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新彩陶瓷颜料的艺术表现与实践

2022-08-18尹赫男秦怀宇

关键词:光泽感瓷胎新彩

尹赫男 秦怀宇

新彩是近代陶瓷发展时期陶瓷颜料的一个重要品种。新彩又称“洋彩”,清末从欧洲国家传入,颜料多为德国和日本制品。随着陶瓷颜料的国产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改称“新彩”,并在景德镇得到较为广泛的发展,出现了墨彩描金、刷花、喷花、贴花及手工彩绘等多种新彩种类。自此,新彩颜料成为我国常规三大陶瓷釉上彩绘颜料之一。

新彩颜料是以各种金属氧化物为着色剂与各种硅酸盐熔剂相配合,经过熔块炼制而成的“熟料”,色彩丰富,性能稳定,彩绘烧成后颜色变化不大,表现力强,成品率高,相较于景德镇传统釉上粉彩和古彩装饰所用的“生料”(在烧制前后色彩完全不一致),能更广泛地运用于艺术瓷和生活瓷的创作和装饰上。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市场对陶瓷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陶瓷颜料质量的提升与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陶瓷颜料的配制长期以来被视作行业秘密,极大地妨碍着它的发展。随着近代科技的发展,以及一些金属氧化物能以商品形式出售,同时,色基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人们逐渐采用科学原理来配置陶瓷颜料。用矿物、结晶学、硅酸盐物理化学固相反应理论及现代先进的科学测试手段,来研究和制备陶瓷颜料。与此同时,受其他科学原理和工业技术的演变发展影响,一些新型陶瓷颜料被发现和应用。

一、新型陶瓷新彩颜料的特点

(一)新配方

熔剂为一种无色低熔融温度的玻璃质,作为色剂的载体在新彩颜料中占有很大比例。可以说,熔剂的成分、性质、质量等对新彩颜料的性能及品质影响尤为关键。在传统新彩颜料的熔剂中,铅化合物具有高度助熔性,在硅酸盐熔体中均匀分散,使颜料的光泽感和硬度良好,且有助于颜料发色而被广泛应用。其缺点在于装饰器皿后的铅溶出问题,即使用于陈设瓷装饰,颜料中的铅化合物也会因为与空气中的碳酸气作用而分解,导致画面出现不良效果。新型陶瓷新彩颜料通过原料提纯、改良熔剂、提高熔剂的熔制质量及改进制备工艺等方法,逐步提升了新彩颜料的品质。

(二)新形态

传统新彩颜料除金水和电光水为液体外,基本为粉末状,(图1)使用前需花费大量的精力自行用乳香油、桃胶或水等研磨使用,其中用乳香油研磨后的新彩料容易风干变硬,不易保存,尤其是对磨颜料没有经验的初学者,通常会磨制过多,造成极大浪费。在传统釉上新彩工艺中,也会用桃胶加水代替油料的做法,但由于桃胶在光滑的瓷胎表面缺乏附着力,在绘制过程中很难一步到位,加之桃胶的用量不准确容易影响色彩的烧制,这对绘制者要求过高的同时也制约了这种方法的应用。现在市面上越来越多地出现像油画颜料和水粉颜料一样的罐装或管状新彩油料(图2)和水性颜料(图3),无须研磨且可长期保存。同时还出现了钢笔料(图4)以及金、银水笔(图5),钢笔料可以直接用钢笔或毛笔蘸取,金、银水笔则通过上下摇晃笔身后,即可在瓷面上使用,且操作方便,发色稳定。新彩颜料从传统的粉末状演变为罐装、管状、笔状等新形态,这种形态对新彩的推广与普及具有积极作用。

图1 传统粉末状新彩颜料

图2 新型罐装和管状新彩颜料(油料)

图3 新型罐装和管状新彩颜料(水料)

图4 新彩钢笔料及钢笔

图5 金水笔

(三)新性能

传统新彩颜料含铅,颜色光泽感差,颜料与坯釉结合性不强,时间长了颜色会龟裂甚至剥离瓷面。(图6)相较之下,现在的新型陶瓷新彩颜料通过对金属氧化物、熔剂及制备工艺的优化和改良,可以做到无铅无毒,色彩鲜艳亮丽,光泽感好,附着力强,更加耐磨且不易脱落等。水性新彩颜料则应用了水溶性附着胶制成浆料,经过三辊研磨机反复碾轧,相较传统手工磨料更加细腻干净,大大提高了新彩的艺术表现力。

图6 新彩颜料剥离瓷面

二、新型陶瓷新彩颜料的优势

(一)更具操作性

传统陶瓷彩绘因其工艺复杂,磨料烦琐,料性难掌握,烧制前后颜色不一等特性,一直以来并不属于大众艺术。新彩的出现,虽然把陶瓷彩绘的门槛降低了不少,但对于非熟练人员来说,短时间内掌握研磨颜料时所用油或胶的比例,以及颜料属性实属不易。例如乳香油和樟脑油的添加比例不当,会对彩绘造成阻碍,这使得新彩的受众面依旧不大。然而,管状、罐装及墨水状的新型新彩颜料具有免研磨(开封即用)、易保存(不易风干)、便携带(轻便简洁)、易操作(简单方便)的特性,尤其管状水性新彩颜料避免了油状颜料开封后挤不干净、油料分层、沉淀干管等问题,显著提升了新彩绘画的便利性与可操作性。

(二)更具稳定性

传统新彩颜料通常是各家的配方均存在差异,且制备工艺不同,缺乏统一标准,导致颜料不论在饱和度、光泽感、附着力等方面都缺乏稳定性,由此存在各家颜色间以及每批次颜料间的差异性,这同样阻碍了新彩艺术的发展。新型陶瓷新彩颜料通过关键性原料的替换、精准的原料配比,以及现代化的煅烧和研磨技术,使颜料的烧成与发色更加稳定,且更有效地确保了每批次颜料的质量。

(三)更具安全性

在颜料的安全性方面,传统新彩料在配方中常用到含铅原料,如制法不当会带来铅毒。通过对新彩颜料中熔剂的熔制工艺进行改进,不但能有效去除颜料中的铅和镉,还能使颜料与釉面很好地结合,并达到含铅颜料所具有的光泽感和圆润感。另外,传统新彩料用乳香油研磨后需用樟脑油或二甲苯等媒介进行调和使用,而这些媒介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且含有大量的甲醛、苯等致癌物质,对从业人员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而新型陶瓷新彩颜料中,有些可以用精油、小麦胚芽油、橄榄油等作为媒介油,从而使少年儿童也可以安全方便地使用新彩颜料和学习新彩艺术。

三、新型陶瓷新彩颜料的实践与应用

新彩的表现力极为丰富,无论是抽象抑或是具象的画面都能在瓷胎上灵活展现。虽然传统新彩颜料也能做到,但新型新彩颜料的表现则更为突出,具体体现在勾线、彩色和填色的技法上,以及水墨、水彩和油画的效果表现上。

(一)技法

1.勾线

初学者在创作前期研磨传统新彩料时,往往乳香油和颜料的比例拿捏不准,乳香油加少了,颜料不易搓开,乳香油加多了,则颜料太稀,容易产生工艺缺陷。在勾线的技法上,料太干,线条画不动或粗细不均;料太油,线条会炸开或流色。而由于新型陶瓷新彩颜料已经把颜料和油料/水的比例调整好了,直接用勾线笔或专用钢笔就能绘制出均匀流畅的线条。

2.彩色

新彩中的技法“彩色”,是用填料笔蘸取新彩油料填于瓷胎上,再用干净的彩笔彩出该颜色的浓淡渐变关系,类似于国画中的“渲染”。由于“渲染”的媒介是水,而“彩色”的媒介是油,所以在陶瓷上颜色很难彩平,特别是宝石红、玛瑙红和桃红。运用新型陶瓷新彩颜料彩颜色,颜色易彩平,且烧成后即使颜色薄,光泽感也非常好。

3.填色

传统新彩颜料的填色,首先需要将填料笔用水或樟脑油开笔。为了填色均匀流畅,笔上必须要蘸取饱满的油料或水料进行填色。如用油料填色,则非常浪费颜料,特别是价格较为昂贵的玛瑙红、宝石红、银、金色等。新型陶瓷新彩颜料中的金、银水笔打破了毛笔勾填金银色的局限性,用完无须清洗,不易干结,便于保存和携带,不浪费金属颜料,其形态如同彩色笔,使用简单,大大拓宽了新彩的创作途径。

(二)效果

1.水墨效果

新彩对于国画中的工笔和没骨效果有很好的表现,但使用传统新彩颜料表现国画水墨效果则略显生硬,一是由于传统新彩颜料和国画颜料的媒介不同,二是由于瓷胎和生宣属性不同。新型陶瓷新彩颜料中的水墨瓷画颜料,无须研磨,使用方便,用水调制,颜料间可以互相调配且没有气味。瓷胎表面光滑不吸水,不利于表现水墨的意境,可以用湿纸巾湿润瓷胎表面再进行作画。为了更好地表现水墨画中水墨交融、酣畅淋漓的艺术效果,也可以对瓷胎釉面吸水率进行处理,即可以达到下笔似宣纸、用料如水墨、烧成像国画的效果。(图7)这极大地拓广了新彩的受众面。

图7 新型陶瓷新彩颜料绘制的瓷上水墨效果

2.水彩效果

一般来说,釉下彩更适合在陶瓷上表现水彩效果。原因在于:一是釉下彩与水彩的媒介都是水,表现技法能够互通;二是传统陶瓷新彩颜料薄涂哑光发灰,颜色有颗粒,对于水彩的细腻、唯美质感不能很好地展现。但是新彩由于成品率高,色彩烧制前后基本一致,表现力强等特点,仍然是陶瓷从业人员的首选,特别是新型陶瓷新彩颜料的诞生,解决了传统新彩颜料发色不良、光泽感差、流动性不易掌握等弊端,使水彩常用的平涂、渲染、干叠、擦画、点水等技法,皆能在新彩中得到很好的表现。例如点水法,在水彩中是用水或酒精点在纸面中未干的水彩颜料上,通过液体的流动性制造丰富的肌理效果。在新彩中应用需把媒介物换为油料,若搭配使用电吹风,则能实现更为精彩的效果。相比之下,新型陶瓷新彩颜料因其透明度好,光泽感强,配比适宜,提升了新彩水彩效果的意境美和艺术表现力。(图8)

图8 新型陶瓷新彩颜料绘制的瓷上水彩效果

3.油画效果

新彩因其材料的特质,非常适合在瓷胎上表现油画效果。传统陶瓷新彩颜料因其特性,用薄画法绘制更加适宜,如传统手工瓷像的绘制,画面细腻,栩栩如生。若要在瓷胎上表现油画中色料堆叠的肌理效果,容易造成缩料、开裂、剥落等工艺缺陷。为避免工艺缺陷,则需对泥坯进行凹凸处理,操作费时费工。新型陶瓷新彩颜料的面世,使新彩不宜厚涂的问题迎刃而解。(图9)这不但增强了新彩的画面表现力,还使新彩装饰技法得以丰富。同时,新型陶瓷新彩颜料便于携带,为户外写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拓宽了新彩的表现风格。

图9 新型陶瓷新彩颜料绘制的瓷上油画肌理效果

四、结语

陶瓷新彩彩绘艺术,作为集实用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载体,与其他彩绘艺术形式相比,其便利性与普及性是具有相当优势的,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及物质生活。首先,“安全性”是釉上彩绘颜料长期以来有待解决的难题之一,也是颜料研发的重点与必然趋势;其次,“便利性”节约了人们大量的时间,使更多人可以加入新彩的创作和学习中;再次,“表现性”可以让人们用新彩在瓷胎上尽情表现水彩、水粉、油画、装饰画等跨界绘画的效果。而传统釉上粉古彩瓷却由于其悠久的历史、形式的规范和表现的程式化,无法像新彩一样能够毫无阻隔地打破艺术表达的边界,拥有更加丰富的可能性。新型陶瓷新彩颜料的诞生与发展必将激发人们对新彩艺术更多创造性的发挥,迎来新彩艺术的又一个春天。同时也将扭转人们对新彩的偏见,从而使新彩艺术走出低谷,得到长足发展。

猜你喜欢

光泽感瓷胎新彩
焕发新彩
清三代瓷胎画珐琅的发展动因及演变规律探究*
游伟 《竹韵金沙》
南宋官窑与龙泉哥窑瓷胎的对比分析
透润美唇
陶瓷釉上新彩的审美探析
“类汝瓷”瓷胎的多元统计分析研究
闪亮丝缎/柔和水彩
新彩瓷艺术与综合装饰
陶瓷新彩装饰的发展与创新