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人拾荒多为排解“心荒”

2022-08-18马志国

大众健康 2022年8期
关键词:子女补偿垃圾

文◎马志国

案例:

一位心理咨询者:我父亲去世得早,母亲为养育我们辛苦了大半辈子,如今已经60 多岁了。两个月前,为了让母亲清闲点,我们请了保姆。可没想到,母亲却迷上了捡垃圾,隔段时间就自己拿去垃圾站卖掉,回来还高兴地告诉我今天又卖了多少钱。其实,我们家的经济条件还可以。母亲捡垃圾让我觉得很没面子,多次劝阻她也不管用。我在气头上跟母亲吵了一架,结果因为怕我生气,母亲就变成偷偷捡垃圾了。

现实生活中的一幕:一位老人正在垃圾箱里翻捡东西,一名女子快步朝他走去,劝说老人回家,可老人说什么也不肯走。原来,这名女子是老人的女儿,因为不愿看着父亲在外捡垃圾,所以过来阻止。其实老人有退休金,不缺钱花,可就是喜欢出门捡垃圾,家人怎么劝都无济于事。

为啥有一些老人总喜欢捡垃圾?到底咋回事?心理学上有说法。

一种心理补偿

捡垃圾,也就是我们说的拾荒,往往是为了贴补现实的物质生活所需。但是,很多老人拾荒并不是出于现实生活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心理需要。可以说,很多老人拾荒是因为“心荒”,拾荒是为了排解“心荒”。这些老人的拾荒行为,往往是由于心理补偿机制发挥作用。虽说每位老人的具体情况可能不尽相同,但他们肯定都存在某种心理缺失,继而通过捡垃圾这种行为来进行心理补偿,获得心理满足。

一是补偿价值感的缺失。随着身体逐渐衰老,有些老人会越来越觉得自己是没用的人了。这种自我价值感的缺失,很难令人接受,甚至很可怕。对于迷茫中的老人来说,也许垃圾卖不了几个钱,但那是自己价值的象征,能让自己感到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至于有些老人为了环保去捡垃圾,就更是补偿自我价值感的积极选择了。

二是补偿控制感的缺失。人和自己生活的世界,是相互作用的。人生活在世界上,并不是被动的存在,还能影响周围的生活,进而影响客观的物质世界。这就是所谓的控制感。然而,随着力不从心的事情越来越多,老人渐渐感到对生活越来越无可奈何,对周围的事物越来越失去控制力。这会使老人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捡拾和整理垃圾,让老人感到自己还可以做主,还可以影响生活,从而补偿了缺失的控制感和成就感。

三是补偿安全感的缺失。人到了老年,不安全感会相伴而生。对许多老人来说,晚年生活是陌生的,是充满挑战的,是需要重新适应的。然而子女陪老人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这会让老人感到枯燥、孤独和空虚,也增加了内心的不安。此外,对疾病、死亡的恐惧,也会增加老人的不安情绪。捡垃圾让老人忙碌了起来,填充了时间,也增加了人际交往,从中找到了精神寄托。于是,老人内心多了几分安宁和踏实,安全感得到了补偿。

此外,有少数老人捡垃圾是因为病态心理。比如,阿尔兹海默症会有各种伴发症状,其中之一就是捡垃圾。这就需要及时发现和诊治了。但必须说明的是,绝大多数老人捡垃圾的行为,是心理年龄特征的表现,不能称为病态。

两代人共同应对

老人喜欢捡垃圾的问题,需要子女和老人两代人共同来应对。

一方面,子女要深入理解、恰当应对。

对老人捡垃圾的行为,子女要理解其背后的补偿心理机制,不要简单否定和排斥,不要一味抱怨和斥责,不要轻率地当成坏事,更不要当成丢面子的事,强硬粗暴地阻止。子女应该学会进行心理换位,站在老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体谅老人捡垃圾背后的种种心理需求。

了解到老人的种种心理需求,子女就可以对症下药,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迂回应对策略。比如,引导老人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帮助老人发展兴趣爱好;抽出时间多陪老人,有意安排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这样可以让老人的心理缺失得到补偿,也就在不知不觉间淡化了老人捡垃圾的行为,甚至让这些行为不禁而止。

但是,如果老人捡垃圾的行为不能消除,子女也不能盲目阻止,而要正面应对,在理解、关怀的前提下,引导和帮助老人注意卫生和安全,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如果老人捡垃圾是因为病态心理,就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了。

另一方面,老人要主动调节。

一是丰富生活内容。学会主动进行自我调节,重要的是拓展生活空间,培养生活情趣。比如,精心研究菜谱,深入探索种花的技巧,都可以让自己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二是恰当安排。捡垃圾不是坏事,更不是丢人的事。如果哪位老人觉得捡垃圾能补偿自己的心理缺失,能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自然可以“我的生活我做主”,不必强求放弃。但是,自己也应该做出妥善的安排,比如时间、卫生、安全问题等。这样既满足了心理需求,也不会给别人增加负担。

三是顺其自然。退休了,年老了,体衰了,不再年富力强了,这是自然规律。老人应该做好心理准备,顺其自然,放下名,放下利,放下价值,放下控制,回到内心,寻找心灵的价值,当好心灵的主宰者。

如此,老人不再“心荒”,获得了真正的心灵满足,又何必非要在拾荒中来寻求心理补偿呢?

猜你喜欢

子女补偿垃圾
垃圾去哪了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那一双“分拣垃圾”的手
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应用
倒垃圾
倒垃圾
解读补偿心理
植物补偿和超补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