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卫艺术与公共领域的冲突

2022-08-19陈小青

今古文创 2022年30期
关键词:塞拉前卫雕塑

◎陈小青 侯 昀

(宁夏大学 宁夏 银川 750021)

一、前卫艺术进入公共领域

公共领域指的是一种介于市民社会中日常生活的私人利益与国家权力领域之间的机构空间和时间,即政治权利之外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本文所讨论的是公共领域中的空间概念,社会场所或区域。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生活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张,公共雕塑作品在城市中不仅能起到装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因而被广泛使用。但并不是每一件艺术作品都能被公众所理解与接受,1972年美国联邦政府启动了“建筑中的艺术”的支持雕塑的方案,1979年塞拉受邀为纽约联邦广场中央创作一件具有纪念碑意义的作品,1981年塞拉创作出《倾斜之弧》,他针对环境设计出这个大型雕塑,用一座由生铁铸成的弧形墙面横穿广场。理查德·塞拉在过去的五十年里为欧美国家创作了无数的装置以及雕塑艺术作品,是一位享有名气的雕塑家、极简主义艺术大师,但《倾斜之弧》一经出现就受到公众的排斥并引发强烈的争议,公众要求移除它。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广场的附近大都是政府的办公区域,流动人口也都是上班的人,在此之前人们可以径直穿过广场上下班,但这个长37米,高3.7米的巨型雕塑使人们不得不绕远路,不仅严重阻碍了公众的通行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而且大部分民众认为这座由科尔坦钢做成的雕塑犹如铜墙铁壁般毫无美感可言,所以要求政府拆除这个雕塑,最终在1989年该作品被拆除。在创作之初塞拉一定也曾预料到此作品将会引发强烈的争议而他究竟为何执意于此?

当公众要求移除《倾斜之弧》时塞拉为此辩解道:“这件作品是为了这个广场而设计的,如果移走,作品将因丧失意义而毁灭。”塞拉寻找的是作品与地点既定特点之间的联系,涉及场域特定的概念,并认为如果将作品移走作品就失去了它的创作初衷,更重要的是如果艺术作品只是一味地妥协,那么作品就会从从属于、适应于、适用于、屈从于、被需要于最终变成有用于,作品原本是为其特定场域而设计出来的,在创作之初就将环境纳入了考量范畴,因为作品并不是简单置于自然空间之内,作品与周围的空间环境是一个互相成就、互相依托的关系而非空间需要就用别的什么所替代的,《倾斜之弧》是专门为这个空间环境所设计的,所以若果移除那么它就失去了原先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塞拉希望通过雕塑的形式让空间产生变化,改变人们观看的方式。然而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所传达的与公共领域中公众所希望的、所需要的存在偏差,这是因为公众与艺术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件尺寸巨大的雕塑放在如此重要的地方政府没有对其进行解释与标注说明,尤其它还携带了如此前卫的思想,公众的难以理解也是情理之中。如果政府采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方式也许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大多数时候人们对一些前卫艺术作品会产生抵制、反感的心理,是因为它超出了固有的认知、审美范畴,所以认为它难以理解。塞拉的《倾斜之弧》探讨了艺术作品、空间与观众之间的置换关系,带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当它走进公众视野时人们可以从公众对它的态度看出对于前卫艺术公众是持有强烈抵触心理的。而这其实是前卫艺术在对新事物研究、探索时超出了固有社会文化而产生出的效应,文化在公众对前卫艺术的认知与理解中占有怎样的地位与影响?

理查德·塞拉《倾斜之弧》

1989.3.15被拆毁

二、文化、政治、公众对艺术的影响

如果说现代主义对于形式的革命是在艺术的内部进行自我批评,那么前卫艺术则是对固有社会文化的反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转变,在受到冲击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内心发生了深刻的影响,技术是人类的工具,是人类向外部的扩展和延伸,对人类的益处毋庸置疑,但同时技术也在慢慢地侵蚀人和艺术。摄影、照相技术的普及使用弱化了艺术中的技巧部分,机器不仅比人更快而且更精确,艺术家们开始思考再现形象的艺术还有什么意义呢?艺术必须开拓出自己的新天地,于是艺术家开始重新定义绘画的目的与本质,使绘画艺术的内涵和边界不断扩大,绘画语言得到多样化发展,艺术家们开始追求自我、个人情感的表达。当前卫艺术进入官方视野时,可以明显感受到艺术家和受众之间的距离。这是因为前卫艺术强调任意、自由的表达,主张摆脱传统的美学观念和社会意义,又因为个体差异性的存在,欣赏者与艺术家的思想往往是不同的,所以艺术家想要表达和传达的并不一定能被观众所理解。塞拉的《倾斜之弧》在创作完成之后邀请观众来体验,通过身体的在场来感受艺术,不仅限于视觉上的,更包括触觉或者其他感受,观者一旦进入作品的内在视域,就能激发起想象力,从而进入一个非现实世界之形象。这与以往的观看方式是不同的,传统的雕塑作品只是安静地摆放在一个位置而塞拉希望改变人们的这种观看方式,打破传统的认知与习惯,在这个尺寸巨大的作品之下人们通过移动脚步仿佛游走于铜墙铁壁之中,观众不再是从一个预设好的角度来观看作品,而是真正地身临其境,全方位地“感知”作品。塞拉希望人们不仅是观看作品而且能够通过作品传达感受,使公众参与到作品之中,建立观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互动。

尽管《倾斜之弧》最后被拆除了,从结果上来看失败了,但是这个过程却能够带给人们深思。当人们去展览馆看画时墙壁一般都选用纯色,这是为了满足和适应大多数的作品,使观看者更好的沉浸在作品里而不受干扰,这个背景就是周围环境,选用中性色就是为了使作品适应环境,减少作品与环境的冲突,艺术家慢慢意识到艺术作品会被周围环境所影响。塞拉注重亲身体验所带来的感受进而希望引发观众的思考。雕塑作品首先呈现的就是一种视觉感受,而塞拉希望作品通过眼睛的观看进而投射于脑海之中然后直达内心,是从看到想的一个过程,通过改变观看方式从而改变思考方式。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有人抵触有人接受,因为人们能看到什么取决于用什么眼光,从什么角度去看,所领悟到的东西取决于人们的思路与思想方式。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中的一个门类,它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给出了两个观点:艺术属于政治,艺术是政治的附庸品;艺术是独立存在的。从整个社会的发展史来看,政治与艺术是相互影响的关系,虽然政治对于艺术的影响很大,但究其根本最终决定艺术的是经济。艺术与政治的关系实质上是艺术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基础通过政治来影响艺术,艺术也通过政治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人类文明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物质匮乏,生存尚且成问题时政治与艺术自然得不到发展,而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艺术与政治都在逐步发展,没有一种文化可以在社会基础、收入不稳定的情况下发展。同时艺术往往也与社会文化、政治因素相联系,在传统观念里,人们普遍相信眼见为实,因而无论在中西方都出现了偶像崇拜。例如在西方由于宗教势力强大,教皇掌握了很大的权力,借助艺术宣扬政教,利用对圣象的崇拜巩固统治地位;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帝王画像大都是高大魁梧、英明神武的,这是为了通过维护封建帝王的形象,方便其统治。有的时候为了宣扬某种东西通过对主流文化的鼓励来施行,因为面向的群体广泛所以需要将文化降低到一定水平来讨好大众,使大部分群体能够理解与接受,而前卫艺术正好相反,作为精英文化理解前卫艺术都尚且困难,更不要说普通民众了,所以也难怪公众在公共空间对待前卫艺术的态度如此抵触。推崇更能被人民所能理解的艺术保持与人民的密切联系与费力不讨好的前卫艺术相比,其结果毋庸置疑,再加上大众向来对发展中的文化保持中立或漠然的态度,大众与前卫艺术的距离也在拉开,所以当《倾斜之弧》出现在广场的时候犹如一道明显的裂痕当它真实的存在于公众眼前时显得那么刺眼,格格不入,人们无法容忍前卫艺术与日常生活真正融为一体,塞拉的这件作品挑战了公众对公共艺术的接受底线。公众在这件作品移除时起了哪些作用呢?

在塞拉受邀为广场设计雕塑作品的时候双方已明确过这件作品会成为一件永久保留的雕塑,而在作品完成之后政府却出尔反尔要求移除作品。一个右翼的共和政府的到来给了两个保守官僚壮了胆,鼓动群众要求移除它,他们要求在大楼里上班的人发声,借此攻击塞拉的作品。听证会上支持保留该作品的大都来自艺术界,而要求移除的则群体广泛,慢慢地矛盾被升级为民众与艺术阶层的对立。塞拉曾试图上诉说这个作品就是为了这个广场而设计的,如果移除就等于毁了它,失去了它原先存在的意义与价值。塞拉原本是想要建立观者和作品之间的联系,但《倾斜之弧》的悲剧恰好也在于此,他呕心沥血地为了公众而努力,最后却毁于公众。公众要求拆除雕塑给出的理由多种多样,认为《倾斜之弧》将广场一分为二阻碍了公共空间的通行,雕塑的外形像柏林墙会产生不好的象征隐喻等等。一般意义来说,公共艺术的设计首先要考虑和周围环境达到和谐的状态,包括尺寸、材质、地理环境等等,其次应该与公众的审美保持一致从而被公众认同与接受,最后作品终究是需要面向公众的,展示在公众、社会面前的,所以一定程度上需要贴合大众的喜好。而《倾斜之弧》不仅面向公众更是作为需要公众参与到作品之中的作品,与所处时代的大众的喜好是相悖的。然而塞拉的这件作品的撤离难道真的仅仅是因为公众吗?

三、拆除背后的价值与意义

1989年3月15日,这件作品最终被裁成三段移除了广场。最开始有人曾提议保留这件作品,放置在其他地方,最后由于尺寸太大被裁成三段放在仓库。然而在作品撤离之后大家却对这件作品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个体积庞大用钢板制成的作品,不仅改变了传统雕塑的形式而且拓宽了雕塑创作的方式,颠覆了以往作品与公众之间的联系。在雕塑存在的时候公众表示拒绝、抵制,然而拆除之后却开始反思,塞拉选择一种最直接最激烈的方式去直面矛盾与冲突,使大家不得不去关注、面对它,再加上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无论是上下班通勤还是路过都决不能选择忽视或回避。回顾历史,那些对时代做出贡献的伟人无不是对当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观点,无论褒贬都能泰然处之。例如杜尚的作品《泉》从1917年被拒绝进入展厅到1958年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时被艺术家所追捧,并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品——没有之一。时隔四五十年《泉》又重新被人们所接受和称赞是因为杜尚的思想早已领先人们半个世纪之久,在这期间他所能做的只是等待人们慢慢走过来然后站在他所提供的角度去重新审视艺术。从这个角度再来看《倾斜之弧》,如果公众当初接受、理解了这件作品反而会使它丢失了原本的前卫性。

因为《倾斜之弧》包含了场域特定因素,那么作品的实际持续时间就是有限的,如果作品无限地继续存在下去,那么矛盾就是虚假的。如果作品不存在那么讨论就是抽象的没有意义的,但如果一直存在就不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所以作品最终走向被拆除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但是作品从被创作到被拆除这之间除了必然的内部结果,外部的推波助澜也起到了加速作用。这里是政府职能部门密集的政治化区域,也是游行的必经之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用这样一种阻断的方式,其背后实际是上政治、艺术和公众权利之间的争斗的博弈。从结果上来看“失败了”,但不管怎么样,虽然《倾斜之弧》在物理上消失了,但移除雕塑的记忆还在,已经完成了它作为“物”的使命。塞拉的“失败”并不是偶然,一件事情一种思想在没有被普及之前都会显得与周遭格格不入,因此人们不能用被拆除来定义“失败”,相反,它成功地完成了它的使命,通过这场博弈走进公众视野引发了公众的讨论与思考,虽然在短时间内并不能被大众理解,但这颗种子已经种植在人们的心里,就目前来看并不会给人们带来太大的变化,但是待时机成熟,过渡到思想与时代相匹配的时候自然会产生巨大影响与作用。当一个新的时代来临之前,最初发现并表达这个新时代的精神和原则的总是艺术,艺术用它敏锐的嗅觉感知到了前行方向,通过它的实践发现了这个时代新的原则和新的精神,纵使在当下不能被及时理解和接受,但艺术家所提供的新的角度新的思维却能使公众去重新审视艺术,从某种程度上给予了观者更多的思考。前卫艺术与公共领域冲突的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因素,而塞拉的这件作品打破了传统的认知与习惯,所引发的争议带给艺术家、大众一些思考,并给生活真实地产生了影响,一切的结果孕育在时间之中。

猜你喜欢

塞拉前卫雕塑
巨型雕塑
卡西米罗·吉塞拉的诗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莫文蔚:民歌也可以很前卫
洪都拉斯逮捕塞拉亚支持者
洪国被逐总统在边境安营扎寨
自然雕塑
前卫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