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电影《告白》中声画蒙太奇对于风格塑造与主题表达的作用分析

2022-08-19◎郑

今古文创 2022年33期
关键词:蒙太奇渡边

◎郑 敏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四川 成都 610225)

电影《告白》采用了别具一格的复调结构进行叙事,分别以森口悠子、下村优子、下村直树、北原美月、渡边修哉的视角进行了第一人称叙述,每一个主体的想法与观点不同,也就以不同的侧面展现了从女孩爱美被杀害到森口悠子复仇成功的整个事件。《告白》被评价为具有“MV式”的视听呈现,在声音与画面的配合上十分独到。

声画蒙太奇是一种将声音与画面共同配合修辞的蒙太奇表现形式,使得作为视觉艺术的画面和作为听觉艺术的声音,通过不同时空的组合和不同结构的延续来传达独特的美学魅力。《告白》中,声画蒙太奇通过声画同步、声画对位(声画并行、声画对立)等多重组合的方式,参与了电影忧郁、冷峻、阴暗的风格塑造,从艺术性上将一个探讨社会性话题的电影进行了升华,强化了电影的共鸣性高潮与回味性延留。

为了避免缀述,本文将总体描述电影中画面与画面、声音与声音的一些共性,也就是从画面特点、声音特点与声画蒙太奇三个层面简单分析电影的风格构建和主题呈现。

一、画面特点

(一)光与色

《告白》的布光与色彩非常和谐,非常统一。从第一帧到最后一帧,电影色调是如出一辙的冷酷、灰暗、沉闷,仿佛故事发生在一个没有晴天的地方。这样的色调奠定了电影忧郁阴暗的基调。

而光线表现,往往是昏暗的,作为强调人物关系与人物心理呈现的推理电影,投射在人物身上的光线极少是明亮的,人物的面部也往往被侧光分出分明的光明与阴影,或是被逆光勾出隐匿于黑暗之中的轮廓。这样的布光除了配合色调奠定电影的基调,也能更好地呈现出推理电影中人物的故事性与人性的复杂性。

光色配合,使观众一下子被拉入了一个压抑绝望的世界之中。

(二)慢镜头与俯视

慢镜头具有表现强烈情感、强调关键动作、创造意境、控制节奏的作用。电影中反复出现慢镜头,让导演所想要强调的东西变得更加突出。例如,放春假的学生们从校园中走出来,欢快地说笑着走在路上,慢镜头让这个画面不仅仅是普通的校园情境,也不仅仅是两组镜头之间的衔接,而是变成了让人陌生的视觉体验。刚刚经历了森口悠子的告白,此刻的慢镜头提醒着观众思考——这样美好平常的画面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令人毛骨悚然的东西。

同时,电影中也反复出现景别较大的俯视镜头。例如,渡边修哉在电话中得知自己将亲生母亲炸死时,绝望而悲怆的倒在学校礼堂木地板上的画面,其视角就是一个正规而漫长的俯视。这样的镜头仿佛赋予了观众上帝的视角,也即一种并非浸入式而是观察式的视角。于是,观众并不沉浸于当下的人物情感,而是超脱到更高的维度俯视人物的命运,思考这一切的因由。

诸如此类的镜头让许多画面变得历历在目,令人久久不忘,而使用这样的手法迫使观众不停地反思,也让这部电影显得如此冷峻深邃。

(三)典型物象

反反复复出现的天空与凸透镜是电影中的重要物象。

《告白》很看重对于片中人物心理的推敲与刻画,天空与凸透镜也明显的服务于心理表现。天空的空镜头反复穿插于片中人物们的告白之间,每当故事有所推进,乌云密布的天空就会出现一次,浓云遮住日光,仿佛预示着,这个故事讲到了这里,无论表面上如何风平浪静,实际上仍处于绝望、仇恨、压抑之中,这个段落的主人公也依旧有着冷酷而阴暗的内心。

凸透镜也同样服务于心理表现。当从凸透镜中观察到彼时彼刻所经过的人、所发生的故事,观众看到的都是畸形的画面,而实际上,被凸透镜所映射的画面中,人物的行为、心理与情感都已经产生了畸变。从校园门口成群结队走过的同学,到樱花树下路口的师生,再到便利店里崩溃的孩子,这样普通或不普通的画面被凸透镜照出的恰恰是其下暗藏的某种真实,也即畸变的画面对应着的畸形的心。

这样的典型物象反应的是导演对于观众思想的期许,他或许并不希望将一切残酷的现实包裹隐藏在平静的日常中,而是极具引导性地使它们暴露在众目睽睽下,让观众们明白一些习以为常的、视而不见的东西是如此可怕、如此畸形,真正使这些问题变成全社会的问题,成为一个议题被思考与讨论。

二、声音特点

(一)不间断的人声与配乐

人声、音乐伴随了整部电影。独白安静讲述着整个故事,配乐为故事的每个段落赋予不同的特质。

在森口老师的告白里,《my machine》反复回荡的低音和弦忧伤绝望;下村优子的告白里,《断片bit》失真电吉他的声音让生活片段都阴郁起来;北原美月的告白里,《last flower》等配乐的人声让人体会到她沉默的抗争与被卷入阴谋的无奈命运感;下村直树的告白中,《milk》的欢快活泼的旋律让观众在震惊于他的弑母行为时,也感慨于他的天真、愚蠢与不成熟;渡边修哉的告白中,《彩虹伊始》侧写出了他的麻木堕落、冷酷决绝。

凭借着不同的配乐穿插,导演将观众引入到了不同的故事板块之中,让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与故事进展得到标记与理顺。当然,纵观整部电影,音乐的风格都是一致的忧郁,观众的情绪变化永远挥之不去那种负面的阴影。

(二)音响特化处理

电影中的音响明显是被导演选取和处理过的,增强与削弱都能带来强烈的听觉效果与情感体验。

比如渡边修哉耳边泡泡爆裂的声音。观众的经验中泡泡爆裂的“啪唧”声是微不可闻的,但是电影却增强了这种声音,因为着象征的是剧中渡边修哉某种美好希望的破灭,是被添上深刻伤痕的一刻,所以这一刻的声音显得如此巨大,这将不仅仅是泡泡爆裂的声音,也是渡边修哉内心巨大的痛苦被创造的声音。

比如下村优子耳边路人角色的说话声。下村优子在便利店找到满身是血的儿子时,她耳边已经听不到店员们的声音了,即使他们的嘴巴不停地张张合合,但她此刻已经被痛苦与惊惧统摄了心神,几乎失去了从外界接受信息的能力。店员的说话声并不是真的不存在,而是下村优子在强烈的情感冲击之下封闭了自己。

这样一来,对于片中人物的内心,观众便有所理解和共鸣,褪去彻底的旁观者的冷漠,不只将故事视为一种奇观,才能更深刻地反思彼时彼刻彼情彼景。

三、声画蒙太奇

前面两个部分已经提到,电影整体使用了许多视听技巧。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实现了视听风格的和谐统一,而技巧性地将各种技巧组合,让电影的叙事与表意都十分别具一格。可以说,声画蒙太奇让整部电影都变得十分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性。下面是几个具体分析的片段:

(一) 电影00:00处的课堂场景

女老师在教室中绕行,声音波澜不惊地讲述着教育学生的言语,而学生们则自顾自做自己的事情,发呆、吵闹、化妆、丢东西,欢快地交谈说笑,同期声嘈杂无比。背景音乐是充满了童趣可爱的《milk》,但是与这天真可爱的音乐一起出现的确实学生们不尊师长、霸凌同学、毫无纪律的画面。

这一组镜头中,声音与画面是相互对立的。叙事上,有序与无序相互映衬,让这一幕显得如此荒诞,为观众展现了一个充满了问题的学校,一个充满了问题的社会。显而易见的,电影忧郁冷峻的风格在第一幕就已经突显。

慢镜头中,学生们每一个不和谐的行为都被缓慢的刻印在观众脑海里,在这里,明明应该是纯真可爱的学生们是冷漠的、无礼的、早熟的、残忍的,理应和谐友好的师生之间充满了不信任与不尊重。这样的鲜明对比足以让观众感到强烈的不适与压抑,感到一种人为强调的异常感。而带着这样的异常感进入影片,观众天然出于了一种带着思考状态的窥视者、旁观者、审视者的视角,这让电影的希望强调的关于青少年教育与心理健康等问题更加突出,强化了电影主题。

(二) 电影00:46处的下村家场景

下村优子去房间门口探望了儿子,看到儿子正在惶恐地发呆,于是又回到桌子边写日记。她的表情带着疼爱与欣慰,面前的墙上就是同学们写给儿子的鼓励之言,配合着背景音乐的《when the owl sleeps》,温馨的日常仿佛跃然眼前。但是,画面昏暗的色调、闭塞的环境与儿子直树惊惧的表情却仿佛是一个伏笔,告诉我们事情并非这么简单。

果然,随着背景音乐的《when the owl sleeps》混入了《断片bit》,一下子拉紧了观众的心弦。而此时,下村优子震惊地发现了同学们话中的玄机,被蒙在她身上的鼓皮下子就被戳破了,她发现了阳光热情的同学们背后所隐藏的残忍与恶毒,也明白了儿子面临的是如此可怕的事物。《when the owl sleeps》消失,《断片bit》的失真电吉他的声音配合着她惊恐地叫喊声,是如此切合地反映了下村优子地恐惧与痛苦。

声音与画面地相互配合,展现出了下村优子发现真相前后的剧烈情感变化。

当然,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部分,导演并没有给出下村优子面部表情的特写,而是将镜头定在了稍远一点的位置,观众与片中人物保持了而一定的距离感,依然被导演放置于一个观赏者、窥视者的位置上。这当然是导演精心设计的结果,因为作为观众观看这部分情节,重要的不是切身体会下村优子的痛苦,而是在了解她的痛苦之后,思考造成这种悲剧与痛苦的畸形、异常的家庭关系与情感。

(三)电影01:38处的办公室爆炸场景

《fantasy》音如其名,压抑、诡异、空灵,配合了渡边修哉扭曲的情感与幻想。男孩渡边修哉在森口老师的报复下,被设计用炸弹杀害了自己的母亲。恋母癖的渡边修哉此刻万分悔恨于自己误炸母亲的行为,这一组镜头便是对他心情的极致呈现。渡边修哉听到森口老师诉说计划实施过程时,眼前仿佛出现了母亲办公室的画面。但此刻,无论是爆炸发生还是回溯,都仅仅是渡边修哉痛苦之下出现的幻想罢了。这样悔恨幻想的画面与它作为幻想本身,就已经形成了一种讽刺的意义。

在慢镜头之下,背景音乐种夹杂着风与火的声音,画面中是浓烟滚滚,断壁残垣,这是炸弹爆炸后可怕的结果的直接呈现。此刻出现的逆行钟的镜头画面暗示着渡边修哉渴望时间倒流的心情。随着逆行钟的滴答声,渡边修哉的叫喊声,石块、玻璃、残破的事物都被吸引着慢慢回到了原位,让观众慢慢观看渡边修哉痛苦与悔恨。时钟声中的复位让爆炸显得如此恢宏,渡边修哉的痛苦与悔恨也变得恢宏起来,给人强烈的震撼感。

在烟火散尽之后,母亲拿着简报流泪的身影出现了,渡边修哉呆怔着终于见到了母亲,但是滴答作响的时钟声仿佛提醒着他与观看着他的观众,时间有限。于是,朦胧的白光消失了,时间线又回到了现实的故事,静谧的风与空灵的音乐中,心跳声越来越响,带来了强烈的紧迫感,而渡边修哉的又一声叫喊却被消去了声音,因为幻想中的他的情感,对于现实的过去的时间线中,已经发生的过去于事无补。在他的无能为力之中,时钟的滴答声不停作响,突如其来的爆炸声与戛然而止的惨叫让观众一下子受到冲击,被慢镜头控制的节奏中突如其来的加速让人觉得惨烈,在观众视网膜上仅仅停留一瞬间的渡边修哉母亲的惊恐的表情也愈加令人毛骨悚然。于是,观众对于爆炸的恐怖与残忍体会深切,也将对造成这一切的渡边修哉的扭曲的心理与行为印象深刻。

爆炸过后,还是一样的风与火,还是一样的《fantasy》,不一样的是时序回到了现实,而渡边修哉的脸上被溅上了鲜血,鲜血仿佛他弑母罪恶的标识,也是他在此之前所做的罪恶之事的标识。这样对于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与动机的呈现,让这部电影如此深邃而冷峻。渡边修哉的行为与外表此刻才是如此触目惊心的一致着。而这样的触目惊心存在于社会的多少个角落,又为什么存在着,正式观众需要深思的问题。

当然,这样精雕细琢的场景还有很多,例如渡边修哉布置炸弹时的扭曲幻想、但往往不是无心插柳,而都是有目的地进行了技巧组合。其意在于强调和解释人物的行为、渲染人物情感、引导观众进行思考。

四、总结

作为一部关注社会性问题的电影,《告白》做到了应有的深度。电影直视社会问题,技巧性地展现了一系列青少年问题背后的原因与导致的可怕后果。电影使用了多种声画蒙太奇的组合,让观众在理解故事、深入人物内心、解开核心谜团的同时,在适当的距离中,保持着一种冷静的观看者视角,避免观众沉溺于电影的故事性,而是不忘在被震撼的同时,进行体会与思考。这正是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的生命所在——发现了核心问题才能深入问题,理解了核心人物才能解决问题。

当然,除了现实价值,声画蒙太奇也对于电影的艺术价值做出贡献。电影的声画配合让电影无论从审美,还是从内在思想,抑或是时代特色上,都呈现一种稳定的忧郁、冷峻、深邃风格。

声画相互作用,电影叙事变得独特而生动,不落俗套,同时,声画技巧的组合带来的效果让电影效果变得十分震撼,有一种惊悚美学压迫着观众的感官,令人回味悠长。在声画蒙太奇的作用之下,电影的叙事与表意都充满了丰富性,将青少年问题勾连上了“生命”这一概念,让电影的启示意味变得更加浓厚,更加到位。总而言之,导演的呕心沥血与精雕细琢让电影十分精致。电影的本质就是讲好故事,中岛哲也的《告白》就是对目的性的视听表达的一种示范,这部电影无愧于它的各项辉煌成就。

猜你喜欢

蒙太奇渡边
错位蒙太奇
跟着名家学写作之蒙太奇手法
环游世界的梦
蒙太奇:小学古诗教学“入境”策略探微
绝望与重生
让鬼子兵回家
电视新闻是否需要“蒙太奇”?
《少林雄风》拒绝蒙太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