重的反社会人格,甚至和女友交往仅仅1 个月就开始和“小弟”盘算怎么做到杀人无痕。懵懂的女大学生李倩月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一次次成为“恋人”演练谋杀的对象。
疑似电影军事行动代号下的谋杀
李胜到现在也想不明白,洪峤为什么要杀自己女儿。
他和妻子第一次看到这个男孩是2020 年6 月21 日,端午节,李倩月带洪峤回家,和亲戚们一起吃了饭。3 天后,这对情侣又在南京见了洪峤的父母。7 月2 日,李倩月告诉好友:“我们打算秋天结婚,偷户口本去领证。”
但杀机随着“婚事”一步步逼近。据洪峤供述,他在和李倩月交往一个月左右时就起了杀心,但是原因却琐碎得让人难以置信。
2020 年元旦跨年,洪峤跟朋友和李倩月约定好在自己家中跨年。但跨年前几分钟,李倩月忽然有事情离开,洪峤觉得没有面子,当时就起了杀心。
第二次是在2020 年4 月,洪峤和张晨光在李倩月打工的服装店楼下等她,李倩月说5分钟后下去,洪峤等了半小时,他觉得李倩月在20 多分钟里见了别的男性,这是一件更“不可饶恕”的事情。
李胜及本案代理律师杨柱认为,洪峤的行为是病态杀人。他的身体条件、格斗技能以及对想象中所谓军事行动的强烈热爱,似乎给了他某种普通人难以理解的幻觉。在这个幻觉里,世界波诡云谲却又能凭个人意志掌控。他的身体能力为其带来崇拜和服从,而常与他争吵、不那么服从的女友,就是他通往理想世界需要消灭的一个障碍。
整个行凶过程伪装在一起所谓“军事行动”的外衣下。洪峤自称“国家安全局工作人员”,他除了经常跟张晨光和曹泽青抱怨李倩月与其他男子暧昧外,还说李倩月乱花他的钱,“挪用公款”,甚至说“李倩月偷窥或者偷听到了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要被处决”。张晨光和曹泽青如果完成任务,就可以正式进入“国家安全人员”的圈子,成为核心工作人员。
在几人的微信群里,他们给李倩月起代号为“Fox”(意为狐狸,狡猾的人)。“特殊作战小组”最终决定,在2020 年7 月“处决”Fox。
洪峤家人称洪峤心理不正常,曾在南京脑科医院就医并服用过精神类药物。不过,李胜及杨柱认为,洪峤从作案前的策划到作案后陪同李胜报案,全程表现得十分冷静、镇定。“他心思缜密,每一步都在他的计划当中,如果把他放出来,会对社会产生极大隐患,所以我们坚决要求对他判处死刑。”
“恋爱纠纷”不是免死的理由
3 个死刑(包括死缓)的判决是相当罕见的,并且法院认定3 人均系主犯。要看到,3 个凶手犯罪手段极其残忍,杀人行动经过长期周密安排,且其主观动机极其龌龊卑鄙。虽然其中涉及“恋爱纠纷”,但这不是免死的理由。
法院以“3 个死刑”捍卫法律的严肃性,体现朴素的死刑报应原则,以极刑告慰死者、安抚家属,震慑潜在犯罪。有律师指出,这起“一立执、两死缓”,反映了命案中趋严的司法理念。
值得强调的是,虽然本案中,法院认定了“恋爱纠纷”因素,但没有因此从轻判决,而是以死刑捍卫刑法应有的报应原则:3 个凶手穷凶极恶,罪有应得。
我国的死刑政策是坚持“少杀、慎杀”,确保死刑只适用于极少数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之前,相关司法政策中也曾强调,“对于因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案件,因被害方的过错行为引起的案件,案发后真诚悔罪并积极赔偿被害人损失的案件,应当慎用死刑”。2010 年,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见》明确:对于因恋爱、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等民间矛盾激化引发的犯罪,应酌情从宽处罚。
这是充分考虑到,相对于陌生人犯罪,因为婚恋、家庭纠纷等矛盾所引发的犯罪,其主观恶性相对较小、社会危害相对较轻。本着修复被犯罪损害的社会关系原则,予以酌情从宽处理,体现的是司法的精准。
但是,一段时间以来,这一“宽严相济”的司法政策却被滥用、误读,甚至发展成个别行凶者以为“只要涉婚恋纠纷就不会被判死刑”,从而有恃无恐,公然以身试法,特别是将魔手伸向和自己有过婚姻史、恋爱史的女性。
比如,2020 年,四川南充女子顾翠芳被前男友屈江56 刀砍杀,凶手一再强调本案是“婚恋纠纷”。但法院最终认定,凶手实施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乃至砍人行为,“远远超出正常恋爱范畴”,应当判处死刑。
“少杀、慎杀”是原则,但保留死刑就必须发挥其震慑犯罪的积极作用,因恋爱、婚姻、家庭等纠纷引发案件,能否酌定从轻,应该结合具体情形判定,绝对不能让“恋爱纠纷”成为免死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